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11.1

 学中医书馆 2013-01-08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11.1
发表者:赵东奇(访问人次:214)
第69 讲 疾病的转归 养生

同学们,现在上课。上一节,我们讲了疾病的传变规律,传变最终的结果,用咱们规范的术语叫疾病的转归。我们现在讲第六讲,疾病的转归。

第六节 疾病的转归

  第一个问题讲疾病转归的概念。什么叫转归?疾病的转归是疾病后期阶段的变化状态和结局,是邪正交争的趋势及其盛衰的表现。后面这个定义,是讲它的机制。那么简单地说来,转归,就是疾病的最后期阶段的变化和结局。也可以用这两个字,就是结局。但是,咱们这里的转归,可以理解为结局。转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所以定义加上后期的变化、状态和结局,它是邪正交争的结果。

  第二(个问题),讲疾病转归的形式。疾病转归的形式,一、痊愈,又称病愈,是指疾病状态下的机体脏腑经络的阴阳气血失调,重新恢复到阴阳气血的平衡状态,是机体从疾病状态重新转化为健康状态。体现了疾病与健康之间的转化,由疾病转化为健康,把这个叫做痊愈。大家注意,咱们定义是重新恢复阴阳气血平衡状态。它的意义,是疾病转归的最佳的结局。大家注意,按照我们现行的对疾病治疗的疗效判定标准:有痊愈,有基本治愈,有好转,有无效,那么这里面这个痊愈是最佳的结局。这个和将来同学们学习疾病的疗效判定标准不完全一样。我们是从定义,学习定义,什么是痊愈,从这儿来说的。痊愈是通过若干指标来确定的,现在要求对疾病的疗效判定如痊愈的这个疗效判定,疾病好转,就是有效、没效,就是有效没效的治疗方法,它是有特定标准的。讲到这里,综合疗效判定标准不是单纯从一个脉,也不是单纯从一个证,还要包括生命质量。诸多参数来确定是不是痊愈,是不是基本治愈,是不是无效,参照我们行业的标准,用明确的疗效判定标准。这里就是学一个概念,我们期望的最佳结局,这是第一。

  再看一个最坏的结局,转归的形式,死亡属于生命伦理学一个重大概念。从疾病转归来看,什么叫死亡呢?按照中医理论,死亡是机体的阴阳离决,整体生理功能永久终止的一种病理过程,或者叫结局。(一)这个定义的一个要素,定义死亡,按照中医讲,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根据中医的阴阳学说,揭示它的内涵,阴阳离决状态下,意味着死亡。那么表现形式如何呢?表现什么样呢?就是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发生永久性的终止。在这种情况下,定义这个转归——死亡,中医学强调形和神的统一、形神的统一、就是中医学的生命观。那么中医学的死亡观也是从形和神两方面来考虑,中医强调,“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那么用什么判定形谢呢?就是人体的脏腑经络系统发生永久性的生理功能的终止,看形是否谢?所以中医学把亡神作为判断死亡的重要标志。将来同学们学习《诊断学》的时候,望神,老师会进一步讲,特别是望眼神,作为判断死亡的一个重要标志。关于死亡的概念,大家注意,科学概念是动态的。我们国家现在正在进一步来建立死亡定义,特别是脑死亡的概念。大家知道,现在国际上有安乐死的概念。安乐死是生命伦理学的一个的重大课题,牵涉到如何鉴定死的概念,脑死亡的概念。脑死亡应该怎么讲?从医疗行为上你应该怎么处理?将来这个概念进一步规范的时候,我们以哪个为主?现在教材是按照中医的阴阳学说来界定它的概念。如何来判断?按照中医判断死与没死,中医有自己的判断指标,其中望神是最主要的,这是根据形神统一的观点来看的。既要考虑形,又要考虑神,重要是看神。生命机能没有了,停止了,发生永久性的终止,意味着死亡。按照中医学认为,死亡分生理性死亡和病理性死亡。按照生命的规律,自然衰老,享尽天年,无病而终。人就自然衰老,好多健康的老人,最后没有什么病,很安详的死去,没有什么病。活一百岁,活八十岁。这叫什么呢?叫自然死亡,属于生理性死亡。按照他自身生命的运动规律,他享尽了天年,应该享尽了天年,不是因为病,或其他条件引起的死亡,中医叫做享尽天年,无病而终。这是最佳的结局,死亡最佳的(结局)。在长寿地区,高龄,咱们中国各个不同地区都有长寿的老人,他们没有什么病,整个生命状态都不错。终有一天,他会自然衰老,最后就没有了,就是死亡了,这叫无病而终,我们都期待着无病而终。把这个死亡,阴阳离决叫生理性的死亡,是自然的发展过程。第二个,叫病理性死亡,一个是因病而亡,一个(是)意外死亡。咱们讲了这么多,讲生理,讲病机,就是什么什么病因作用到机体发生疾病,那些发生发展规律。由于机体的原因,和我们自然原因,这两个原因作用的结果,疾病没治好,最后患者死亡了。这个死亡并没有达到他本人应该达到的自然寿命,因有病导致阴阳离决,把这个叫什么呢?因病而亡。咱们医生的职业和疾病打交道,和疾病进行斗争,就是利用我们的理论,我们的知识,我们所掌握的手段,去战胜疾病,保障患者的健康,使他享尽天年,而不至于因为病使他不能享尽天年而过早的死亡。意外死亡是很难预测的。防止意外死亡,这是很难的,但是人们可以知道哪些是最危害生命的要素,哪些因素我们可以防止它,远离它,那么我们就可以减少死亡。按照中医学来看死亡,一般我们学的医学多半是指这个说的,也包括意外死亡。最后判定死亡是判定脑死亡,神还有没有?没神意味着脑死亡。心主神明,神灭,形也灭了。用它这个看,用望神来判断脑死亡的标志。如果是享尽天年,属于自然的规律,生命的自然规律。咱们现在的人类,不管哪个民族,按照生长这个规律来讲,现在咱们自然年龄(应该)是120岁到125岁。就是以成年长最后一个牙齿,作为生长期计算,就是人类学计算,按照这个算,最后120岁到125岁是人的自然寿命。自然规律也可能有的人就活得少一点,或多一点,按照一般规律自然寿命是120岁到125岁。最坏的结局,就是死亡,那是最坏的结局。两种结局,一个好的自然规律,一个不好的因病或者意外伤害,最后导致死亡。关于死亡是生命伦理学的一个重大课题,希望同学们以后注意这方面的研究。世界卫生组织有关于死亡的定义,脑死亡的定义,咱们国家最近也要出台这个,牵涉到如何判定脑死亡,这又牵涉到一个法律问题,不仅是个医学问题。这是第二个。

  第三个,就是谈缠绵。记住这个含义,缠绵的含义。缠绵是指久病不愈,邪正相持,或者正虚邪恋的一种病理状态或者变化。注意,邪正之间的关系,这个状态,邪正状态,邪正相持,就是正也不强,邪气也不强,相持阶段。或者是正虚邪恋,正气虚,疾病的末期邪气还没全祛掉,正邪之间并不一定处于相持阶段,就是它俩力量平衡不一定,这时候就表现出一种病理变化叫做缠绵。为什么要加“状态”两个字?处于缠绵阶段,不仅是功能发生了变化,也可能神志发生变化,把神志发生的五脏的功能变化称之为一种状态。缠绵的发展趋势:1.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乃至痊愈;2.可以恶化,发展为死亡;最重要的,多见的成为迁延性的病变,就是由急性病变转化为慢性病变,长期迁延不愈,迁延的病程长,或者是遗留后遗症,定义里边的状态就是指的后遗说的。功能性的残缺或者神志的残缺形成伤残,把这种称之为病理状态。另外,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感受新邪,发为新的疾病。就缠绵阶段,旧病没完全好,最后又感受新病。这是第三个转归(的)表现形式。前面讲的痊愈和死亡(是)从两极来讲的,这个是最常见的。由于体质的因素,或治疗的不及时,或者失误,常常使疾病发生迁延的变化,迁延下去,导致缠绵不愈。

  第四、后遗,就是留下后遗症。什么叫做后遗?是指疾病的病理过程结束,病因作用基本终止。就是疾病的演变过程结束了,邪气作用就终止了,只遗留原有疾病所致的形态或功能异常。它只表现出来形态异常和功能异常。(一)形态的异常,比如震颤、畸形、偏瘫。找病因辨证,辨别不出病因来,那个形态发生改变,畸形。(二)功能异常。比如失语,中风以后失语,他功能恢复基本差不多了,也找不出阴阳不平衡了,但是失语了。当前最重要的就是痴呆,痴呆,中医叫呆,呆病,现代医学的名词叫痴呆。在咱们国家,大家注意,本来东西方比较,西方国家以血管性痴呆为主,而东方人以早老性痴呆,就是阿默海茨痴呆为主。在衰老过程中,机体发生的变化引起的痴呆。可是,我们国家现在流行病学调查,在某些城市调查的结果,血管性痴呆有上升趋势,比早老性痴呆还要多。因为我们心血管疾病,诸如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这些发病率逐渐的上升,那么血管性痴呆是由它而来的。脑梗塞,就是多发性梗塞,最后形成痴呆,血管性痴呆具有上升趋势。我们中国到现在为止,发生痴呆,特别是老年人,常常是早老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交织到一起。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这个病已显得越来越多。这也是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是老龄社会医学必须面对和要解决的问题。正因为这样,中医延缓衰老的研究,就成为我们当代中医药临床科研的一个重大课题。这既是西医的重点课题,也是中医的重大课题。

  第五个,复发。复发,是指疾病痊愈后的再度发作。就是病已经好了,重新又发作。从前有了病,重新再来一次。虽然痊愈了,但是在病因作用下,原有的疾病再次出现,把它叫复发。复发是疾病过程当中连续性的一种特殊表现,体现了一个疾病病因作用到机体以后,出现的一个动和静的相对静止和相对运动这样一个运动变化过程。是指原有的疾病已经治愈,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在病因的作用下,它再次出现,仍然发生原有的疾病,把这个叫复发。这个复发从《伤寒论》开始,历代医家都作了详细地论述,就是疾病复发的条件,也叫诱因。其一、《伤寒论》讲食复,就是疾病后期,由于脾胃的功能低下,饮食不当,导致原有疾病复发,这叫食复。其二、劳复,是指过度的劳累,过劳,包括劳力、劳神和房劳,过度的操劳,使正气更进一步的衰减,正不敌邪,使疾病重新复发。其三、还有情志复,叫情复,就是精神、心理因素,心神失和,导致疾病再次发作。在现代的疾病当中,它是复发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强调人的心理状态,也体现了中医学强调神志内伤,是内伤疾病的首要因素,它也是复发的首要因素。其四、是重感复,是指原有的疾病已经初愈,但是还有一点正虚邪恋,就是余邪未尽,在这种条件下,又重新一次感受新邪,导致旧病复发,把这个叫做重感复。在中医学里面,除了上述引起复发之外,其五,还有一种叫自复,就是说机体本身的因素,不包括这些复发因素,因为他自己本身的调节能力差,再一次出现原有疾病的再一次发作叫自复。转归的形式最重要的就是两极,一个是痊愈,一个是死亡,中间重要的是缠绵。疾病的转归取决于,仍然是按照邪正盛衰的理论,仍然是取决于邪正之间的关系,根据邪正之间的关系来判定它最后取得什么结局。

