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吟诗诵文也得有腔有调

 大闲人 2013-01-10

吟诗诵文也得“有腔有调”

文汇报2013-01-10第七版  王柏玲

学者呼吁传承抢救几近"失声"的唐调 吟诗诵文也得"有腔有调"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在前日举行的"唐调吟诵和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杨浦区工农新村小学二年级学生抑扬顿挫地吟诵着《木兰辞》。这首乐府民歌按照教学计划是初中的学习内容,但这些七八岁的小学生只花了一周时间就能流利背诵,他们的"法宝"就是"唐调",只是,这种古诗文吟诵法正面临传承危机。

  "唐调"全称是"唐蔚芝先生读文法",是我国众多吟诵调中的一种,它前承桐城派,后因唐文治(蔚芝)先生研习、集成和推广而得以流传至今。

  唐文治曾任上海高等实业学校(原名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前身)监督,1920年创办无锡国学专修馆。他不但精通经学、文学,还擅长吟诵,他创立的"唐调"读诗、词、文章皆可,极富音乐性。

  

不了解吟诵,就不能说了解古诗文

  "我国吟诵调众多,唐调是其中保存较好的一种。"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徐健顺介绍说,吟诵是中国人传统的读书和创作方式,吟指吟诗,诵指诵文。几千年来,中国人读诗词文赋都是有腔有调的,而不是像我们今天这样平铺直叙地"念"。但随着私塾退出历史舞台,这种传统的读书方式也渐渐淡出人们视野。

  "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古诗文通常只关注结构、修辞、释义等,对吟诵知之甚少。"徐健顺说,不了解吟诵,就不能说了解古诗文。汉诗文的读法自古以来都是有规矩的,如入短韵长、依字行腔、平长仄短、平低仄高等。吟诵时声音的长短高低都是有意义的,高兴时声高,低落时声低。学习古诗文,如果只知其意,不知其声,只能说学会了一半。

  

再不抢救,这些声音就消失了

  目前全国专职从事吟诵收集整理工作的骨干力量不过十人左右。为了留住汉诗文的声音痕迹,徐健顺的团队大部分时间奔波于全国各地采风,他把这项工作称作"抢救"。粗略估计,全国会吟诵的有几千人,大多已八九十岁,而且散布在各地,很难找到。"再不抢救,这些声音就永久消失了。"

  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本色语文工作室主持人、语文特级教师杨先国就碰到过令他遗憾至今的事。2006年,他和工作室的老师登门拜访复旦大学喻蘅教授,并约定日期采录喻老的诗词吟诵。第二次带着录制设备如约前去,喻老因大病初愈,希望改在春暖花开的日子再录。但之后等来的却是喻老去世的消息。

  曾经亲聆唐文治先生吟诵的陈以鸿先生今年已是90高龄,对于唐调的传承,他也是非常着急。唐调传人主要是无锡国专的学生,学校存在的三十年间毕业生总数不超过2000人。2009年,陈老和无锡国专校友范敬宜、萧善芗一同赴京参加"中华吟诵周"活动,但第二年范敬宜就过世了。"岁月无情,自然规律不可违抗,我们要有紧迫感啊!"

  

吟诵让学生喜欢古诗文

  "在日本,吟诵汉诗文已经是最大的文化产业之一,日本诵诗会的注册成员有500多万。韩国的大学和民间也活跃着一大批口耳相传的汉诗文吟诵者,越南的大学里还有中国古诗文吟诵课。"国外的吟诵传承和推广,让徐健顺羡慕之余更多了一份责任感。

  近几年,徐健顺所在的中华吟诵学会除了抓紧采集各地吟诵调,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到中小学进行推广。目前全国有近千所学校正在开展吟诵教学。对于吟诵的传承,徐健顺表示乐观。他提到最近北京的一项调查显示,小学13门课中,语文学科最不受欢迎,其中语法学习和古诗文学习最不受欢迎。"现在的古诗文教学面目可憎,乏味无趣,但吟诵可以改变这一局面。我们在推广吟诵的学校调查显示,喜欢古诗文的学生占到99%。"

