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病奇治 朱进忠(10)

 学中医书馆 2013-01-07

难病奇治 朱进忠(10)

时间:2012-03-14 17:17点击: 3437

秦艽,苦辛微寒。本品虽有疏风之力,然以除风湿热见长,且有舒筋解痉之效,故多用于湿热夹风的抽搐,麻木。
蔓荆于,辛苦平。本品疏散风热而微兼解痉之力,故可用于风热所致的眩晕,手足拘挛等。
(五)养血祛风药
当归。本品主要适用于血虚外风所客的拘挛,抽搐,麻木,瘫痪,身痒和血虚生风的手足拘挛,抽搐,麻木等。
白芍。本品主要适用于血虚外风所客的筋脉拘挛,抽搐和血虚生风的抽搐,手足拘挛,麻本,眩晕等。
何首乌。本品主要适用于血虚外风所客的身痒,筋脉拘挛和血虚生风的抽搐,筋脉拘挛、瘫痪。
胡麻仁,辛甘平。本品养血补肝而祛风,可用于血虚生风的身痒。
夜交藤,甘平。本品不但养心安神,而且通络祛风,故可用于血虚风动的筋骨拘挛,身痒等。
(六)养阴柔肝熄风药
白芍,见前。
龟板。本品滋阴潜阳熄风解痉,可用于阴虚阳亢虚风内动的瘈瘲。
鳖甲,同龟板。
(七)平肝熄风药
琥珀,甘平。本品以安神定惊见长,而微兼熄风之力,故常用于小儿风痰抽搐和热极生风的抽搐。
其他诸药参见前平肝熄风药。
(八)清热熄风药
玳瑁,甘咸寒。本品不但平肝定惊,而且清热解毒,故可用于热极生风的抽搐。
还有牛黄、青黛,蚤休、犀角、羚羊角、龙船草,请参见有关章节。
(九)温肝熄风药
附子。本品辛热,虽主入脾心肾,然亦入肝,尤善治疗脾肾阳气大衰,肝木来乘的抽搐、麻木、失语、弦晕。
肉桂,辛甘热。本品即能温脾肾之阳,又能抑肝木之邪,用于治疗脾肾阳虚,虚风内动的慢惊风、失语、抽搐等。
吴茱萸。本品既能温脾胃之阳气,又能抑肝木之寒风,用于治疗脾胃阳虚,虚风内动的抽搐、头晕头痛、呕吐。
川椒。本品既能温脾之阳,又能抑肝木之风,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虚风内动的抽搐。
胡椒,辛热。本品既温暖肠胃,散寒止痛,又抑肝木之风,治疗脾胃虚寒,虚风内动的抽搐。
二、治肝风方
(一)熄风解痉方
1.逐风汤
组成:生黄芪18克 当归12克 羌活6克 独活6克全蝎6克蜈蚣两条
适应证:气血俱虚,感受风邪,中风后抽搐或破伤后抽搐,脉虚大紧数者。
按:本方加咸可用于破伤风和脑血管意外初期有抽搐证等属于气血俱虚、外受风邪证者。
2.蜥蝎一味散
组成:蜥蝎一条,研末,一次服下,黄酒为引。
适应证:癫痛抽搐和瘰疬。
按:本方可用于癫痛早期频繁发作者。
3.蜥蝎散
组成:蜥蝎—条,活全蝎一个,共捣为细末,一次服下,黄酒为引。
适应证:癫痛抽搐频繁发作者。
按:本方用于早期癫痛频繁发作者。
4.加减华佗愈风散
组成:荆芥炭10克全蝎10克蜈蚣三条僵蚕10克桑寄生30克
适应证:新产后感受风热邪毒,头项强痛,发热恶寒,牙关紧闭,口角搐动,面呈苦笑,继而项背强直,角弓反张,舌苔白,脉浮而弦者。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产后破伤风。
(二)化痰熄风方
1.眩晕方
组成:石决明15克 菊花10克 防风4克 薄荷4克 钩藤10克 半夏10克 陈皮10克 茯苓10克甘草6克 生白术7克 玉竹7克 黄芩9克
适应证:风痰上扰,眩晕时作时止,发作时恶心呕吐,自身旋转,景物颠倒,不敢睁跟。舌苔白,脉濡缓或缓而滑者。
加减法:大便秘结者,加酒军4克,早晨眩晕严重者,加肉苁蓉10克;面色萎黄,脉沉弦细尺大或尺弱者,加鹿茸3克(冲)。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内耳眩晕、链霉素中毒眩晕、心跳过缓眩晕、房室传导阻滞眩晕等属于风痰上扰证者。