中医的病机学,讲到此为止。在病因的作用下,由于邪正交争的结果,邪正交争是疾病发生的最基本的原理。邪正交争的结果,病变的性质可以反映出寒热性质,通过阴阳失调体现出来。这种寒热性质,邪正盛衰,虚实寒热的这种最基本的性质,它是最一般的变化规律,是通过脏腑经络气血失调而表现出来的。那么脏腑气血经络失调,特别是脏腑的阴阳气血失调,通过脏腑的气血失调,用阴阳盛衰,寒热虚实来算出它们的规律,形成脏腑病机学的理论。那么一旦形成病理变化以后,由于邪正盛衰的结果,使病理变化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动态的变化规律构成了脏腑经络气血的基本变化规律。它变化的规律是什么?从疾病的部位,它变化的规律是什么?从疾病的性质,变化规律形成中医学的病机学里面疾病的传变规律。按照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最终结局是个什么样子?就是有几种不同的结局?形成疾病的传变规律。这些内容和病因学结合起来,构成了中医对疾病的病理变化的基本认识。在病因的作用下,邪正交争的结果,通过寒热,集中地反映出寒热虚实的形式。这个寒热虚实是通过具体脏腑经络病理改变而反映出来的;是通过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这种形式反映出来的。体现出来病机学的理论最一般的规律和具体的规律,用动态的观念考察它运动变化的规律,表现为部位和性质的改变规律以及最后的结局,这是中医病机学要回答的问题。

第八章 养生和防治

下面我们讲第八章,(中基-4-64)养生和防治。这一章的目的要求是:一、掌握天年、衰老和养生的概念;二、掌握衰老的发生机制和养生的基本原则;三、掌握治则与治法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四、掌握治病求本、扶正祛邪、标本缓急、正治反治、调整阴阳、调和气血和调整脏腑的基本原则;五、熟悉因时、因人、因地制宜的原则;六、了解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和方法。

第一节 养生

  下面讲第一节,养生。第一个问题讲养生的基本概念,第一、养生的含义。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保生,是指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颐养心身,增强体质,祛病延年。什么是适当的措施?按照中医理论所确定的一些措施,中医养生的许多措施,常见的是做什么?颐养心身,注意颐养心身体现了中医学的形神合一的摄神观。生命观是形神合一、健康观是形神合一、疾病观还是形神合一、养生观还是形神合一。最终的目的,增强体质,提高生命质量,达到祛病延年,使人们能够活到自然寿命,这个就叫摄生。

第二、养生学说,什么叫养生学说?中医学的养生学说是指根据中医学理论,研究人类生命规律,探索衰老机制以及健身防病、抗老延寿的理论和方法的学问,是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之一。这个定义,学说,它是一种系统的学问。一、第一个要素是根据中医学理论;二、研究生命的规律和衰老的机制;三、研究健身防病、延缓衰老、延寿延年的理论。就是用中医理论来阐述它的机制、机理,并且确定摄生的方法,把这类学问叫中医摄生学说。既有理论的意义,又有实践意义。现在,中医的摄生,我们在讲《中医基础理论》作为学说体现出来,将来在后期课程当中,还有专门一门课程叫《中医摄生学》。讲两个概念,什么叫天年?什么叫衰老?天年,在中医文献里面,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又叫年寿,是人的自然寿命可以活到的年龄,就是自然寿命。我前面说这个(是)120岁到150岁是自然寿命,活到这个年龄,就是寿限了,是自然寿命。天年和寿命还不完全相同,寿命是指机体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时间,一般以年龄作为衡量的尺度。它俩有区别,这个衡量实际也是以年龄来衡量,但是它是自然的,应该活多长时间。而这个寿命,是指的不管你是自然死亡也好,病理死亡也好,把你这个时间,出生到死亡(的)时间,表达这个概念用寿命来表达,活多大岁数。在中医文献中,还讲了个寿限,是指的人们自然寿命的最高限度,120到125岁,最高限度。这几个概念,什么叫天年、寿命、寿限,还要区别开来,它们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衰老,衰老这个概念,中医叫又衰又老,衰老也是现代医学重点研究的课题。就衰老这个定义,从衰老的定义,据我所查到的文献,衰老的定义现在不下二十余种。将来同学们到后期学习的时候再去进一步自己参阅学习。随着时代的不同,科学发展水平不同,人们认识的水平不同,从不同角度给衰老下定义。所以到现在为止,衰老这个定义,仍然是大家还不是满意的,还在不断变化,这是一。咱们从中医学的角度怎么下衰老这个定义呢?所谓衰老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生理功能全面地逐渐降低的过程。衰老是个动态过程。它强调,其一、随着增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具体表现为机体的脏腑经络各个系统的功能全面的消退。注意,这是全面的而且是渐进性的降低的过程,把这个过程称之为衰老,它是一个动态过程,这是衰老的概念。注意,衰老是生命的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和老区别开来。老年,我们说老,是人的生命历程中一个年龄阶段,指75岁以上,75岁进入老年期。我现在是老年前期,74岁以下,60岁以上,我现在不到70岁,68岁是老年前期。讲这个老年期,这个老,是指在人生历程中某一个年龄阶段,老并不一定衰,注意这一点,老并不一定衰。刚才我举了一个例子,活到120岁寿限,自然的死亡,老而不衰。注意,衰老和老年区别开来。但是,有的时候,老年又表现出衰老的特征。随着增龄的结果,他又表现出衰老。老年人有的衰,有的不衰,他出现衰老了,生理功能全面地渐进性衰退,那他叫做又老又衰,通称衰老。只老没出现生理功能全面地渐进性衰退,那就不能称之为(衰老),仅仅是个老龄而已,这是一。

其二、现在咱们中医学又提出一条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的概念。中医学在这方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老,将来大家可以查《说文解字》,你看老怎么解释?衰怎么解释?强调老是一个年龄阶段,并不意味着衰。可现在的医学,(有)两种不同的看法,1.认为衰老本身是生理自然的结果,就是自然生命运动的结果。一种认为既然是定义为组织器官功能的全面渐进性衰退,功能减退意味着非健康状态,即病理状态。因此又认为衰老就是一个病理性衰老,不存在生理性衰老。如果下健康的定义,按照健康的定义,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意味着健康;“阴阳失调,疾病乃成”,是疾病。那么衰老是机体各脏腑经络的阴阳气血发生渐进性的功能减退,如果不作疾病状态考察,那就是说阴阳处于一个低水平的平衡状态,应该是这样的。低水平平衡状态意味着生理功能开始进入衰退,而没有出现阴阳失调。一旦出现阴阳失调,那就意味着有病。所以咱们现在中医学没有去按照这个传统的界定方法定义衰老。2.老可以老而不衰。你没老还可以未老先衰。为什么未老先衰呢?你出现了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功能的全面渐进性消退。少年老成,过去讲少年老成,有两种含义,一种是这个人成熟得像老年人、壮年人一样,血气方刚,(胸)有成竹,可是少年老成,成府很深,这是一种表达的(方法)。再有一种呢,少年老成,就是从面貌、形态、形神看,像个老年人一样,意味着他功能减退的表现,是一种病态。总之,中医学所说的衰老(的)定义,掌握了以后,再一个记住老不一定都得衰,把它严格区分开来。这样就和现代医学的界定,现在正在讨论衰老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还是生理(性)和病理(性)同时存在,正在从不同角度来讨论。咱们中医记住,老可以不衰,老并不一定衰。中医学在传统上划分年龄的阶段有好多字:婴、儿、孩、童、耆、老、耄、耋等那天我给同学们说,有时间你们念念《幼学琼林》、《说文》、《尔雅》等,古书里面的年龄划分,基本上差不多的。初生小孩叫什么?初语初生叫什么,开始走叫什么?什么叫童?什么叫青年、壮年、强年、中年?什么叫老、耄、耋?什么叫寿考?那都有年龄规定的。咱们现在给同学们讲这个,讲既然衰老,咱们讲老年,就是衰老,老龄年龄界限。一般来说,传统中称以60岁为界限,为老年的开始,60岁以下不算老年。现代划分年龄的标准,注意现代划分,就是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划分标准,和过去划分标准还不一样。界限(为)60岁,老年之始,就是刚开始。把60岁到74岁就叫老年前期,有的人现在40几岁,50岁到处装老,我老了,你老了,50岁老了。50岁正当年,50岁老了。75岁到80岁,80岁阶段才真正地进入老年期。我都没到老年,进入老年期。你实际多大岁数了,你说老了,记忆力不好,学习太费劲了。90岁以上称为长寿。就是这么划分,谁再敢说老?你按照(划分标准)衡量衡量。李老师,我好辛苦好累,上有老下有小,我老了,我也不能再学习了,那能行吗?记住按照这个来划。现在全世界,咱们国家也修订了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确定这个最新的标准,它还和人们自然寿命延长有关系,老龄化,按照这个来定。

第二、讲一讲衰老的机制。咱们中医学的衰老机制很多,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我们这里面讲的是选择最常用的,就是最有普遍意义,对指导养生最有意义的讲几个学说。

一、阴阳失调说。既然阴阳是生命变化的总规律,是世界变化的总规律,我们从阴阳学说来界定健康、疾病和亚健康,按照阴阳运动来看待生命,那么我们也可以用阴阳运动来看待衰老。衰老,用阴阳学说来说,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脏腑经络,阴阳它所反映出的功能全面地逐渐减低过程,阴阳之间的关系逐渐逐渐衰减。那就是说,衰老就是阴阳失去生理性的平衡,而表现出低水平的平衡,或者出现低水平的偏盛偏衰的结果,这样来解释。所以这样一个机制就产生了中医学养生的第一个学说,就是燮理阴阳,就是调和阴阳,“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就是为了调节阴阳,始终保持阴阳的平衡,以此来延缓衰老。也就是说,阴阳失调说是中医养生理论的核心,由它所确定,好多方法都是调整阴阳。大家看学习太极拳,太极拳一动一静,体现阴阳学说。五禽戏、太极拳,甚至中国的武术,这些动静的方法,养生的方法,都体现了阴阳对立互根思想。这是第一个学说。

