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1000问>(6)

 乐熙 2013-01-05

向上循行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长强穴处),与少阴经相合,并行于目。即《素问·骨空论》所说:“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其背部向下循行,起于目内眦,从项、挟脊下行篡间。正如经文所说:“督脉者……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督脉的腹背循行主要路线形成一个环路。

 

 为什么说风者百病之始也?

 

    风为百病之始,原因在于:其一,风为六气之首,四时常在,寒暑燥湿莫不缘风而伤人,发生不同性质的外感疾病;其二,风本身善行而数变,其引起的疾病动而不居,如风气胜者为行痹。《内经》中冲、任、督脉的

 

 什么叫经络?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医学入门》说:“经者,径也,经之支派者为络”。经,与径通义。即是气血循行之路径。经脉是经络系统的纵行干线。络,即网络,是经脉的大小分支,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内外上下。所以说,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的通路。从古书记载来看,经络是人体内部客观存在的结构,是有物质基础的。根据《素问》和《灵枢》中一些有关经络的形态、循行分布、生理功能以及病理现象等方面的资料记载,可以综合出中医的经络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似乎包括了现代医学中的脉管系统、神经系统、神经体液调节系统的部分形态和生理功能及病理现象。所以目前有人说经络不存在一个单独性实体,但它又是客观存在,其实质就是整个人体,是人体所有器官功能活动与病理变化的综合表现。关于经络实质的研究,目前虽有进一步的发展,各种论点或假说(如经络波导等假说)相应产生,但要真正阐明经络的本质,并获得广大学者之公认,尚需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经络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的。其中经脉分为“正经”和“奇经”两大类,为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奇经有八,即督、任、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合称“奇经八脉”。络脉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别。别络较大,共有十五。其中十二经与任、督二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脾之大络,合称“十五别络”。络脉之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称为“浮络”。络脉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此外还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等。经络组成表如下:三阴手少阴心经手三阳手太阳小肠经十二正经三阴足少阴肾经足经脉三阳足阳明胃经经络督脉系统任脉冲脉带脉奇经八脉阳维脉阴维脉阳跷脉阴跷脉别络———共十五、由本经别走相表里的经脉络脉浮络———浮行于浅表部位孙络———别络分支细小者十二经别———十二正经别出的经脉其他十二经筋———联缀百骸十二皮部———分周身皮表为十二部分,与十二经循行部位相应

 

 经络学说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有何重要意义?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同疾病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于我国劳动人民防病治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阐述人体的生理功能:经络系统遍布全身,气、血、津液主要靠经络为运行途径,才输布人体各部,发挥其濡养、温煦等作用。脏腑之间,脏腑与人体其他各部分之间,也是通过经络维护其密切联系,使其各自发挥正常功能。《灵枢·本脏》篇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络本身的功能活动称为“经气”,主要表现为经络的反应性及传导作用,针刺治疗时的所谓“得气”,应该说是“经气”功能活动的表现。解释病理现象:外邪侵犯人体,通过经络而由表入里,损及内脏。如《素问·缪刺论》说:“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即脏腑病变,也可通过经络影响到人体的其他部分。某些脏腑发生病变,邪气循着本经的途径影响所联系的部位和器官。如肝火上炎则火邪伤目,出现目赤红肿疼痛;又肝火灼伤肺阴,则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若心血瘀阻则连及肩背作痛,是因心的经脉不利,血瘀不行而致;若心火下移可影响小肠,出现尿赤灼痛;若肾虚水湿不化,上凌于心,则心悸怔忡、尿少身肿等等。另外脏腑的病变还可通过经络传于体表,在体表相应部位有压痛、充血或肿物等改变。这种变化常可用以帮助诊断有关内脏的病变。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经络学说之所以能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是在于经络的循行部位有一定的规律,经络与内脏有一定的联系,各经的病证特点以及经络之间互相密切联系,故可作为依据。比较常用的是,根据病变部位结合经络的循行规律,辨别与诊断证候的,称为“分经辨证”,根据经络生理病理特点,进行治疗选穴用药的,称为“循经取穴”与“分经用药”。例如,额颅、面颊、牙齿、口唇、喉咙等部位是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循行部位。因此,额头痛、风火牙痛、咽部红肿等疾病可以诊断为阳明经病证,病证的虚实寒热加以施治。如针刺治疗可用“循经取穴”方法,颊车、下关、足三里、内庭等足阳明胃经的穴位,穴”方法,则可选刺合谷、商阳等大肠经穴位。若用药物治疗,据药物的性味、归经、功用等,选用清散阳明风火的葛根、升麻、白芷、防风等药物。若清泄阳明实热,可选用石膏、知母、芦根等药物。足阳明经属胃络大肠,故也可使用大黄、芒硝等荡涤肠胃热结的药物。目前广泛用于临床外科各种手术的针刺麻醉术,说理论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同时又把中医经络学说的理论研究更加深入地向前发展一步。

 

 骨空的概念与作用是什么?

 

    骨空是附属于不同种类骨骼或骨壁所固有的能够通行于经络气血精微物质和交通代谢产物的大小、形态不同的洞眼的统称。骨空的作用:(1)接受向骨内输送的营养物质。(2)排放骨内向外排出的代谢产物。(3)作为俞穴定位的参照。

 

 十二正经的走向交接规律和阴经阳经的表里关系如何?

 

    “正经”,是与“奇经”相对而言的。有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合称手三阴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合称手三阳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合称足三阴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阳经。由于上述各经都有一定循行的规律,有固定的输穴和主病,阴经阳经相互之间,表里相合,每条经又都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是全身运行气血,联络上下的主要通道,故称“正经”,其数为十二,又称“十二正经”。其走向与交接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至胸交手三阴经,相互依次衔接,构成“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环经络通路。十二正经,内系五脏六腑,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十二经脉分别络属于相应的脏腑,从而构成脏腑阴阳表里相合关系。即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互为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互为表里;手少阳三焦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互为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互为表里;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互为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互为表里。循行路线的分布规律是:凡具有表里关系的经脉,均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位置(只有足厥阴肝经与足太阴脾经在下肢内踝上八寸处交叉,即交换前后位置),并在手、足或头部相互交接。由于手足十二经脉存在表里关系,所以在生理上是彼此相通的,在病变时也是相互影响的。十二经脉在身体各部位分布大概情况:头部:阳明经行于面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部;少阳经行于头两侧。躯干: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以自内向外的顺序分布于躯干前面;足太阳膀胱经分布于躯干后面;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分布于躯干的两侧。四肢:手足太阴经(肺、脾)、手足厥阴经(心包、肝)、手足少阴经(心、肾),以由前至后的顺序分布于上肢、下肢内侧面;手足阳明经(大肠、胃)、手足少阳经(三焦、膀胱)、手足太阳经(小肠、膀胱)以由前至后的顺序分布于上肢、下肢外侧面。十二正经走向与交接规律示意图表如下:十二正经表里关系示意图表如下:阴经(里)阴经(表)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身体各部位十二正经分布示意图表如下:部位面部足阳明胃经,手阴明大肠经面颊头部头顶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后头两侧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部位正经分布腹侧自内向外:足少阴肾经,足阴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躯干背侧足太阳膀胱经两侧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内侧前缘手太阴肺经,中线手厥阴心包经后缘手少阴心经上肢前缘手阳明大肠经,中线手少阳三焦经外侧后缘手太阳小肠经外侧前缘足阳明胃经,中线足少阳胆经后缘足太阳膀胱经下肢内侧前缘足太阴脾经,中线足厥阴肝经后缘足少阴肾经注: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脾经在中线,至内踝上八寸外交叉之后,脾经在前、肝经在中线。

 

 十二经脉盛虚的治则治法有哪些?

