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病奇治 朱进忠(32)胃

 学中医书馆 2013-01-07
陈皮120克 甘草30克
服药1剂后,腹张好转,食欲增加,大便得行。其后,每周1剂,大便转为1日1次。共服20剂,停药一年,大便一直正常。
某医问:陈皮、甘草乃醒脾和胃,理气除湿之剂,诸书都不说它能通便,而老师用之却排便者,何也?答曰:陈皮、甘草虽无通便之效,但因其既能醒脾化湿,又能调理肝脾大肠之升降,促进肝脾大肠之气化,所以大便得通。另外,本病久用苦寒、咸寒攻下伤正之品,阳气被伐,寒湿因起,因而大肠不通。陈皮、甘草苦辛甘温,既行气,又助阳,既化湿浊,又醒脾胃,使升者得升,降者得降,故而药后得愈。
2.数年便秘,虽遍用攻下,润下而不便。
李××,男,成。
三年多以来,大便经常数日不行,医生用西药缓泻之剂而便即行,一年多以后,逐渐发现无效,后又改用中药麻仁滋脾丸、蜂蜜、番泻叶等,大便秘结明显好转,但最近一个多月以来,虽遍用中、西药物亦难使大便通下,乃改用中药大承气汤,虽连服三剂,亦未通便,不得已改用灌肠法,罐肠以后,大便虽然已经通下,但不几天,大便又重复秘结如前。细察其证,大便秘结,已七天未行,头晕头痛,心烦失眠,口苦咽干,时见烦热上冲,躁汗时出,舌苔薄白,脉沉弦,综合脉证,反复思考:此乃少阳枢机不利,三焦不通,津液不行之证,为拟和解少阳枢机,调理三焦气化,助其律液复归原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处方:
柴胡6克 黄芩9克 党参9克 半夏9克 桂枝9克 茯苓9克 陈皮9克 大黄3克 龙骨15克 牡蛎15克
服药1剂后,大便通畅,继服6剂后,追访3年,大便一直正常。
某医问:本病前用泻下之剂而不解,今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反效者,何也?前用大黄、芒硝各1两而大便不通,今用大黄仅仅1钱反而效者何也?答曰:大黄、芒硝均为泻下药中的剧药,故大便秘结者多者用之。然因其苦寒、咸寒,故只适用于实热之便秘,若津枯便秘者,再用大黄、芒硝,非但便秘难行,亦且更伤津液,而病更甚。至于寒湿便秘,若以此药治之,则湿邪更甚,阳气不行,大便更加不通。本证为肝胆之气枢机不利,三焦决读不行,通降失职,腑气不痛之便秘。枢机不利者,必须首先调其枢机,而前医反久用重用大黄,芒硝以攻伐阳气,所以使腑气更加不通,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既有小柴胡汤的疏肝胆,调枢机,又有党参、桂枝、生姜、甘草、大枣、陈皮的助脾温阳,半夏、陈皮、生姜的辛温行散,龙骨、牡蛎的潜阳镇摄,大黄的苦降通便。诸药合而用之,则清气得升,浊气得降,腑气得通。其中龙骨、牡蛎虽有收敛之弊,但却有降阴之利,故与大黄合用,非但无涩便之害,而且有便通之利。又阳气上冲,头晕头痛便秘者,古人常用朱砂,代赭石、石决明以通便,即镇潜阳气使大便通利之意,今用龙骨、牡蛎、大黄者,即取此意耳。
(二)小腹坠胀,里急后重
郝××,女,50岁。
