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和五脏五行音(音乐与养生 )

 图书 馆员 2013-01-12
元和五脏五行音乐『中国古曲网 』

强脾  1 (哆)

强肺 2  (来)

强肾  3.6(米 啦)

舒肝  7.4(西 发)

强心  5 (索) 

肾水黑 羽音:(米啦)反复连续念或唱1——2小时开始出声,累了就默唱,专心些必有效验。

功效: 消炎,清热,软化血管;

适应症: 肾炎,肾结核;

尿道炎,膀胱炎;

腰肌劳损,风湿关节炎;

妇女阴道炎,白带过多和神经衰弱。、

预防骨髓炎,预防肾虚所引起的头晕、目眩。精力不足、发育不良。

歌唱家很少有身体不好的,就是丹田之气充足,他们每天的练声,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好的五脏锻炼。人的五脏六腑健康了,也就不容易生病了!大家不妨试试看,很简便易行的,身体有了好转情回来告诉一声,谢谢。

(前面已经有很多人受益了。回来告诉说这里好了,那里好了的,希望博友们也一样受益。)










 
 
音乐养生和音乐疗法
 
   古今中外无数实例证实,音乐可以解忧养生,鼓舞斗志,也可以祛病延年。音乐疗法是心理疗法的一个分支,具有深邃的内涵和无穷的魅力。
    当你迈入考场前你是否聆听过青藏高原、黄河颂或卡门序曲?当听了这些激越亢奋,充满自信的乐曲后你的竞技状态和临场发挥是否会意外得好?当你遇到烦心事,心情郁闷沮丧彷徨时,是否拨冗静心地欣赏过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或者蓝色多瑙河?这些悠扬静谧令人心扉敞开的器乐是否已解开了你的心结,撤掉了心中的块垒?
    据一位在美国专修心理学的同行讲,美国许多老人院、老年公寓尽管物质生活富足医疗保障很好,但是老年人因为孤独、寂寞、抑郁、失眠导致的躯体和心理的病痛很难用药物收效,后来他的导师就给老人们增加了音乐疗法作为辅助治疗——— 整个老人院用《上帝保佑美利坚》做背景音乐使之不绝于耳,其他病症则“辨病施乐”。例如痛症用肖邦、舒伯特、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的不同的小夜曲;抗焦虑用天鹅湖、蓝色多瑙河;临终关怀用贝多芬的一些名曲。据说都收到了程度不同的疗效。
    音乐为何具有这么大的能量,为什么它既可以养生又可以祛病呢?
    音乐,就是一种周期性震动声源发出的音乐声波,这种特殊的物理信息(频率一般在27-400赫兹)通过听神经,经由心理和物理两途径调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兴奋和抑制达到协调、有序、和谐,因而纠正和排除了不利健康的坏信息,保留了好信息。
    音乐养生,就像信仰养生、药膳养生一样,它可以养正气,固本源、去杂念,驱邪气。用和谐动人的旋律点拨人的心音可使身心共振、内外共鸣、护固元气,达到气血畅旺,经络畅通,阴阳平衡。音乐养生的道理源于中医理论,其最为经典的释语就是: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万病生焉。机理在于美妙之音可加强人体的气化、气通、气足。难怪古人说:十二律神韵可通天地,合神明;可以泣鬼神、感天地、撼草木。
    天籁之音何以力量巨大,它的原理出自哪儿呢?出自中国的古代哲学,出自天人相应,阴阳五行。五行生克有序、协调就可使五脏元气冲和,精气神充沛,“阴平阳秘”,就可得到健康。这就是它的奥秘。
    现代音乐由七音符十二平均律组合,古代中国则是五音制律。五行有土金木火水,它们分别对应宫商角徵羽(12356);脾肺肝心肾;喉牙舌齿唇。就像气功六字诀锻炼,“嘘”音可清肝,“呵”音补心气,“呼”音健脾胃,“呬”音润肺,“吹”音补肾,“嘻”音通三焦一样,不同力度、速度、音程的音乐可产生效果各异的不自主的生理反射;不同的音符、旋律、节奏会振荡不同的脏腑经络,使之共鸣共振有序和谐,并能免其太过或不及,以此调节气化气通,从而维护身心健康。比如西医的焦虑症、抑郁症,它们多数可译归于中医学的“肝郁症”。中医所说之肝,主藏血,主筋健,主谋虑,主藏魂。可调节血运,调节情志,舒畅气机,平稳血压,利胆健脾,其生理功用主要的就是“主疏泄”,“肝”在五行中属木,水可生木,金又克木,所以中医治疗此类病多用六味地黄丸滋肝肾、固本源以恢复肝的疏泄功能,另用紫苑、桔梗、牛子等宣肺的药物克制肝气的太过;或用芍甘汤、逍遥丸柔肝缓肝之急迫,进而达到疏肝解郁,治疗烦怒、淡漠、失眠、厌世这一类病候。
    如同用药的道理,古代养生音乐也是依据阴阳五行为指导,在乐曲中制造和谐与平衡。多用羽、商、角为主音符编创主旋律组合乐曲以调控肝郁不舒。在整个乐曲起承转合中的每个乐段,其调式的始音尾音多为羽商角音并且音域相对较长一些,乐器多用古筝、笙、二胡、琵琶、扬琴、箫、籁等演奏,绝少用唢呐、笛子、打击乐之类。此种舒缓悠然之美音可震撼肝脏,鼓荡气机,疏通肝经从而达到疏解肝郁、镇静安神、调治焦虑紧张恐怖的症候。我们可以通过欣赏喜洋洋、雨打芭蕉、平湖秋月以及昆曲、京剧的一些片断调式感悟古人的智慧。

 

