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课议课观察量表

 江山携手 2018-09-20

                                                                      课堂观察框架一

维度一:学生学习

视角

观察点

课堂观察记实

准备

课前准备了什么?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怎样准备的?学优生和学困生差距是什么?

任务完成得怎么样?(数量/深度/正确率)

 

 

倾听

有多少学生倾听老师讲课?倾听多少时间?(某时段)

有多少学生倾听同学发言?认真程度如何?

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多少人发生这些行为?

 

 

互动

有哪些互动/合作行为?

参与提问/回答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

有哪些讨论方式?学生参与热情如何?学生的互动习惯如何?描述学生的情感行为。

 

 

自主

自主学习的时间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参与情况如何?

自主学习形式(探究/整理笔记/阅读/思考/练习)

自主学习有序吗?描述当时情况

 

 

达成

学生清楚本节课目标吗?多少人清楚?

课中有哪些依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证明目标达成?

课后抽测或者巩固小结情况怎样?

 

 

课堂观察框架二

维度二:教师教学

视角

观察点

课堂观察记实

环节

教学环节怎样构成(依据/逻辑关系/时间分配)的?

教学环节是怎样围绕目标展开的?怎样促进学生学习的?

教学环节设计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提供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机会?

 

 

呈示

讲解效度怎样(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有哪些辅助行为?

板书呈现了什么?怎样促进学生学习的?

媒体呈现了什么?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

动作(实验/制作/示范动作)呈现了什么?怎样呈现的?体现了哪些规范?是否有效?

 

 

 

对话

 

提问的时机、对象、次数和问题的类型、结构、认知难度怎样?

候答时间多长?理答方式、内容怎样?有哪些辅助方式?

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怎样?

 

 

 

 

指导

 

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读图/读文/作业/活动),效果怎样?

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分工/讨论/作业/活动),结果怎样?

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课题/实验/作业/),结果怎样?

 

 

 

机智

 

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效果怎样?

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样?

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沉默/激动;含学生答错、犯错后的反应、态度、语气等)效果如何?

 

 

课堂观察框架三

维度三:课程性质

视角

观察点

课堂观察记实

目标

预设的学习目标是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和清晰?

目标是根据什么预设的?(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适合该班学生水平吗?

课堂有无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怎样处理新的生成目标的?

 

 

内容

怎样处理教材的?采用了哪些策略?(增/删/合/换)

怎样凸现学科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

容量适中吗?适合该班学生吗?

课堂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的?

 

 

 

 

实施

 

预设了哪些学习方法?

学法与本学科特点结合度如何?是否关注了学法指导?

创设了哪些情景?效果如何?

 

 

 

评价

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有哪些?

如何获取教与学过程中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查看)

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

 

 

 

资源

预设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模型/实验/多媒体)效果如何?

生成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学生提问/)

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

 

 

课堂观察框架四

维度四:课堂文化

视角

观察点

课堂观察记实

思考

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阐述/解决/迁移/综合/评价)

怎样以问题驱动教学?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怎样指导学生独立思考?怎样对待学生思考中的错误?

学生思考的习惯怎样?(时间/回答/提问/作业/笔记/人数)

课堂/班规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思考行为?

 

 

 

 

民主

课堂话语是怎样的?(数量/时间/措辞/插话/对象)怎样处理不同意见?

学生课堂参与情况是怎样的?(人数/时间/程度/感受)

师生行为怎样?(幽默/和谐/严肃/紧张/专注/平等)

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课堂/班规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民主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

 

 

 

创新

教学设计、情景创设与资源利用怎样体现创新的?

课堂师生有哪些奇思妙想?学生如何表达和对待?教师如何激发与保护?

课堂/班规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学生的创新行为?

 

 

 

 

关爱

学习目标怎样面向全体学生?怎样关注不同学生需求?

怎样关注特殊学生(学习困难/生病/迟到/缺课)需求?

课堂话语行为怎样?(措辞/批评/对象/叫答机会/公平)

课堂/班规中有哪些条目体现或支持对学生的关爱行为?

 

 

 

特质

在哪些方面体现特色?(环节/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对话/学习指导)

教师体现了哪些优势?(语言/学识/技能/幽默/机智/表演/板书严谨)

师生/学生之间(对话/话语/行为)体现了哪些特征?(民主/平等/和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