  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本色语文工作室的杨先国和刘德隆两位老师近年来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广吟诵进校园。他们搜集了数十种吟诵调,经过分析、比较,2010年开始以唐文治先生1948年的录音为基础,以陈以鸿先生近年的录像为基本教材,把唐调引进语文教师培训课程,三年来已有260余位教师对吟诵这一读书方法有了初步了解,其中四分之一的老师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据悉,杨浦区目前有近10所中小学在不同程度地开展吟诵教学。

  本报记者 王柏玲

吟诵,以我心体会古人心 一张光盘引出一家四代的唐调情缘

  在"唐调吟诵和语文教学"研讨会现场,工农新村小学校长陆鸣安带来了一份珍贵的礼物--由唐调传人沈永女士发动家族成员汇集录制而成的《沈门唐调》光盘,从而引出一段一家四代的唐调情缘。

  工农新村小学去年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偶然发现来自网名为"敬亭山庄"的两篇博文《也谈唐调》和《飘洋过海的唐调》,于是主动跟帖与博主联系,很快得到了博主儿子的回应。老师们惊喜地得知,"敬亭山庄"博主沈永女士竟然是唐文治先生三大高足之一、国学大师陈柱(陈柱尊)的外孙女,其父母沈乾雍、陈松英均是无锡国专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的学生,曾直接受业于唐文治先生。

  现年75岁的沈永是家中长女,毕业于北京大学。她介绍说,他们姐弟四人吟诵的"唐调"都源于父母亲,属于第三代唐调传人。

  "当你反复地特别是摇头晃脑地进入忘我境地吟诵时,就会觉得离诗所要表达的真实境界越来越近。"沈永说,"只有会吟诵,才能把诗文中每个字的长短高低、抑扬顿挫,以及蕴藉其中的情感琢磨清楚,才能做到'以我之心体会古人之心'。"

  据沈永回忆,她父亲沈乾雍当年就吟诵法曾经在上海师院上过大课,反响很大。而她母亲上世纪80年代带领他们姐弟吟诵的音频资料也保存至今。得知上海要举办"唐调吟诵和语文教学"研讨会,沈永发动全家着手整理家学唐调曲目,一张汇集家族四代唐调吟诵的光盘终于在研讨会前录制完成。
 

《登鹳雀楼》并非励志诗

  《登鹳雀楼》,很多人把它当做奋发向上的激励诗,祝福别人常说:"祝你更上层楼",这在古代就要闹笑话了。因为在古人眼里,登楼通常传递的是低落的情绪。"为什么会理解错,就是因为读错了。"徐健顺解释说,这首诗是押"iou"韵,尤韵不会有奋发图强的诗,因为这个韵太软。我们现在读"更上一层楼"都是用激昂向上的声调,其实吟诵的声调是往下走的,而且逐渐拖长,表达的是作者对人生苦短的慨叹。

  杜牧的《清明》最后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现在习惯的朗诵节奏是"前四后三",后三字重读。教材中的解释是,最后作者笔锋一转,心情豁然开朗。"这也是因为不了解吟诵而产生的误解。"徐健顺介绍说,吟诵时,这句诗应该是"前二后五","牧童"拖长音,表达的是诗人思念远方的亲人,想找个地方借酒浇愁,于是见到一个牧童就问哪里有酒家,牧童随手一指,告诉他远处多少里之外有个杏花村。"作者是用牧童的无忧无虑和杏花的明亮意象来反衬自己的孤独忧郁。"徐健顺说,"不了解古诗文的轻重缓急和平仄韵律,就不知道在哪里断句,在哪里重读。读错了,理解就完全错了。"


  • 图片作者:冯晓瑜

  • 图片作者:冯晓瑜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