阴阳与音乐养生

心身调治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它用来说明万物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以及一切事物变化现象的属性,正所谓“阴阳者,万物之能使也。”“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与阳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根互用、相互消长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关系,以成“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之格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作为贯穿整个中医体系的一个基本脉络,阴阳平衡是身心健康的基础。东汉《太平经》运用阴阳学说解释音乐的起源和养生意义,认为音乐的发展是顺应宇宙万物阴阳相生、动静相应的规律的。对音乐的阴阳之理,我们可诠释为:高为阳,低为阴;大调为阳,小调为阴;强为阳,弱为阴;刚为阳,柔为阴;金革之声为阳,丝木之声为阴等。音乐养生,恰是针对机体阴阳偏胜偏衰的属性,用音乐的阴阳属性来补偏救弊,从而协调阴阳平衡。
  如对阳虚寒证患者,可温阳散寒,选用活跃、欢快、兴奋、激情的音乐进行欣赏。由于阴阳的相对性,也必须根据人们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艺术修养等诸多因素因人因地制宜。
  《五行与音乐养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将五音与天、地、身、心相联系,将角、徵、宫、商、羽分属木、火、土、金、水,从而五音与五脏相通,有了“五脏相音”学说,即宫声入脾,商音入肺,角声人肝,徵声入心,羽声入肾。在《左传》、《国语》、《管子》等史籍中也可看到五音与阴阳五行的关系。与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似,五音也是对立统一的,宫生徵,徵生商、商生羽、羽生角,羽属水,角属木,它们之间于调式上为主属关系,此为相生;而商、角属金、木;徵、羽属水、火,均为大二度,系不协和音程,在传统音乐中属相克。音乐的内蕴是以人的情感为轴心的,古人就将五音各调所发出的精神效应进行归类:“宫音和平雄厚,庄重宽宏;商音慷壮哀郁,惨怃健捷;角音圆长通澈,廉直温恭;徵音婉愉流利,雅而柔顺;羽音高洁澄净,淡荡清邈”。由五音的精神效应所决定,故“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五脏相音”学说在音乐养生中具有重要意义,正如《内经》中所指出,宫为脾之音,大而和也,叹者也,过思伤脾,可用宫音之亢奋使之愤怒,以治过思;商为肺之音,轻而劲也,哀者也,过忧伤肺,可用商音之欢快使之高兴,以治过忧……这也就是说,属本脏之音均可用于治疗本脏病,当然我们还可根据五行生克的规律,用于治疗他脏之病。一般说来,宫调式和徵调式色彩明亮,具有健脾、
  养心的作用,羽调式和角调式色彩上较暗淡,具有补肾、舒肝的作用,商调式介乎两者间,可使人感欣慰而有清肺之功效,因此根据不同的症情,依据五行学说选用适当的音乐可获得较好养生效果。

 

五音疗法
 
  就是根据中医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和五音对应,用角、徵、宫、商、羽五种不同的音调的音乐来治疗疾病。

  五音分属五行木、火、金、土、水通肝、心、肺、脾、肾五脏。具体应用时应该在全面分析病情的基础上,针对病症发生的脏腑、经络结合阴阳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选择相应的音乐对病人进行治疗。一般用来治疗由于社会心理因素所致的身心疾病。

  对于失眠、神经衰弱可选择一些亲切、温存,曲调低吟、节奏徐缓慢而平稳的音乐,于睡前收听,以起到安神宁心、镇静的作用如《平沙落雁》、烛影摇红》......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等引起的心悸、头晕、,可选择情调悠然、节奏徐缓的古典音乐与轻音乐。如《春江花夜月》、《平湖秋月》......

  对于忧郁症可选用格调欢乐、兴奋、舒畅、节奏明快活泼的曲目。如《喜洋洋》、《步步高》......达到舒心解颐郁的目的。

  对于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者,可选用节奏平缓舒心悦耳之曲,以促进食欲,调节胃肠功能。如《花好月圆》、《北国之春》......

  根据五音对应五脏的属性,对于肝气郁结,怒伤肝等肝胆疾病应该选择角调式曲目如《草木青青》、〈绿叶迎风〉

     心气不足用徵调式曲目如〈喜相逢〉、〈百鸟朝凤〉....

     思伤睥致脾气虚脾胃不和者可选宫调式曲目,如〈秋湖月夜〉、〈鸟投林〉.....

  忧伤肺所致肥气虚,肺失宣降所致咳喘,可选商调式音乐,如〈阳关三叠〉、〈黄河大合唱〉......

  肾气虚、肾不纳气所致的咳喘,可选择羽调动式曲目。〈昭君怨〉、〈塞上曲〉等。

  另外,在用五音治疗情志时,可依据五志相胜的原理,选择相应的曲目。

  如以悲切的商调式来音乐治疗因怒极而致的神经亢奋,狂躁的病态;

  用恐惧的羽调式音乐来治疗因过度喜悦而致的心气涣散、神不守舍的疾病;

  用鲜明、舒畅的角调式音乐来治疗思虑过度而致的神情低落、沉闷的疾病;

  用热烈、明快、欢乐的徵调式音乐来治疗因为悲哀过度导致的精神萎靡不振,时时哀叹哭泣的疾病;

  用敦厚、庄重的宫调式音乐来安定极度恐惧引起的情绪不稳定,治疗其神志错乱的疾病。

   注意事项:

  1·可能排除各种干扰,使身心沉浸在乐曲的意境之中;

  2·某些乐曲兼具两种以上的意义和作用,必须灵活选用,以避免有悖病情的内容;

  3·必须控制音量,一般在40~60dB即可,用于安神的可更低些;

  4·选择乐曲或者表演方式应该根据病人病情及患者的民族、区域、文化、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不应该强迫病人反复听一首曲子或厌烦的乐曲,或参加不喜欢的表演及交流活动,否则会适得其反。

   

五音调情志

音乐能养生、治病,已被中外许多学者公认,尤其是中国古典音乐,曲调温柔,音色平和,旋律优美动听,能使人忘却烦恼,从而开阔胸襟,促进身心健康。

在两千年前,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观点。中医认为,五音,即角、徵、宫、商、羽,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并与人的五脏和五种情志相连。如宫调式乐曲,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商调式乐曲,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角调式乐曲,朝气蓬勃,生机盎然,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徵调式乐曲,热烈欢快、活泼轻松,具有“火”之特性,可人心;羽调式音乐,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中医的“五音疗疾”就是根据5种调式音乐的特性与五脏五行的关系来选择曲目,以调和情志,调理脏腑,平衡阴阳,达到保持机体气机动态平衡、维护人体健康的目的。

依据上述原理,可采用以下方法调畅情志:

浮躁在五行中属“火”,这类人做事爽快,爱夸夸其谈,争强好胜。平时未发作时,应引导其积极的一面,听些徵调音乐,如《步步高》、《狂欢》、《解放军进行曲》、《卡门序曲》等,这类乐曲激昂欢快,符合这些人的性格,能使人奋进向上。在情绪浮躁时,则应用水来克制,听些羽调式音乐,如《梁祝》、《二泉映月》、《汉宫秋月》等,缓和、制约、克制浮躁情绪。

压抑在五行中属“土”,这些人多思多虑,多愁善感。平时应多听宫调式乐曲,如《春江花月夜》、《月儿高》、《月光奏鸣曲》等。这些曲目悠扬沉静,能抒发情感。当遇到挫折,极度痛苦压抑时,应听角调式音乐,如《春之声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江南丝竹乐》,此类乐曲生机蓬勃,能以肝木的蓬勃朝气制约脾土的极度压抑,使其从痛苦抑郁中解脱出来。