2.定惊散
组成:僵蚕6克 薄荷6克南星6克活全蝎20个钩藤9克 雄黄3克,牙皂3克胡黄连3克天麻3克黄连3克 朱砂3克 大黄3克 麝香0.6克 共研细末每服0.3克,蜜调。
适应证:风痰内扰,小儿烦躁爱哭,食欲减退,头痛,有时惊叫,抽搐者。
3.熄风通络汤
组成:钩藤15克 地龙10克 枳壳10克香橼10克 佛手10克连翘10克,桑枝30克,丝瓜络10克
适应证:风痰阻络,头晕头胀,手足麻木,口干或痰核结于四肢,麻木,烦热,舌苔白,脉弦滑者。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末梢神经炎,动脉硬化、脂膜炎、皮肤结核、结节性红斑、嗜酸性肉芽肿等属于风痰阻络证者。
4.牵正散
组成:僵蚕全蝎白附子等分,共为细末,每报3克,热酒送下。
适应证:风寒挟痰,突然口眼喎斜,甚或面部肌肉抽动,脉弦紧者。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面神经麻痹等风寒挟痰证者。
5.资寿解语汤
组成:羌活2克 防风1.5克 附子1.5克 羚羊角3克桂枝3克 炒枣仁1.5克 天麻1.5克 炙甘草2克 竹沥五匙(冲)生姜汁1匙(冲)
适应证:中风,舌强不语,口涎时出,脉沉细弦者。
加减法:若面不赤,伸吞偏歪较重者,去羚羊角,加钩藤10克、全蝎3克,痰诞较多者,加远志6克。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失语之属风痰阻滞证者。
(三)疏风散寒解瘟方
1.小续命汤
组成:麻黄9克 防已9克 人参9克 黄芩9克桂枝9克 甘草9克 白芍9克 川芎9克 杏仁9克附子9克 防风15克 生姜五片
适应证:风寒客于经络筋脉,筋脉拘急,口眼喎斜,语言謇涩,半身不遂,或神气愦乱,风湿痹痛,舌苔白,脉弦紧者。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属于风寒外客证者。
2.乌药顺气汤
组成:乌药6克 陈皮6克 麻黄6克 川芎3克 白芷3克 枳壳3克 桔梗3克 炒僵蚕3克 炙甘草3克 炮姜1.5克 大枣1个
适应证:肝郁气滞,风寒外客,骨节疼痛,遍身顽麻头晕目眩及语言謇涩,瘫痪,筋脉拘挛,指趾厥冷,舌苔白,脉沉弦者。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脑血管意外的失语。瘫痪初起等属于肝郁气滞,风寒外客证者。
3.候氏黑散
组成:菊花40分白术10分细辛3分茯苓3分牡蛎3分桔梗8分防风10分人参3分明矾3分黄芩5分当归3分干姜3分川芎3分桂枝3分
上药共研粗末,每次服9克,温酒调服。
适应证:风寒直中,痰湿内蕴,四肢烦重,心中恶寒,疲乏无力,脉沉缓者。
按:本方可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属于风寒直中,痰湿内蕴证者。
(四)疏风清热解疼方
1.桑菊僵蝉汤,
组成:桑叶10克 菊花10克 僵蚕10克 蝉蜕10克连翘10克 薄荷6克 桔梗10克 杏仁10克 甘草6克竹叶10克
适应证:风热外客,头晕头痛,口眼喎斜,口干舌燥,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者。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面神经麻痹等属于风热外客证者。
2.消风散
