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听声音》说课稿

 我爱骡 2012-12-26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来自上高县锦江中心小学,我说课的内容是《听听声音》。

  世界如此美妙,是因为有声音的存在:自然的风声、雨声、流水声,乡间的蝉鸣蛙叫,城市里车水马龙的声音。我们本能的喜爱音乐,讨厌噪声,本课就是以学生已有的这样一种生活体验为前提展开的。

  《听听声音》是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个活动内容,教材分两部分引领学生初步感知声音与物体的关系。

  第一部分:倾听周围的声音。这部分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去倾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并交流描述这些声音。但并不要求学生记住各种声音的特点和不同,也不要求学生能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声音。

  第二部分: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这部分很关键,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能准确描述出来。但音叉上的每一个特别的音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大的产生的音调低,小的产生的音调高。

  四年级学生已经熟识各种声音,对声音有一定的经验和认识,但经验却是各不相同的。而且,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他们有强烈表述自己经历和体验的愿望。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基础,让他们交流、体会、思考,培养他们探究的能力。

  根据以上分析,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知识目标:

  1.体验声音的多样性,感受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2.感知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能初步分辨声音的高低与强弱。

  能力目标:能够利用比较的方法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分辨声音的变化。

  情感目标:

  1。培养好听声音的兴趣。2。培养细心倾听的习惯,学会倾听与合作。

  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并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科学认识的高度。学生对声音的大小和高低易混淆。准确描述音叉发出的声音,成功完成分组实验是难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我以探究为核心,采取实验法和观察法进行教学,力求将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因素融为一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启发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我选择使用如下教学用具:课件、音叉、电子琴,铁钉、蛋架、实验单。

  刚才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等方面阐述了“教什么、为什么要教这些”;“怎样教、为什么要这样教”,下面结合教学流程具体说说我的设计: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课堂伊始,我用“听声音,猜同学”的游戏导入,学生将非常好奇并深刻感受到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接着播放课件,让学生找一找、听一听、秀一秀。板书课题:听听声音。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2、细心倾听,交流体验

  声音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下面我们一起来倾听周围的声音。

  让学生记录,并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声音,这些声音都是什么物体发出的?这些声音你都喜欢听吗?为什么?“除去刚才的声音,你平时还听到过哪些声音?”“能不能试着分分类?”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很自然地得出正确的结论,归纳出好听的声音一般是自然界发出的,不好听的声音大多是人类活动发出的。本文出自易百特http://www.ebAIte.com,转载请注明出处!

  通过这一系列的听和说,学生体验到声音的多样性,感知到声音的不同。比较分辨后,感知和体验便从感性上升到科学的高度。

  3、静心思考、听辩声音

  分辨声音的高低强弱是本节课的难点。音叉专业又陌生,我将直接出示:老师要给大家认识一种专门用来测量发声的仪器,它叫音叉。顾名思义,音叉是一个带柄的U形金属叉,它还配有一个起到放大音量的木盒和一个橡胶锤。

  “请同学们注意聆听老师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听完试着描述出来。”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比较一大一小两个音叉所发出声音的时侯,都能感受到音调高低,但只会用“叮叮、咚咚”来描述,这时教师应该点拨“像叮-这种的声音更高,咚-这种的声音更低”。因为这两个字只是学生表述语言的不同,并不影响区分声音的高低。接下来的实验,学生便能准确描述出“小音叉的音调比大音叉要高”“敲轻的时候,音比较低,敲重的时候音很高,而且有的音很强,有的很弱”。

  听过会忘记,看过能记得,做过的才理解。分组实验是让学生亲自验证自己的假设,体验探究的乐趣。

  科学教学必须创造性的利用教材,因地制宜的把握教学。分组实验时,由于音叉不足,我准备组织学生击打用蛋架固定好的大小不同的三个铁钉。经验告诉我,其实敲击铁钉发出的声音更清脆,持续的时间会更长,更加有利于分辨声音。

  然后指导学生如何拿“敲击物”、“怎样听”、“如何控制敲击用力”;并提醒学生思考:为什么对不同铁钉要用同样力度敲击?对同一个铁钉却用不同力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如何通过信息的搜集与整理得出科学结论?因为课堂上学生实验时,思维介入比较少,及时提醒学生思考,可以避免一部分同学“玩”得尽兴收获却不多。保证探究效果。

  接着我还让学生听老师用电子琴弹奏的“哆来咪”,分辨不同“哆来咪”的高低强弱。

  新课程理念指出:科学是一门开放的过程,它的外延是全部的、立体的、全方位的。而教材作为载体是有限的、单一的,教师要跳出教材用教材。区别声音的高低是本课的难点,只通过大小音叉和铁钉来辨别声音的高低,还是有难度,而借助电子琴,在琴键上弹奏声音的高低强弱,能够更加成功的突破难点。

  4.拓展延伸,感恩声音

  播放一首学生爱听的音乐,再次欣赏动听的声音。“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当你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经常思考哪些问题?”以此回顾课堂并引导学生把课内的研究引向课外,逐步形成自觉的探究习惯。

  假如你听不到声音了,会怎么样呢?对待听不到声音的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做?对比想象无声的世界,这时学生将体会到自己是幸福的!认识到对残疾朋友该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关爱。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实施预案时,我打算从以下三方面去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1、用愉快教学乐学生,突出其主体。

  2、发展性评价促探究,激发创造性。

  3、注重其科学素养,拓展知识迁移。

  人无完人、课无完课,本课设计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指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转载自:http://www./c/20110412/7432.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