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脘痛

 学中医书馆 2013-01-07
胃脘痛
 

姜某某,男,50岁,干部,河北省涞水县人;主因间断性胃脘胀满、疼痛14年,加重5个月来诊,舌质紫暗,尖红,苔薄黄,脉弦细。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示:胃窦部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断为:胃脘痛气滞血瘀,西医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时以活血行气,通络止痛为大法,以当归芍药散为基本方,随病情变化灵活遣药,取得很好的疗效。

 

姜某某,男,50岁,干部。

初诊(2012年3月17日):间断性胃脘胀满、疼痛14年,加重5个月。患者14年前由于饮食不当而致胃脘胀满、隐痛,常自服“胃舒平”、“胃友”等药物,症状时轻时重,未经系统诊治,4年前就诊于保定地区医院,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给服“猴头菌片”及中药治疗,症状稍缓,其后2次在保定地区医院复查胃镜,均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5个月前,症状加重,胃脘胀满、隐痛,食后刺痛,遂就诊我院。现主症:胃脘胀满隐痛,时作刺痛,以食后或饥饿时尤甚,纳差,日食300g,时作胸闷背痛,无烧心、嗳气,二便尚可,舌质紫暗,尖红,苔薄黄,脉弦细。查体:腹平坦,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及。中医诊断为:胃脘痛气滞血瘀,西医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以活血行气,通络止痛为治法,处方如下:

当归9g          白芍20g          川芎9g          白术3g

云苓12g         蒲黄9g(包)     五灵脂12g       姜黄9g

川朴9g          公英20g          茵陈12g         鸡内金9g

仙鹤草15g       三七粉2g(冲)

日一剂,水煎服,分2次温服。

二诊(4月12日):服药15剂,胃脘刺痛减轻,食后脘痞不适,纳食尚可,时有胸闷,背痛,二便调畅,夜寐安,舌质紫暗红,苔薄黄,脉弦细,调方如下:

当归9g          白芍20g          川芎9g          郁金12g

云苓12g         蒲黄9g(包)     五灵脂12g       姜黄9g

川朴9g          公英20g          茵陈12g         鸡内金9g

仙鹤草15g       三七粉2g(冲)   栀子6g

日一剂,水煎服,分2次温服。

三诊(4月28日):服药16剂,胃脘刺痛未作,纳增,时脘腹痞塞,隐痛,食后尤甚,胸闷背痛,舌质紫暗红,苔薄黄,脉弦细,调方如下:

百合12g         乌药9g           香附15g         青皮15g

当归9g          白芍20g(包)    川芎9g          云苓12g

公英20g         白芷6g           薤白6g          鸡内金9g

沙参15g         枳实15g          广木香6g        三七粉2g(冲)

日一剂,水煎服,分2次温服。

四诊(5月16日):服药17剂后,胃脘胀满、胸闷、背痛大减,午后时作隐痛,口干口粘,少腹坠胀,大便质稀,日1-2次,舌质紫暗,苔薄黄,脉弦细,调方如下:

当归9g          白芍30g          川芎9g          云苓12g

公英15g         天花粉9g         姜黄6g          川朴12g

地榆15g         百合12g          乌药9g          秦皮20g

青皮15g         香附20g          鸡内金9g        广木香6g     

三七粉2g(冲)

日一剂,水煎服,分2次温服。

五诊(5月28日):服药12剂,胃脘痛胀均减,大便转调,无少腹坠胀,口干纳香,5月26日复查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示:窦、体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原窦部腺体萎缩消失。调方如下:

瓜蒌9g          薤白6g           当归9g           白芍30g   

川芎9g          云苓12g          公英15g          天花粉9g

川朴12g         地榆15g          百合12g          乌药9g

青皮15g         香附20g          鸡内金9g         广木香6g     

三七粉2g(冲)

日一剂,水煎服,分2次温服。

六诊(7月2日):服药34剂,诸症已不明显,偶作午后胃痛,二便调,日食350g,体重增2kg,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细,处方以前方加五灵脂15g,煎服法同前。

上方守服9剂,症状未见反复,7月11日痊愈出院。

 

按语:本例患者初因饮食不当损伤脾胃,脾失运化,胃失和降,气滞中州故胀满、隐痛,病情迁延日久,水谷不能化成精微,反成湿浊之邪,湿阻气机,故气滞,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加之久病入络,故成血瘀之证。初诊时患者血瘀明显,故见胃脘刺痛、背痛、舌质紫暗等症状,同时又兼有气滞之胸闷之症,舌尖红,苔薄黄为湿郁化热之象,综合以上病机,在处方用药时以当归芍药散合失笑散养血活血,健脾除湿为主,加用三七粉、姜黄、川朴增活血行气之力,公英、茵陈清热利湿,内金、仙鹤草健脾、补虚、消积。二诊时,患者胃脘刺痛减轻,脘痞明显,故去白术,以防其壅滞气机,加用郁金、栀子增活血行气、清热去湿之力。三诊时胃痛消失,仍痞塞,故减活血药,重在理气。四诊时因患者大便每日1-2次,质稀,故加秦皮、地榆清热燥湿止泻。五诊时,患者病情已明显好转,后经继续调治,疾病痊愈。

治疗萎缩性胃炎时,以凉润通降为大法,然本案初诊时瘀血较明显,故遣药时重用活血药,在三诊时血瘀好转,气滞较明显,故重在理气,足见用药之灵活,我们在学习前辈经验时,既要学习“常”,也要学其“变”,能做到知常达变,才能在临证中取得理想的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