悲哀在五行中属“金”,悲痛时,应听商调式乐曲,如《第三交响曲》、《嘎达梅林》、《悲怆》等,能发泄心头郁闷,摆脱悲痛,振奋精神。对于久哭不止,极度悲伤的患者,应听徵调式音乐,如《春节序曲》、《溜冰圆舞曲》、《闲聊波尔卡》等。其旋律轻松愉快、活泼,能补心平肺,摆脱悲伤与痛苦。

愤怒在五行中属“木”,愤怒生气时,应多听角调式乐曲,舒肝理气,如《春风得意》、《江南好》等。在愤怒至极,大动肝火时,应听商调式乐曲,如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艾尔加的《威风堂堂》等,以佐金平木,用肺金的肃降制约肝火的上亢。

绝望在五行中属“水”,这些人多因遇到大的挫折及精神创伤而对生活失去信心,产生绝望,故必须以欢快、明朗的徵调式乐曲,如《轻骑兵进行曲》、《喜洋洋》,中国的吹打乐等,补火制水,重新唤起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音乐治疗每日2~3次,每次以30分钟左右为宜。最好戴耳机,免受外界干扰。治疗中不能总重复一首乐曲,以免久听生厌。治疗的音量应掌握适度,一般以70分贝以下疗效最佳。

 

五音手诊调理

一、宫调式乐曲(脾音土音)----平衡的感觉

《春江花月夜》《月儿高》《月光奏响曲》

二、羽调式乐曲(肾音水间)----按摩的享受

《二泉映月》《汉宫秋月》《喜洋洋》

三、商调式乐曲(肺音金音)-----火炙的的作用

《第三交响曲》《悲怆》《嗄达海林》

四、角调式乐曲(肝音木间)----拔罐的体会

《江南好》《春风得意》《江南竹丝乐》

五、徵调式乐曲(心音火音)-----拍打的快感

《步步高》《狂欢》《解放军进行曲》

 

五音脉冲治疗

【中医五音】

中医五音,是古代的宫、商、角、徵、羽5种调式音乐的特性与五脏五行的属性关系来选择曲目,进行调养治疗。

●宫调式乐曲

特点: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可调节消化系统功能、对神经系统、精神的调节也有一定的作用。

宫调式乐曲,如《春江花月夜》、《月儿高》、《月光奏鸣曲》等

●商调式乐曲

特点: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可调节呼吸系统功能,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有一定的影响。

商调式乐曲,如《第三交响曲》、《嘎达梅林》、《悲怆》,

●角调式乐曲

特点:构成了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生气蓬勃,清澈馨香,如暖流温心,清风入梦,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主要调节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也有调节作用。

角调式乐曲:《春之声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江南丝竹乐》《春风得意》、《江南好》

●徵调式乐曲

特点:旋律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情绪欢畅的感染气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主要调节循环系统,对神经系统与精神系统疾病也有调节作用。

听些徵调音乐,如《步步高》、《狂欢》、《解放军进行曲》、《卡门序曲》等,这类乐曲,

●羽调式音乐

特点:风格清纯,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主要对泌尿与生殖系统有调节作用。

羽调式音乐,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二泉映月》、《汉宫秋月》《轻骑兵进行曲》、《喜洋洋》中国的吹打乐

 

琴道与养生

宫调式

乐曲的风格主要是悠扬沉静、温厚庄重,给人以浓重厚实的感觉。根据五音通五脏的理论,宫音入脾,对脾胃系统作用比较明显,促进消化系统,滋补气血,旺盛食欲,同时能够安定情绪,稳定神经系统。

宫音匹配土型人,即阴阳平和之人。其为人态度和顺可亲,忠厚朴实,端庄持重,观察事物逻辑分明,易听取别人的意见,乐于助人,但性情略为保守。其性情温厚,阴阳调和,一般不容易感染疾病,音乐养生中可以多听典雅温厚的宫调乐。使身心更为健康。

代表曲目有:《梅花三弄》、《高山》、《流水》、《阳春》等。

商调式

商调式的风格铿锵有力,高亢悲壮,肃劲嘹亮。听商调音乐,可以增强肌体抗御疾病的能力。商音入肺,可以加强呼吸系统的机能,对于改善卫气不足的状况。

商调匹配金型人,又称少阳之人。金型人意志坚定,性格开朗,独立意识强,判断是非能力及组织能力、自制能力颇强,有自以为是的倾向。金型人阳气较盛,音乐养生应该以调和阴阳为主,发散阳气,适合听柔和的羽、角调式的音乐。

代表曲目有:《慨古吟》、《长清》、《鹤鸣九皋》、《白雪》等。

角调式

角调式乐曲悠扬,生机勃勃,象征春天万木皆绿,角音入肝,对诸如胁肋疼痛、胸闷、脘腹不适等肝郁不舒的诸种症状作用尤佳。

角调匹配木型人,为少阴之人。性格多愁善感,对人生比较悲观,认识事物的能力强,钻研学问,具有才华。木型人大多优柔寡断,沉默寡言,有时让人难以亲近。由于木型人阴气偏重,阳气不足,建议配合用角调乐或宫调乐来调节阴阳。

代表曲目:《列子御风》、《庄周梦蝶》等。

徵调式

徵调的风格欢快,轻松活泼,象火一样升腾,具有炎上的特性。徵调入心,对心血管的功能具有促进作用,对血脉淤阻的各种心血管疾病疗效显著。

徵调匹配火型人,火型人属太阳之人,性格开朗,乐观,反应敏捷,积极主动,志向远大,即使失败也不易后退。但容易急躁冲动,自制力不强,甚至控制不了自己。火型人阳气过多,阴气不足,应配合听羽调式音乐,调和阴阳,避免阳气过剩而导致的一系列疾病和情绪上的失控。

代表曲目:《山居吟》、《文王操》、《樵歌》、《渔歌》等。

羽调式

羽调式清幽柔和,哀婉,有如水之微澜,羽声入肾,故可以增强肾的功能,滋补肾精,有益于阴虚火旺,肾精亏损,心火亢盛而出现的各种症状,如耳鸣、失眠、多梦等。肾精有补髓生脑之功,故羽调式的水乐有益智健脑的作用。

羽调匹配水型人,为太阴之人。性格内向,喜怒不露于表,不喜欢引人注目,心思慎密,谨慎精明,认识事物细致深刻。学问颇好,但含而不露。水型人阴气太重,医家主张,应该用水乐泄其阴气,再以火乐振奋其阳气,从而获得阴阳平衡。