第二个学说,叫脏腑虚衰说,又叫脏腑学说。五脏系统是人体的结构理论当中最核心的中心,五脏系统为生命的根本,强调五脏系统的生命作用。阴阳失调是通过脏腑经络出现的,特别是通过脏腑表现出来的。基于此,产生了脏腑衰竭说,脏腑虚衰说。就是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出现了全面地渐进性的功能衰退,多表现为虚的病理改变,它会加速衰老。脏腑功能衰退,加速衰老。刚才举了个例子,少年老成,说功能低下,速度很快,很快表现出来衰老的征象,这就是脏腑衰竭说。脏腑衰竭说当中首要的学说。明代以后,及到道家学说的思想,强调了肾精亏虚说,强调肾命在衰老当中的作用。就是肾阴肾阳为人体诸阴诸阳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肾的阴阳失调最容易导致衰老。基于这样的肾和命门学说对于生命的重要作用,提出来首先强调了肾。因此,历代养生的方剂,延缓衰老的方剂,就是延寿益年的方剂,永保青春的方剂三分之二、统计一下是从肾入手的,补肾的方剂,这是一个。那么除了强调肾为先天之本之外,中医学的脏腑学说又突出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就是人出生以后,到死亡的这段历程,和脾胃的功能关系非常密切。人的生长发育,维持生命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就是水谷精微。就这个意义讲,强调脾胃在延缓衰老(中)的重要作用。把两种学说结合起来,又出现一个脾肾虚衰说。在历代的延缓衰老的方剂当中,调理脾胃,补益脾胃的方剂仅次于补肾的方剂。所以讲到这里,那么想研究中医延缓衰老的方药仅仅从肾入手就不够了,那么也必须从脾来入手,就是从调理脾胃来入手。除此之外,和五脏都相关,但是最主要的益脾益肾,益先天后天。当前,咱们研究延缓衰老用这个学术思想,这个理论指导,采用的方剂正是以它为主。我们现在研究的中医药延缓衰老,我讲叫抗衰老这个词是不确切的。衰老是必然发展的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李老师我永远不衰老,那是不现实的,而且是不可逆的过程。你只能延缓它,给它条件,延缓它进程而已,提高它的生命质量而已。所以确切来说,应该是延缓衰老,就是减缓它发展的速度,提高生命质量。现在,中医药研究延缓衰老也是一个重大课题。目前,多数是从肾入手,也有的从脾入手,现在是这两种学说并存。

我们讲了中医衰老学说中的阴阳失调说和五脏虚衰说。现在讲第三个学说,叫精气衰竭说。这个学说是基于精、气、神这三者,(是)建立在哲学上的精气神学说,中医学也有个精气神学说,强调精在衰老当中的重要作用。它和我们前面讲的五脏衰竭的时候肾气虚衰说,它俩(有)相同的地方。肾气虚衰说强调的是从肾阴阳气血失调来讲的,而这个精气衰竭说则着重强调的是肾精的作用。它的理论依(据):精是人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人寿命的长短决定于精的盛衰盈亏,称精、气、神为人生的三宝,强调人从生命的开始,人体的精转化为气,构成生命的功能,以神的形式表现出来。精、气、神,精和气同属物质,那么就人来说,首先有精,“媾父母之精,胎孕乃成”,有了胎孕的形体。就生命(的)物质性来看,我们可以认为这个气,它的物质性,称为形体,这个形体反映出的生理功能,人反映出的生命功能,功能抽象出来就是“神”,就这三者的关系而言,强调肾精的亏虚在衰老当中(的)重要作用。这个学说的意义在于中医摄生学派,过去讲肾精的时候我们曾提到了肾藏精说有个惜精学派珍惜人的肾精,这就是为什么从古到今延缓衰老都从补肾入手的,这是理论依据之一。它是从精、气、神学说来强调精、气的盛衰、盈亏在衰老当中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学说,比如,现代有个气虚血瘀说,说补气活血化瘀可延缓衰老。学说很多,我们这里面选的具有代表性的给同学们介绍以上三种学说。

第三、养生的基本原则

一、顺应自然。我们前面讲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那就是从天地人三才一体出发,使人体的阴阳与天地的阴阳相应,所以叫顺应自然,最终的目的叫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变化,始终保持天地人三才一体。我们在这讲原则,不讲具体方法,适应自然,适应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有许多方法,将来同学们在学习养生学的时候进一步学习。比如,中医有一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强调合理的膳食,起居有常等等,将来在(学习)养生学的时候进一步学习。在这里面记住一条最基本的原则,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达到天地人三才一体,阴阳和合,这个就叫做顺应自然社会。这是一、它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二、形神兼养。这是根据中医学的摄生观、健康观、生命观、形神合一的健康观,形神统一、基于这个思想,要想养生,既要养形又要养神。养形,形,中医强调动形,强调运动,中医养生学派有个学派叫动形学派,咱们现在看公园里面打太极拳、五禽戏,练武术,通过运动来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这叫从形入手的,动。那么神呢?主要是调节人的精神情志,大家现在看老年人怡养天年,养花,要求老年人要保持好的心态,这些都是调神,从神入手的,最后最终强调形和神合一。那么形、神这两者以哪个为主啊?咱们前面讲了内伤七情是疾病发生的最首要因素,第一个方面,那怎么办呢?调神,调和七情,始终保持心情愉悦,就能健康,就能长寿。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保持健康和长寿的一个最重要因素,中医强调“神”的重要,这是第二个原则。

三、保精护肾。精气神学说,肾精衰竭说,这是第一;第二、五脏衰竭,我们强调肾精的重要作用。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精气转化为生命,有形有神,就这个意义讲肾所藏的精是生命之根。生命之根反映了肾精在延缓衰老当中一个重要作用,(占)重要地位。基于这样一个思想,中医养生学提出来叫“节欲保精”。这里面那个“节欲”,主要是指的人的性生活而言的。这个在中医古书上有房劳,食色欲也,房劳(08:10)就是产育过多或性生活不节,容易损伤肾精,提出来一个“节欲保精”这样一种方法。它有药的方法,有调节七情的方法,还有运动的方法,就是珍惜肾精。

四、调养脾胃。前面讲脏腑学说的时候讲了,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人体的功能的盛衰,生命的寿夭与气血之源关系甚为密切,就这个意义讲,脾胃与衰老,与生命寿夭有密切关系,因此养生以脾胃为先。张景岳在《景岳全书》讲“人以水谷为本,故脾胃为养生之本”。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是以养生家当以脾胃为先。基于这样一个思想,历代的养生家强调,调理脾胃,保护胃气,以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从食疗入手,根据这个思想在养生学的方法当中有个食饵学派,强调调整合理的膳食结构,药补不如食补,(把)调整膳食作为养生的一个重要手段,这在历史上中医养生学有个食饵学派,它不讲的就是调理脾胃。通过膳食的结构调理,中医药学里面有许多是药食同源的。如何合理地搭配膳食结构来调理脾胃,达到养生的作用?咱们北方不太喜欢煲汤,南方的同学应该知道,南方人善于煲汤,那咱们用理论解释就是调理脾胃。为什么煲汤呢?永葆青春,益寿延年,它有它的科学道理,以养脾胃为先。上述这些是中医养生的最基本的原则。在这个前提下,形成了不同的养生学派,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宝贵的养生方法。将来同学们在养生学里面去进一步学习,在这里只要求同学们掌握养生的基本原则就可以了。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把它搞(清楚),讲到这里就可以了。这节课就到这里。

第70 讲 预防与治则(一):治病求本、扶正祛邪

第二节 预防

同学们好,现在开始上课。下面我们讲第二节——预防。中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是非常科学的,也是非常先进的。首先讲预防的基本概念。什么叫预防?预防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范于未然,把这个叫做预防。孙思邈在《千金方》里明确提出来中医学的三级预防思想,他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孙思邈把预防概括为:未病、欲病、已病三类,这个思想和现代预防医学三级预防的观点是一致的。高明的医生是治未病;差一点(的医生)治有病的,就是刚刚得病,他还行,早期就发现了,病之初就可以治疗;最次的医生才治真正已经得病那个病。体现了《内经》“治未病”的思想。第二个问题讲讲中医学的预防观念,是中医学的预防医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之一,概括为三个字,叫“治未病”。

一、未病先防。所谓未病先防,是指在没有发生疾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防止疾病的发生。我们前面讲的摄生就是未病先防的重要措施。未病先防(的)核心是提高人的正气,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未病先防的方法很多,前面我们讲摄生基本原则下所提到的那些方法,比如,调节情志,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顺应自然,锻炼身体,这在前面我们(讲)摄生原则里面讲到了。除此之外,还强调一个避其毒气。因为邪气不仅仅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而且在一定情况下,对疾病的发生甚至生命具有决定作用。因此,主张要想防止疾病的发生,应该采取各种措施避其毒气,防止邪气侵袭。除了这些之外,治未病的方法还有一个药物,药物预防,天花免疫。天花免疫在世界免疫史上是中医学第一次提出来用人痘接种的方法,那不是牛痘,西方医学就是用牛痘,咱们中医学讲用的是人生过天花的痘,用它来免疫。这(是)在十六世纪提出来的,被世界免疫学界称为世界免疫学的先驱。提出了好多药物预防的方法。比如,现在感冒,最近广州出现了非典型肺炎,主张药物预防,用清热解毒的(药),什么板蓝根、大青叶,来预防,这些都属于治未病的方法。中医学积累了许多治未病的方法。将来学习中药学相关学说的时候都要认真去学习这些内容。来掌握中医治未病的一些基本的方法,常用方法。这是第一、治未病。

