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调理慢性疲劳

 平淡宁静 2012-12-27
中医调理慢性疲劳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2日

河南省洛阳市王先生:我是一位商人,过去精力十分充沛,每天平均仅休息四五个小时。但是近半年来总感觉自己“不在状态”,疲劳乏力、嗜睡、记忆力减退。到医院做过许多检查,也没有发现问题,后来,进行“疲劳量表”测定后,被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征。请问,对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是如何调理的?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脑病内科金杰博士说,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原理目前尚不清楚,现代医学认为与过度劳累、病毒感染、免疫异常、内分泌失调等有关。中医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属“虚劳、内伤发热、失眠”的范畴,即由于慢性持续性的劳心劳力过度,导致气血亏虚、功能紊乱,从而使病人出现脾胃内伤。

在调理上,中医有许多传统的经典方剂对患者有比较好的效果。对于出现疲劳无力症状的患者,可选用升阳益胃汤;失眠可选用酸枣仁汤;急躁易怒可选用丹栀逍遥散;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可选用归脾丸等。另外,有许多补益类的中药对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也有很好的效果,如西洋参制剂、红景天制剂、黄芪制剂、冬虫夏草制剂等,这类制剂既可以缓解症状,又可以调节免疫力。

何为慢性疲劳综合征?

来源:网摘  2008年4月2日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建议使用的一个疾病名称。是指健康人不明原因地出现严重的全身倦怠感,伴有低热、头痛、肌肉痛、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有时淋巴结肿大而影响正常生活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以前对这种疾病的认识不足,把很多这样的患者都误诊为神经衰弱。为此,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制定了一个诊断本病标准。

(1)主要标准:必须具备下列2项:①新近起病的严重而虚弱性疲劳,持续至少6个月。②没有发现引起疲劳的内科或精神科疾病,如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神经肌肉疾病、药物成瘾、中毒等。

(2)次要标难:要求至少有以下症状中的8种症状:广泛的头痛,肌肉痛,关节痛,发热,咽喉痛,颈部或腋窝淋巴结疼痛,肌肉无力,轻度劳动后持续24小时以上的倦怠感,精神神经症状(如易激惹、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困难、抑郁等),睡眠障碍,突然发生的疲劳等。

(3)客观标准:至少具有以下症状、体征中的2项:低热(口腔体温37.6~38.0℃或肛门体温37.9~38.8℃);非渗出性咽喉炎、咽喉部疼痛,持续时间较长;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轻度肿大,有压痛。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专家们初步研究认为与eb病毒的感染有关,专家们的研究仍在深入之中。由于本病常常有低热、咽喉疼痛及淋巴结肿大等表现,所以,它与神经衰弱是不同的疾病。

中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

来源:网摘  2008年12月2日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以长期极度疲劳为突出表现的综合征,多发于20-50岁的人,妇女更为多见,常可伴低热、头痛、全身肌肉关节疼痛、失眠等症状。至今该病的确切病因不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制定的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标准为:病人无因可查并持续6个月以上的疲劳并非劳累引起,也不能经由休息恢复,疾病的起始有明确的时日,伴有器官功能受损。病人具备下述4种或4种以上症状:记忆衰退或思维涣散、咽痛、淋巴结触痛、肌肉痛、关节痛(数个)、头痛、精力无法因睡眠而恢复、劳动后的疲乏持续24小时以上。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虚衰性病症。此病不仅出现在国家机关中层以上干部以及公司的中高层管理者,属于中青年(30-50岁)在事业上需要奋发向上的那一族,也常见于处于高考前的高三学生,女性病人多见。

慢性疲劳综合征,属于中医虚劳的范畴。乃因体质虚弱,积劳内伤,形神过耗,渐至元气亏损,脏腑机能衰退,气血生化不足所至。在隋代《诸病源候论》中,用五劳、六极、七伤来概括虚劳,对这些症候的描述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相似。根据“虚则补之”、“损者益之”、“劳者温之”的治疗原则,本病治疗措施:(一)中医治——补肾健脾,解郁活血:女贞子、旱莲草、百合、熟地、茯苓白术、太子参、柴胡、郁金、丹参、鸡血藤、红枣,水煎服,按体质虚实增减其药与量。(二)定期体检,及早防范病变。(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动以养身,静以养心,动以活血,静以养血,促进气血冲和,促进脏腑和谐。(四)合理膳食,荤素结合。饮食多样化,常吃新鲜蔬菜、水果。不吸烟,不酗酒。(五)调节心态。多做善事,助人为乐,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计较少,快乐多,心情好,气血和。

慢性疲劳者不妨试试针灸

来源:网摘  2007年4月18日

慢性疲劳者常有疲倦乏力感、健忘、失眠、注意力下降,可伴有头痛、颈背痛,关节肌肉酸痛、眼睛干涩以及抑郁、焦虑、紧张等心理上的症状,有的人还会伴有消化功能方面的障碍,如腹胀、便秘等。