 

    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1)盛、虚的诊断:据“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则知通过切脉的方法,确定经脉气血的盛虚。(2)分别十二经气血的虚实法:①通过寸口、人迎对比诊法,确定病在阴经或病在阳经。《灵枢·四时气》曰:“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即气口候手足三阴经,人迎候手足三阳经。②根据气口、人迎脉的差度的大小与静躁,确定病在某一阴经或阳经。其诊断标准《灵枢·终始》规定:“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脉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脉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在手少阴;脉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在手太阴”。至于如何实施针刺补泻,《灵枢·终始》又指出“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从经文中可以看出经脉气血虚实在人迎、寸口诊相对比较下确定的。其治疗是表里补泻之法同时实施,补泻兼顾,使表里经气调。“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灵枢·终始》曰:“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即人迎、寸口对比诊,则治疗有病的经脉。如何选择治疗的经脉?当根据各经是动则病,主所生病的临床现象判断。

 

 十二经脉气血虚实的治则治法是怎样的?

 

    十二经脉均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治则治法。“盛则泻之,虚则补之”是以人迎、寸口脉的强弱对比确定盛虚而制定的补泻原则与治法。脉盛者采取泻法,虚者采取补法。往往是针对实经或虚经为主采取泻法或补法,同时考虑表里经关系而对相对之经采取补法或泻法治疗,使表里经气血平调。“热则疾之,寒则留之”是针对经脉气血的寒热反应而制定治疗时间长短的治则治法。寒、热是经脉之气变化而出现的或寒或热的病机或临床证候的属性。“疾”与“留”是治疗时间的长短的治则治法。《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陷下则灸之”,陷下,一般皮部血络塌瘪。灸,指用艾壮点燃加热治疗。《灵枢·官能》篇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之补法是艾壮置于所灸之处,点燃,自然燃烧至火灭。“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即人迎、寸口对比诊,上下之脉无明显差异,则根据是动则病、是主所生病的临床疾病现象选择主病之经脉,正如《灵枢·终始》指出“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

 

 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如何?

 

    根据《灵枢·经脉》篇记载经脉从手太阴肺经开始,终于足厥阴肝经。可以将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归纳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复会于手太阴肺经。

 

 经脉、络脉浅深分布的区别及诊查方法是什么?

 

    经脉、络脉深浅分布的区别:经络的深浅分布,一般而言,十二经脉潜行分布于分肉之间而不能显露,仅有足太阴经过内踝以上五寸一段能显露。而络脉一般分布较浅,皮部可以显露。如《灵枢·经脉》篇记载:“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内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诊察方法:经脉的诊查方法有切脉法。《灵枢·经脉》篇指出:“经脉者,常不可见,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至于足太阴脾经过内踝表露的一段,则可望诊,亦可用弹、按、切脉法(《素问·三部九候论》)。络脉的诊查方法:望诊、切(扪)诊。《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血脉者,在俞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络脉诊的诊病意义是什么?

 

    络脉诊,主要通过对络脉的色、质、形态的变化情况辨别疾病。(1)根据络脉的颜色变化辨病之寒热。一般而言,络脉见赤色或黄赤色主热;青色或青黑色主寒。(2)根据络脉的形态变化辨虚实。一般而言,皮部络脉过度充盈,则为邪气壅盛或络脉中气血过盛;络脉局部有结节样变化且质地坚,说明局部有瘀滞。如果络脉空虚、塌陷,说明气血虚不能充形。(3)根据络脉的分布及络属判断经脉病。凡是经脉循行部位的络脉色、质、形的改变及产生的病证,除络脉自身改变,尚与络脉所属的经脉相关。

 

 十二别络的名称与走向特点是什么?

 

    十二别络的名称:手太阴之别———列缺;手少阴之别———通里;手心主之别———内关;手太阳之别———支正;手阳明之别———偏历;手少阳之别———外关;足太阳之别———飞阳;足少阳之别———光明;足阳明之别———丰隆;足太阴之别———公孙、大包;足少阴之别———大钟;足厥阴之别———蠡沟。走向特点:十二别络的走向各不尽一致,大体有四种情况:(1)与经脉走向方向一致,如手太阴之别。(2)与经脉走向方向相反,如手少阴之别。(3)阴经、阳经的别络与相表里的阴经、阳经相入合,如足阳明与足太阴之别。(4)多分支构成网络,如脾之大络。

 

 任、督、冲、带各脉有什么功能?

 

    任、督、冲、带脉,皆为奇经。人体奇经有八,即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跷脉、阴跷脉、阳维脉、阴维脉。这八脉的循行没有共同规律,多为“别道奇行”,又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关系,相互间也没有表里相合,故与十二正经不同,所以称“奇经”。因数为八,又称“奇经八脉”。任、督、冲、带为其中之四。任脉,起于中极之下,在女子相当于胞宫。任脉为一身“阴脉之海”,足三阴经在小腹与任脉相交,使左右两侧之阴经通过任脉而互相联系。因此,任脉对阴经有调节作用,故称“总任一身之阴经”。另外又有调节月经、妊育胎儿的功能,又说“任主胞胎”。督脉,起于中极之下,在女子相当于胞宫。督脉为一身“阳脉之会”,手足三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督脉对阳经有调节作用,称“总督一身之阳经”,又督脉起于胞宫,下出会阴,沿背侧正中线上行,经颈部进入脑内,并有支脉络肾,所以说“督脉属脑络肾”。肾生髓,脑为髓海。因此,督脉基本上反应脑与脊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冲脉,亦起于少腹以下,在女子相当于胞中。有调节十二经气血的作用,所以冲脉有“十二经之海”和“血海”之称,亦主妇女月事。上述任脉、督脉和冲脉,在女子均起于胞中,故有任、督、冲“一源而三歧”的说法。这三条经脉主要调节人体的生殖功能,“调理冲任”是治疗妇女月经病的主要原则。“温养任督”是治疗男女生殖功能减退的主要方法。有关上述三经的起源与“胞宫”的实质,许多学者发表不同看法。关于人体“奇经八脉”,古人并未注明男女之别,可见不分男女性别,人人皆应有任、督、冲三脉,但起源又都注明是胞宫,子又起何处?目前对此问题归纳起来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胞宫”并非单纯指“女子胞”,而应是盆腔中内生殖器官的概括,既包括女性,也包括男性。如具体讲女子是“女子胞”,则男子应是“精室”。二是任、督、冲三脉不能说起源于“胞宫”,应该说起源于会阴,这样就不存在“男子任、督、冲三脉,无处起源”之说了。关于带脉,起于季肋,环腰部一圈,犹如束带,因此得名。“带脉”有约束与调节上下纵行的各条经脉的作用。

 

 狂与哪些经脉病变相关?

 

    狂可见于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病变。如膀胱蓄血发狂;阳毒积于阳明胃腑发狂;阳热之邪上薰于心,心包受邪而发狂。

 

 《灵枢·经脉》篇提示了怎样的治疗原则?

 

    同一条经脉是动病和所生病的证候各种各样,可说是“异病”,但可以通过同一条经脉进行诊治,因此提示了异病同治的原则。

 

 如何理解“是动则病”与“是主所生病”的意义?

