分享

关于不丢不顶与丢而不丢、顶而不顶

 觅书时代 2019-07-04

孙氏三体式正面

孙氏三体式斜面1

孙氏三体式斜面2

孙氏三体式(侧面)

在孙氏太极拳产生前,各派太极拳应用时遵循“随屈就伸”、“不丢不顶”的法则。而孙氏太极拳练就出其本然效能后,在应用时,其劲具有“无屈无伸,不生不灭”(见《近今北方健者传》)的特性,运用时不仅有“不丢不顶”,亦可“丢而不丢、顶而不顶”。孙禄堂先生在其《太极拳学》“下篇”中指出:“合三家(太极、形意、八卦)并用,能丢而不丢、顶而不顶。”因此孙氏太极拳大大拓展了太极拳体用的空间。我辈中有此等造诣者如董岳山、何道人、牟八爷、驼五爷及何回子等。

有人认为只要从太极拳的训练中获得不丢不顶的能力,自然就能获得丢而不丢、顶而不顶的能力。这种观点在弱对抗的切磋下可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强对抗的格斗时是不成立的,因此这种认识是肤浅和片面的。

何为不丢不顶呢?

不丢是始终掤对方的劲,通过走化,使对方的劲无法进入我的中线。

不顶是我不给对方着力点,使对方无法发力。

何为丢而不丢呢?

从最浅显处讲,虽然我的劲丢了,让对方的劲进我中线,当对方的劲进来时我重心已变,使对方的劲瞬间走空。故曰丢而不丢。这是孙氏八卦拳的效能之一。

何为顶而不顶呢?

从最浅显处讲,我给对方发力点,对方一发力,即被我整劲截回,感而遂通,我的瞬间整劲比对方出来的更快、更充实。这是孙氏形意拳的效能之一。

那么不练孙氏形意拳和孙氏八卦拳能否具备丢而不丢、顶而不顶这种能力?

若你对不丢不顶掌握的非常纯熟,那么在弱对抗下,有可能有时会出现丢而不丢、顶而不顶这种效果。但在强对抗下,不可能获得丢而不丢、顶而不顶这种效果。其道理就是变中、实中这两种能力不是仅靠虚中就能成就的。举例说来,练习不丢不顶的基本方法是粘黏连随,但粘黏连随并不是针对丢了以后如何应对的方法,即使有几个补救手段,但不成体系。所以,只有不丢不顶的功夫并不能自然拓展到在强对抗下具有丢而不丢的能力。对于顶而不顶也是同理。

所以要同时具备不丢不顶和丢而不丢、顶而不顶三种能力,就必须具备孙氏形意、八卦、太极三拳合一的功夫,只擅其一是不行的。

不丢不顶与丢而不丢、顶而不顶是一种什么关系?

如前所说,即虚中、变中(空中)、诚中(实中)。

不丢不顶——虚中以蓄灵机,求以神行机圆。

神行机圆非有内丹修为不可,需有炼神还虚之功,遍究各派太极拳,惟孙氏太极拳以此为基础,专修先天真一之气,使之与拳法内外一体。

丢而不丢——变中以应其势,求以随机应变。

随机应变非以易理为据而不可,需有将一部易理体用无遗之功,考察各派八卦拳俗称八卦掌,惟孙氏八卦拳以此构建其技理技法,故与易理互为表里。

顶而不顶——诚中以摧其伪,求以至刚纯阳。

至刚纯阳非内外合一而不可,内外合一需通过六合协同一致,达至内外五行相随一体,其要义乃诚中之理,考察各派拳法,惟孙氏形意拳行以极还虚致中和之道,最得诚中形外之功,直养浩然之气。

孙氏形意、八卦、太极三拳将以上所述虚中、变中(空中)、诚中(实中)三者技能各臻其极并互补完备兼融一体且与道同符,故于技击一道神完、气真、法全,构成了完备的技击技能的基础,此乃迄今为止中华武学领域的最高成就。

太极式

孙氏形意、八卦、太极三拳虽为技击理法至道,然而蕴含的哲理精微幽宏,在思想上有贯通中西哲思之义。其荦荦大者至少有三:

