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西青区A级景区管理初探

 智慧旅游519 2013-01-13



撰稿: WebMaster 作者:李颖 来源:天津市西青区旅游局

    天津市西青区位于天津城郊西南部,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2000年被天津市定为民俗生态旅游区,2011年被评为国家生态区。2012年1-11月,全区景区接待游客1033.3万人次,旅游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5.3%和21.7%。但是,在全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旅游业综合收入占全区GDP的比重及占全区服务业收入的比重却较低,景区管理水平和能力亟待提升。笔者通过对11个A级景区发展现状、管理瓶颈的调研分析,提出几点初浅建议,以期对西青区景区管理和发展提供借鉴。
    景区现状
    目前,全区已有景区(点)23个,其中,国家A级景区11个,A级景区建筑总面积482.32万平米,A级旅游景区总投资额73亿元。这些景区管理体制多种多样,有由政府部门直接管理开发的,如石家大院、平津战役天津前线指挥部旧址陈列馆;有国有集体企业管理模式的,如热带植物观光园、杨柳青庄园、杨柳青科技博览园等,还有由投资方自主管理的以及股份制企业经营管理的,如玉佛禅寺,目前由寺院内僧人自己管理,希乐城少儿职业探索乐园由北京益置建安装饰有限公司和中北镇的天津北方花卉有限公司共同组成景区管理机构,其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目前,全区A级景区核心管理层人员文化程度较高,学历全部大专以上,其中本科学历占到了32%,但专业人才特别是旅游管理或管理学专业的人员不足5%,;一般管理层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大专以上学历占42%。
    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尚待理顺,企业内部管理有待规范
    目前,西青区的A级景区多数属于国有或集体企业,条块分割、政企不分、权责不明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景区内部也存在着管理不规范、体系不健全,机制不灵活、管理粗放等问题。由于体制的局限,各自为政,固步自封,景区之间既缺乏交流与合作,也缺乏与其他旅游要素的结合,产业链条不完整,资源整合欠合理。
    2.规划相对滞后,审批机制有待完善
    近年来,各街镇政府规划先行意识逐渐增强。但作为旅游项目,缺乏一套有效的论证、评估、实施、监管的机制和手段,项目落地前大多都是经发改委、规划部门或土地资源管理部门的审批,缺少旅游部门前期跟进,致使部分景区产品设计雷同和重复性开发;有的项目仍是边规划边建设,缺少前期调研和完整策划;有的项目市场定位不够准确、景区旅游要素不完备,造成产品的先天不足。
    3.门票经济现象突出,产品比较单一
    多数景区提供产品比较单一,过度依赖门票收入,弱化了其他旅游要素对旅游收入的贡献,从而抑制了景区深度开发和产品创新。景区门票收入大多上交财政,用于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的费用少之又少,景区活动与新业态的培植较为缓慢。
    4.管理人才匮乏,从业人员队伍不稳定
    目前,全区各景区普遍缺乏中高级管理和规划设计人才,管理理念和方式落后,未形成科学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思路。部分景区仅注重了所属村镇人员的就业安排,对高端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望而却步,成为制约全区旅游队伍整体素质提升的关键。
    对策建议
    1.理顺景区管理体制,实行三权分离改革
    理顺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和管理权的关系,首先是确立所有权与管理权相一致的原则。政府对私有和集体所有的景区只进行帮助及行政、社会管理,不干涉其经营权。而对国有景区,政府行使其景区的所有权,并从中获得收益。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原则,各景区应在政府的领导下设立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将各利益主体组织起来,通过各利益主体的博弈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2.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调查显示,我区旅游景区中产权基本都是国有或集体所有,大部分由镇政府或村委会注册的实体公司名义投资,投资主体却不具备经营权和管理权,换句话说,没有实际经营管理能力,仍由政府管理,可谓换汤不换药,产权关系不明确。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应明晰产权,即产权归政府,管理监督权归属景区,经营权委托给旅游经营企业。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是旅游景区管理机制发展的趋势。旅游景区可以利用资本市场,通过股权转让、配股稀释、国有股回购等方式,逐步实现景区旅游企业民营化和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以此建立“产权清晰、责任明确、事企分开、管理科学”的集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为一体的的旅游经营管理公司。加大引进市场化经营模式,通过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景区管理模式。成功的旅游景区的发展实践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景区模式有利于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有利于景区的健康发展。
    3.坚持规划先行方针,建立明确的监管体制
    可以建立旅游项目准入论证制度,即景区规划、开发和经营性项目投入均应采取专家论证、旅游委打分、旅游局备案公示和监督问责的机制,最大限度避免旅游项目的盲目开发和重复建设,发挥好区旅游局及各街镇旅游办、三产办的作用,努力建立和形成以资源整合、聚合吸引、完善配套服务为核心内容的新型旅游规划公共服务体系。
    4.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丰富旅游产品内涵
    各景区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推出改进型或换代型新产品。注重开发旅游经营资源,充分利用我区休闲农业旅游景点多的优势,开发商务、演艺、康体等高端旅游产品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旅游商品等,如特色酒吧、特色餐饮和特色休闲娱乐项目,不断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适应人们快节奏慢生活、度假、休闲和养生体验的需求。
    5.建立并推出A级景区质量跟踪考核机制,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
    建立月度分类考核、季度集中测评和年度专项评比三个层级的景区质量考核体系。大到制度项目管理,小到仪表仪容卫生,均可列入考核内容。积极构建、完善A级景区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
    6.重视中高端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景区可以采取与高校合作的校企结合方式,积极开展管理人员、讲解(导游)员和服务人员的岗位培训,加强景区管理专业知识和技术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该为景区急需引进的高端管理人才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助,积极建立完善我区人才培训和岗位培训制度体系。重要或业务性强的岗位,应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并建立A级景区领导干部任职资格制度和目标考核责任制度,促进景区管理水平的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