二、既病防变。所谓既病防变,是指疾病发生以后,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传变和发展。既病防变的方法。(一)要求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就是早期诊治,中医讲“见微知著,防范未然”。这就是高明的医生,就是善于发现疾病要发生的征兆,迅速按中医理论判断疾病的演变的规律,它要演变到什么程度,尽早地确定诊断,在诊断确定的基础上要求做到及时正确的进行治疗。这样做的结果,防止疾病的传变,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论上要把理论学通,而且要反复地进行实践,真正做到辨证论治非常纯熟,在这个基础上,采取正确的措施,及时正确的辨证施治,方能达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这个要求。(二)防止传变。就是采取各种措施,制止疾病的发展,特别是向恶化方向发展。在中医历代文献里提出两种途径,一个就是截断,截断病邪的途径。根据什么来截断病邪的途径?要根据我们前面所讲的疾病的传变规律,病位的传变,病性的传变,特别是病位的传变。前面我们讲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这是它的规律,就是肝有病一定向脾传。截断,及时正确地治肝,往下发展,由肝及脾,截断方法,治脾,提高脾的功能,使肝尽管太过和不及,但是它达不到影响脾的阴阳失调这样一种程度。截断疾病的发展途径。通过这两种形式,来达到截断疾病演变的途径。其次,先安未受邪之地。实际它和上面是有联系的。前面讲“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的第二层意义,就是脾没有病,只肝有病,先安未受邪之地,在你没有得病之前先提高你的正气,这就叫做先安未受邪之地。但是这个是按照五行生克制化规律来的,必须掌握脏腑五行生克乘侮的传变规律,知道某一脏有病,按照母子相传,它下一脏往哪里去,按照乘侮相传,它下一步应该到哪一脏哪一腑。掌握了这个规律,即使下一个被它抑制、被它累及的脏和腑没出现病变,也要治那个脏和腑,通过各种手段提高直接受累及(的)那个脏和腑的生理功能,保证邪气不会住里传,这个叫做先安未受邪之地,这就是既病防变的方法。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集中体现了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这是中医学治疗思想一个重大的特色,也是重大优势。它也体现了中医学一个立足点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本,而不是像西方医学那样以病为本,这也体现了中医学那个整体观念,天地人三才一体,以人为本,中医学的治疗观、健康观和生命观。这种思想代表了现代医学,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方向。现代生命科学、现代医学已经提出来,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提出来的,医疗的终极的目标也提出来不仅仅是治病了。终极目标是“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终极目标就是治病。这个思想(在)现代自然科学的指导下,现代的生命科学,现代医学直到二十世纪才提出来,近期才提出来。而中医学这个思想早在秦汉时期已经(有)完整的体系建立起来了,它体现了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据此,虽然现代医学提出来了“拥有健康”,但是当它们用现代医学来处理临床问题时,仍然是以病为本来考虑病人。而中医学即使在治病过程中,它也时时考虑强调以人为本,体现了中医学在治疗学上“治未病”的思想,预防医学上独到的优势和特色。这种优势和特色必须是贯彻在你的医疗行为各个过程中,即使在治疗过程中也要体现这种“治未病”的思想,用这种思想指导我们自己的医疗行为。这是学习这一节课——中医的预防医学思想仅仅是学几个概念,什么叫做治未病?治未病的方法?什么叫做既病防变、未病先防?都采取哪些措施?至于具体的措施,同学们按照大纲规定讲的基本的规律,真正做到如何来未病先防,将来养生学进一步详细来讲它。所以,未病先防,这儿仅仅讲个规律,讲个原则,将来同学们学习中医临床课,学习临床课的着眼点还是“治未病”,而不是就病治病。在你对某一个病进行辨证论治时也必须体现出“治未病”的思想,这样你的临床思维才能真正是按照中医的临床思维,按照中医理论,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从事自己的医疗活动。

到现在这节为止,我们讲了中医学养生的基本概念,其中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衰老的概念,衰老的机制,有哪些学说,这种学说理论有啥意义,实践有什么意义。防止衰老的目的就是提高生命质量,保证人的健康,使人能够活到自然寿命,真正做到享尽天年。那么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起到了未病先防的作用。所以,未病先防的措施和摄生的措施它俩是一致的。至于既病防变的一些规律和措施,将来在学习诊断学、方剂学、治疗学,特别是疾病的治疗学(的时候)会进一步来体现,我们在这里就为今后同学们学习临床课奠定一个思想基础,建立一个观念。学中医要想当上工——高明的医生,必须治未病;中工治欲病,还不错,这个病刚刚发生就被你看出来了;最差那个医生,技术水平最低的那个下工,患者有了病以后你才想去治疗。把这个思想建立起来,这才是真正的中医的思想。

我们讲了养生的概念,衰老的概念,衰老的发生机制,以及中医学养生的基本原则。此外,我们重点讲了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这一节,我们接着往下讲,讲第三节,讲治则。

第三节 治则

一、治则的基本概念。首先,讲治则的含义。什么叫治则?治则是治疗疾病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在中医文献上,习称法则,又称“治之大则”。它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而制定的正确反映治疗疾病客观规律的准绳,对临床立法、处方、遣药具有重要的普遍的指导意义。第二、讲治法的含义。治法又称治疗方法,是指在治则指导下,确定的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要把治则和治法严格区别开来,治法是指在治则指导下所制定的具体治疗方法。那么两者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看治则和治法的关系。治则,它具有普遍性,就是对疾病的治疗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是确定治法的根据,具有最抽象的,具有一般规律的法则。如果从方法论和具体方法而言,它具有方法论的特征。而治法是在治则这个普遍性的指导下,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表现为特殊性,个性。治法是从属于治则的,是根据治则来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法。所以,从方法来说,是一个具体的手段、措施;而治则是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采取的具体措施。这就是治则和治法它们之间的关系。同学们学习这两个概念,严格区分开来。在中医历代文献当中,常常治则和治法混称。那么在阅读这些文献的时候,就要注意,看它是从整体上讲治疗的一般规律,还是指治疗某一个疾病的具体方法呢?根据当时的语境来确定,来界定它属于治则还是属于治法。

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就是治则。这一节,我们重点讲治则,而治法,将来同学们在学习中药、方剂的时候以及临床各科进一步去学习。(一)治病求本。治病求本既可以说它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个基本原则,也可以理解为它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个基本观念,或者说基本的治疗思想。首先讲本的含义。什么叫本?是指治病求本的本,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之本,仅仅是指病原而言的。比如我们在讲外感病因的时候讲这个疫气,也叫疠气,追求病原,找出产生疾病的根本原因。广义的本,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治病求本的本,是指疾病的本质,它包括疾病的病因、病变的部位、疾病的属性和疾病的发展趋势,要求把握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和病势,最后抽象出来,揭示疾病的本质,所谓本是指此而言。什么叫求本?求本的含义,求本就是探求疾病的本质和根本。它有两个含义:1.探求疾病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病原。2.最重要的,中医治病求本,是指探求疾病的本质。在中医历代文献中,对中医这个求本有不同的认识。第一叫本于阴阳。治病求本,本于阴阳,这在《内经》里面首先建立这样一个思想。《内经》反复强调治病求本,这句话第一次出现,我们读过,在课堂说几次了。在《阴阳应象大论》里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万物之纲纪,治病必求于本”。治病求本就是求阴阳,本于阴阳,所以《内经》讲“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第二种学术观点,这个本,本于病因,周慎斋《慎斋遗书》里面明确提出来治病求本是本于病因,这是第二种学说。第三种学说,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传忠录?求本论》里明确提出来所谓本,治病求本,本于表里、寒热、虚实,八纲六辨,他提出六辨说。求什么呢?求表里、寒热、虚实。以明确病位、病性、病势、病因。到了明代以后还有的学者提出来,治病求本,本于什么呢?《医宗必读》就明确提出来“本于脾肾”,本于先天和后天。从脏象学说,最后从命门学说提出来以后,又有的学者提出来中医所说的治病求本是本于肾阴肾阳,命门为生命之门,命门的真火真水,也就是肾阴肾阳为人身诸阴诸阳之本,因此,所谓治病求本就是本于肾阴肾阳。综合历代的文献,历代的学者对治病求本的认识,它们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有的从规律、一般的原则讲,有的从病因讲,有的从疾病的本质讲,有的从脏腑讲,从不同的角度来界定治病求本,确定求本的内涵和外延。虽然提出来上述一些不同的学说,本质上实际上就是本于阴阳。这就是求本的含义。那么重点要掌握本于阴阳。至于说脾肾和肾阴肾阳,最终还是要阴阳揭示疾病的本质,落实到非常具体的阴阳失调上,那么这个定义,探求疾病的本质,本于脾肾,最后,还要揭示出脾肾的阴阳失调如何?那么肾阴肾阳仍然是要揭示肾的功能失调是阴阳盛衰虚实,所以本质上还是揭示阴阳。

其次,讲一讲治病求本的意义。为什么要治病求本,它有什么重要意义?治病求本,是指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探求疾病的本质,并针对其本质进行治疗,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对其他治疗原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什么要强调治病求本?中医讲辨证论治,审证求因,最终就是揭示疾病的本质,而辨证论治的精髓就在于从根本上来对疾病进行治疗。治病求本包括求本和治本两个方面,求本和治本是辨证论治精神的具体体现。大家看这个示意图,求本是探求疾病的本质,揭示出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和邪正关系。辨证的结果就是要求出这个本来,通过辨证这个过程,最后以证候这个形式表现出来,来揭示证候所反映的病位、病性、病势和邪正关系。也就是说揭示证候的病机,辨证的结论。推出辨证结论过程就是求本的过程。那么根据辨证的结论,揭示疾病的本质。本求出来了,那就要治本。如何来治本?中医讲,我们在第一章就讲辨证论治,那么不管什么疾病,最后都要寻求出它的证候,通过证候来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法。体现为证同治同,证异治异,还包含着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这样一种思想,在具体处理方法上。最后落脚点,针对证候而治,那么就是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我们前面讲第一个学说提出来本,求本是本于阴阳。因此,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为最一般的规律,这个过程就是治病求本。张景岳在《景岳全书》里有个《求本论》,有精力的同学可以念念《景岳全书》里的“求本论”,“治病之法,尤以求本为首务。“独知所因而直取其本,则所生诸病,无不随本皆退”。就强调从根本上来对疾病进行治疗。根本解决了,其他的都可迎刃而解。