《黄帝内经》中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就是说,良好的健康依赖于能够顺应四时的变化调整作息,松紧有度的起居规律和心理上的平和。而多数慢性疲劳者都会反映每天休息(尤其是夜间休息)的缺乏、饮水量的不足、心理紧张的持续存在,概括起来说,“紧”远大于“松”导致身体脏腑气血的失调。

对于慢性疲劳者的症状,针灸治疗会有较好的效果,针刺背部穴位如肝俞、脾俞、心俞、肾俞等对肝脾等脏腑功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配合风池、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等头颈部和四肢穴位可以有效地缓解疲劳、消除疼痛、改善焦虑紧张等心理状态。每次针灸20~30分钟即可。对症状明显、但又比较忙碌的上班族可以选择每周进行两到三次的针灸,症状较轻者可以每周或者两到三周进行一次针灸。对于一些怕针的人,砭石疗法也有较好的效果,其方法是以砭石按揉相关的穴位,调理气血的运行。

需要注意的是,针灸、砭石治疗可改善慢性疲劳者的睡眠质量差、头痛等症状,但患者也应主动调整作息时间,晚上不宜安排过多的活动,以静养为主,入睡最好不要晚于十一点,做到松紧有度。

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攻略

中国中医药报  2010年4月7日

本报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孙月霞 刘孝姬

时下,因工作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慢性疲劳综合征开始在都市人中流行和蔓延开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针灸科主任孙远征教授指出,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病,此病病情纠葛缠绵。中医治疗该病手段非常丰富,诸如针灸、中药、按摩及中药膳食营养等,有助于疏通经络、调和阴阳、调理脏腑、调补气血,调动人体潜在的自稳调节功能,达到消除疲劳、减轻疼痛、调整睡眠、改善认知等目的。

中药疗法

孙教授介绍说,慢性疲劳综合征可纳入中医“虚劳”、“郁病”等范畴,而中药方剂中的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小柴胡汤等均是很好的对症成方。中医认为,七情致病往往直接伤及内脏,古典医籍曾描述说:“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强调本病病位在脾、肾、肝三脏,其基本病机主要责于脾虚、肾虚、肝实。六味地黄丸可用于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手足心热、遗精盗汗的肾阴虚型等,是滋阴补肾的经典方。而补中益气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既能疏肝理气,又能健补脾胃,可用于四肢疲乏、精神疲惫、烦躁易怒、食欲不振的肝郁脾虚之证。

针刺艾灸疗法

孙远征教授临床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根据就诊者全身症状、舌质、舌苔、脉象,对慢性疲劳综合征予以辨证分型,为针灸配穴提供了依据。如属精神萎靡、头晕脑鸣、健忘、注意力不集中、腰膝酸软、四肢欠温、夜尿偏多的肾虚心怯型患者,针刺百会、印堂、气海、关元、内关、神门;属面色潮红、烘热盗汗、心悸心慌、心烦易怒、神倦喜卧而不得眠、口舌生疮、头目眩晕、腰足酸软、小便色深、大便偏干、舌红少津、脉细数的阴虚阳亢型者,针刺肝俞、肾俞、太冲、照海、三阴交;属面色少华、肢体麻木、心悸怔忡、健忘多梦、胁肋疼痛、妇女月经不调、舌淡苔薄、脉细弦或细涩的肝郁血虚型者,针刺太冲、行间、期门、足三里、血海、阳陵泉;而属全身倦怠、四肢困乏、头重如裹、口淡口黏、纳谷无味、胃脘痞闷、腹胀便溏、寐不安宁、苔白滑、脉濡滑的脾虚湿困型者,则针刺夹脊穴、肾俞、脾俞、肝俞、中脘、关元、气海、足三里。

在以上配穴处方的基础上配合电针,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或沿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脉走行拔火罐;或在针刺后用多功能艾灸仪加以隔物艾灸;或通过中药熏蒸仪直接将活血行气、化湿蠲痹的药液以蒸汽形式透入皮肤等手段,以缓解腰背疲劳,达到行气活血、舒筋止痛、消瘀散结及强经通络、祛风散寒的目的,从而改善肌肉痉挛、肌肉疲劳的症状。

推拿疗法

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病人,孙远征教授倡议,临床上亦可用推拿手法按摩头部经穴,如百会、四神聪、神庭、风池;同时,可选取身体背部督脉及膀胱经俞穴推拿,如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命门、腰阳关。头部推拿可清利头目,镇静安神;背部属阳,是脏腑经气输注的部位,推拿可调补全身阳气,调整失衡的脏腑功能;配合其他部位的推拿,能使全身经脉充养、气血调和,则疲劳、失眠、疼痛、乏力诸症自消。