组成:羌活6克 防风6克 荆芥6克川芎10克 厚朴10克 党参10克 茯苓10克 陈皮10甘草6克 僵蚕10克蝉蜕10克 竹叶10苦参15克
适应症:风邪外客,脾湿不化,身痒出疹,腹满,脉弦紧者。
按:本方可用于荨麻疹及面神经麻痹等属于风寒外客证者。

(五)养血祛风方
1.大秦艽汤
组成:秦艽10克羌活4克 独活4克 防风4克 川芎10克 白芷4克 细辛3克 黄苓10克 生地30克 热地15克 生石膏15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茯苓10克 甘草10克 白术10克
适应症:气血俱虚,风邪入中,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喎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者半身不遂,或关节肿痛,发热,口干,脉浮数或数者。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脑血管意外,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皮肌炎等属于气血俱虚,风邪入中症者。
2.麻菊散
组成:天麻10克 菊花10克 钩藤15克 薄荷3克 当归10川芎10克 白芍10克 生地15克 龙骨10克 牡蛎10克
适应症:血虚风动或血虚外风所客,手足麻木,抽搐,口眼喁斜,心悸汗出,舌苔白,脉弦细者。
按:本方可用于产后手足搐搦,末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动脉硬化的手足麻木等属于血虚风动证者。
3.祛风地黄汤
组成:当归12克 生地15克 元参30克 熟地10克 丹皮10克 生首乌15克 白蒺藜10克 僵蚕10克 红花10克 甘草6克 独活6克 枸杞子10克 知母10克
适应症:血虚热盛,外受风邪,手掌脱皮,奇痒难忍,或皮肤干燥,身痒难忍并昼轻夜重,抓之出血,舌苔白,脉弦细者。
加减法:若手掌脱皮多而呈鲜红色,脉细数者,加黄柏6克;若脉不数者,去知母。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手癣、皮炎等属于血热盛季,外受风邪症者。
4.丹参银翅饮
组成:丹参30克银花15克 连翘15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生地10克 薄荷4克 白蒺藜3克
适应症:血虚生风,热毒侵及血络,斑疹,身痒,夜间尤甚,脉弦细者。
加减法:若口干,大片紫斑者,加元参30克。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皮炎、过敏性紫瘢、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慢性湿疹等属于血虚生风症者。
(六)养阴柔肝熄风方
大定风珠(参见平肝方药)。
(七)平肝熄风方
天麻钩藤饮(参见平肝方药)。
(八)清热熄风方
1.镇风汤
组成:钩藤10克羚羊角3克 龙胆草6克 青黛6克半夏6克 生赭石6克 茯神6克僵蚕6克 薄荷叶3克朱砂0.8克(送服)
适应症:肝热化风,小儿急惊,四肢搐搦,身挺颈痉,面热,或目睛上窜,或痰涎上壅,或牙关紧闭,或热汗淋漓,舌苔黄,脉弦滑数者。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脑血管意外、癫痫、周期性精神病以及小儿急惊风等属于肝热化风症者。
2.羚羊钩藤汤(参见平肝方药)。
(九)温肝熄风方
1.逐寒荡惊汤
