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弱胃强与糖尿病

 事不宜急缓则圆 2013-01-06
脾弱胃强与糖尿病
发表者:蔡小平 (访问人次:748)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历代医家多以“阴虚燥热”论之,治疗重于养阴清热。然消渴病何以燥热口渴,小便应少而反频数?何以多食而形体反瘦?且目前消渴发病多与体质肥胖有关,何以痰湿素盛之体反易患阴虚燥热之疾?这些都与脾弱胃强致机体水液代谢与输布、饮食精微转输与吸收的紊乱及气机升降失常有关。

   《灵枢·本藏》:“脾脆则善病消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明言:“脾脉微小为消瘅”。《素问·奇病论》曰:“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肥者令人内热,是指胃强生热;甘者令人中满,是指脾弱生湿,脾弱胃强反映了糖尿病的基本病机。《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这是理解消渴病机的关键。脾主升清,胃主和降,今脾弱胃强,升降失常,脾不能上输津液,反而水液下渗故出现口渴而小便频数。此从《伤寒论》中脾约证之“小便数”、蓄水证之“口渴”可见一斑。根据脾弱胃强的程度,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脾虚不甚,胃强生热:饮食稍多,微感乏力,余症不明显;(2)脾气亏虚散精不及;脾气虚,精微物质不能及时上归于肺,部分停积而化为痰浊,造成脾为湿困,此时患者可无三多症状,而表现为脾困湿阻,这在素体肥胖的患者更为明显,因脾虚失运,故患者多感乏力。(3)脾气下脱,精微流失:脾主升清、统摄,脾气不升,中气下陷,随着病情的发展,精津大量下渗,脾气进一步亏虚,形成恶性循环。此时肺脏输布乏源更甚,脏腑组织所需精微物质也更加亏乏,不得不通过多饮多食来调整这种失衡状态。脾主统摄,不仅表现对血液的统摄,而且表现为对津液、精液的统摄,临床可见脾虚出血、脾虚泄泻、脾虚带下、脾虚遗尿、脾虚遗精、脾虚自汗、脾虚水肿等证。由于脾气失统,部分精微物质随之下流,患者出现多尿、尿有甜味或如脂如膏。如《类证治裁》中说:“不水不臭反甜,此脾气下脱。”下消之证,诸家责之于肾,肾为水脏,职司二阴,是以饮一溲二,小便如膏如脂,日渐消瘦,责之肾虚关门不固。然《内经》明言:“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消渴者小便如膏如脂,或尿有甜味,甘者脾之本味。故《张氏医通》云:“三消久而小便不臭,反作甜味,此脾气下脱,为病最重。”

    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是因脾胃的升降功能失常、脾虚胃强的病理现象而形成的。诸如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而致眩晕(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等);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瘀血内停,痰瘀互阻则经脉不利而成中风(脑出血、脑梗死等);脾胃不和,气血生化无源,气血不能上承,目失所养而成目疾(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等);痰热上蒙耳窍,则致耳鸣耳聋;脾弱则气血不能上济于心气虚则血脉运行不利,脾约则水津不布,痰湿内停,心脉不利故见心悸胸痛(冠心病等);胃强则热毒上攻,肺金被灼,脾弱则土不生金而见咳嗽咯血而并发肺痨(肺结核);脾虚则不能托毒外出、胃强则热盛肉腐则并发痈疽疮疡;脾虚则水津代谢障碍则形成水肿(肾功能损害、蛋白尿);脾气下陷,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则泄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