 

    对《内经》“是动则病”和“是主所生病”,历代注家对其理解不一,提出了不同看法:其一,马莳认为“是动”是本经经穴的搏动;“所生病”为本经或合经所生之病。其二,张志聪认为“是动病”是外因所致之病;“所生病”为内因所致之病。其三,上海中医学院《针灸学》认为“是动病”是说明经脉病理现象;“所生病”是说明该经经穴的主治病证。其四,《难经》提出“是动”与“所生病”,认为“是动”是气病;“所生病”是血病。四说之中当以《针灸学》的看法近于《内经》经旨。其一,经文中每一经“是动则病”均列举一些证候,这些证候均属于疾病的不同表现。其二,各经的病证都与该经的走行部位、内外络属部位有关。可以认为“是”是指这一经脉;“动”即变动之义。由于经脉及其经气的变化才产生脉的盛虚、肌肤的寒热、络脉的陷下等症状,经所过、所络属部位的特有病证。关于“是主×××所生病”,生病的病证,除与“是动则病”有共同之处,尚有与有病经脉相关的经脉的病证,这些病证产生的部位与有病的经脉有络属关系。说明某一经有病,不但出现本经所过、所络属部位的病证,亦可影响相联系的它经、它脏而发生相应的证候。因此,“是主所生病”是指某一经主治什么病证。由于各经循行部位不同,络属脏腑支节不同,五脏所主的气血津液不同,因此病证各有所区别。总之,每一条经脉气血变动可以引起疾病,亦可主治疾病。正如《灵枢·经脉》篇所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

 

 衄可见于哪些经脉病变?

 

    衄可见于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病变。风邪外袭自膀胱经开始,可见鼽衄,疏风散热治之;肠胃火炽,热在手足阳明,可见齿衄、舌衄等,须清泻火毒,攻下热积。

 

 九针的针形特点及治疗作用是什么?

 

    九针长短、形态、应用见下表:九针长短形态主治应用名称九针长短形态主治应用名称1镵针1.6寸针尖半寸、尖锐皮毛病、泻头身之热2圆针1.6寸针身长、针尖圆钝分间病、取卫气3?针3.5寸针身长血脉、陷脉取营气4锋针1.6寸针身长、针尖锋利泻经络痈肿、泻热4寸、宽5铍针剑形痈肿0.25寸6圆利针1.6寸针身微细、针头微大而尖痈、痹、暴气、经络7毫针1.6寸细短而尖锐经络、寒热、痛痹8长针7寸针身长、针尖锋利骨解腰脊节腠理深邪远痹9大针4寸似锋针、身长而锋微圆关节、祛邪

 

 关于六经气血的多少说的是什么问题?

 

    六经气血的多少的记载,在《内经》中《灵枢·九针论》、《灵枢·五音五味》及《素问·血气形志》均有记载,然而有同有异。三阳经气血的多少,三篇文献的记载是相同的,即阳明多血多气;太阳多血少气;少阳多气少血。三阴经气血的多少,三篇文献记载有异有同。《灵枢·九针论》和《灵枢·五音五味》记载太阴多血少气,而《素问·血气形志》则是多气少血;厥阴经气血的多少,《灵枢·九针论》和《素问·血气形志》是多血少气,而《灵枢·五音五味》则是多气少血;少阴经气血的多少,《灵枢·九针论》和《素问·血气形志》是多气少血,而《灵枢·五音五味》则是多血少气。考《太素·十卷·任脉》,“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多气少血;阳明常多血气。厥阴常多气少血;少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血气”。另据《灵枢·九针论》手足经脉的阳明与太阴、少阳与厥阴、太阳与少阴为表里,经脉的气血互通,必然表里经气血多少一致。因而六经气血的多少应以《太素》为依据,当为:阳明多血气(或多血多气);太阳多血少气;少阳多气少血。太阴多血气(或多血多气);少阴多血少气;厥阴多气少血。

 

 针刺血络而出现面色苍白的原因是什么?

 

    经文回答说:“阴阳之气,其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泻之,则阴阳俱脱,表里相离,故脱色而苍苍然。”阴阳之气,指络脉与经脉的营卫之气,血脉中不断需要营气补充,先补充络脉,络脉满而注于经。《灵枢·痈疽》指出“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结合“其新相得而未和合”可以认为是补充的营气尚未化赤为血;或者络中气血得到补充而经中气血尚虚。泻血络中之血,则血络与经脉气血俱虚。“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素问·五脏生成论》),“心者……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素问·六节脏象论》),则知由于刺血络出血过多,络脉与经脉中气血虚少,血不荣于面,面失血色而见苍白之象。

 

 针刺血络出针而色不变并出现烦闷的原因是什么?

 

    经文回答:“刺之血出多,色不变而烦?者,刺络而虚经,虚经之属于阴者,阴脱故烦悗。”张介宾注曰:“取血者,刺其络也。若出血过多,必虚及于经,经之属阴者主脏,脏虚则阴脱,故为烦悗。”张注其意是刺血络影响到与五脏相联系的血脉,而导致五脏之虚,出现烦闷。《黄帝内经太素》经文与《灵枢》略有差异。《太素》经文是:“刺之血多,色不变而烦闷者,刺络中虚经,虚经之属于阴者阴脱,故烦闷。”两书经文之差别在于:《灵枢》是刺虚络使与五脏相联系的阴经虚而致烦闷。《太素》之文是欲刺血络而刺中与五脏相联系的虚经,而使五脏气虚出现烦闷。尽管两书原文针刺对象有差别,而其结果是一致的,即导致五脏精气虚而出现烦闷。至于问语中“面色不变”,答语中“色不变”应如何理解。张介宾避而不言。张志聪注:“此言阴阳俱脱而色变者,皮肤血络之血脱也。如血出多而色不变者,刺其络而虚其经也。经虚之属,则阴脱矣。心主血脉包括主血,阴脏之血脱,故烦闷也。”张氏之意,色不变仍为刺血络“面色苍苍”不变。《灵枢》、《太素》之问语相同,答语中“色不变”亦相同。又据前问“血出若多若少而面色苍苍者何也”的发问,“刺之出血多”,可以认为面色有改变。问辞的“面色不变”及答辞中的“色不变”均应指刺血络出血多而致“面色苍苍”不变。

 

 病理血脉及其治则、治法、治疗要求是什么?

 

    病理血脉是指皮部可见,可触及的在色、质、形态方面发生异常改变的血脉,又称血络。如《灵枢·血络论》曰:“血脉盛者,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灵枢·经脉》“甚血者虽无结”,亦属于病理血脉。治则:《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宛陈则除之”。治法:解结法、放血法。解结法,即刺破瘀阻的血络,除去瘀血的针刺方法;放血法,是针对血脉(络)粗大、变软而实施放血,使血脉恢复原来状态的针刺方法。《灵枢·经脉》记载:“刺诸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灵枢·刺节真邪》记载:“脉淖泽者,刺而平之,坚紧者,破而散之,气下乃止,此所谓以解结者也。”治疗要求:《灵枢·血络论》对病理血脉治疗指出:“泻之万全也,故无失数矣。失数而反,各如其度”。包括:第一,凡见病理血络,都要治疗。如《灵枢·热病》“心疝暴痛,取足太阴、厥阴,尽刺去其血络”。第二,尽出其血,使血恢复正常颜色。《灵枢·寿夭刚柔》提出“视其血络,尽出其血”。《灵枢·刺节真邪》、《灵枢·癫狂》刺络脉治病均要求“血变而止”。第三,恢复血脉的形态。《灵枢·刺节真邪》记载“脉淖泽者,刺而平之”。《素问·汤液醪醴论》阳虚水肿“去宛陈莝”、“缪刺其处,以复其形”。

 

 为什么说“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本句经文强调刺法的依据。刺法不外补泻两大类。神,指五脏所藏的精气及经脉中运行的气血和这些物质所含的神魂魄意志。其中以气血为根本,气血(神)的虚实决定经脉五脏及五脏经脉的虚实。由此决定治疗的对象、方法的选择与取舍。其理由是:(1)经脉中气血的虚实决定针刺补泻方法选择,经脉病在《内经》中以针刺补泻治疗为主,《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2)气血变化决定针刺对象。气血及气血所居环境是针刺治疗的对象,“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3)依据气血虚损程度决定刺法的取舍。《灵枢·终始》“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灵枢·官能》“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说明在经脉气血严重亏损的情况下不适合用针刺治疗。据以上三点足以说明,先必本于神”是以气血虚实为本的道理。八、病因病机

 

 为什么说“得其机要,则动小而功大,用浅而功深”?