6个多月来,心腹坠胀,里急后重,经反复住院检查一直未能确诊。某医以缓泻药治之,大便次数虽较前增多,但里急后重,小腹坠胀不见减轻。后转请中医治疗,该医认为系中气下陷所为,故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之。服药30剂后,病情不见改善。细察其证:除小腹坠胀、里急后重之外,大便每日—行,干稀亦较调匀,时见嗳气,心烦头晕,舌苔白,脉沉弦。综合脉证,再结合前用药物的疗效考虑:李东垣指出补中益汤证脉应见洪大,此证脉见沉弦;沉脉者郁证也;又证见头晕心烦嗳气,必肝与大肠之气郁滞所为。治宜拟舒肝理气,醒脾宽肠。处方:
苏叶6克 槟榔5克 陈皮10克 乌药10克 木香6克 白蒺藜6克
服药六剂后,小腹坠胀,里急后重感大见好转,继服十剂,诸证消失而愈。
2.小腹满痛。里急后重,心烦易怒
朱××,女,27岁。

一年多以前,突然发现小腹满痛,里急后重,大便1日3~4次,某院诊为急性肠炎,用西药治疗1周不效。改请中医治疗,某医诊为淤血阻滞,以活血祛淤止痛之剂治之,效果仍不明显。10个月前,又突然发现小腹满痛,尿急尿频尿痛。某院诊为急性泌尿系感染。予吠喃坦丁、庆大霉素等治疗半月后症状消失,但不久又发现月经失调,有时提前,有时错后,经期小腹坠张疼痛加重。最近4个月来,以上情况不但不见好转,反见日渐严重。经某院反复检查诊为肠结核、盆腔结核、慢性肾盂肾炎。予抗痨药、抗菌素等治疗后,仍然不见好转。细察其证,小腹满痛,时轻时重,里急后重,大便有时1日数次而溏泻难止,有时又数日不行,若按其腹部则疼痛更甚。头晕头痛,心烦失眠,月经已闭止4个月,消瘦乏力,手心烦热,舌苔白,脉沉弦涩。综合脉证,再结合前药果进行分析,诊为肝郁血虚,寒热夹杂之证。治拟舒肝理气,养血活血,清上温下,丹栀逍遥散加减。处方:
柴胡10克 当归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甘草10克 干姜6克 薄荷3克 丹皮10克栀子10克 香附10克乌药10克
服药6剂后,腹胀、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或秘或泻等症好转。精神改善,食欲增加,又继服上方60剂,诸证消失,而愈。
某医问:本证是一个寒热夹杂证,其寒热的多少如何衡量?答曰:应证、脉相参,若证主要表现热证则为热多于寒,证热少而脉为寒者则为寒多于热,如本证仅有心烦,手心烦热之热证,而脉却见寒证,故为寒多于热。
(三)脱肛
苏××,男,成。
一年多前,连续泄泻三个多月,其后虽然泄泻已经停止,但却出现脱肛。每次脱出后用手一托即可回纳,但一劳累或走路过多,站立的时间过长时,就又脱出,开始曾请某医以针灸治疗,初时效果非常显著,但不久却效果全无。又改请某医治之,诊断为中气下陷所致,处以补中益气汤加减内服,鳖头灰外用,刚刚应用此药之后,疗效非常满意,有1个多月没有脱出。三个多月以前,因生气吵架又突然脱出,再用以上方法则再无效果。细察其证,两脉俱沉,舌苔薄白,且微有胸胁苦满。综合脉证,再结合此次病因分析,诊为肝郁气结,清阳失升。因拟舒肝理气,调理大肠。处方:
枳壳4克 厚朴4克 苏叶3克 乌药3克 香附1克 陈皮3克
服药1剂后,脱肛次数明显减少,继服上方5剂,愈。
某医问:诸书均言脱肛是中气下陷所致,治法也多主张用补中益气汤,但本证却用补中益气汤不效,而老师用理气之剂而愈,其故何也?答曰:从一般的科学发展规律看,凡是成功了的多是正确的,凡是失败了的多是错误的。本病久用补中益气汤无效,说明它已经不是中气下陷引起的,而是其它原因引起的。再结合脉证去看,两脉俱沉,乃肝与大肠气郁所致,气郁则清阳失升,故治以理气之品,肛门自然升上回纳。又问:既然是由肝与大肠之气郁结引起的,那么为什么用药量甚微,而不以大剂治之?答曰;本病正虚邪实,治实之时千万不可伤正,正伤则必不回纳。散以微量药物以除实邪,使其邪气除,正气自复,病自愈耳。
