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的研究生怎样读书

 五成 2013-01-05
那些年,他们读过的研究生

1月,考研大战正酣,但对于大部分考生而言,读研只是逃避就业的“缓刑”。相比之下,民国的研究生们读研的目的就纯粹得多——为了更好地学习。

图文 / 揭春雁

1926年,24岁的姜亮夫正在仔细翻阅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招生简章,其内附了研究院规程及导师讲师所授课程和指导范围。对导师之一的王国维先生,姜亮夫仰慕已久。此时,他已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科,后听闻进入清华极难,而且已经过了考试时间。他试着写了一封信给梁启超,希望得到补考机会,结果过了几天,他就得到清华教务处的面试通知。几番测试后,遂以“备取生”身份进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成立于1925年,比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晚3年,但影响远大于后者,皆因其网罗了当时中国国学界的一众大师,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李济、陈寅恪等均在此任教,吸引的投考者甚众,录取也极其严格。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前后共四届也才录取了72人。院中规定,学生研究一年须缴一篇论文,经导师核可,即准予毕业。毕业证书,是由清华大学校长及全体导师署名盖章。那时尚无研究生学位授予法,故研究期满,论文及格,即予毕业,而不授学位,研究生也都力求实学,并不重视虚名。

那些年,他们读过的研究生

进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后,姜亮夫一丝不苟,刻苦用功。除了李济的课听不进去,其他课程,姜亮夫都听得津津有味。王国维讲课,非常细腻,但不大看同学们。梁启超讲课,从多角度打量先秦典籍,并且给予总结。陈寅恪学问最广博,一度让姜亮夫异常苦恼,望尘莫及。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师生也常常一起联欢。当时,清华每周有一个同乐会,唱戏、唱歌、背书、讲笑话,都是国学研究院师生的业余消遣。席上,赵元任会表演“全国旅行”,从北京出发,然后到西安、成都、昆明、广州、上海,各地方言模仿得惟妙惟肖。有时兴致来了,梁启超也会一改严肃派头,即兴背诵上一段《桃花扇》。但有时脑袋发热之想也会遭受“当头棒喝”。曾有学生在“历史学会”的茶话会上提议办刊物,王国维就反对,说“刊物不必办,以你们这样年龄,应该多读书,少写文章,即使写了,也不必发表”。

姜亮夫自小好诗成嗜,在清华期间,他仍有志于成为诗人。他踌躇满志地将个人诗词400余首呈送王、梁二公,却得到“理障,乏于才气,不适于文艺创作”的评价。那一夜,姜亮夫不顾同门相劝,将其诗词小集焚烧贻尽,自此决意于经史哲学之门。直到1927年6月,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鱼藻轩,丧师之痛令姜亮夫惶惶无所之。因有读《离骚》,“欲以此纪念先师,继承先师治学之路”,此后他便寄情屈原沉江,致力于楚辞学研究数十年,并在28岁写成《屈原赋校注》一书。

蓝文徵比姜亮夫晚一年进入清华国学院,先是受梁启超的指导,后又得陈寅格亲授学业。他在国学院的时候,主要研究了柳宗元等唐代思想家,他的一篇作业题目就是《柳宗元学术》,上有梁启超的评语——“近代推崇河东之言论,虽往往见诸学界,然为系统的叙述注论,能举其学术全部、疏通者,尚无一个。此书实空前,并作为中古学术史中,最要之一部分也。”可见,梁启超对这个学生也是颇为赏识的。而当年与师友切磋文学之乐,也成为蓝文徵最珍贵的回忆。此后经年,蓝文徵时常怀想恩师风采,“梁先生虽重考据,但尤重义理……手持一支香烟,竟无暇吸一口,而任其燃尽;待老工友为其换点一支,亦因无暇而任其燃尽,往往数支,皆是如此。下课后而超过半小时,乃是常有的事,有时竟多讲一个小时。不但座无虚席,而且绝无退席者……每聆梁先生授课后,虽然收获特重,但心情却特感轻松。”