 

    这句话是说明掌握病机的重要性。意思是得到了处理事物的关键或要领,则可能花费很小的劳动而获得很大的功绩,虽然只作用在浅表,却可以在很深的内部收到功效。许多事物,往往是由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但其中必有一种主要矛盾起决定性作用,抓住了这一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可迎刃而解,这个主要矛盾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即是“机要”。治病要掌握病因病机,才能了解疾病的本质,这就是得其机要。例如,无论疾病多么复杂,只要能从邪正斗争、阴阳失调、升降失常等几方面去探索其主要矛盾,就能得到要领,抓住机要,这是普遍的一般规律。然后还要注意从一般到个别,对具体事物具体分析,才能解决具体问题。

 

 阳胜、阴胜的证候及病机是什么?

 

    阳胜的病证:身热、呼吸急促、呼吸气粗、齿干、心情郁闷不舒、躁扰等,甚至腹满。阴胜的病证:身寒凉战栗、手足逆冷、汗出,甚至腹满。病机:腠理闭,卫阳之气郁结而身热体烦;腠理闭,卫阳之气不能宣散,郁于胸中,则心烦胸闷喘促。热胜伤津,津亏则无汗。阴胜则寒,故表现为身寒,手足厥冷,以致寒栗。阴胜则阳虚,阳虚不固表则汗出。腹满,是阴胜或阳胜伤脾胃之气,不能传化、输出,气滞腹中,故腹满。阳胜病证特点是“能冬不能夏”;而阴胜的病证特点是“能夏不能冬”。冬夏不仅代表季节,亦代表环境与条件。阴胜、阳胜病证特点表现在对寒热的喜恶反应。张介宾注:“阴竭者,得冬之助,犹可支持;遇夏之热,不能耐受矣。……阳衰者,喜煖恶寒,故能夏不能冬也。”阴胜、阳胜的病证特点正是阴阳相制,寒暑相胜理论在人体的反应。

 

 《内经》的病机学说可概括为哪几个基本病理过程?

 

    中医《内经》的病机学说,总的原则是在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指导下,以脏腑功能失常和邪气侵犯来解释所产生的病证。(1)邪正斗争:①解释发病、发展、转归、预后。②解释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等八纲病理。初病,证,多为实、热、阳证。往往以邪气特点和营卫气血不和来解释所出现的症状。中期、后期邪入里为里证,多为虚、寒、阴证。往往以邪气特点和脏腑功能失常以及气血津液损伤来解释临床症状。(2)阴阳失调:①解释八纲病理:阳盛———实热证阳胜伤阴———热证阴虚———虚热证阴盛———实寒证阴胜伤阳———寒证阳虚———虚寒证②解释气血营卫病理:气滞血瘀,气脱血脱,对立统一,相互影响。营卫不和,卫气闭郁———发热、恶寒、无汗。卫气不固———自汗。卫强营弱,阳加于阴———汗出。营卫不通———头痛身痛。③解释脏腑病理:心火←→肺阴;肝肾之阴←→肝阳;肾阴←→心火;脾阳←→胃阴;脾燥←→胃润等等都是对立统一相互影响的。其中脾为后天之本,气血之化源;肾为先天之本,阴阳之根蒂。从脾肾两脏找阴阳失调的原因便能抓住关键。(3)升降失常:脾胃是升降的枢纽,肾是升清降浊的动力。肺之宣降,肝之藏泄;肺气肃降,肝气升发;心火下降,肾水上升;肺主呼气,肾主纳气,无不配合脾胃完成升降运动,以保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因此升降失常主要用以解释脏腑病机。例如:①胃气不降———吐、呕、哕、呃、噫。②肺气不降———咳喘气逆。③肝气不升———气郁胁胀。④脾气不升———眩晕、耳聋、目障、下利脱肛。⑤肾气不纳———喘息气短,行动为甚。⑥心肾不交———心烦失眠、遗精腰酸。⑦腑气不通———便秘。⑧湿热下迫大肠———热泻热痢。⑨湿热下注膀胱———尿短赤涩痛。⑩气虚下陷———二便失禁。总之,中医学的病理基本上属于抽象的认识,含有哲理,把上述三方面结合到脏象学说就可以解释各种临床病理现象。

 

 病因的发生与致病有什么不同?

 

    病因是引起疾病的因素,包括外因(风寒暑湿燥火)、内因(七情和饮食劳逸)。当其太过或不及的情况下可使人发病。病因的发生:(1)外因的五气(寒暑燥湿风)或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产生于四时阴阳,如经文所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寒暑燥湿风”。(2)内因的七情或五志产生于五脏。即经文所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饮食劳逸则是人为所造成的。病因的致病:药食气味的过度摄入则伤人形体五脏、阴精、阳气。如“味伤形”、“气伤精”、“气伤于味”。七情过激可伤五脏及五脏之气,如经文所说:“喜怒伤气……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四时之气太过、不及或六淫伤人各不同。其一,外邪不同,损伤对象不同,如“寒伤形,热伤气”、“寒暑伤形”。其二,外因不同,而有不同的病证特点,如“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其三,外邪伤人,发病有迟缓,如“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秋伤于湿,冬生咳嗽”。为什么说“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

 

 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天之邪气,指自然界空间飘浮的致病因素,入五脏,经文指出“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因而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地之湿气,指自然界地面沉著的寒湿之气,首先接触足胫、皮肉筋脉,因此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咽纳水谷,而入胃肠六腑,水谷寒热不适,伤胃肠及水谷运化相关的其他的仓廪之官,因而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

 

 针刺血络而出现仆倒的原因是什么?

 

    经文回答曰:“脉气盛而血虚者,刺之则脱气,脱气则仆。”经脉中气血的关系,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从问辞中“刺血脉”则知针刺血虚之络。血络虚,当行补法,内针其脉中,久留,视其脉大乃出针,从文中“刺之则脱气”判断其治疗是用泻法,使营气脱。另一个原因由于错误用泻法,出针时未作针孔按压,致使脉外之卫气亦随之外脱。这样造成营卫大伤,而致昏仆。可见,刺血络而仆的原因是血脉中血虚,而误用泻法,致使脉中营血益虚,并使脉外之气随之而脱,使气血不能上荣于头,而致昏仆。原针刺血络出针而发生血肿的发针而肿,指出针后发生针处血肿。其机制,经文解释为“阴气积于阳,其气因于络,故刺之血未出而气先行,故肿”。文中的阴气指营中之血,刺之血未出,言未见针处出血,言外之意,刺血络出血,血留于皮肤之中。《灵枢·寿夭刚柔》曰:“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其原因是刺血络出血后对血脉未作按压止血。《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记载:“涩者多血少气……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疾按其痏,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所以刺络后压迫止血是防止继续出血和造成血肿的有效方法。

 

 邪伤五脏而有病愈、病甚、病持、病起的变化有哪些?

 

    疾病的发生取决于正邪的关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气必虚”。一旦发病就说明正气虚。疾病的轻重变化取决于正、邪力量的对比,在没有治疗因素参与条件下,四时阴阳的变化,五行关系影响人体正气的盛衰变化和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而表现为疾病的轻重反应。病愈,在病脏所生之脏对应之时向愈。如“肝病者,愈于夏”,“肝病者,愈在丙丁”。此时病脏的子脏受自然之气的影响而气旺盛,相对减少病脏(母脏)之气来资;病脏的子脏气胜,又可抑制病脏所不胜之脏对病脏的克制,因而病脏有向愈之机。病甚,在病脏所不胜之脏对应之时病情加重。如“肝病者,甚于秋”,“肝病者,加于庚辛”,“肝病者,下晡甚”。此时病脏所不胜之脏受自然之气的影响而气盛,加重对病脏的克制,因而病情加重。病持,在病脏的母脏对应的时间病情稳定。如“肝病者,持于冬”、“肝病者,持于壬癸”、“肝病者,夜半静”。此时病脏的母脏受自然的影响而气盛。病脏得母气来资,故病情稳定。病起,在病脏相对应的时间,病情有好转。如“肝病者,起于春”、“肝病者,起于甲乙”。

 

 伤神的病因及伤神的预后情况怎样?