(二)下面讲第二个原则,叫扶正祛邪。治病求本是中医治疗原则当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则,也体现了中医学的治疗观。首先讲扶正祛邪的概念。其一、什么叫扶正?扶正是应用补法,扶助正气,提高机体抗御和驱除病邪的能力。其二、什么叫祛邪?应用泻法,祛除病邪,以消除或者削弱病邪对机体的损害。其三、什么叫做扶正祛邪?扶正祛邪是指应用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以解决邪正的矛盾,促使疾病向愈。对扶正祛邪进行定义的时候,我们把它外延的属都省略了,它属于治则。如果把它的属算上,那就是说所谓扶正是指应用补法,扶助正气,提高机体抗御和驱除病邪的能力的治疗原则,就应该这样来表述。那么我们在行文当中可以把属省略,在同一个学科里面定义它的时候,记住千万不要把它理解为治法,治法和治则不一样的,祛邪,扶正,扶正祛邪,都是一般的治疗原则,在它的指导下,还可以制定许多具体的治疗方法。其次,讲应用原则,就是如何应用扶正祛邪的原则?根据我们前面讲的中医学的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的邪正交争,祛邪是解决病邪的问题,扶正是解决正气的问题。那么扶正祛邪体现了邪正交争的基本思想。因此,扶正祛邪这个原则,就是要正确处理邪正之间的矛盾。那么具体在运用过程中如何来正确处理邪正之间的矛盾呢?有两条必须遵循的原则:其一、要辨别虚实。也就是说辨别清楚邪正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是单纯的虚证,还是单纯的实证?还是虚证和实证同时存在呢?虚实夹杂呢?前面我们讲病机邪正盛衰时讲过了。那么结合前面讲邪正盛衰这个基本病理机制的知识,揭示出来病变的本质,疾病的邪正盛衰的本质来。那么如何来处理它呢?就是正确地运用扶正祛邪这个原则来指导,来解决具体的邪正之间的关系。所以第一必须辨别清楚是虚,是实,还是虚实夹杂,还是虚实的真假?搞清楚。在这个基础上,根据我们前面讲中医学发病的基本原理,邪正交争,根据这个原理多表现为虚实夹杂,即使单纯的虚,单纯的实,也要正确从邪和正两个方面来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法。因此,其二、必须分清主次。所谓分清主次,就是要判断邪正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病机上是虚和实。在虚实夹杂的情况下,虚和实孰轻孰重,孰主孰从,分清主次。单纯的虚,单纯的实我们都强调是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在扶正的同时也注意要考虑实,邪气。那么实是以邪气实为主要矛盾,在祛邪的同时也要考虑正,所以最后调整邪正之间的关系有个最基本的原则,就十个字,叫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碍邪。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来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那么第一个原则辨别虚实,虚就要扶正,实就要祛邪。在这个基础上,区别虚实的主次。区别虚实的主次在处理方法上有先后之别,有轻重缓急之别。在具体处理的方法上,可以采取攻补的先后,或者是轻重的缓急,区分开轻重缓急,时间的先后,来灵活地处理。最终的结果记住一条,叫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碍邪。从治疗学来说,体现中医学发病的基本原理,正确处理邪正之间的关系。比如,单纯实证,实者泻之,必须是中病即止,以不伤正为前提,在这个情况下确定,实证热证,用苦寒的药进行治疗,那么热者寒之,但是必须保证处方、遣药把握一个度,恰到好处,中医叫中病即止,不可过剂。为什么强调这个?就是不要伤了正气。反之,叫扶正不碍邪。虚证要扶正,但是必须考虑到不留邪气,不阻碍邪气的祛除。这样做才叫正确的处理了邪正之间的关系。

在临床上,具体处理方法,处理它们之间关系,可以分为先攻后补,先补后攻或者攻补同时使用。所谓先攻后补,是先祛邪后扶正,分出来先后。单纯的使用扶正或者祛邪,单纯的扶正,它的适应证是正虚邪不盛,以正虚为主要矛盾的病证,或者是虚证,或者是真虚假实证。前面我们讲邪正盛衰的时候讲过,或者是虚证,单纯的虚证,气血阴阳之虚,或者是真虚假实。我们前面讲至虚有盛候,它反映出来证候的特征叫真虚假实证。扶正,我们前面讲过脾虚腹胀,至虚有盛候,真虚假实,那么健脾益气,腹胀自然消失,所以要扶正。祛邪,它的适应证是邪气盛而正未衰,注意正未衰,它表现的证候特点必须看是以邪实为主要矛盾的病证,或者是典型的实证,或者是真虚假实证。我们前面讲那个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举了个肝硬化腹水这个例子,大实有羸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祛邪,条件是正未衰,也强调正未衰。现在这样一个条件是指正气可以耐受祛邪,耐受攻伐,在这种情况下,暂时可以不考虑扶正,暂时性祛邪,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单纯祛邪的方法。并用,是两者同时用。同时用,以扶正为主叫扶正兼祛邪,它适用于虚实夹杂,以正虚为主的。祛邪兼扶正,它的适用证,适用于虚实夹杂证以邪实为主的。分清虚和实的主次,扶正与祛邪并用,适用于虚实夹杂证,要首先分清虚和实的主次来确定。扶正兼祛邪就是以扶正为主;祛邪兼扶正是以祛邪为主。最终达到的目的扶正不恋邪,祛邪不伤正。在祛邪扶正的应用上,单独用祛邪,单独用扶正或者两者同时运用。第三种方法就是分清先后,虽然既要扶正又要祛邪,在处理上可以不同时在一个时间点内同时进行扶正和祛邪。就时间而言,有先后次弟之分,这叫扶正祛邪的先后。先祛邪后扶正,简称叫先攻后补,它的适用证仍然是虚实夹杂证。在这种情况下,既要解决实,也要解决虚。但是,它的条件是邪盛正虚,虚不甚,可以耐攻,就可以在具体处理上暂时可以不补虚,就祛邪。祛邪前提条件就是机体虽然表现为虚,但是可以耐受攻伐,先祛邪,祛邪之后,随之就采取扶正的方法进行治疗。那就是说,把扶正和祛邪交替使用,交替使用的前提是先攻后补。我们从虚实真假来看,将来讲这个处理方法,比如说祛邪,讲这个肝硬化腹水,我们称真实,高度腹水,形体羸瘦,我们可以把它定义为真实假虚,把考虑问题的焦点放在气、血、水三者交相为害,形成气滞、血瘀、水停,看邪气实,真实,而四肢羸瘦,精神萎靡不振,那么全身正虚,看正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单纯祛邪的方法,也可以采用祛邪扶正同时并用,那就把握这个度。单纯扶正,迅速地让它把水,急者治标,把水排除,暂时缓一下。那么为扶正和祛邪并用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那么稳妥的办法就是祛邪和扶正都考虑,两者同时,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比单纯祛邪所取得效果可能更好,风险还小一点。那么怎么办呢?就得分清你是先祛邪或后扶正。这个人腹水,高度腹水,虽然四肢羸瘦,精神萎靡不振,那么暂时攻邪,并不能够进一步加剧患者正气之虚,就是正气还可以耐受吃泻药,攻下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投泻药,祛邪的方法,使高度的腹水,使水从体内排除一些,暂缓病势之急,随之而来就要扶正。条件是这个人的具体状态虽然它形体羸瘦,精神萎靡不振,但是它虚的程度还能够耐受暂时攻,使用攻伐的药物。在这个条件下,才能够先祛邪后扶正,先攻后补。反之,就先补后攻。所谓先补后攻,仍然是正虚邪盛。注意看前面我们讲先攻后补是邪盛正虚,这个术语排列顺序,那就是邪气盛当前考虑主要点,而正虚还可以耐攻。那么先扶正后祛邪,同样是虚实夹杂,但是正虚较甚,邪气仍然盛,正虚甚到什么程度呢?暂时不耐攻邪,仍然以上面讲那个肝硬化腹水,中医叫臌胀为例,当这个形体羸瘦,精神萎靡,正气之虚,我们经过四诊合参的结果,综合考察,它可以耐受攻,祛邪的药物,暂时祛邪的药物不至于危及生命,不至于有损于机体的,有损于这个患者的健康,也就是说不至于伤正。这个时候就可以先攻它的瘀,攻它的水。将来同学们在学习臌胀这个病的时候,有许多简单的有效的方法,急则攻,迅速排水,缓病之急。反之,精神萎靡不振,四肢羸瘦,我们四诊合参的结果,以及正虚之极,尽管高度腹水,气、血、水形成的病理产物高度的积聚在体内,但是它暂时,我们要处理这个的时候既要扶正又要祛邪,在这种条件下,它暂时不耐攻邪,在具体处理时候,为祛邪创造好条件,使机体能够耐受住攻伐。在这种条件下,就先扶正,按照气血阴阳之虚先扶正,随之而来就进行攻邪,这就叫做先补后攻。这是中医学治疗学当中处理邪正之间的关系最难处理的。将来同学们在学习五脏的时候,要认真体会先补后攻,还是先攻后补。同样这一个病人,要由医生根据辨证结果得出结论,来正确分析邪正的主次,轻重缓急。从总的原则来说,必须扶正和祛邪同时进行,既要保护机体正气,又要祛除机体的邪气,那么最基本的原则就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这个臌胀,高度腹水,既有高度腹水,气、血、水交相为患,又有四肢羸瘦,精神萎靡不振,正气衰竭,越是到臌胀的晚期,表现越突出。而在这个时候,单纯扶正,单纯祛邪都不可以,表现虚实夹杂。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医生正确地处理邪正之间的关系,要考察机体正气衰竭到什么程度,来确定整体治疗,治疗过程是虚实并用。但是,这个并用,有时间先后的区分。而不像一般的情况下,虚和实不表现这么突出。一般的虚实夹杂证,既有实又有虚。一般的情况下,是采用并用法,既扶正又祛邪,既祛邪又扶正,也就是扶正祛邪同时进行,勿需有先后之分,在一个时间点同时进行。刚才举这个先补后攻,先攻后补,是指在特殊情况下,病情危急,既要祛邪又要扶正,就要把握好从整体治疗是扶正祛邪同时应用,都要用,但是具体处理方法上分出先后之别。肝硬化腹水,实在急,高度水肿,甚至可以凌心射肺,患者躺不下,在这种情况下,中医有很多办法,可以和大戟,芫花,甘遂,十枣汤,《伤寒论》给我们留的方子,后世发展了好多办法,比如巴豆,二丑,可以喝进去,可以迅速排水,水排出去,祛邪的方法,但同时也要扶正,就是处理它们之间先后的相互关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先补后攻,先攻后补,本质上是什么呢?补是为攻创造条件,着眼点首先保护患者的生命,保护患者的健康,不损害他的健康,在这个前提下来祛邪,这是学习中医治疗学,在正确处理邪正之间关系时候一个最难最难点。这里面要求不仅要纯熟地掌握中医理论,还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要学会治疗肝硬化腹水,这个病人很多,现在很多呀。那都需要在临床上认真下一番工夫,恰到好处地把握住邪实和正虚的关系,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正确处理先攻后补和先补后攻。这是扶正祛邪原则里面最难掌握的一个。理论上懂,那么怎样来判断邪盛正虚都存在,而正虚不能耐攻呢?这要结合在临床科学里面很好来学习,结合临床实践的经验,正确把握这个度,来决定攻补的先后,这是扶正祛邪的具体应用这个原则它采用的几种方法。一般来说,单纯扶正好理解,单纯祛邪也好理解,就是扶正和祛邪。一般情况下,多是扶正与祛邪同时进行的。在特殊情况下,是扶正和祛邪分出了先后。最终,学习扶正祛邪的原则,大家要牢牢记住一条,你所采用的措施叫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它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保护人的生命,不损害人们健康的基本原则,这是必须记住的。也正因为这样,中医理解祛邪即所以扶正,扶正即所以祛邪。这两句话也是在邪正交争原理之下而抽象出来这么两个原理。就一条,祛邪就是为了扶正,扶正也是为了祛邪。总之,一条,保护正气,祛除邪气,以不损害人体的正气为准。