那些年,他们读过的研究生

国学研究院的学生都是自费,生活拮据者居多,梁启超就设法为他们找些生计,比如让学生给他发起创办的北京松坡图书馆编写目录,做“提调”(头目)的学生可以拿到五六十元一月,其他的人也有二三十元收入。

可惜好景不长,1927年大革命失败,局势动荡,随着王国维、梁启超的先后离去,国学院聘请章太炎等不就,“烜赫一时的研究院,因而变质”,于1929年停办。尽管清华国学院犹如昙花一现,但其所招收的研究生,也多是相当成熟,具有国学根底,且热心求学者。他们整理国故,研究古文物,毕业后散在各院校任教的约有50人,后来颇有几位有卓著的成就,姜亮夫、蓝文徵亦在此列。2009年,清华国学研究院复建,但已不复当年之风采,这是后话了。

窥一斑而知全豹,清华国学研究院在民国时期并非一枝独秀,其他各校的研究院亦接踵开办。在“五四”思想的影响下,契合当时重视理、工、医、农的教育趋向,大学学术研究也向实科倾斜。1934年中央大学奉教育部令成立研究所时,率先成立的便是理科研究所和农科研究所。而清华大学的物理学研究院也在国内堪称一流,“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钱三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等均在此求学。在南方,中山大学的农科研究所拥有国内大学中唯一的一所植物园,采集了大量广东和海南地区的植物标本……除了大学的研究院,南京国民政府还建立了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不同于大学的研究院的博大,独立研究院更偏于精深。于是,全国的研究风气盛极一时。

那些年,他们读过的研究生

与现今相比,民国时期的研究生有以下几个特点:

选择有限

当年的研究生可选择的学校和科目远不如今日丰富。1920年代中期,由北京大学研究所带领的办学风潮席卷了中国其他高校,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亦开始筹设研究所。1934年5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大学研究院暂行组织规程》,规定大学研究院分文、理、法、教育、农、工、商、医各研究所。1935年,共有12所大学呈请建立研究所,到了1947年,公立大学设立研究所者达26校,有134个研究所。但因连年战乱,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民国时期的研究生教育发展仍然不尽人意。

严进严出

不过,民国的研究生可不是好混的。以东吴大学法学研究所为例,它自1926年创办,截至1951年7月,也才共31人毕业,除了1937年一次性毕业3名学生外,其余每届毕业1~2名学生。著名法学家潘汉典正是1948届东吴大学比较法研究生。严格的质量把关,使本来就人数不多的法科研究所,能毕业的学生屈指可数。也正因如此,才成就了东吴法学的领先地位。

修业时间长

民国时期的大学还是相当有“个性”的,对各自的研究生修业年限的规定也不尽相同。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对学生的修业就不设年限,愿继续研究的,仍可留院,每研究一年即毕业一次,研究年数并无限制。而北京大学就规定了,研究生修业年限为2~5年,前两年必须在院研究。

经费困难

1934年,《大学研究院暂行组织规程》中就规定了研究院的设置条件为“有确定充足之经费专供研究之用”,但事实上能实现这点的寥寥无几。北京大学国学门常因财力有限,在实际操作中不免有些捉襟见肘。比如设立考古学会,本拟从事古迹发掘,但终因财力有限,不得不先以搜求古器物和调查古迹为主。除了大学研究院无以为继,就连中央研究院也常感“异常支绌”,北平研究院更是常因经费紧张,导致研究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即便如此,当年的学子也凭着一股好学劲,以及背负着国家兴亡的匹夫之责,在烽火中艰难地成长起来,成为一代栋梁。

本文资料来源:《国学守望者——姜亮夫传略》,定之;《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始末》,蓝文徵;《蓝文徵忆国学院》,马一丁;《清华国学院研究院演绎百年传奇》,谢志浩;《民国时期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孙傲、郑永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