 

    从经文的叙述可以总结出伤神的最主要病因之一就是七情五志。情志伤神,按五行模式可以通过三种方式:(1)情志伤本脏。如“肝悲哀动中则伤魂……死于秋”。(2)情志伤所胜之脏。如“肺喜乐无极则伤魂……死于夏”。(3)情志伤母脏。如“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死于季夏”。预后:经文云:“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五脏的主要功能是贮藏精气,如果情志等病因伤人五脏,则五脏不能藏精,精虚则不能化为气。《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自古通天者,生之本。”精亏不能化为气,则生命终结。

 

 中医病因学说是怎样形成的?

 

    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在互相联系中运动变化着,其中有一种普遍的联系叫因果联系。限于历史条件,中医在古代就是靠直观观察各种现象来发现因果规律的。《内经》指出,许多疾病与气候变化以及空气中的某些因素有关,于是有“风者,百病之始也”的说法(《素问·骨空论》)。还发现许多疾病与机能的太过或不及等紊乱情况有关,是又有“百病生于气也”的论断(《素问·举痛论》)。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呼吸道传染病及其他感染一类的疾病,的确占很大一部分,而且往往是其他疾病的先导。另外七情刺激或过劳等造成的功能紊乱,也是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古人在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医疗经验的基础上,做出这种概括是有粗略的统计学依据的。后世医家发展了这种理论,根据病因把疾病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今天看来,也是有其科学价值的。《内经》把病因分为阴阳两大类,六淫等外感因素属阳,房劳、七情等内伤因素属阴。这种靠直观观察得到的认识,只停留在宏观现象的水平,未免失于笼统,但是在整理这些认识上升到理论时,却能站在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哲学的高度来进行概括,该说是更深刻地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在当时的条件下,象虽无法具体了解,但却进行了聪明的想像和推测,例如对疠气、毒气、尸虫、痨虫、蛊毒等等的认识就是如此。中医学对具体的致病因子和病理机制虽然并不十分清楚,用了类似《控制论》中的黑箱方法,从人体与外环境的联系上,综合认识了机体内外环境对机能状态的影响。它是从机体的反应性出发,概括了多因素对人体的综合作用。中医学不追究什么终极的致病原因,它只是从人体反应状态与生活条件变化及治疗手段等等的因果联系中,总结出某些规律性的认识,这就是所谓“审证求因”。在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又把病因分为三类,对病因的认识更为丰富。到宋代,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更明确地提出了“三因”学说。认为六淫邪气为外因(非哲学上的概念),所伤为内因,饮食、劳倦、房室、跌仆、金刃、虫兽等所伤为不内外因。至此,中医学的病因学说已形成了完整系统的理论。巢元方的《诸病源候总论》以及其他各家学说,又有许多对个别疾病的致病因素的具体研究和论述,如对肺结核、疟疾等病有关病因的论述,都有接近于现代的认识,这就使中医病因学说更加丰富多彩。总之,可以说中医学的病因学说,是在长期临床实践和观察中形成的,是能够指导预防和治疗的科学理论,它是为了便于对人体进行调节控制,而把人体反应状态分为几个基本的类型。

 

 中医病因学说有什么特点?

 

    (1)从结果推断原因,以结果概括原因:既然中医学是以感官直接观察宏观现象来发现因果规律的,那么就必然以人体反应状态为中心,把与此有关的一切现象加以概括,由此建立起病因概念。例如,把周身游走不定的疼痛或瘙痒这一临床表现和产生这一表现的一切因素,都用“风”邪这一形象加以概括,这就是“审证求因”或叫“病因辨证”。临床上不管实际致病因素有多复杂,只要是人体出现了“风”这种反应状态,就可以用“风邪”来概括这些一时难以弄清的致病因素,治疗时只要用相应的“祛风”药物,就可能使临床症状消失,当然也可能同时就消除了病因及其病理反应。例如某些“祛风”药就不但具有镇痛作用,而且有抗病毒、抗病菌、或抗过敏,或具有调节末梢循环状态、发汗、解热等作用,这样的治疗就不但是针对症状,而且也针对了病因。这说明了中医的病因学说,虽然从表面上看,有些是指气候因素,如六淫等,实际上却包含了生物致病因子等多种复杂的因素在内。(2)强调“内因”的重要性,重视人体的正气:中医学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在同样条件下,有人发病,有人不病,其原因就在于正气强弱不同。正气相当于人体防御机能和调节机能,它确是发病与否的关键。但是发病以后,中医也很重视邪气的作用,有时邪气可能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是“实证”,应以祛邪为主。待邪退正伤,以正气虚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又要重视扶正祛邪。这里充满了辩证法思想。(3)中医学的病因学说从宏观现象上总结了人类几千年的生活经验和医疗经验,概括了人与体内外环境的一般联系。这一学说包括六淫、七情、饮食、劳倦、房室、痰饮、瘀血、气滞、虫积、外伤、疫疠等各种致病因素,内容十分丰富。但概括起来,不外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体内环境的病理变化等几方面。虽不能说这些认识已很完善,但对指导中医临床医疗和预防,却有很大实用价值。例如气候变化和七情刺激能够致病,是早已为临床许多事实所证明了的,“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这确是独特的养生名言,对防治疾病,很有现实意义。

 

 什么叫正气和邪气?

 

    张景岳说:“得其和则为正气而生物,犯其变则为邪气而伤物”(《类经》),证明正气与邪气在自然界是指气候的常与变,在人体指机能状态之常与变。所以说人体正常的物质结构和机能活动就是正气。可简单地概括为阴精和阳气,再具体一些,可以叫精、气、神,更详尽地说就是精、神、气、血、津、液以及各脏腑的功能活动。用现代医学术语来说,正气主要指人体防御机能和调节机能。不正即为邪,邪气对正气而言,是指一切不正常状态,一般地说,邪气概括了各种致病因素。从临床辨证的角度看,反应性太过都是邪气的表现,例如“气有余便是火”。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说,邪气乃由正气转化而来。反之,机体反应性低下的表现,则认为是正气虚。致病因素的存在,可以通过疾病的临床表现来认识,具体说,邪气包括内生和外来两部分。内生之邪,是由于机体调节失灵或防御机能缺陷所致;外来之邪,多是由自然界和社会因素对调节机能的干扰或对防御机能的破坏所造成。再具体些说,源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1)六淫及疫疠。(2)七情过度。(3)饮食不节。(4)劳逸失当(包括房劳)。(5)虫兽侵害及创伤。(6)痰饮水湿。(7)气滞血瘀。

 

 偏枯的病因、病位、病证与病机是什么?

 

    偏枯,是古代的病名。在这里仅提供“汗出偏沮(阻)使人偏枯。”《灵枢·热病》认为偏枯病的证候与病位是“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灵枢·刺节真邪》篇记载偏枯病的病因、病位、病机,曰:“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综合以上经文,归纳偏枯的病因、病位、病证与病机如下:病因:虚邪。它是人体外自然界的致病因素。病位:分腠之间。病证:当是疼痛、半身无汗、皮肤干涩、肌肉枯萎。病机:即《灵枢·刺节真邪》所说“虚邪……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偏枯,是外邪侵犯身体某一局部,阻滞或耗伤营卫津液引起的疼痛、局部汗出受阻,最终发展为局部皮肤干燥、肌肉枯萎的疾病。

 

 导致阳气失调的因素及阳气失调引起的病变有哪些?