第一,孙禄堂三拳合一武学体系遵循的是“极还虚之道”,孙禄堂先生的这个思想特别重要,因为这个“极”具有自主成就自我意志的含义,旨在建立“志之所期力足赴之”的能力。体现在武学修为上就是不断改进、优化、创新技击技能,所谓无所不用其极,极还虚是在这个条件下还虚。如此循环往复,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认清自我,建立自我意志,实现自我。即通过极还虚之道“复本来之性体”以明其志(即建立自我意志),进而培育“志之所期力足赴之”之能(即身心的高度自在与自由)。

这个过程就是由后天之极返先天本能的过程,自我身心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近道、合道。

研修孙氏武学就是在这样一个自我认知、自我建立、自我否定、自我提升的过程中,在努力培育技击效能达到登峰造极的过程中,修为心性、提升认知能力、完善自我,最终成就自我。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上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树立自尊、建立自信、形成自我意志、最大程度的获得身心的自由与自在

所以,孙禄堂先生提出的极还虚之道中那个“极”,为“还虚”增设了主体性条件,即在“极”这个主体性的动力条件下进行还虚,即极后天之法的同时返还先天虚无之本体,开启良知良能。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此前不曾显豁的内涵和思想。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鼎革意义。

有趣的是,孙禄堂先生在1915年至1927年期间以其一系列划时代的武学著作从武学体用实践的角度提出“极还虚”和“无有并立,有无不立”的思想及修为体系,其最后出版的一部著作是1927年的《八卦剑学》。而这一年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出版了他的《存在与时间》这部划时代的、象征着现代哲学的开山之作。中德这两位伟大哲人如同接力般的先后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武学体用与哲学认知这两个不同视角揭示了有与无之间最为深刻的关系。反映出中西文化在这里的相融与相通,同时也体现了孙禄堂武学独到的文化价值。

第二,孙禄堂构建的形意、八卦、太极三拳皆以由后天复先天为诣归,且三拳之间的逻辑关系与黑格尔的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者之间的逻辑关具有某种程度的平行性。这同样是十分有趣的事情,由于在那个时代孙禄堂不可能了解黑格尔哲学,因此意味着孙禄堂武学与黑格尔哲学在认知上竟存在着某种逻辑呼应,这似乎印证了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的活动(运动)技能和结构与认知技能和结构之间具有“同构”关系。

第三,孙禄堂武学具有通过自身实践使心与物、理性与感性相互作用、相互印证这一特征,具有完备人的内心感悟与认知图式的功效,于是为古与今、东方与西方在认知上搭建了一个桥梁。

对上述这三点本文不展开详论,今后将专文论述之。

孙禄堂先生的武学思想是由拳入理,再由理化拳,拳理一体,互为表里,于是拳与道合。从无极式开始,步步印证此道,故研修拳术要步步深入,每练一式不仅心知亦要身知此理。孙禄堂先生这一研修武学的思想在当年能理解者不多,即使如张之江先生虽然也提倡练习国术“在精不在多”,但审查中央国术馆课程安排时对孙禄堂先生一个三体式要站100天,100天后合格,才开始教五行拳的安排,仍表示非常不理解。因为张之江先生不懂为什么一个三体式要站100天,其实这个安排已经是孙禄堂先生为了适应国术馆一年一期毕业的学制对三体式训练压缩的最低要求,按照传统的要求三体式要站三年,才开始练五行拳。

为此张之江先生与孙禄堂先生在中央国术馆教学安排上产生了严重分歧,导致孙禄堂先生挂冠而去。

所以,孙禄堂先生研修武学的思想在当年国术界真能理解者并不多。

今人把一个孙氏三体式练明白都不容易,更不是任何三拳兼练就有三拳合一的功效,孙禄堂三拳合一的武学体系是一座文化昆仑。至于孙禄堂武学的“极还虚之道”更是需要多个学科交叉探究其意义的一个重大的哲学创见。故孙禄堂武学开辟了一个新的人类认知及自我成就的维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