组成:胡椒2克 炮姜2克 肉桂2克 丁香2克 灶心土20克(先煎,去渣,以汤煎上药)
适应症:小儿脾肾阳虚,虚风内动,面色晃白或灰滞,囱门低陷,精神极度萎顿,口鼻气冷,额汗涔涔,抚之不温,四肢厥冷,手足蠕动震颤,大便澄澈清冷,舌质淡,脉沉细者,
加减法:若四肢厥冷者,加附子3克。
按:本方主用于小儿泄泻无度后突然抽搐或久泻无度而出现抽搐等属于脾肾阳虚,虚风内动症者。
2.桂枝救逆汤
组成:桂枝9克 炙甘草6克 生姜9克 牡15克龙骨12克 大枣12个常山6克
适应症:心肝阳虚,痰浊内阻,虚阳扰动,心悸,胆怯,时惊狂,卧起不安,或手足抽搐,手冷,脉弦细涩者。
按:本方可用于小舞蹈病、手足徐动,扭转痉挛,儿童精神病等属于心肝阳虚,痰浊内阻,虚阳扰动症者。
3.《近效》术附汤
组成:白术6克 炙甘草3克 附子12克 生姜10克大枣7个
适应症:阳虚湿郁,风邪外客,头重眩而不能站立,疲乏无力,不知食味,舌质淡,苔白,脉迟缓,甚或一息二至者。
按:本方加减可用于三度束支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阴滞属于阳虚湿郁,风邪外客症者。
第七节  理筋方药
理筋方药主要适用于筋脉拘挛难于伸屈或筋脉弛缓不收,由于药物功用的不同,理筋方药又分为祛风理筋。养阴理筋、活血理筋、除湿理筋、通络理筋、温经理筋、补肝理筋七种。其中祛风理筋方药主要适用于风寒和风热伤筋的筋脉拘挛疼痛,伸屈不利;养阴理筋方药主要适用于肝阴不足的筋脉拘挛疼痛,伸屈困难或弛缓瘫痪;活血理筋方药主要适用于淤血阻滞筋脉的痉挛不伸或痉挛瘫痪;除湿理筋方药主要适用于寒湿或湿热伤筋的弛缓瘫痪和筋脉拘挛疼痛不伸,通络理筋方药适用于络脉不通的四肢拘挛或瘫痪;温经理筋方药主要适用于肝寒或阳虚的筋脉拘挛瘫痪;补肝理筋方药主要适用于肝虚的筋脉拘挛瘫痪等。
一、理筋药
(一)祛风理筋药
桂枝。本品既祛风散寒,又温经通阳,活血通脉,又善行上肢,故可用于风寒伤筋、寒湿伤筋、淤阻筋脉的上肢痉挛疼痛不得伸屈或弛缓不收。
防风。本品祛风湿而柔筋,可用于风湿伤筋的筋脉拘挛疼痛或缓纵不收,然因肝脉体阴用阳,不可多用,以防伤阴。
苍耳子,辛苦温。本品祛风除湿而微有舒筋之意,故常用于风寒湿或风湿所致的筋脉挛急疼痛难伸和挛急疼痛。
威灵仙,辛威温。本品祛风湿通经络,善除风湿入于筋脉的麻本,筋脉拘挛,缓纵不收。
秦艽。本品祛风湿而柔润,舒筋脉而不伤阴血故常用于阴虚挟风和风湿伤筋的周身拘挛,关节拘挛不伸和四肢缓纵不收。
(二)养阴理筋药
生地。本品养肝肾之阴而清热,可用于热灼筋脉的筋脉拘挛不伸和缓缴不收。
石斛。本品养脾胃之阴而健肌肉,益筋脉而振痿废,可用于阴虚的筋脉拘挛和缓纵不收。
白芍。本品养肝阴而解拘挛,尤多用于肝阴不足的筋脉拘挛疼痛
(三)活血理筋药
赤芍,苦微寒。本品活血凉血,而微有养血舒筋之功,尤适用于淤血阻滞筋脉和血热伤筋的拘挛难于屈仲和疼痛:
乳香,辛苦温。本品既活血止痛,又行气舒筋,可用于淤血阻滞筋脉的拘挛难于屈仲及拘挛瘫痪并见之证。
没荮,苦平。本品活血舒筋止痛,与乳香配合善治淤血所致的筋脉拘挛,疼痛,难于屈伸。
姜黄,辛苦温。本品既行气又活血,又善走上肢,多用于淤血和风寒入于络脉的挛急疼痛难于屈伸,以及上肢的痿软无力。
鸡血藤,苦微甘温。本品既养血活血又舒筋通络,故对风湿,血虚,淤血所致的筋脉挛急疼痛,肌肉萎软有效。
桃仁,苦平。本品活血而润血,且能祛瘀舒筋,故可用于淤血而燥的筋脉拘挛,难于屈伸,疼痛皆。
红花,辛温。本品活血而微有润血之功,故常与桃仁相配治疗淤血而致的筋脉拘挛疼痛,难于屈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