 

    (1)外因导致阳气失调而为病:外感风、寒、暑、湿邪气,均可损伤人体阳气而发病。①感受寒邪:寒邪袭表,可阻遏阳气运行,导致阳气郁闭而发外感表证。如经文言“因于寒,体若燔炭”。表现为恶寒、发热之证。②感受暑邪:暑为阳邪,其性开泄,侵人易损耗阳气,致卫外不固、营阴外流,而汗出发热。如经文云:“因于暑,汗。”③感受湿邪:湿性重浊黏滞,故侵犯人体可使头身困重,进一步发生筋脉拘急。若湿邪挟热,更可灼伤筋脉气血,筋脉失养而出现肢体不用的痿证等。如原文云:“因于湿,首如裹,大筋?短,小筋弛长,?短为拘,弛长为痿。”④感受风(气)邪:风邪袭人,最易耗伤人体阳气,阳虚则不能化气行水,水津不运,而发为阳虚水停的水肿病证。其他如大偻、瘘、风疟等证均为外邪伤及卫阳,阳气开阖失常、营卫失调所致。(2)内因导致阳气失常而为病:①起居失常:可扰动体内阳气,使其功能失常而为病。如“起居如惊,神(阳)气乃浮”。②情志失调:若七情过激,可导致阳气运行失调,如“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③劳倦所伤:《素问·举痛论》云:“劳则气耗。”过劳可损耗体内阳气,阳虚则阴亏,导致气阴两伤而发病。如经文中“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④饮食所伤:“膏粱之变,足生大疔”,说明饮食厚味可化湿生热,使阳气阻逆,不得运行,而发为疔疮。总之,各种内外因素均可导致阳气失调,或耗伤阳气,或运行逆乱,或阻逆于局部,而发生各种病变。

 

 煎厥的病因、病机及病证怎样?

 

    煎厥是夏暑高温条件下,过度劳作引起气阴两虚而致的突然昏仆的疾病。经文曰:“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病因:(1)劳即劳作;烦,剧也,又多也。烦劳即过度劳作。(2)辟积于夏:夏,代表高温环境或条件。辟,同襞,衣褶也。辟积,言重复、重叠。辟积于夏,是言在夏季重复高强度的劳作。病机:高热、烦劳引起“阳气张”、“精绝”。就病因而言,高热可以使人皮肤松弛、腠理开放、卫气泄越而汗出,如《灵枢·岁露》曰:“暑则皮肤缓而腠理开。”《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素问·举痛论》“炅则气泄……炅则腠理开,营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烦劳,亦可以引起气、津外泄而耗伤正气。《素问·举痛论》曰:“劳则气耗……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素问·八正神明论》曰:“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从病因的作用来看,无论是烦劳,还是夏暑条件,均可使人皮肤缓,腠理开,阳气外越,阴精外泄而汗出。字义的选择:张,施弓弦也(《说文》),即打开、开放之义。引申为布散,散开,与腠理开、气泄理同。绝,灭也(《广雅释诂》),又竭也,《淮南本经》“江河山川,绝而不流”。绝,言阴精减损或耗竭,这是汗出所致。煎厥的病证,经文言:“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此现象是人神昏的表现,其机制是精气不能上荣于头。《灵枢·决气》篇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据此亦可说明夏暑条件下,由于过度劳役,气泄汗出,阴精亡失,气津俱伤的发病机制。据发病过程及机理而言,煎厥的病证在昏不识人证候出现之前或同时必然有大汗出的证候。否则经文不会言其病“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的发病急骤特点。通过以上分析,煎厥之病可归纳如下:病因:夏暑高温条件下过度劳作。病证:大汗出,突然昏仆不知人。病机:暑热、劳作引起大汗出,气阴两虚,不能上荣于头。

 

 阳气的作用是什么?

 

    阳气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1)卫护肌表,防御外邪:“阳因而上,卫外者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说明阳气具有固护肌表,抗御外邪侵袭的功能。卫气强盛,再厉害的毒邪也不会侵害机体,正如经文所言:“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2)保护阴精的作用:“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风客淫气,精乃亡”、“阳强不能密,精气乃绝”,从病理变化反证阳气有固护阴精的作用。因此,阳气失守,阴精就会损伤。如煎厥一病,可为例证。经文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指出阴精只有在阳气的护卫下,才能发挥其功能。(3)濡养的功能:“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说明阳气对精神、形体均有濡养作用。“大偻”、“惊骇”两证足可印证阳气的养筋、养神功能。

 

 如何理解“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饮食五味是人体后天之本,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即经文所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为五脏精气之源,故一日不可不养。然“生病起于过用”,若饮食五味太过,非但不养五脏,反而伤害五脏,正如经文所言“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此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故用辩证的观点认识五味对人体益害的两重性,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

 

 从生理与病理角度看阴精与阳气有什么关系?

 

    (1)阴精与阳气互根互用,互存互亡:“阴者藏精而起亟(气)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精是阳气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的卫外作用可使机体固密,保护阴精的正常化生。所谓“阳生阴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若二者这种关系遭到破坏,则会导致“孤阳不生,独阴不长”。故阴阳之间的相互协调是人体健康的根本保证。(2)阴阳失衡,百病由生:若阴阳失去动态平衡,任何一方遭到破坏,则另一方亦受到影响,而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变化,如“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危及生命。提示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阴不胜阳则阳亢而病,阳不胜阴则阴盛而病。阴阳的对立、制约是二者相互作用的形式之一,是维持阴阳平衡的重要保证。因此阴阳平衡是养生及治疗的根本法则。

 

 外感病传变规律及所出现的症状有哪些?

 

    虚邪贼风入侵人体后,由浅入深地传变,先皮肤,次络脉,再次为经脉,再次为输脉,再次为伏冲之脉,再次为肠胃,再次为募原。病邪每到一处,都会影响部位的功能,产生相应的症状。在皮肤,毛发竖起,淅然恶寒,皮肤痛;在络脉,肌肉疼痛,时作时止;在经脉,恶寒伴惊骇不宁;在输脉,四肢关节疼痛,腰脊强硬;在伏冲之脉,身体笨重而痛;在肠胃,气胀攻冲,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泄利、大便黏稠滞下;在肠胃外募原,血络瘀滞,渐渐生成肿物。病随邪著,变化无穷。原文提出了外邪伤人的一种传变模式———表里相传模式。这种由浅入深的传变模式,提示医生要早期治疗,及时切断传变途径,以取得满意的疗效。疾病的其他传变方式常有循经传变、脏腑相移及按生克次序传变等多种。

 

 《灵枢·百病始生》篇对积证病因病机的认识如何?

 

    病因有寒气入侵,内伤忧怒,饮食起居不节等,其中寒邪是积病的重要原因。病机是气机逆乱,气血阻滞,津液涩滞,日久成积。临床治疗积证当用祛邪攻毒,活血化瘀,行气破气,化痰软坚散结等方法。体虚或病之后期,则当养血补气,攻补兼施。

 

 为什么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出自《素问遗篇·刺法论》,意思是体内存在旺盛的正气,邪气就不容易侵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出自《素问·评热病论》,意思说邪气之所以侵犯人体,必定是由于正气之虚弱。两句话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同一个问题,正气强就不易得病,正气弱就容易得病。在这里正气是起决定作用的。从发病学角度讲,同样的环境条件,正气强者几乎不得病,而正气弱者经常生病,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是,不能把问题绝对化,不能认为只要一得病,就都是正气虚,事实上临床遇见的实证是相当多的,治疗上是不能补正气的。这里所谓正气强弱,只是相对而言。正气弱的人,保养得好,“避其毒气”,也可以不病,但不病也不等于身体强壮,只是以较弱的正气对更弱的邪气来说,还算“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这里,要把邪正相对的强弱与辨证上的虚实分开,不可混为一谈。这里讲的是发病,而临床辨证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来判定虚实。如有时对于强大的邪气,正气就显得相对虚弱,而这种“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并非“精气夺则虚”的虚证。

 

 如何理解“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灵枢·百病始生》篇指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虚,指外界的虚邪之风与人体正气虚弱。相得,即相结合。客其形,意谓邪气侵入人体而发生疾病。外界的虚邪之风与人体的正气虚弱相结合,才能导致疾病的发生。这一论点揭示了外感发病的病理,阐明了中医发病学的基本观点,既突出了虚邪的致病作用,又强调了正气的主导作用,对疾病预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提示要从“邪”、“正”两方面着手,既要固护正气,还要避其邪气。

 

 决定正气强弱的条件有哪几方面?