下面讲第三个标本缓急。第一个说标本的概念,讲一讲标本的概念。在中医文献里面,标本的概念,有哲学层次的意义。标与本,在哲学上,是非根本与根本的意思。在中医学里面它是个什么概念呢?它标示主次、本末,轻重、缓急,具有这个意思。具体在中医学里面来分析本和标的关系,那么看本和标这对矛盾,这个范畴,它俩是相比较而言的,在中医文献里面,大致从几个方面来分析。比如,从邪正之间的关系来说,我们说邪气是标,正气为本。那么治病必求其本,最后还要解决根本问题,还是要扶助人体正气。刚才我们讲了祛邪和扶正的关系,怎么祛邪?怎么扶正?最后强调一条,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祛邪即所以扶正,扶正即所以祛邪。从两个角度讲,表达一个思想,就是要保护人体的正气。体现中医学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医学最高的医学目标,终极目标,就是保护人类的健康,不损害正气。从病因而言,就是病因和症状之间的关系。那么病因为本,症状是反应病因的现象,标是现象。从疾病的表里部位来讲,我们讲里病为本,表病为标。从病的先后而言,刚才提到先补后攻和先攻后补,那就有病的先后。一般是先病为标,后病为本。从病的新旧而言,原发病为本,继发病为标。分析在中医学里面标本这个概念,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而言的,它有条件的。处理某些方面的关系,最常用的表现为邪正之间的关系,其次是病因和症状的关系,再次是病的先后、新旧的关系,最后才是用它来分析表里,表病和里病的关系。这个要求同学们把中医学标本的概念,医学的概念从这几个方面来记住如何分析。掌握这个概念的目的就是分析矛盾的主次。实际还是主次,还是强调这个主次关系,谁主谁次,最终分析的结果还是要揭示疾病的本质。这是从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现象来看,邪正之间的关系来看,疾病的缓急来看,这是从另一个角度,从标本这个概念来分析病变本质的轻重缓急、主次。刚才讲扶正祛邪那里有一句话,即要分清主次,那里面有个轻重、缓急、先后,实际那是从扶正祛邪的先后关系来讲的。这又从标本这个关系来讲,最终的目的分清轻重、缓急、主次。

在中医治疗学当中,在临床实践中,如何处理标本之间的关系呢?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如何具体处理标本之间的关系呢?遵循标本的原则。具体怎么处理呢?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把这十二个字记住。这就是中医学在治疗学当中,在标本这个原则指导下,全称叫标本缓急,是处理标本的基本原则,总的标本缓急原则。那怎么处理呢?处理的方法叫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这十二个字,就是中医学在标本治疗原则的指导下,具体灵活地处理方法。根据病情的缓急来决定或者治标,或者治本,或者标本同治。第一个讲急则治标。急则治标,是指标病急迫,危急生命,或影响本病治疗的时候,在这样的条件下,先治标。那么从证候来说,有标证,证急,也有症状急,有的病是先有病急,无论是症状急,证候急,疾病急,谁急先治谁。这个急,急到什么程度呢?危及患者的生命。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本是什么,都必须采取应急措施,挽救患者生命,为治本提供条件。这个处理过程,就叫做急则治标。急则治标适用的条件:卒病,就是突然发病,病情危急,也就是暴病,中医讲暴病治疗不宜缓,迅速祛邪,使邪气不往里面深入。在学习过程中,比较难掌握的就是我们讲这个定义。当病情危及生命的时候,或者出现了某些危及生命的特殊症状,在这种情况下,不考虑病因如何?不考虑本如何?暂时来挽救患者生命,把这个叫急则治标。曾经多次提到一个大失血的问题,大失血的患者,失血可以因为寒热虚实而来,它的本,所在的脏腑不同,但是当前的主要矛盾,患者突然短时间大量失血,出现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神志昏迷,那么大失血是表现突出一个症状,生命出现危急状态,在这个时候,还是按照辨证的要求辨别阴阳寒热虚实去治疗呢?还是暂时先把血止住呢?中医讲气随血脱,大失血,随之而出现气脱,气脱就会危及患者生命。在这种情况下,那么急则治标,暂时采取迅速止血的方法,可以使气不继续脱,避免患者迅速导致亡阳而死亡,血止就为正确地按照阴阳虚实来辨证治疗创造了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急则治标。

这节课到这里,休息一会。


 

第71 讲 治则(二):正治、反治
 

接着上课。上一节我们讲了标本的含义和处理标本的方式,讲了第一个急则治标。急则治标第一种条件是当标病危及生命的时候,不论本为何,先治标,而后治本,即急则治其标。另外一种情况,卒病或者原(来)有疾病,突然得了新病。比如,平时这个人阳气很虚,脾肾阳虚而腹泻,突然得了感冒。在这种情况下,感冒急,为了防止这个外感风寒病邪入里,可以首先祛除风寒,治疗表证,这也叫急则治其标。那么先病为本,后病为标,急则治标。第二叫缓则治本,是指病情缓和,针对病之根本而治,称之为缓则治本。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在疾病过程中,这是最一般的,病情允许,疾病的状态允许医生去求本,而来治本。在这种情况下,叫做什么呢?缓则治其本。在临床治疗过程当中,你们在将来学习临床医学的时候,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这样的。急则治其标,仅仅是权衡之计,临时的,最终我们讲治病求本的定义的时候讲就是针对疾病的根本而治。那么缓则治其本,这是第二。第三、标本兼治。标本兼治是标病和本病都重,在这种情况下,两者同时兼顾,可以出现标本俱急,也可以出现标本俱缓。总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同时来考虑,病的先后也要同时考虑,就是同时来进行处理。这种情况也是在临床最多用的。刚才我们举肝硬化那个例子,肝硬化腹水。那么标病急,水;正虚也急。一种处理方法,先治水后治标,先治水的问题,后来扶正。也可以处理过程当中,先扶正,为逐水、化瘀,(给)攻伐的方法提供个条件。我们从标本来看,如果站在正虚,机体阴阳气血极度之虚,导致气滞血瘀水停。气滞、血瘀、水停为标,机体的肝脾肾功能阴阳失调为本。在这种情况下,用标本来分析,我们急则治其标。当高度腹水危及生命的时候,权衡之计泻水攻伐,回头来再扶正。缓则治其本,在这种情况下,缓则治其本,既要祛邪又可以扶正。处理方法,单纯扶正,提高肝脾肾脏腑的功能,那么就可以解决气、血、水交相为患。但多数情况下,注意一点,既要理气化瘀、行水,又要调整肝脾肾的阴阳失调,补其虚。就是虚实标本同时处理。多数情况下,特别是将来同学们学习方剂的时候,认真读方剂,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虚实同时处理,标本同时处理的。这里从疾病的现象主和次,标和本来分析,仍然本质上还是解决虚实之间的关系。多数情况下,就是权衡两者的关系来处理。那么标本并用仍然是要分清孰轻孰重,最终的结果还是要分清正和邪之间的孰轻孰重,这是从疾病的现象来看。由脏腑的功能失调来看病表现出来的的征象,孰标孰本,最后落脚点还是扶正祛邪,还是解决邪正之间的关系。这是第三个原则。我们讲了,标本,治标治本。下面讲正治、反治。正治、反治这是这一节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首先讲它的定义。

第一、讲正治,讲定义。正治是指逆其证候性质而治。注意“逆治”。逆什么呢?逆性质而治。什么性质呢?证候的性质而治。把它高度抽象出来,逆其证候性质而治。习称正治法。按照我们现在规定的,它属于治则。我们把它的属去掉,如果加上属,那就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治疗原则称之为正治。应该这样来表述。我们一般情况下表达之,是把它的属,在特定环境下讲它定义,把它属去掉,就剩其内涵,特性,简称逆治。这个“逆”是逆其证候性质。怎样理解逆其证候性质而治呢?主要指其含义来说的。最基本的性质就是寒热,证候性质属寒,寒者热之,用温热方法治疗。那么这个热的性质就是给予治疗的方法所产生的效应——热,或者药物的属性是热,针灸按摩的属性是热,产生的作用还是热,是针对这寒而去的,和寒的性质相反,“反”称之为“逆”,这叫做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称为逆治。

第二、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正治?它的适应证?它的适应证就是本质与现象相一致的证候。我们讲疾病的本质和现象,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致的。前面我们提到了,在特殊情况下,出现了寒热的真假,虚实的真假,那具体的处理方法?在正治这个内涵里面,包括哪些具体的原则呢?(一)寒则热之,它的适应证是指寒证表现出来寒象,用温热的方法进行治疗。用温热的进行治疗。这个温热不仅是指药物的性质,还指治疗措施所产生的效应表现为温热。热与寒相对,热逆寒象而治,寒者热之。(二)热者寒之。热证表现出疾病的现象属性为热象,用寒凉以治,用寒性凉性的药物,或者是各种治疗措施所产生的效应表现为有寒凉的效应,来针对热象而治,这叫热者寒之。(三)那么虚者补之,虚证出现虚象,扶正以补虚,以治虚,就是扶正以治,这也叫逆其现象而治。虚,(就)补。(四)那么实者泻之,实证出现典型的实象,祛邪以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属于正治的范畴。这个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仍然是治则,不是治法。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这个原则指导下,还有许许多多的具体的治疗方法。在学到这里的时候,大家一定把这个概念搞清楚,我们现在讲的前提,正治属于治则,治疗原则。它的下面讲了有寒热虚实,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它仍然属于治则的范畴之内。这个大家今后在使用这个概念的时候,不要再把治法和治则混同起来,习称我们可以叫治疗大法。看过去的文献说正治,它不说正治,说正治法,这个“法”是指法则而言的,不是指方法而言的,分清楚。这是正治。多种情况下,是针对疾病的本质而治,那么都属于正治范畴之内。