六、内科疑难疾病与肝和胃的关系及治验实例
(一)呕吐
1.食后即吐,经久不止
李××,男,15岁。
3年以前,在挨打之后,又强迫饮食,不久发生呕吐,其后一直不愈。某院胃镜、上消化道造影均正常。先用西药治疗约半年未见效果,后又改用中药二陈汤加减治疗1年亦无明显效果。细察其证,每次呕吐均发生于食后不久,呕吐之前没有恶心烦乱的表现,呕吐之后亦无明显不适,舌苔薄白,脉弦。综合脉证,并结合病因考虑,此乃肝气厥逆犯胃所致。治宜拟重镇平肝,降逆止吐。旋复代赭汤加减。处方:
旋复花10克(布包)代赭石20克 半夏15克 人参10克 黄连1克 吴茱萸6克生姜3片
服药1剂之后,呕吐次数明显减少,3天之内,仅吐1次,而且量亦较少,继服5剂,愈。
2.胃痛呕吐,久久不止
徐××,女,65岁。
3个多月前,突然发现胃脘疼痛,频繁呕吐,头晕头痛,视物不清,某医诊为急性胃炎、脑部肿瘤待除外、因当时X线与脑电图不便,未作进一步检查,先用西药治疗数日不效后又改请中医以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二陈汤、旋复代赭汤加减治之,仍然没有明显功效,细察其证,陈以上诸证之外,并见嘈杂,口苦咽干,舌苔黄白而润,脉弦紧。综合脉证,再结合前用诸药之效果进行考虑:紧弦之脉乃肝寒厥逆之象,且又触其足冷如冰。乃诊为肝寒厥逆犯胃。治拟用温肝胃之阳,降逆止呕。吴茱萸汤加减。处方:
吴茱萸10克 人参10克 生姜10克 大枣10个
服药一剂之后,头痛、呕吐即大减,继服10剂而愈。
3、嘈杂,呕吐不止
刘××,男,14岁。
因与其父母生气,又挨打两次,吃饭不久之后发生呕吐,至今一个月来一直呕吐不止,胃脘胀满,某医先以西药治之不效,后又配合中药止吐之剂治疗十几天仍然不见明显效果,细察其证,除频繁呕吐,饮食全废,胃脘胀痛,嘈杂之外,并见其烦躁不安,消瘦乏力,舌苔白厚,脉弦稍紧,综合脉证,再结合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此乃气郁食积相结所致,为拟理气消食和胃。苏神煎加减,处方:
苏叶6克 神曲10克
配合捏脊疗法,一日一次,
服上药,并捏脊之后约20分钟后,呕吐渐减,1剂药服完之后,呕吐停止,食欲稍增,又服1剂,愈。
患者家长问:为什么前用西、中药治之不效,先生用此小剂竟1剂而愈?答曰:苏叶乃入肝肺胃之药,既芳香和胃,又理气止吐;神曲乃麦等发酵而成,既消食,又舒肝胃之气,两药相合,既舒肝和胃,又消食醒脾,故用于生气之后,食滞不化者尤效。
(二)胃痛
1.胃癌术后,胃痛不止
邢××,男,40岁。
胃癌手术后两个多月以来,胃脘一直痞满,隐隐作痛,某院诊为吻合口溃疡、餐后综合证,经西药治疗一个多月不见明显改善。又请某医以消食和胃之中药治之,一个月后,仍然不见明显好转。细察其证,除胃脘满胀、疼痛,食欲不振之外,并见心烦心悸,消瘦乏力,口干口苦,舌苔白腻,脉弦而滑。综合脉证,再结合所用药物效果进行分析诊为肝胃不和,食滞不化,寒热夹杂之证,为拟舒肝和胃,消食导滞,温中燥湿。柴平汤加味。处方:
柴胡10克 半夏10克 党参10克 黄芩10克 干姜3克甘草6克 大枣7个苍术15克 厚朴10克 陈皮10克大黄3克
