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观察量表

 阡陌躬耕 2013-01-08

课堂观察量表

发布者:时永和 来源:转载  时间:2011-6-1

课堂观察量表(1)——学生学习的维度

时间__________      讲课人__________      评课人__________     课题__________

视角

观察点

结果统计

评价反思

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准备的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互动

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分析?

 

 

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分析?

 

 

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参与情况怎样?

 

 

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

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吗(观点、作业、表情、检测、成果展示)?有多少人达成?

 

 

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课堂观察量表(2)——教师教学的维度

时间__________      讲课人__________      评课人__________     课题__________

 

视角

观察点

结果统计

评价反思

环节

本节课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示

 

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提供了帮助?

 

 

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教师在课堂中的行为和动作(如走动、指导)是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利教学?

 

 

对话

提问的学生分布、次数、知识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教师的回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是否有效?

 

 

对话围绕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指导

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

 

 

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

 

 

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教师命制探究题目、指导学生围绕学习内容自命题目并自主探究)?是否有效?

 

 

机制

教学设计与预设的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样?

 

 

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

 

 

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样?

 

 

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

 

 

 

课堂观察量表(3)——课程性质的维度

时间__________      讲课人__________      评课人__________     课题__________

 

视角

观察点

结果统计

评价反思

目标

预设的学生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

 

 

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符合该班学生?

 

 

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

 

 

内容

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

 

 

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

 

 

是否凸显了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

 

 

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实施

预设的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有哪些?与学习目标的适合度?

 

 

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

 

 

评价

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

 

 

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

 

 

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

 

 

资源

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多媒体)?

 

 

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

 

 

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

 

 

 

 

课堂观察量表(4)——课堂文化的维度

时间__________      讲课人__________      评课人__________     课题__________

 

视角

观察点

结果统计

评价反思

思考

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

 

 

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

 

 

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

 

 

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民主

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创新

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

 

 

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如何处理?

 

 

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

 

 

关爱

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

 

 

特殊(学习困难、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座位安排是否得当?

 

 

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

 

 

特质

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

 

 

整课堂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

 

 

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初中课堂观察量表

时间         讲课人            评课人             课题                   

视角

观察点

观察结果

评价反思

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 是怎样准备的?

 

 

准备得怎么样? 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 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对哪些问题感兴趣?

 

 

倾听时, 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 记笔记/查阅/回应) ? 有多少人?

 

 

互动

有哪些互动行为? 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参与课堂活动( 个人/小组) 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 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自主

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 有多少人参与? 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学生自主学习形式( 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 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 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 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

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 观点/作业/表情/测验/成果展示) ?有多少人达成?

 

 

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 效果如何?

 

 

 

 

新课程有效教学课堂教学观察表

时间

地点

课题

 

 

 

观察者资料

姓名

 

年龄

 

教龄

 

单位

 

授课者资料

姓名

 

年龄

 

教龄

 

职称

 

观察中心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观察记录

观测点

评分

1.学习兴趣是否浓厚;

 

2.学习情绪是否高昂;

 

3.能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4.对教师态度;

 

5.能否在学习中自觉从教师推荐的资源(网络、资料袋)中自主选择、重组信息、能否“发现”规律,形成自己的见解并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

 

6.积极思考,深入探询;

 

7.合作学习中,能否与同学有效合作,能否照顾其他同学的学习需要;

 

8.学习中,能否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

 

9.学习中,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

 

10.学习中,能否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调整学习策略。

 

观察中心

教师工作方式的转变

 

观察记录

1教学态度是否沉稳、愉快;

 

2.课堂教学语言用辞是否浅显易懂;

 

3.对教室秩序的管理是否到位;

 

4.学习前是否就学习目标与方法与学生讨论;

 

5.能否通过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调控学习气氛;

 

6.能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对学生反应的注意;

 

8.对学生突如其来问题及状况的处理;

 

9.能否通过恰当评价引导对学习主题的深入思考;

 

10.能否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并与学生平等交流。

 

 

 

 

 

 

 

 

 

 

 

 

 说明:每个观测点分值为5分,合计1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