第二、最难的是反治,首先讲它的定义。什么叫反治?反治是指顺从疾病假象性质而治。注意这个定义,他站在这个角度来定义了。立足点,考察疾病的假象性质,是顺从疾病假象性质而治,所以又称“从治”。本质上仍然是正治。学习这个概念注意,定义正治的时候,说逆其证候性质而治。定义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性质而治,假象是指它的性质来说的。也可以换成顺从证候假象的性质。我们前面讲,寒热真假、虚实真假,这是立足点,不是从本,看它的疾病的本质,而是看那个假象。根据假象的性质来判断,确定一个原则。那么和假象性质相一致,这种原则就叫什么呢?就叫反治,又称“从治”。习惯上,我们这样来表达它。记住这个反治是顺从疾病的假象的性质,它反映出来的假象的性质。强调那个假象的性质。它的适应证就是疾病的本质和现象不完全一致的证候,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这种大法。就是按照这个原则来确定治疗方法。疾病的本质与现象不完全一致而出现假象的证候,它适应这样的证候。正治呢?是疾病的本质和现象完全一致,属于这样的证候。它俩有不完全一样的地方。下面有四个概念,也就是四个原则。其一叫热因热用。何谓热因热用呢?一记住定义;二记住适应证。定义,用温热以治,具有假热之征,这个原则就叫热因热用。把属去掉。简单地记就以热治热。那怎样理解以热治热呢?就是用温热以治,药物的属性,针灸按摩的属性;或者是它们所产生的效应,产生温热的效应。治什么呢?治有假热之征的,治那个假热,这个叫以热治热。它的适应证,真寒假热证。我们在前面讲寒热真假的时候提到阴阳格拒,格阳、戴阳。内真寒外假热,阴盛于内格阳于外,表现出阳虚之极,阴寒内盛,而外面出现假热征象。我们使用四逆汤来治疗。将来学习《伤寒论》的时候使用四逆汤,它是温热药物,可是,这个患者表现出来的假热现象或者叫身反不热,或者是颧红如妆。这个药物的属性,四逆汤,干姜、附子、甘草。它的属性,温热的属性和身反不热这个假象的性质,以及面红如妆这个性质,热象相一致。站在假象这个角度来看,这种治疗的原则叫做反治。为什么刚才我们定义讲是(反)治还是正治呢?真寒假热,用温热以治那个假热的征象,使它的性质和假热征象一致。实际上这个疾病的本质是阳虚之极,阴寒内盛,用温热来治之,那不就是寒者热之吗?所以说,本质上,仍然是属于正治。只是我们从历史到今天,传统上留下这么一个概念。就是人们思考问题,看站在什么角度来看。就像下定义一样,一个术语,可以从不同角度,甚至下好多好多定义。那就看考察问题的时候站在什么角度,在什么条件下来揭示这个事物的本质。反治,就是站在事物假象这个角度,来揭示它的本质,给它下定义。其二、寒因寒用。是用寒凉以治,具有假寒之征,这个原则叫寒因寒用,简称以寒治寒。它的适应证,真热假寒。我们在讲肝风内动提到过热极生风。讲真热假寒的时候讲到厥,热深厥亦深,热微厥亦微,给用的是寒凉药物。就举那个热极生风,热深厥亦深,用白虎汤,用大承气汤,用牛黄安宫丸,紫雪丹,至宝丹,都是寒凉药物。那么这个寒的性质和患者表现出来的四肢厥逆,手足不温那个性质,它俩是一致的。站在四肢厥逆,手足不温,疾病假象这个角度来看药物的性质,和它产生效应的性质,两者相一致。站在这个角度来定义,这种治疗原则叫做反治。本质上还是正治。热者寒之,给的药物,白虎汤也好,大承气汤也好,安宫(牛黄)丸,叫三宝,三宝也好,都是寒,寒是针对热去的,站在假象上看,它俩甚至是一致的。这是这四个概念当中,热因热用、寒因寒用是最常用的,也是比较容易学的,好理解的。底下这个塞因塞用、通因通用,不常用,但是也难理解。其三、下面讲塞因塞用。定义,用补益以治,具有假实之征的(病证治法)。这个假实,大家注意,定义里面加个括号,叫虚性闭塞不通,强调这个闭塞不通是虚,虚性的闭塞不通。注意:不通,可以因虚而闭,也可以因实而塞。简称叫以补开塞。具有不通,类似实,但是是因虚而致,那么最后用补益以治,就是以补来开启假实,开启这个虚性闭塞不通,把这个叫做塞因塞用。它的适应证,真虚假实证。它的病机是真虚假实。那么产生的证候就是真虚假实证。我们前面在讲邪盛正衰,邪正虚实的时候讲到真虚假实,多次举这个例子,脾虚腹胀,脾气越虚,腹部越胀,站在这个胀这个角度看,胀,气机不通,属于实,立足点看这个,但是揭示疾病的本质是因虚而胀。那么虚就得补,补是扶正的,不是祛邪的。看这个胀,把它当作实,就应该祛邪。而那个实是假实。在这种情况下,用补虚来开塞,最后作用点还是立足于那个虚。看疾病的本质,补其虚,气滞就通。站在那个不通把它当作实,那么你要再补的话,就犯了虚虚实实之祸了。本来是实,应该祛实,你还扶正,它俩正好相反。本质上,还是揭示疾病的本质而治。这个定义,是最不好理解的。记住四个字,以补开塞。这个塞,是虚性的闭塞。把那个塞当作假实,当作实,但是它是因虚而导致的。不应该出现这个症状,那么它出现了,当作假实,就假定它属实,这么规定它。大家看虚证里面,脏腑之虚,出现气滞不通的症状太多了。为了学习这个定义,古人给我们留下这个概念,来这样定义它,这样来理解它,就可以了。刚才举那个脾虚腹胀,最早是从这个历代医家注解《伤寒论》太阳病那个坏病来说的。太阳病,下之后,腹胀,讲那个腹满而痛,用健脾益气的方法来治疗,补其脾,益其气,最后塞就通了。这个补药所产生的效应和那个假实正好相一致,叫堵。那么不通,补,还是让它不通,就这个意义来理解的。这个是最难理解的概念。记住是用补益以治假实,记住它的适应证就可以了。其四、最后一个通因通用,要比塞因塞用还能好理解一点。通因通用,指用通利以治具有假虚,实性通泄之征。把这个原则叫做通因通用,简称以通治通。它的适应证叫真实假虚。我们在前面讲病机学的时候,曾经提到一个热结旁流,最早是由《伤寒论》在阳明篇,阳明腑实证,和少阴篇,少阴三急下,提出这个概念,热结旁流。热结旁流是胃肠有燥屎和邪热搏结,实邪存在,可它表现的临床症状,如果现象和本质一致,本应该是大便秘结不通。可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它却热结旁流。用《伤寒论》的话叫做自利清水色纯青,用我们今天的话来理解应该是稀便有恶臭味。它本来应该是大便秘结不通,恰恰出现了吐泻症状,腹泻,表现为大便粘稠,甚至可以出现稀水,不是清水,有粘稠有恶臭味的稀便。看这个稀便,看这个腹泻叫做通,它治疗的方法是大黄、芒硝,叫大承气汤,苦寒攻下的结果仍然是让它通。承气汤,大承气汤也好,调味承气汤也好,小承气汤也好,是针对这个燥屎和邪热相搏结,是针对那个去的,是攻下的方法治疗的。本来药物的作用趋势,叫它下,让它排泄,而表现大便的症状也是通。把这个叫做以通治通。在这种情况下,定它的治疗原则,着眼点看大便稀,热结旁流,实际上是祛邪,攻燥屎和邪热搏结的。在这种情况下,定义它反治,把它叫以通治通。再举个例子,将来同学们学习痢疾的时候,痢疾,湿热痢,里急后重、腹痛、发热、便脓血、舌苔黄、脉数,一派实热的征象。中医讲无湿不作泻,讲湿热,前面讲大肠湿热已讲过了。在这种情况下,将来学《内科》的时候,老师第一关要过,清利大肠湿热,清利大肠湿热是祛邪,使邪气、湿热之邪从大肠而去。作用趋势,从大肠排泄出去。那么大便表现是泻,站在大便那个泻,痢疾那个泻,看他使用药物那个趋势,叫做以通治通。再举个例子,这在妇科里面,这个原则是非常有意义的。子宫出血,比如,将来讲病的时候,有一个叫崩漏,叫崩。现在的西医里面叫功能性子宫出血,属于崩漏这个范畴之内。月经量多,流血不止,这是前提,血中夹有瘀块,甚则色紫暗,判断出血这个性状,属于中医有瘀(血)。咱们讲血瘀的概念的时候,这个致病特征有瘀块,标志着有瘀血,血色紫暗标志着有瘀血,特别出现瘀块的时候。那么大量出血,血中夹有瘀块,肚子痛,发胀,中医认识它的病机,揭示它疾病的本质叫因瘀。瘀血不去,因瘀血而导致出血。因瘀而出血。按照中医的认识,治病求本的原则,必须活血化瘀,瘀去则血止。活血化瘀,使瘀血从体内驱除出去,这就通,驱邪,通啊。可是它表现的症状是阴道大量出血,这个症状也是通,看它那个症状,把它那个出血那个通那个现象,再回过头来与那个瘀血停留在体内那个疾病的本质,这个本质和现象,把它那个现象当作假,把瘀血这个本质当作真。就是说,按照一般思考问题,那个体内有瘀血,胞宫有瘀血阻滞,她应该一定反映出来瘀血的一般指征。除了有瘀块之外,而恰恰要通,出血。在这种情况下,活血化瘀以止血,以通治通。看它的症状的趋向,把它当作什么呢?当作反治,以通治通。为什么刚才强调一句是非常有意义呢?一般没有经验的医生,李老师刚才你讲了急则治其标,那大量失血就会出现亡阳怎么办?亡阴亡阳怎么办呢?那迅速止血,甚至可以使用大量的炭剂收涩药。将来同学们学习中药的时候进一步讲它,很快止血,中药止血效果非常好。可是,止血随之而来的,患者肚子越来越胀,等下一次出血比这一次出血还厉害,瘀不去则血不止。所以,中医治疗出血性疾病是要止血,后面还跟一句话,慎用收涩药物。所以唐容川在《血证论》里面提出来,第一关止血;第二关化瘀,紧接着就化瘀。止血必留瘀,本来已有瘀了,那么你再止血,瘀上加瘀,瘀不去,下次流血比这次还甚。将来学习妇科,学习崩漏的时候,老师还要反复讲,咱们这里通过这几个例子,帮帮同学们来理解什么叫以通治通。反治,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是为了讲述这个定义,为了讲它那个适应证,我们分析的结果,它和正治完全一致,本质上仍然属正治。就是人们看问题、思考问题的时候,站在另一个角度给这几个术语下一个定义。那么我们这里也是按传统给我们留下来的讲,仍然应用到今天。所以,我们在这里也给同学们讲,正治、反治这样一条基本治疗原则。在特殊情况下,是用反治这个原则来看问题,本质还是正治。实质上就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这个反治,这几个术语要求记住定义,记住适应证。联系到我们前面讲的病机的虚实、寒热、真假,把这两者,将来在学习证候学的时候,虚实、寒热、真假,把这三者统一起来理解。

