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本来就是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眼下又逢年底,职场白领由于岁末业绩冲刺、公司年终奖竞争、应酬增多等,极易伤“心”,从而诱发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专家提醒说,心血管疾病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职场压力过大的白领成高发人群,年底更要注意给心脏释压,以防心血管疾病袭扰。
□张 迪/文
“拼命三郎”易致心衰
病例:32岁的陈先生是一家外贸企业的部门经理,经常加班,精力和体力长期透支。这些天来,因为年底冲刺业绩,精神压力大,时常感到心慌、胸闷、呼吸不畅、眩晕。去医院检查后发现,由于身体长期透支,造成心动过速、心肌肥大,发生持续性房颤,已经发展为心衰。
以往,多数人认为心血管疾病属于“老年病”,但现在年轻病人越来越多,接受冠心病介入手术的病人中,60岁以下患者占了一半,而30岁就心梗发作的病人已不在少数。
现在许多年轻人像陈先生一样,仗着年轻力壮,长期透支精力,结果惹上心血管疾病,严重的甚至引发心肌梗死,在工作岗位上猝死。
最新出版的《欧洲心脏》期刊刊登的一项研究指出,如果每天加班超过3小时以上的人,其心脏出现严重问题的风险要比准时下班者高60%。研究人员指出,心脏问题与超时工作的关联看似明显,但由于心脏病和职场关系的复杂程度,原因并非表面上如此简单。比如,长时间工作可能与压力有关,这样就会影响新陈代谢,导致忧郁、焦虑或失眠。
职场“忍士”更易伤心
病例:在一家公司当财务的李先生今年30岁,性格内向。年底,公司评选年终优秀员工,近万元的高额奖金引发众人的明争暗斗。平时一直勤勤恳恳埋头工作,表面上逆来顺受、毫无怨言的李先生,内心为此纠结难安。他憋气、情绪抑郁,自己生闷气,无法宣泄。近日,一件极小的事让他跟同事发生了争吵,在气头上的他竟然在争吵中晕厥,医生检查后发现是心律失常。
职场常遇人际纠纷,职场谋虑多提倡隐忍为上策,成功男性的标准往往是喜怒不形于色,但如果经常压抑真实情绪,则容易出现心律失常。
“忍士”应恰当发发脾气。瑞典心理学家用问卷形式询问受访者在工作中遇到上司或同事不公正待遇后的反应:针锋相对、默默忍受、径自走开,还是等回家后大发脾气。研究人员发现,经常选择“默默忍受”或“径自走开”的人与选择“针锋相对”的人相比,心脏病发病率高出一倍;但是,选择“回家后发脾气”的人心脏病发病率没有升高。
研究认为,心中怨气如果不及时宣泄出来,会导致身体紧张,进而引发血压上升,最终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危害。
年底应酬多谨防冠心病
病例:张先生是一名公务员,最近老是出现头晕、胸闷、心悸的症状,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患了冠心病。“因为工作原因,平时应酬多,经常喝酒。临近年底,更是要奔跑于不同的饭局,医生说我的血脂非常高,指数是正常人的20多倍,可能随时因冠状动脉堵塞而丧命。”张先生沮丧地说。
年底是冠心病发病的高峰期,这与心血管本身怕“冻”有关。当气温降低时,心血管病人容易出现心梗等急症。另外,年底工作压力增大,易诱发此病。
年轻人由于心肌梗死导致猝死的往往在之前是毫无预兆的。因为血管狭窄程度超过70%才会引发心绞痛,但年轻人血管狭窄程度不高,即使突然出现冠状动脉痉挛,往往没有心绞痛的预警,所以容易引发更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