代表曲目:《乌夜啼》、《稚朝飞》等。

 
 
中医养生音乐疗法

音乐与养生

  音乐养生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音乐来调剂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从而起到预防、治疗某些心理情志疾病的作用,这在我国已有很早的文字记载了。

  那么音乐养生的道理是什么呢?战国时代的公孙尼在《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物使之然也”。明代张景岳在《类经附翼》解释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这就是说,音乐首先感受于人心,而心在中医生理学中又主宰着人的神与志,一曲活泼欢快的乐曲能使人振奋精神,激发情趣;而一首优美雅静的乐谱却让人畅志舒怀,安定情绪,相反,一曲悲哀低沉的哀乐,却能催人泪下,悲切不已。这就是所谓外因通过内因来调节心理上的不平衡状态。因此,音乐对于人的心理具有康复情志、娱乐养生的意义。

  音乐发展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由于人们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因此,上古时代的人类最先接受的娱乐内容必然是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以及风涛倾耳、瀑布欢腾、潺潺泉水、虎啸猿啼、空山鸟语、蝉鸣蛙噪等优美的天然乐章,这可以说是最原始的自然音乐了。人们生活在这种环境之中,身心必然要与大自然的天然乐章相协调,如此天长日久地闻听自然音乐之美,就能使他们的心境自然而然地处在良好的状态之中。自然音乐发展到后来就形成了民间音乐和宫廷音乐,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就指上面所言。古代帝王为了遣怀畅志,常以宫廷音乐来消除政务烦恼或康复情志疾病。金代医家张从正认为音乐是一味很好的良药,对于情志、精神郁闷不舒所引起的疾病,只要不断给予“笙笛”一类的音乐“良药”,就能治愈。这说明音乐不仅能改善外部环境的美好气氛,也能调节人体的内心世界。

  这些年来,中医学比较重视音乐医疗和康复养生,并强调人体形与神的统一。中医认为:“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于是在《内经·素问》中便记述了“宫、商、角、徵、羽”这五种不同的音阶,并进一步将它落实到五脏,就出现了“脾在音为宫,肺在音为商,肝在音为角,心在音为徵,肾在音为羽”。那么为什么五脏能与“五音”相应呢?这要从中医“形神统一”的整体加以理解。朝鲜金礼蒙的《医方类聚》说:“脾好音乐,丝竹(乐器)才闻,脾即磨矣”。经观察证实,音乐确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吸收功能,但是否直接作用脾胃所致?从脏腑学说来讲,五音合五脏,从五行学说理解,心属火、脾属土。音乐感受于心,然后根据五行生克规律,即“火能生土”,故心受之能对脾胃产生影响。其他各脏的原理也基本如此,都是通过音乐所产生的精神意识活动来使“五脏以应五音”的。所以《晋书·律历上》指出:“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恻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好施;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说明音乐不但影响感情变化,而且也包括情志变化。不过对于古人的经验之谈,我们只能参考而已。

  总之,不同的音乐乐曲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确实具有一定的怡情养生及康复医疗作用,愿人们在轻松欢快的旋律中欢度自己美好的一生。

  音乐陶冶人的情操,抚慰人的灵魂,使人忘记疲劳与烦恼。一首优美的乐曲能使人精神放松,心情愉快,令人体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体力得到适当的调整。音乐还能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引起您和朋友情感上的共鸣,达到心灵上的契合。音乐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音乐与美容的结合还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加完美的养容艺术。

  音乐的养生功效

  音乐有治病功效。经常听音乐的人,其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可从内到外得到调整。音乐还能缓解皮肤的衰老,增加人的寿命。为什么音乐可以对人体产生如此大的功效?为什么不同的音乐可以治疗的疾病也有所不同呢?其理论基础到底是怎样的?

  [振动协调]

  人体由许多有规律的振动系统构成,人的脑电波运动、心脏搏动、肺的收缩、肠胃的蠕动和自律神经活动都有一定的节奏。当人患病时,体内节奏处于异常状态,选择适当的乐曲,借音乐产生的和谐音频,可使人体各种振频活动协调,从而有益于患者恢复健康。

  [按摩刺激]

  声波所具有的特殊能量,传入人 体后,使细胞发生和谐的同步共振,可直接对细胞起到一种微妙的按摩作用,从而增进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促进内分泌系统释放出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达到增强机体免疫力的目的。

  [宣泄能量]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紧张,对职业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人的身心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便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欣赏音乐、歌唱,可以宣泄心 理的压力和生理的能量,消除紧张,治疗疾病。

  [沟通桥梁]

  疾病往往使人不同程度地与外界交流减少,心理疾病尤为突出。这使人产生孤独感和不安全感,情绪和精神受到损害。音乐作为一种手段,恰恰可以起到交流的作用,可减少孤独感和不安全感,达到治疗的目的。

  [生阳气与通经络]

  欣赏音乐可使人进入一种特殊的“气功状态”。适当的音乐,可使人的心境净化,达到较高的入静状态,从而产生阳气,打通经络,实现治疗疾病、保健身体的目的。

  五音治病

  祖国医学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已探讨了音乐与人体生理、病理、养生益寿及防病治病的关系。《内经灵枢邪客篇》里说:“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认为:角为木音通于肝,徵于火音通于心,宫为土音通于脾,商为金音通于肺,羽为水音通于肾。于是便沟通了五音、五脏和气的五种运动方式的内在联系。五音各有其功效。

  [正角调式]

  角为春音,属木主生。正角调式能促进全身气机的展放,调节肝胆的疏泄,兼有助心、疏脾、养胃的作用。用于养生保健,可养肝畅气,肝不足者,春季宜多听;用于练功,可促进 经脉的疏通;用于脑力劳动,可提神醒脑,困倦而又必须继续工作时宜听用;用于体育运动,可提高兴奋性;赛前竞技状态较差时,边做准备活动边听用;用于治疗,则可防治肝气郁结、肝气犯胃、肝气犯脾、胁胀胸闷、食欲不振、嗳气泛酸、腹痛泄泻、性欲低下、月经不调、胆小易惊、心情郁闷、精神不快、烦躁易怒等。

  [正徵调式]

  徵为夏音,属火主长。正徵调式能促进全身气机的提升、调节心脏功能、兼有助脾胃、利肺气的作用。用于养生保健,可养心阳、助心气,夏季宜多听;用于练功,可促进气血运行;用于脑力劳动,可振奋精神,提高效率,注意力不集中时宜听用;用于体育运动,可激发斗志、提高兴奋性、准备活动后期至出场参赛前宜听用。用于治疗,可防治心脾两虚、中气下陷、内脏下垂、头晕目眩、神疲力怯、神思恍惚、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情绪低落、形寒肢冷等病症。

