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长——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

 东方快乐汉 2012-12-26

11月29日至30日,我参加了在镇江丹阳市云阳学校召开的江苏省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年会暨理事会议,会议的主要议程一是教育部及省市领导致辞。教育部首位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作了讲话,重点阐述了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重大补充就是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原省教育厅副厅长周德藩强调了教学中的学与做的关系,关键在于做,肯定了洋思中学当年在蔡林森校长带领下进行的教学改革,要求校长们要在做上下功夫,他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校长就是施工队长,队长的技术水平非常重要。他说,教育上理念要像乘电梯,而在实际操作上又要像爬楼梯,稳步推进。二是四家在教育改革上有所影响的学校作了经验介绍。三是观摩云阳学校的课堂及社团活动。四是召开年会及专家讲座。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云阳学校,虽然该校是一所质量稳定口碑甚佳的学校,按部就班也会一帆风顺,但校长王钊方毅然改革,实施自然分材课堂教学改革,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充分说明了校长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校长必须聚焦课堂、关注课堂、走进课堂,更理性、更务实地投身到课堂教学改革中。在此,我谈几点体会和大家共勉。

一、 校长要善于“洗脑”,更新理念引领学校发展

校长的教育理念是学校工作的风向标和指南针,作为校长就应该做到与时俱进,率先接受新课改教育思想。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切合学校实际的办学理念是一个纲领,一面旗帜,在这纲领和旗帜下,能最大程度地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切实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校长要做到:心中有天空(这意味着校长必须高瞻远瞩);眼中有目标(这意味着校长必须有努力的方向);手中有分寸(这意味着校长必须用好自己的权力);脚下有土地(这意味着校长的成长、发展与发挥作用离不开自己的学校)。

二、校长要放下“尊严”,深入课堂把脉学校发展

校长是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掌舵”人,是学校课程实践的引领者。校长要与教师一起共同探讨使用新课程的最佳途径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发动、调动、激励“众人划桨撑大船,乘风破浪永向前”,而这一切必须依赖于走进课堂。

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研究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要想真正推进课程改革,校长决不能高高在上,游离于教育教学一线之外,说大话、空话、外行话。校长要腾出精力深入课堂、投入教研、加入反思,融入教师群体,走近学生,号准教师课堂教学的脉搏,了解教师的观点及面临的难题,从而及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校长要敢于“破立”,重建制度创新学校发展

校长要努力围绕三个方面实现学校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的重建:1、从管住学生转变为相信学生。相信所产生的教育力远远大于和优于不放心、不信任的说教或惩处。2、从监督教师转变为依靠教师。依靠需要尊重、信任和关注,以心换心所获得的理解和支持才是持久和永恒的。3、从单一的重结果性评价转变为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发展性评价。

今后,我校要围绕“互动生动平等高效课堂”内涵,加强教学精细管理,努力开创“高效课堂”的新路子,重点落实好“五抓”。一是抓督办,建立科学的督导评估机制;二是抓周检,严格督导常规教学量化落实;三是抓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四是抓研讨,大力开展“高效课堂新模式”活动,尤其要抓实集体备课;五是抓管理,逐步建立完善激励约束体系,推动构建高效课堂工作的深入开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