中医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中国中医药报  2009年12月31日

□ 胡献国 湖北远安县中医院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以持续性疲劳、失眠、思维不能集中以及身痛发热等全身衰弱疲劳表现为特征的疾病。该病于1998年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正式命名,虽未见有近期的生命危险,但全身各脏腑机能的衰弱对健康影响较大,因此,值得临床医生警惕。

临床表现:较长时间(6个月以上)的疲乏无力和活动后疲劳加重。兼症:头晕头沉、记忆力减退、思维不集中;失眠、恶梦或嗜睡而醒生疲劳更甚;心慌、气短、胸闷憋气;易紧张、易激动、烦燥、抑郁、或恐惧不能自制、或悲伤欲哭;自觉发热、伴有头痛、关节疼痛、肌肉酸痛、淋巴结肿大;腹胀、胁肋胀痛、食欲不振;平素抵抗力低、易患感冒、尿路感染等疾病。具备上述主症加3条兼症者,即可诊断为本病。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气血亏虚、肝郁脾虚、心脾两虚、肝肾阴虚、心肾不交等。选用中医药治疗,有明显效果。

气血亏虚型: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动则加剧,面色苍白,唇甲无华,心悸失眠,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质淡,脉细弱。当以补养气血,健运脾胃。可选用八珍汤加减,药取党参白术茯苓黄芪大枣、荔枝、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阿胶(另煎兑入)各10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下同)。中成药可选用八珍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补中益气丸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健脾增力丸,每次10克,每日3次口服。

肝郁脾虚型: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头晕心悸,胸胁胀满,纳呆腹胀,便溏不爽,肠鸣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舌淡苔薄白,脉弦。当疏肝解郁,健脾养血。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药取柴胡香附佛手枳壳、丹参、枳实、姜黄、郁金、法半夏、陈皮茯苓、厚朴各10克。中成药可选用逍遥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开郁舒肝丸,每次10克,每日2次口服。

心脾两虚型: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脉细弱。当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可选用归脾汤加减,药取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当归黄芪大枣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肉苁蓉各10克。中成药可选用归脾颗粒,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健脾生血颗粒,每次10,每日2次口服;人参北芪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酸枣仁合剂,每次10毫升,每日2次口服;红景天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

肝肾阴虚型: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头晕目眩,耳鸣健忘,急燥易怒,或精神紧张,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腰膝酸软,甚或遗精,舌红苔少,脉细数。当滋补肝肾,育阴潜阳。可选用杞菊地黄汤加减,药取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药、酸枣仁、茯苓泽泻、丹皮、龟胶(另煎兑入)、鱼鳔胶(另煎兑入)、鳖甲胶(另煎兑入)、百合各10克。中成药可选用杞菊地黄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精乌冲剂,每次10克,每日2次冲饮;鱼鳔丸,每次10克,每日2次口服;牛蒡螺旋藻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冲饮。

心肾不交型: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心烦不宁,健忘多梦,心悸怔仲,腰膝酸软,甚或遗精,舌尖红,苔薄黄,脉细弱或细数。当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可选用交泰地黄汤加减,药取知母黄连黄柏、熟地、山药、酸枣仁、茯苓泽泻、丹皮、菊花各10克,淡竹叶、肉桂各5克。中成药可选用宁心补肾丸,每次10克,每日2次口服;宁神灵冲剂,每次10克,每日2次冲饮;滋肾宁神丸,每次10克,每日2次口服;交泰丸,每次10克,每日2次口服。

穴位贴敷防治慢性疲劳综合征

中国中医药报  2011年8月22日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人们所面对的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许多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既要忙工作,又要忙家事,还要挤出时间来学习新知识,为自己充电,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从而导致身体透支。此外,由于过于繁忙,常常忽略了自己的健康状况,加之没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业余爱好日益减少,因而不能有效地调节自己,放松身心,从而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生。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在1988年正式命名的一种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以长期持续疲劳,休息后不能缓解为主要表现,常伴有低热、头痛、咽喉痛、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肿痛、全身肌肉关节疼痛或僵硬、失眠以及多种神经精神症状,而各项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却没有明显的异常。

目前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所以也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付它的最好办法是预防与日常调养。

方法一

取穴:太阳穴、前额。

处方:磁石20克,茯神15克,五味子10克,刺五加20克。

用法:先煎煮磁石30分钟,然后加入其余药物再煎30分钟,去渣取汁,将一块洁净的纱布浸泡于药汁中,趁热敷于太阳穴及前额,每晚1次,每次20分钟。

功效:宁心安神。

主治:慢性疲劳综合征失眠者。

方法二

取穴:中脘、足三里、脾俞穴。

处方:苍术白术、神曲、莱菔子、谷芽各80克,枳壳10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洗净,晒干,研成极细末,装瓶备用。每次取药粉15克,用鲜生姜汁调和成稠糊状,分别敷于上述穴位上,以绵纸盖好,胶布固定,7日为1个疗程。

功效:健脾开胃,理气除胀。

主治:慢性疲劳综合征长期腹胀、纳呆、神倦乏力等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