  [正宫调式]

  宫为长夏音,属土主化。正宫调式能促进全身气机的稳定,调节脾胃升降,兼有保肺气、利肾水的作用。用于养生保健,可调和脾胃,脾胃较弱者,长夏宜多听;用于练功,可平和气血,促进入静;用于脑力劳动,可稳定心理,需深思熟虑,缜密思考时宜听用;用于体育运动,可提 高稳定性,对于需要发挥技巧的比赛项目,赛前过度紧张,心理不稳定者宜听用;用于治疗疾病,适用于脾胃虚弱、升降紊乱,恶心呕吐、腹 泻、饮食不化、脘腹胀满、消瘦乏力、神衰失眠、肺虚气短、小便短少等病症。

  [正商调式]

  商为秋音,属金主收。正商调式能促进全身气机的内收,调节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兼有保肾抑肝作用。用于养生保健、肺气较虚者,秋季宜多 听;用于练功,可促进聚气贮能;用于脑力劳动,可宁心静脑,对于用脑过度、兴奋不已、不能自控者宜听用;用于体育运动,可降低兴奋性,在运动后需放松并消除疲劳时宜听用;用于治疗疾病,适用于肺气虚衰、气血耗散、自汗盗汗、咳嗽气喘、心烦易怒、头晕目眩等病症。

  [正羽调式]

  羽为冬音,属水主藏。正羽调式能促进全身气机的下降,调节肾与膀胱的功能,兼有助肝阴制心火的功效。用于养生保健,肾气较虚者,冬季宜多听;用于练功,可促进贮能化精和丹田运气;用于脑力劳动,可安神,对于大脑疲劳、气血上冲、头胀脑热、难以入眠者宜听用;用于体育运动,可抑制兴奋,对于赛后休整、减少能量消耗、恢复体力时宜听用;用于治疗疾病,适用于咳喘呕逆、虚火上炎、心烦失眠、夜寐多梦、腰酸腿软、性欲低下或阳痿早泄、肾不藏精或小便不利等病症。

  现代音乐疗法

  风靡世界的音乐治疗法,是伴随着现代高节奏的紧张生活而出现的一种保健、治疗方法。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或在医疗康复的过程中,听一

  曲高雅、清新、轻松、流畅的乐曲,可缓解紧张情绪、消除身心疲劳,辅助治疗某些疾病。

  [音疗处方]

  主要是通过乐曲本身的节奏、旋律,其次是速度、响度、谐调等的不同而疗效各异。根据病情诊断,在辩证施曲的原则指导下,选择适当的乐曲组成音疗处方。

  [疗程与环境]

  一般30日为一疗程,每日2~3 次,每次1小时左右,疗程与一次治疗的时间因素有关。音乐治疗室应设置在清雅谧静、绿荫浓郁之处。室内要求舒适美观,陈设典雅,空气对流,并配有调节心理和养神调情的色彩和香花等。

  [一般疗法]

  一般疗法主要包括音乐安神法、音乐开郁法、音乐悲哀疗法、音乐喜乐疗法四种。

  所谓音乐安神法,是利用某些具有安神宁心、镇静催眠的乐曲,以消除紧张、焦躁情绪的一种方法,如《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等;音乐开郁法,是利用具有开畅胸怀、舒解郁闷功效的乐曲,以消除情志郁结的病症,如《古曲》、《喜洋洋》等;音乐悲哀疗法,是以节律低沉、凄切悲凉之曲调感人,达到“悲胜怒”的效果,多用于神情亢奋、愤怒、狂躁诸症,如《葬花》、《小胡笳》等;音乐喜乐疗法,是利用具有使人轻松、欣快、喜乐的音乐,以消除悲哀忧思郁怒等病态神情的方法,如《百鸟朝凤》、《黄莺吟》等。

  音乐美容法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利用音乐进行美容,已在世界各地风靡多时,是一种公认的简便而又高雅的方法。近年来,西方国家流行用德国著名作曲大师莫扎特的音乐进行美容,日本用莫扎特的音乐来防治脱发……这些都是用音乐美容的具体应用。

  [音乐美容的原理]

  音乐能够美容,从物理上来说,是因为乐声能与皮肤产生谐振。这些风格多样、情绪各异、变化万千的乐曲,各自都具有不同的振动频率和声波。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道理,这些振波一旦被人体或物体所接收,就会产生感应效果。而且,振动频率在100~150 赫兹之间的乐声,对人的皮肤会比较有帮助的。音乐本身具有塑造功能。音乐家创造意境中的美,使欣赏者能从中产生一种遐想。这种遐想不仅能给人一种美好的享受,而且这种美好的遐想,可以通过自身的意念导入和作用于人体,完成它的美的工程。

  [美容音乐的选择]

  在选择美容音乐时,以相对恒定、持续、用多泛音乐器演奏出来的曲子为妙。同时还要注意以下禁忌:

  ◆ 节奏忌起伏大

  用于美容的音乐,不要求有较大的起伏,那样会造成人情绪的剧烈波动,同时声能的变化过大,会使全身许多器官发生共振,不利于“抚 慰皮肤”。而美容音乐,要求音波的刺激量要保持相对恒定和持续,对心理、生理的某一方面恒定地发挥作用,既要有起伏变化以体现音乐的美感,又不致变化过大而达不到持续的刺激量。

  ◆ 乐曲宜多泛音

  所选的美容音乐最好有比较多的泛音。这样,可引起人生理、心理产生平静、快乐的情绪变化。泛音多的乐曲能使人安宁和愉悦,泛音少的能引起人激动或紧张。

  ◆ 演奏宜用多泛音乐器

  最后,演奏乐曲的乐器应该以中音乐器和穿透性较强的乐器为主。这是因为:这两类乐器的泛音较多。在对人的心理影响上中音乐器有柔和的心理效应,穿透性强的乐器使人有渗透的感觉,这些都是为了实现“美容”这个特定的目标而提出的要求。此外,乐器的演奏响度上大多是中等,因为中等响度的音乐给人以安祥、温暖、舒适的感觉,这是千余年来一直被公认的理论。另一部分乐器应该是穿透性较强的乐器,发出的脆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达到 的距离远,如柳琴、琵琶等。从“阴阳”的观点来说,中音乐器偏于阴,穿透性乐器偏于阳,能造成阴阳平衡的音乐感受。此外,所谓穿透性,其实也是从美容的效果出发,一是能使人产生向皮肤渗透的心理感受,二是也能产生皮肤的谐振,维护皮肤的血液循环。

