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胃炎患者要适当调整饮食

 慢性病健康馆 2018-09-12

首先辨别病症的寒热虚实气血的属性。如胃脘冷痛,喜温畏寒,为寒证;胃脘灼痛,喜食生冷,为热证;胃痛久发,痛处喜按,神疲乏力,为虚证;病程较短,痛势急迫而拒按,为实证;胃脘胀痛,攻窜胁背,为气滞;胃痛如刺如割,固定不移,入夜痛甚,为血瘀。

1 、肝胃不和:胃脘胀痛,攻窜不定,连及胁肋,嗳气痛减,情志不畅则加重,喜叹息。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和胃。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炒柴胡5克,白芍15克,枳壳10克,香附10克,陈皮6克,延胡索10克,川楝子10克,甘草3克。气郁化火,口苦,苔黄,加黄连3克、吴茱萸1克;胃气上逆,嗳气频作,加代赭石(先煎)20克、刀豆壳10克;气滞血瘀,舌有瘀斑,加莪术10克、五灵脂10克。

2 、湿热中阻:胃脘隐痛或灼痛,痞满不适,口苦口黏,不思饮食,或恶心欲吐,头困身重,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湿。

方药:芩连平胃散加减。黄芩10克,黄连3克,苍术10克,厚朴6克,陈皮6克,薏苡仁15克,制半夏10克,茯苓10克,甘草3克。恶心欲吐,加竹茹10克、芦根15克;胃纳不开,加冬瓜子15克、炒建曲15克;脘腹痞胀,加大腹皮10克、紫苏梗10克;湿浊难化,加石菖蒲10克、草果6克。

3 、脾胃虚弱:胃脘隐痛,绵绵不已,纳谷不香,食后胃脘痞胀,倦怠乏力,大便易溏。舌体胖质淡或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健脾。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制半夏10克,陈皮6克,木香6克,白芍15克,炙甘草3克。脾虚不运,食后饱胀,加炒谷芽20克、炒麦芽20克、炙鸡内金10克;脾阳不振,胃痛喜温喜按,加桂枝6克、干姜5克;气虚血瘀,久痛入络,加丹参15克、檀香(后下)3克。

4 、胃阴不足: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燥,手足心热。舌红少津或有裂纹、苔花剥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胃。

方药:益胃汤加减。麦冬15克,玉竹15克,北沙参15克,生地黄15克,石斛15克,百合20克,白芍15克,绿萼梅6克,甘草3克。气阴两虚,加太子参15克、山药15克;阴虚气滞,胃痛连胁,加川楝子10克、佛手10克。

慢性胃炎患者要根据各自的病情,适当调整饮食。

1 、腹胀:腹胀明显的患者,如进食后有上腹饱胀、嗳气、食物不易下去的感觉者,宜少食多餐,且应避免进食易引起腹胀的食物,如芋头、土豆、藕、地瓜等高淀粉类的食物。

2 、胃酸偏多:胃酸偏多的胃炎患者不宜进食含糖及蛋白质过高的食物,更不宜进食过酸的食物。

3 、胃酸偏低:胃酸偏低的胃炎患者,尤其是较重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宜多食瘦肉、禽肉、鱼类、奶类等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有时还在进餐时加少量食醋于食物中,帮助消化,促进食欲。

4 、胆汁反流: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应特别注意禁酒戒烟,宜低脂肪饮食。

5 、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或并发消化道出血:应根据病情暂时禁食或给以流质、半流质饮食,待症状改善后,再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本文作者微信yesjk64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