 

    简单地说,有体质与禀赋、营养与锻炼、精神状态、生活环境等四个方面。体质往往代表正气,体质的差异又与先天禀赋有关。《灵枢·寿夭刚柔》篇说:“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刚柔是性格上的差异,强弱短长是体格上的不同,阴阳是指机体反应性上的差异,当然也可以概括全部属性上的个体差异。有些阳虚体质的患者,无论感受何种邪气,都容易邪从寒化,表现为恶寒较重,不容易发热;反之阳盛或阴虚体质的人,容易邪从热化,感受寒邪也化热很快,恶寒的症状很快就消失了,进入发热恶热的高热期。这种反应性上的个体差异,也与禀赋有一定关系。至于遗传性疾病,更是明显地与禀赋有关了。体质也与后天的营养和锻炼有很大关系,注意后天的调摄,弱者可以变强,病后加强营养和锻炼,也可促进正气恢复,加速痊愈。否则任意自戕,强者可以变弱,病者更要加重。简朴而平衡的合理膳食,坚持不懈的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有效办法。汉代名医华佗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这是说“过犹不及”,无论是饮食营养还是体育运动,过度和不足,结果是一样地有害于身体。不过“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锻炼是主要的,因为“生命在于运动”。精神状态对正气的影响更大,俗语云:“欲得百年无病苦,莫教一息有愁容”,这是经验之谈。事实上忧愁思虑恼怒,可令寝食俱废,久之必然生病,其原因在于干扰了正常的调节机能,适应能力下降,防御机能也减弱,也就是正气受损伤了。故《灵枢·百病始生》篇说:“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这是举一反三的说法,不注意调节喜怒等等思想情绪的变化,就会使五脏功能紊乱,发病则属于内伤,故曰病起于阴。历史故事“范进中举”、“三气周瑜”等等都说明了精神因素对人体有很大影响。作为医生,想面貌和精神状态,就不容易取得满意的疗效。生活环境和习惯对人体也有很大影响。例如不良生活习惯,无规律,饮食偏嗜,作息无常以及个人和环境卫生不佳等等,都会损害人体健康。再如北方寒冷干燥,人体多腠理致密,不易出汗,外感寒邪常用麻黄、桂枝等发汗峻剂;南方炎热潮湿,人多腠理疏松,易出汗,用药多清淡,偏于化湿利湿;牧区以乳、肉食为主,体质多肥壮,痰热较盛;东南鱼盐之地,人体多瘦弱阴虚。《素问·异法方宜论》说:“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等,这是对环境、习惯影响体质情况的粗略的统计学概括,“皆”字应理解为一定的百分率。

 

 五脏病的病传与病传方式是什么?

 

    五脏病的病传方式有两种。一是五脏病的逆传;顺传。(1)五脏病的逆传:经文曰:“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并举例说明,如“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从肝病的所受、所传的关系模式来看,病传方式中既包括五行相生关系,又包括五行相克关系。如肝受气于心,是子病及母;(肝)传之于脾,为肝木乘脾土;气舍于肾,为子病(肝木)及母(肾水);至肺而死,为肝木传肺金。以上说明五脏病的逆传,是以五行相生相克混合模式传递。(2)五脏病的顺传:经文指出:“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并举例外邪从皮毛入脏及伤脏的顺序,是肺→肝→脾→肾→心→肺。这说明五脏病的顺传,克模式传递。

 

 “一日一夜五分之”法是指什么?

 

    “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是言一昼夜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与五行、五脏相配,用来推测各脏病气逆传至克己之时辰而死的时间。如张志聪注:“昧旦主甲乙(平旦属肝),昼主丙丁(日中主心),日昃主戊己(午后属脾),暮主庚辛(薄暮属肺),夜主壬癸(夜半属肾)”。张介宾注:“五分者,朝主甲乙,昼主丙丁,四季土主戊己,晡主庚辛”、“夜主壬癸,此一日五行之次,而藏有不胜,即其死生之期也。”另吴昆注:“肝死于申酉(寅卯属木),心死于亥子(巳午属火),脾死于寅卯(辰戌丑未属土),肺死于巳午(申酉属金),肾死于辰戌丑未(亥子属水)。”二张氏从十天干注,吴氏从十二地支注。以地支计时,则申酉属金主薄暮,寅卯属木主平旦,巳午属火主日中,亥子属水主夜半,辰戌丑未属土主平旦、日中、薄暮、夜半之交(所谓“四季”),二者可互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以脏气之所不胜时者甚,以其所胜时者起也。”这一分法是用五行理论阐述疾病与自然界变化的相互关系,启示人们正确掌握疾病发展变化的规律,是医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对推测疾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煎厥和薄厥有什么异同点?

 

    两者相同的方面是:(1)病因方面:均为内伤。煎厥是烦劳,薄厥是大怒。(2)病机方面:均为内伤阳气,导致阳气功能失常所致。(3)症状方面,均有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之证。两者不同的方面是:(1)病因方面,具体起因有别,煎厥是“烦劳”,薄厥是“大怒”。(2)病机方面,煎厥是亢阳外张,煎熬阴精,阴精竭绝而致气逆昏倒的一种病证,属于本虚标实之证;薄厥是肝气上逆,血随气升,气血逆乱,郁积于上而致,属于实证。(3)症状方面:煎厥有目不明、耳失聪之证,且为必然之证,不易遏止;薄厥有面红耳赤,头痛,眩晕,甚则会见到肢体不能随意运动或半身枯萎等后遗症。

 

 汗的生理、病理机制如何?

 

    《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说:“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在这里,阳加于阴的阳,指体内阳气,而阴指体内的阴精、津液等有形物质。在生理情况下,阳气作用于阴精、津液等水液成分,使人体微微汗出,从而维持了机体内环境的阴阳平衡,互相协调。在病理情况下,出汗是疾病的一种病理反应。而其病理机制仍不外乎阳气、阴精两方面关系失调所致。例如:阳热亢盛,逼津外泄的里实热证,汗出濈濈然,是阳热之邪,作用于人体阴精,鼓动外泄,为病理性出汗。又如阴虚患者,入睡后,卫阳之气行于里,阴虚不敛阳,阳不能入于阴,而迫津外泄,故盗汗出。又如风邪伤人,风为阳邪,其性开泄,使毛窍开而阴精随阳外泄,故见到汗出。再如气虚、阳虚患者,体表阳气不足,不能固摄,不能固护营阴,使阴液外泄,故汗出。分别称为气虚自汗,阳虚自汗。这也是阳和阴之关系不协调所致。应看到,大量汗出,不但损伤人体阴液,严重的可形成亡阴之变;人体阳气随汗外泄,严重的又可形成“气随液脱”、“气随津泄”等大汗亡阳之变。

 

 阳气的生理和病理有哪些?