  音乐养生的注意事项

  养生的内容实在太广泛了,仅就中医来说,就有内服药物、药膳、外用药物、面膜、针灸、按摩、气功等方法。音乐只是养生方法的一种,如 果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养生效果。采用音乐养生时,有一些问题要多加注意:

  [音乐设备的选取]

  最好使用高保真音响播放正版CD音乐,但在特殊的情况下,例如不想影响别人,或在一些不方便的场合,还是可以利用随身听,但最好不要用耳塞式耳机,而用封闭式耳机。这样虽然声波作用不到皮肤,但音乐的心理效应、以及心理效应产生的心率、血压、呼吸、激素、新陈代谢等

  方面的作用仍然会产生,同样有美容的效果,只是差一些而已。

  [适时适地听音乐]

  在早晚起床或就寝时,可以用养生音乐作为背景音乐;亦可在闭目养神时静心体味音乐。在欣赏音乐时,最好离开音响设备2米左右,并且置

  身于音响的正前方,这样可以比较好地接收音乐声波且左右均衡,对听觉最有利。

  [音量要适当]

  音量的大小,对人体的按摩作用只有很小的区别,没有太大的意义。如果声音大到脏腑有感觉的话,人的耳朵会吃不消的。所以,应以最佳听觉感受来收听音乐。

  [睡眠音乐的选择]

  在选择睡眠音乐时,所选曲目除一般催眠曲必须具备的要素外,还要注意旋律的美感,最好选择音量、节奏、情绪渐缓的曲子,这样可使催

  眠的效果更好。睡眠音乐应在入睡前播放,播放时间酌情而定,长短不拘,不要戴着耳机入眠。注意控制音量低于一般音乐,以45 分贝以下为

  宜。为提高睡眠质量,入眠之后不要停止播放,最好再持续一段时间(可将两段音乐连放),音乐结束后让录音机自动停止。

  听音乐有禁忌

  空腹忌听进行曲。人在空腹时,饥饿感受很强烈,而进行曲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加上铜管齐奏的效果,人们听了受步步向前的驱使,会进一步加剧饥饿感。

  吃饭忌听打击乐。打击乐一般节奏明快,铿锵有力、音量很大,吃饭时欣赏,会导致人的心跳加快、情绪不安,从而影响食欲,有碍食物消化。

  生气忌听摇滚乐。人生气时,情绪易冲动,常有失态之举,若在怒气未消时听到疯狂而富有刺激性的摇滚乐,无疑会火上加油,助长人的怒气。

  在中国,五音可以结合五行。宫音雄伟宽宏,具土之特征,可入五脏中的脾;商音清静、肃穆,具金之特性,可入肺;角音属木,可入肝;徵音属火,可入心;羽音属水,可入肾。五音和五脏这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概念,经由五行而彼此产生作用。 东方人将所谓恰当的音乐环境归结为——依据体质去选取,如:火型人宜选水乐来减少浮躁的情绪,反之水型人宜听火乐可增强肾功能,木型人处事缺乏决断,可听金乐鼓励自己。民歌就具备养生的功效——如金乐可采用中国西北的传统民谣,木乐可采取西南地区的民歌,水乐可取材自《塞上曲》和《苏武牧羊》,火乐可用江南丝竹乐,《春江花月夜》的部分曲调和土乐相符。还有大家熟悉的黄梅调,通过研究可以促进人的健康。 西方古典音乐里,舒伯特的音乐能助失眠者入睡,巴赫的音乐可减轻消化不良,莫扎特的音乐所具有的神奇魅力甚至可减少人们在电脑打字时打错字,员工劳累时可起到消除疲劳、振作精神的作用,经研究发现甚至能减轻风湿性关节炎的疼痛。 音乐只要对——对于听者是合适的音乐,能使受众从感官到性情由外到里得到陶冶,刺激身体内啡肽天然鸦片制剂的释放,这种内啡肽能达到舒缓身心和纾解疼痛的效果,还能增强受者的艺术感染力,使孩子更合群、更懂事、更懂礼。 生理上,音乐对于呼吸、血压、心脏跳动、血液流量的变化起引导的良好作用。人体为什么在特定的音乐环境中产生反应?是与人体的细胞本身的节奏有密切的关联——就象人心脏的节奏与外部节奏协调时,自然有舒畅的感受

 
 
音乐与养生
 
    音乐养生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音乐来调剂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从而起到预防、治疗某些心理情志疾病的作用,这在我国已有很早的文字记载了。
    那么音乐养生的道理是什么呢?战国时代的公孙尼在《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物使之然也”。明代张景岳在《类经附翼》解释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这就是说,音乐首先感受于人心,而心在中医生理学中又主宰着人的神与志,一曲活泼欢快的乐曲能使人振奋精神,激发情趣;而一首优美雅静的乐谱却让人畅志舒怀,安定情绪,相反,一曲悲哀低沉的哀乐,却能催人泪下,悲切不已。这就是所谓外因通过内因来调节心理上的不平衡状态。因此,音乐对于人的心理具有康复情志、娱乐养生的意义。
    音乐发展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由于人们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因此,上古时代的人类最先接受的娱乐内容必然是大自然的湖光山色,以及风涛倾耳、瀑布欢腾、潺潺泉水、虎啸猿啼、空山鸟语、蝉鸣蛙噪等优美的天然乐章,这可以说是最原始的自然音乐了。人们生活在这种环境之中,身心必然要与大自然的天然乐章相协调,如此天长日久地闻听自然音乐之美,就能使他们的心境自然而然地处在良好的状态之中。自然音乐发展到后来就形成了民间音乐和宫廷音乐,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就指上面所言。古代帝王为了遣怀畅志,常以宫廷音乐来消除政务烦恼或康复情志疾病。金代医家张从正认为音乐是一味很好的良药,对于情志、精神郁闷不舒所引起的疾病,只要不断给予“笙笛”一类的音乐“良药”,就能治愈。这说明音乐不仅能改善外部环境的美好气氛,也能调节人体的内心世界。
    这些年来,中医学比较重视音乐医疗和康复养生,并强调人体形与神的统一。中医认为:“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于是在《内经·素问》中便记述了“宫、商、角、徵、羽”这五种不同的音阶,并进一步将它落实到五脏,就出现了“脾在音为宫,肺在音为商,肝在音为角,心在音为徵,肾在音为羽”。那么为什么五脏能与“五音”相应呢?这要从中医“形神统一”的整体加以理解。朝鲜金礼蒙的《医方类聚》说:“脾好音乐,丝竹(乐器)才闻,脾即磨矣”。经观察证实,音乐确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吸收功能,但是否直接作用脾胃所致?从脏腑学说来讲,五音合五脏,从五行学说理解,心属火、脾属土。音乐感受于心,然后根据五行生克规律,即“火能生土”,故心受之能对脾胃产生影响。其他各脏的原理也基本如此,都是通过音乐所产生的精神意识活动来使“五脏以应五音”的。所以《晋书·律历上》指出:“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恻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好施;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说明音乐不但影响感情变化,而且也包括情志变化。不过对于古人的经验之谈,我们只能参考而已。
    总之,不同的音乐乐曲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确实具有一定的怡情养生及康复医疗作用,愿人们在轻松欢快的旋律中欢度自己美好的一生。
    音乐陶冶人的情操,抚慰人的灵魂,使人忘记疲劳与烦恼。一首优美的乐曲能使人精神放松,心情愉快,令人体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体力得到适当的调整。音乐还能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引起您和朋友情感上的共鸣,达到心灵上的契合。音乐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音乐与美容的结合还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加完美的养容艺术。
 