服药1剂后,胃脘胀满、疼痛、食欲不振明显好转,精神增加,继服6剂后,胃脘满胀、疼痛消失,饮食增加,他证亦消失。
2.胃痛,黄疸
龚××,女,60岁。
胃脘胀痛,心烦懊憹,黄疸日渐加重5个多月,医诊胆石症,住院治疗3个月,不但诸证不减,反见黄疸日渐深重,神志呆钝,身重乏力,食欲不振。邀请中医配合治之,前后以大剂茵陈蒿汤加减治疗1个多月,以上症状仍然不见减轻。细察其证,除深度黄疸外,并见胃脘胀痛,按之更甚,食后胀满疼痛加重,神志呆钝,舌苔黄白厚腻,脉象弦滑。综合脉证,再结合服用药物的疗效进行分析,诊为食滞不化,湿热内蕴。治拟消食和胃,除湿消热,保和丸加减。处方:
神曲15克 焦山楂15克 茯苓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连翘10克 莱菔子10克 麦芽15克
服药1剂后,胃脘满痛,心烦懊憹减轻,神志较清,但服第2剂后请证不再继续改善,又服5剂,证复如前,舌苔黄白厚腻,脉弦滑。综合脉证,再结合用药效果反复分析:保和丸初始用之有效者,乃证有湿热内蕴,食滞不化之疾也;其久用之不效者,乃兼肝气郁结之证也。治宜舒肝和胃,除湿清热,消食和胃同施。越鞠保和丸加减。处方:
川芎10克 苍术15克 香附10克 栀子10克 神曲15克焦山楂15克 茯苓15克 半夏10克 陈皮10克 连翘10克 麦芽15克
服药4剂之后,胃脘胀满,心烦懊憹大减,食欲大增,神清目明。继跟上方20剂,诸证消失。
(三)头痛
刘××,男,64岁。
胃脘满胀,隐隐作痛,频繁嗳气40余年。医诊为慢性胃炎,曾反复住院治疗无明显效果,近30多年来,又发现头痛,医诊为神经性头痛。除服索密痛可以暂时减轻疼痛外,其他任何药物均无明显效果。五年多以来,又发现糖尿病、冠心病。经过治疗虽然心律失常已经控制,但头痛、胃脘满胀、嗳气、糖尿病却不见改善。细察其证,胃脘满胀,隐隐作痛,不断嗳气,按压胃脘部时则胀痛更甚,头痛头晕头胀,口苦口干,疲乏思睡,阳萎、腰酸目视昏花,舌苔白,脉沉缓。综合脉证,诊为气阴两虚为本,脾湿不化,食滞中滞血淤为标,治补气养阴,燥湿健脾,理气活血,消积导滞同施。加味一贯煎加减。处方:
党参30克 麦冬10克 生地30克 苍术10克 ●白术10克青皮10克 陈皮10克 柴胡10克 三棱10克 莪术10克薄荷4克 神曲12克
服药6剂后,头痛大减,脘胀腹痛,嗳气消失大半,食欲增加。继服12剂后,诸证消失。为巩固效果,处以丸剂以善后。
猴头健胃灵1日3次,1次4粒,饭前服。
西洋参2克 泡水代茶。
保和丸1日3次,1次1丸。
某医问:本病之头痛已数十年,每日全靠去痛片、索密痛以减轻痛苦,而今却用加味一贯煎治之而愈,其故何也?诸医均说蜈蚣、全蝎为止痛胜剂,而治之不效,却用加味一贯煎有效,其故亦何也?答曰:《内经》强调治病必求于本,《伤寒论》强调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就是说治任何疾病都要根据其发病原因进行治疗,否则是难于取效的。本病头痛尤甚于食后及长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也就是食积,气滞是本病头痛的关键,所以采用理气、消积很快即愈,至于蜈蚣、全蝎,它们的止痛作用有二条:一活血,二搜风,若淤血、风邪所致者,往往用之效如桴鼓,其它者证则难于奏效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