 

    在生理上,阳气为人生之本,阳气具有温养的作用,温养神气而使精神爽慧,温养肢体而使肢体柔和运动自如。阳气有卫外御外作用,防止外邪入侵。阳气的病理:(1)阳气开合不得,邪气留恋而入里,会导致各种病证。如大偻、瘘、痈肿、风疟等等。(2)阳失卫外,则时令之邪乘虚侵入。(3)阳亢阴竭,亢阳无制,气逆而昏厥,发为煎厥。(4)阳气逆乱,血随气涌,突然昏厥,筋脉弛纵,发为薄厥。(5)膏粱厚味,阳热蓄积,发为疮疡。(6)阳气偏阻,汗出半身,易发偏枯。(7)劳汗当风,阳气郁遏,易发粉刺痤疖。

 

 为什么说“百病生于气”?

 

    《素问·举痛论》通过九气为病之例,阐述了“百病生于气”的发病观点。(1)外感邪气所伤病机:寒性凝滞收引,寒邪所伤,腠理闭阻,卫气不得宣散,则可见恶寒,无汗,脉紧之状。火热之邪,其性开散,犯之则腠理开疏,汗大出,气随汗泄,故有耗气伤津之候。(2)情志所伤病机:恼怒太过,肝气逆上,血随气逆,既可发生呕血,也可产生晕厥;木旺伐脾而生飧泄。适度喜悦则血气畅达,于人无害,若喜之过极,则心气涣散不收。过度悲伤,气郁不行,化热灼阴,则气阴两伤。过度恐惧,可使气行下降太过,伤肾损精。过惊则神志动荡不宁,心气散乱,举止无措。思虚过度,心神凝聚,气留止不行。(3)过度劳伤病机:劳力过度,常见喘息汗出。汗出过多,气随津泄;喘息不止,肺气内耗。因此,所有外感六淫内伤劳倦等因素,都可导致气活动失常,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生诸多病证,此处虽以“九气”例之,但却囊括了气虚(“气消”)、气滞(“气结”)、气逆(“气上”)、气陷(“气下”)、气闭(“气收”)、气脱(“气耗”、“气泄”)所有失常的病理,成为后世乃至目前研究气的病机、病证的重要依据,在临床治疗上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虚证、五实证复生的转机和理由是什么?

 

    经文曰:“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以此判断五实证、五虚证的复生转机。五虚证的转机在于“浆粥入胃,泄注止”,浆粥入胃则人得水谷精气补充,使五脏精气盛,脾有精气转输之功;泄注止,则精气内藏,故虚者活。五实证的转机在于“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身汗”则邪从表解;“后利”邪从里除,邪祛则正安。

 

 五虚证、五实证指的是什么?

 

    五虚指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五实指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五虚证分别是五脏气虚引起的病证。心气虚,血少,脉不充则脉细。肺气虚,不能宣行营卫之气温煦皮毛则皮寒。肝主疏泄,以生气血,肝气虚,不得疏泄,则形中气少而乏力。肾气虚失于约束,则泄利前后。脾气虚,运化失司,气聚脾胃则饮食不入。五实证分别是五脏邪气壅盛引起的病证。心主血脉,充血盛,则脉盛。肺主皮毛,肺气实,气盛于皮毛则皮热。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脾气实,不得外运则腹胀。肾主二阴,司二便,肾气实,二阴开合失司,则二便不通。肝开窍于目,肝经入心肺胸中,肝气实则闷瞀。

 

 外感寒热所伤之病机是什么?

 

    (1)寒则气收:是对寒性“收引”的特点,导致营卫之气运行阻滞病理机制的阐述。寒主收引,故寒邪侵人,腠理闭塞,使正常相辅而行的营卫之气不能外达于肌表,郁滞于中而不得行,故曰“气收”,张介宾释曰:“寒束于外,则玄府闭密,阳气不能宣达,故收敛于中而不得散也。”《灵枢·刺节真邪》篇亦言:“寒则地冻水冰,人气在中,皮肤收,腠理闭,汗不出。”因此,在临证中,感受寒邪,可致腠理闭塞,阳气不行而见恶寒无汗、厥冷等症状;寒邪的收引凝滞之性又可使血脉运行迟滞不通,见筋脉拘挛而致的肢节疼痛、拘急不舒、脉紧等症状。(2)炅则气泄:炅,在此指火、热、暑一类的邪气。火、热、暑均为阳邪,能够耗散人体正气而致病,三者异名同类也。火热之性可致腠理开泄、迫津外出而为汗。由于阴阳互根互用,载气,故当津液外泄之时,气无所附而随津外泄,阳气被耗。临证中可见大汗出、烦躁不安或神疲、脉弱等症。张志聪注曰:之腠理,汗乃营血之阴液,夫气为阴之固,阴为阳之守。炅,则腠理开,汗大泄,则阳气从而外泄矣。”《内经》中诸如《素问·刺志论》“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灵枢·岁露》“暑则皮肤缓而腠理开”等论述,皆反映出“炅则气泄”的病变特点。

 

 什么是六气、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四季气候变化称为“六气”。若气候变化太过或不及,均为异常,这六种异常的气候变化,若形成致病因素,便称为“六淫”,这是不正之气,所以又称“六邪”。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1)与季节和环境有关:如风邪多在春季或四季皆有;寒邪多在冬季或其他季节气温骤降时;暑邪发生于夏季或高温环境;湿邪多在长夏多雨之时或潮湿的环境;燥邪多在秋季或其他季节干燥的环境;火邪多在夏季或四季皆有(六淫皆可化火)。(2)可单独或夹杂致病:后者如风寒湿痹、湿热泄泻、风热感冒等等。(3)在病程中可以转化:如在一定条件下,寒邪可郁而化热;暑湿日久可化燥伤阴等等。(4)其发病途径,多先犯肌表:无论是“从皮毛而入”还是“从口鼻而入”,都是从外入侵,即使直中入里,没有表证,也都称“外感病”。所以六淫是外感病的惟一致病因素。

 

 七情所伤之病机是什么?

 

    在九气为病中,情志致病占据六种,足以说明情志因素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内经》将六淫邪气之外的一切致病因素均归于内因致病。如《素问·调经论》曰:“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怒、喜、悲、恐、惊、思本为人之常情,致病,然情志太过(时间的持续,程度的剧烈),同样可引起气机失调而发病。(1)怒则气上:肝在志为怒,若大怒可致肝之疏泄功能失常,失于条达而致肝气上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怒伤肝”。经文因怒而致肝气上逆之症见“呕血及飧泄”。临证中因怒而导致呕血甚为少见,导致飧泄的病理机制又与“气上”有悖,故当从《太素》、《甲乙》之校。“食而气逆”可理解为食不下或食则呕恶,达,横逆犯胃,胃气上逆所致。因怒致病的病例在《内经》也不少见,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大怒则形气厥,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临床上因过怒常可见头涨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嗳气呕恶等肝气上逆的表现。(2)喜则气缓:心在志为喜,喜为最快乐的一种情志的表达,文中“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显然是言人体正常生理状态。喜虽可使心气舒缓,然过喜或突然降临的意外之喜,可导致心气涣散、心神不能内守而致嬉笑不休、举止失常等精神异常的表现,历史典故“范进中举”可为例证。(3)悲则气消:七情所伤,五脏各有所应,悲为肺之志。然“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正如《灵枢·口问》云:“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张介宾亦言:“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故经文言“悲则心系急”。然而导致气消耗的病理变化关键在于心病株连“于肺”,心肺并伤,从而使上焦胸中之气运行不畅,郁而化热,消灼肺气,《素问·痿论》言“悲哀太甚则包络绝,包络绝则阳气内动”。前者言“热气在中”,后者论“阳气内动”,皆是郁而化热、心火内动之意。火动则灼金,然肺主气,故肺气必被耗之而气虚。临床因悲哀太过常可见气短懒言、声低细微、神疲乏力、意志消沉、易感外邪等肺气受伤的表现。(4)恐则气下:恐为肾之志,《素问·阴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