音乐的养生功效
    音乐有治病功效。经常听音乐的人,其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可从内到外得到调整。音乐还能缓解皮肤的衰老,增加人的寿命。为什么音乐可以对人体产生如此大的功效?为什么不同的音乐可以治疗的疾病也有所不同呢?其理论基础到底是怎样的?-
    振动协调:人体由许多有规律的振动系统构成,人的脑电波运动、心脏搏动、肺的收缩、肠胃的蠕动和自律神经活动都有一定的节奏。当人患病时,体内节奏处于异常状态,选择适当的乐曲,借音乐产生的和谐音频,可使人体各种振频活动协调,从而有益于患者恢复健康。
    按摩刺激:声波所具有的特殊能量,传入人体后,使细胞发生和谐的同步共振,可直接对细胞起到一种微妙的按摩作用,从而增进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促进内分泌系统释放出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达到增强机体免疫力的目的。
    宣泄能量: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紧张,对职业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人的身心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便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欣赏音乐、歌唱,可以宣泄心理的压力和生理的能量,消除紧张,治疗疾病。
    沟通桥梁:疾病往往使人不同程度地与外界交流减少,心理疾病尤为突出。这使人产生孤独感和不安全感,情绪和精神受到损害。音乐作为一种手段,恰恰可以起到交流的作用,可减少孤独感和不安全感,达到治疗的目的。
    生阳气与通经络]:欣赏音乐可使人进入一种特殊的“气功状态”。适当的音乐,可使人的心境净化,达到较高的入静状态,从而产生阳气,打通经络,实现治疗疾病、保健身体的目的。
 
五音治病
    祖国医学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已探讨了音乐与人体生理、病理、养生益寿及防病治病的关系。《内经灵枢邪客篇》里说:“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认为:角为木音通于肝,徵于火音通于心,宫为土音通于脾,商为金音通于肺,羽为水音通于肾。于是便沟通了五音、五脏和气的五种运动方式的内在联系。五音各有其功效。
    正角调式:角为春音,属木主生。正角调式能促进全身气机的展放,调节肝胆的疏泄,兼有助心、疏脾、养胃的作用。用于养生保健,可养肝畅气,肝气不足者,春季宜多听;用于练功,可促进经脉的疏通;用于脑力劳动,可提神醒脑,困倦而又必须继续工作时宜听用;用于体育运动,可提高兴奋性;赛前竞技状态较差时,边做准备活动边听用;用于治疗,则可防治肝气郁结、肝气犯胃、肝气犯脾、胁胀胸闷、食欲不振、嗳气泛酸、腹痛泄泻、性欲低下、月经不调、胆小易惊、心情郁闷、精神不快、烦躁易怒等。
    正徵调式:徵为夏音,属火主长。正徵调式能促进全身气机的提升、调节心脏功能、兼有助脾胃、利肺气的作用。用于养生保健,可养心阳、助心气,夏季宜多听;用于练功,可促进气血运行;用于脑力劳动,可振奋精神,提高效率,注意力不集中时宜听用;用于体育运动,可激发斗志、提高兴奋性、准备活动后期至出场参赛前宜听用。用于治疗,可防治心脾两虚、中气下陷、内脏下垂、头晕目眩、神疲力怯、神思恍惚、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情绪低落、形寒肢冷等病症。
    正宫调式:宫为长夏音,属土主化。正宫调式能促进全身气机的稳定,调节脾胃升降,兼有保肺气、利肾水的作用。用于养生保健,可调和脾胃,脾胃较弱者,长夏宜多听;用于练功,可平和气血,促进入静;用于脑力劳动,可稳定心理,需深思熟虑,缜密思考时宜听用;用于体育运动,可提高稳定性,对于需要发挥技巧的比赛项目,赛前过度紧张,心理不稳定者宜听用;用于治疗疾病,适用于脾胃虚弱、升降紊乱,恶心呕吐、腹泻、饮食不化、脘腹胀满、消瘦乏力、神衰失眠、肺虚气短、小便短少等病症。
    正商调式:商为秋音,属金主收。正商调式能促进全身气机的内收,调节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兼有保肾抑肝作用。用于养生保健、肺气较虚者,秋季宜多听;用于练功,可促进聚气贮能;用于脑力劳动,可宁心静脑,对于用脑过度、兴奋不已、不能自控者宜听用;用于体育运动,可降低兴奋性,在运动后需放松并消除疲劳时宜听用;用于治疗疾病,适用于肺气虚衰、气血耗散、自汗盗汗、咳嗽气喘、心烦易怒、头晕目眩等病症。
    正羽调式:羽为冬音,属水主藏。正羽调式能促进全身气机的下降,调节肾与膀胱的功能,兼有助肝阴制心火的功效。用于养生保健,肾气较虚者,冬季宜多听;用于练功,可促进贮能化精和丹田运气;用于脑力劳动,可安神,对于大脑疲劳、气血上冲、头胀脑热、难以入眠者宜听用;用于体育运动,可抑制兴奋,对于赛后休整、减少能量消耗、恢复体力时宜听用;用于治疗疾病,适用于咳喘呕逆、虚火上炎、心烦失眠、夜寐多梦、腰酸腿软、性欲低下或阳痿早泄、肾不藏精或小便不利等病症。
 
