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了百姓幸福安康 党的十七大以来北京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

 城市行者 2013-01-04

社会建设新突破

北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反复强调,社会建设重在实践,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参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共享成果、得到实惠。北京市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市上下把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推动实践创新,实现了一系列新突破。

一是完善公共服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比如,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实现医疗保险制度、社会养老制度城乡一体化,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又如,制订并试行《北京市社区基本公共服务指导目录》,从10个方面、60项内容规范和完善政府部门为社区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

二是建立指标体系,开展社区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北京市委市政府把改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当作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来对待。两年来,北京市2633个城市社区,已有1600个社区,按照七方面26项重点、近100项指标,达到规范化标准。到明年底,北京市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将全部达到350平方米以上。

三是实施“大学生社工”计划,加快推进社会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步伐。通过面向高校、大学生“村官”、社会选聘和社区“两委”换届等措施,北京市社区工作者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由原来的26%提高到70%以上,平均年龄下降到40岁。三年来,共有5600多人获得全国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证书。社会工作者队伍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四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组织管理办法,着力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体系。支持以人民团体为骨干的大型联合组织在政治上发挥桥梁纽带、业务上发挥发展龙头、管理服务上发挥平台作用,积极推动政社分开、管办分离。2009年,确认了10家人民团体为首批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今明两年再确认15家左右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全市85%左右的社会组织将纳入“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服务范围。

五是转化奥运志愿服务成果,建立健全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奥运会闭幕后,北京市委市政府及时召开全市志愿者工作大会,出台加强和改进志愿者工作的文件,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六是加快推进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全覆盖。北京市141个街道全部建立街道社会工作党委;在“枢纽型”社会组织建立社会组织联合党委试点工作启动,到明年底,基本实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全覆盖;全市1249座商务楼宇中已经建立1128个党建工作站(社会工作站),今年底实现全覆盖。明年底实现社会工作站、党建工作站、工会工作站、团委工作站、妇联工作站“五站”建设全覆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