下面讲一讲第三个问题,讲正治和反治的关系。就疾病而言,通过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从本质和现象来讲,一致还是有某些不一致。按照这个来分,以这个标准来分,把治疗原则分为正治和反治。当疾病的本质和现象完全一致的时候,寒证就出寒象,热证就出热象,虚证就只有虚象,实证只有实象。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正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疾病的现象出现某些假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在这种情况下,用反治来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应用反治的原则。本质上,仍然是正治。人们的思维方式就是从本质到现象。可是,另外一种思维方式,就从假象入手,来看这事物的本质。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就使用反治这样一个术语表达它。习惯上,仍然是正治,我们是从正治来考虑。一定是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真寒假热、真热假寒,这句话结论就是病机,就是揭示疾病的本质,你不看它假象,已经定它是假象了。所以,治疗方法应该遵从治疗原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可是,这时候,思考方式和正治的思考方式不同。就这个意义讲,在这种情况下,给它取个名,叫反治。无论是正治,(还是)反治,都是遵循着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就这个意义讲,它们都是治病求本,都是求本而治。第二、讲讲这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上述从疾病的本质和现象上来分析,它们都属于治病求本。无论是正治(还是)反治,本质相同,都是针对疾病的本质而治。处理的具体方法、方式上,有所区别。站在什么角度来看,逆病象的性质而治,规定它为正治;从病象的性质而治,这个病象是指假象,就叫做反治。具体在临床运用的时候,按照它一般规律,就是疾病的发展,按照正常规律发展,比较单纯不复杂,也就是说,现象和本质完全一致,最容易判断,这也是最一般的规律。现象一定反映本质,而且和本质相一致,反映的现象和本质的属性相一致。多数情况下,一般情况下,都进行正治,用正治的概念来表述这个原则。特殊情况下,是指病情发展的异常,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本质和现象不完全一致的时候,仅仅出现寒热虚实的真假。就证候来说,仅仅四个证候。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也是从本而治,但是作为揭示这种现象,站在另外一个思维角度来看,从假象为考察的目标,来进入疾病的本质。在这种情况下,呈这种原则、处理原则,叫做反治,在特殊情况下用。一般来说,我们一般的思维,按照一般的思维规律,那么都是正治。极特殊情况下,就是反复强调这种特殊情况下,是人们考察问题的角度不同,站在什么(样的)一个角度,以什么为考察问题的标志,来揭示疾病的本质和现象的关系。站在假象这个角度,以假象为考察问题、思考问题的标志,从假象入手,然后揭示疾病的本质,站在这个角度,本来是正治,本质上正治,我们就这样规定它又是叫做反治,仅此而已。但这几个概念又难,不好理解,还得认真去学习,认真去理解。最终理解,正治和反治,本质相同;为什么古人,中医历代医家都非常强调反治?为什么要抽象出反治这个概念?这个概念,这个思维的过程、抽象的过程是按照什么思维路线抽象出来的?理解到这个程度,这个反治,记住这个概念、适应证就容易了。否则的话,背,就很难理解。考察这个概念提出是在什么条件下?它是怎样思维,最后抽象出这个概念的?而我们今天学习,就要从它的思维规律入手,看他站在什么角度来分析疾病的现象和本质。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反治就非常容易学了。它和正治是一个道理。将来老师讲热极生风的时候,开牛黄安宫丸、至宝丹、紫雪丹的时候,老师可能就不讲这几个字。将来学方剂,就是牛黄安宫丸它有什么作用?他从正面来说,适应证,其中有一个热极生风,一个热厥仅此而已。就不会再从反治这个角度说它是反治。一般情况下,是不这样的。咱们讲基础,这几个概念是躲不过去的,非讲不可。我们今天讲,反复强调他站在什么角度?按照什么思维路线,怎样形成的概念?讲这个,旨在帮助同学们来很好地理解反治这几个概念。这是这一节非常难学的几个定义。下面讲第五个原则,调整阴阳。这个在阴阳学说里面讲过一次了,在这里头再复习一次,从治则这个角度,我们再复习一次。这个在治疗原则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你说治病必求其本,求本,本于阴阳。所以,在这个思维路线下,首先讲原则,考虑治病的原则就是调整阴阳了吧。调整阴阳基本的病理机制是阴阳的偏盛偏衰,按照这个思维路线下来,阴阳偏盛和阴阳偏衰。第一、那么阴阳偏盛,就泻其有余,实则泻之。具体言,实则泻之,还要进一步分,疾病性质的病变性质的寒和热,还得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个原则来处理。阴盛它表现为寒,实寒证,那就是寒者热之;阳盛,实热证,就是热者寒之,这是一、最基本的原则。在处理阴盛和阳盛的时候,还要考虑,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也就是说,阳盛必损阴,阴盛必损阳。在寒者热之,实者泻之的前提下,还要进一步来分析,按照阴盛则阳病。比如阴盛,那么损伤人体的阳气的程度,考察出没出现阳虚。如果出现,既有阴盛,又有一定程度的阳虚,这个时候,在寒者热之,实者泻之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兼顾助阳。这个原则体现了虚实都有了,阴寒内盛是实,它必然损伤人体阳气,一旦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阳虚的时候,又没完全转化,由阴盛转化为阳虚。那就必须权衡,我们前面讲这个标本主次,轻重缓急,兼顾助阳。助阳就补阳,既要祛邪又要扶正。一旦阳虚逐渐地加剧,在一定的条件下,由阴盛就转化为阳虚,那么由实寒转化为虚寒。到那个时候,就是进入阴阳偏衰的条件了。相反,阳盛表现出实热证,祛邪,实则泻其有余,热者寒之。阳盛必损阴,因此,还要考虑机体阴液损伤的程度。根据(阴液)损伤的不同程度,还要兼顾养阴。

第二、阴阳偏衰。阴阳偏衰,叫虚者补之,也叫补其不足。虚者补之,同样也要分寒和热的,也要运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个原则来处理它。阴虚表现为虚热证,热证,属虚,那么虚者补之,就补阴。补阴的方法两种:一个是平补;一个是传统的补法。传统的补法就叫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又称阳病治阴。那么阴衰,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阴衰必然导致阳也衰。所以调整阴衰,补其不足的时候,也要考虑它有阳衰的存在,必然会出现这个结果。即使没有出现阳衰,采取平补的方法,也是补阴为主,兼顾补阳。把这个叫什么呢?叫阳中求阴。与之相反,阳衰表现为虚寒证。虚寒证,补阳,叫壮火之主,以制阳光,或者称之为阴病治阳。同样,阳虚必然也会累及阴虚。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那么又抽象出一个原则,叫阴中求阳,补阳稍加滋阴药物。解释滋阴药物,那么就是阴中求阳。这又出现一个原则。至于阴阳互损,这个就简单了,最终的病理结果是阴阳两虚。阳损及阴,是以阳虚为主;阴损及阳,是以阴虚为主。治疗,两者都兼顾,但是要分清主次。文献上,也把它们称之为补阴配阳,补阳配阴。那么可以不要这样记,很简单,既然是阴阳两虚,那就是阴阳双补,但是要分清主次。阳虚为主,就是重在补阳;阴虚为主,就重在补阴。最一般的规律就是泻其有余,补其不足。在这个前提下,实际上,阴阳互损是在阴阳偏衰里面特殊的处理方法。它也表现了中医理论的进一步往前发展,重点就是那个平补法的出现。阴阳亡失,又是亡阴,又是亡阳,一个是回阳,一个是救阴,前提是脱阴脱阳,都要加上固脱。阴阳格拒,又回到前面讲的反治上去。那么阴盛格阳,阳盛格阴,阴盛格阳就是真寒假热,就得热因热用;阳盛格阴,表现出真热假寒证,就得寒因寒用。它属于反,用反这个定义来说,它就是反治,本质上它还是正治。习惯上,我们把它用反治来定义的时候,就叫反治。

调整阴阳,最重要的是掌握偏盛偏衰它的基本原则,同时要考虑,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阴盛要损阳,阳盛要损阴。正确地把握损阴也好,损阳也好,它表现的程度。一旦出现,那就在祛邪的时候,兼顾扶正,或者是滋阴或者是补阳。容易掌握的,就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单纯祛邪。单纯的阴盛,单纯的阳盛。难以把握的就是阳盛则损阴,阴盛则损阳。一旦出现阴损和阳损的时候,在治疗过程中,在祛邪的同时,必须兼顾阴之损和阳之虚,这个是在学习过程中比较难以掌握的。难掌握,是指在辨证过程中正确地把握、分析。也可能出现典型的实证,实寒和实热,机体还没有明显表现出来损阴和损阳的特征。但是理论已经讲到了,必须考虑到。这个曾经反复提到,白虎汤这个石膏,本来是阳明气分,这个卫气营血的气分证,按照六经辨证的时候,阳明经证,是邪热炽盛,没有和燥屎搏结。和燥屎搏结,就变成腑实证了。它叫做经证,不叫腑证,是邪热炽盛,阳明经有邪热炽盛,出现高热,口渴,汗出,脉洪数。那么口渴的标志,就热盛必伤津了,也可以同样用一派苦寒药。为什么它必须用石膏呢?石膏既可以清热,又可以保护津液。既使不口渴,也同样可以用白虎汤。不一定,也可以,只要是阳明经证的大热就可以。那就是说,口渴的程度不同,它反映出来的伤津的程度也可以不出现这个程度。但是也必须用石膏,理论上,已经定了阳盛必损阴,只要阳热盛肯定要损阴。尽管它可以暂时表现不出来。但是,治疗的时候,按照这个治疗原则,必须考虑顾阴。这个思想,这个辨证思维的思想,将来同学们在学习中药学的时候,药物的配伍;在学方剂学的时候,讲方剂的配伍规律的时候,它是通过药物的配伍和方剂的配伍来体现出中医的治疗思想。好,这节课到这里,休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