现代音乐疗法
    风靡世界的音乐治疗法,是伴随着现代高节奏的紧张生活而出现的一种保健、治疗方法。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或在医疗康复的过程中,听一曲高雅、清新、轻松、流畅的乐曲,可缓解紧张情绪、消除身心疲劳,辅助治疗某些疾病。
    音疗处方:主要是通过乐曲本身的节奏、旋律,其次是速度、响度、谐调等的不同而疗效各异。根据病情诊断,在辩证施曲的原则指导下,选择适当的乐曲组成音疗处方。
    疗程与环境:一般30日为一疗程,每日2~3次,每次1小时左右,疗程与一次治疗的时间因素有关。音乐治疗室应设置在清雅谧静、绿荫浓郁之处。室内要求舒适美观,陈设典雅,空气对流,并配有调节心理和养神调情的色彩和香花等。
    一般疗法:一般疗法主要包括音乐安神法、音乐开郁法、音乐悲哀疗法、音乐喜乐疗法四种。所谓音乐安神法,是利用某些具有安神宁心、镇静催眠的乐曲,以消除紧张、焦躁情绪的一种方法,如《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等;音乐开郁法,是利用具有开畅胸怀、舒解郁闷功效的乐曲,以消除情志郁结的病症,如《古曲》、《喜洋洋》等;音乐悲哀疗法,是以节律低沉、凄切悲凉之曲调感人,达到“悲胜怒”的效果,多用于神情亢奋、愤怒、狂躁诸症,如《葬花》、《小胡笳》等;音乐喜乐疗法,是利用具有使人轻松、欣快、喜乐的音乐,以消除悲哀忧思郁怒等病态神情的方法,如《百鸟朝凤》、《黄莺吟》等。
 
音乐美容法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利用音乐进行美容,已在世界各地风靡多时,是一种公认的简便而又高雅的方法。近年来,西方国家流行用德国著名作曲大师莫扎特的音乐进行美容,日本用莫扎特的音乐来防治脱发……这些都是用音乐美容的具体应用。
    音乐美容的原理:音乐能够美容,从物理上来说,是因为乐声能与皮肤产生谐振。这些风格多样、情绪各异、变化万千的乐曲,各自都具有不同的振动频率和声波。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道理,这些振波一旦被人体或物体所接收,就会产生感应效果。而且,振动频率在100~150赫兹之间的乐声,对人的皮肤会比较有帮助的。音乐本身具有塑造功能。音乐家创造意境中的美,使欣赏者能从中产生一种遐想。这种遐想不仅能给人一种美好的享受,而且这种美好的遐想,可以通过自身的意念导入和作用于人体,完成它的美的工程。
    美容音乐的选择:在选择美容音乐时,以相对恒定、持续、用多泛音乐器演奏出来的曲子为妙。同时还要注意以下禁忌:-
    节奏忌起伏大:用于美容的音乐,不要求有较大的起伏,那样会造成人情绪的剧烈波动,同时声能的变化过大,会使全身许多器官发生共振,不利于“抚慰皮肤”。而美容音乐,要求音波的刺激量要保持相对恒定和持续,对心理、生理的某一方面恒定地发挥作用,既要有起伏变化以体现音乐的美感,又不致变化过大而达不到持续的刺激量。
    乐曲宜多泛音:所选的美容音乐最好有比较多的泛音。这样,可引起人生理、心理产生平静、快乐的情绪变化。泛音多的乐曲能使人安宁和愉悦,泛音少的能引起人激动或紧张。
    演奏宜用多泛音乐器:最后,演奏乐曲的乐器应该以中音乐器和穿透性较强的乐器为主。这是因为:这两类乐器的泛音较多。在对人的心理影响上中音乐器有柔和的心理效应,穿透性强的乐器使人有渗透的感觉,这些都是为了实现“美容”这个特定的目标而提出的要求。此外,乐器的演奏响度上大多是中等,因为中等响度的音乐给人以安祥、温暖、舒适的感觉,这是千余年来一直被公认的理论。另一部分乐器应该是穿透性较强的乐器,发出的脆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快,达到的距离远,如柳琴、琵琶等。从“阴阳”的观点来说,中音乐器偏于阴,穿透性乐器偏于阳,能造成阴阳平衡的音乐感受。此外,所谓穿透性,其实也是从美容的效果出发,一是能使人产生向皮肤渗透的心理感受,二是也能产生皮肤的谐振,维护皮肤的血液循环。
 
音乐养生的注意事项
    养生的内容实在太广泛了,仅就中医来说,就有内服药物、药膳、外用药物、面膜、针灸、按摩、气功等方法。音乐只是养生方法的一种,如果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可以取得更好的养生效果。采用音乐养生时,有一些问题要多加注意:
    音乐设备的选取:最好使用高保真音响播放正版CD音乐,但在特殊的情况下,例如不想影响别人,或在一些不方便的场合,还是可以利用随身听,但最好不要用耳塞式耳机,而用封闭式耳机。这样虽然声波作用不到皮肤,但音乐的心理效应、以及心理效应产生的心率、血压、呼吸、激素、新陈代谢等方面的作用仍然会产生,同样有美容的效果,只是差一些而已。
    适时适地听音乐:在早晚起床或就寝时,可以用养生音乐作为背景音乐;亦可在闭目养神时静心体味音乐。在欣赏音乐时,最好离开音响设备2米左右,并且置身于音响的正前方,这样可以比较好地接收音乐声波且左右均衡,对听觉最有利。
    音量要适当:音量的大小,对人体的按摩作用只有很小的区别,没有太大的意义。如果声音大到脏腑有感觉的话,人的耳朵会吃不消的。所以,应以最佳听觉感受来收听音乐。
    睡眠音乐的选择:在选择睡眠音乐时,所选曲目除一般催眠曲必须具备的要素外,还要注意旋律的美感,最好选择音量、节奏、情绪渐缓的曲子,这样可使催眠的效果更好。睡眠音乐应在入睡前播放,播放时间酌情而定,长短不拘,不要戴着耳机入眠。注意控制音量低于一般音乐,以45分贝以下为宜。为提高睡眠质量,入眠之后不要停止播放,最好再持续一段时间(可将两段音乐连放),音乐结束后让录音机自动停止。
    听音乐有禁忌
    空腹忌听进行曲。人在空腹时,饥饿感受很强烈,而进行曲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加上铜管齐奏的效果,人们听了受步步向前的驱使,会进一步加剧饥饿感。
    吃饭忌听打击乐。打击乐一般节奏明快,铿锵有力、音量很大,吃饭时欣赏,会导致人的心跳加快、情绪不安,从而影响食欲,有碍食物消化。
    生气忌听摇滚乐。人生气时,情绪易冲动,常有失态之举,若在怒气未消时听到疯狂而富有刺激性的摇滚乐,无疑会火上加油,助长人的怒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