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导干部读书要纯粹

 指间飞歌 2013-01-14


  谈到读书,许多人认为书是要读,但须为明确甚至强烈的目的而读,是为读而读。却不知,饥读之以当食,寒读之以当裘,说的是读书境界,而非其功利。作为领导干部读书,笔者认为要做到“四不为”。

  一不为“掉书袋”。一些领导干部言必引经据典,一篇短短的讲话稿,也要颇费苦心地引用上几句诗词。为了一次平常不过的开场白的头一句话,他都想翻遍《唐诗三百首》。可他哪里知道,有时候名句名言引在那里,显得非常生硬,甚至完全与前后语境不着调、不协调,不伦不类。临场背诵,也不见得说得流利,尤其是古文,甚至可能相当拗口,会说得磕磕巴巴。这不是读书,是卖弄;不是渊博,是浅薄。

  二不为“撑门面”。一些领导干部喜欢在办公室书柜摆上满满当当的书,整整齐齐,且多为精装本。甚至在办公桌一角,也不忘放上三两本有厚度的书。遇有来访客人,或者是部属汇报工作,他就会看似随意地问:谁谁的这本书看过吗?别人看没看过,他都会很有兴致地跟人家介绍起书作者的头衔和分量,然后提一提书中某两句话抑或一个观点。客人和部属自是一番恭维,领导干部自己大概也暗生快意。事实上用不了多少天,书里说的什么他自己可能都忘了。

  三不为“抱佛脚”。平时总说忙,真有闲时也不愿意静下心来读书。但突然有一天,来了什么机会,要竞争上岗了,要参加公选考试了,便赶紧找书来看,猛一通进补。这个时候,时间嘛不是问题。中午吃完饭不用午休了,晚上不用打二七王了,熬到子夜凌晨的,也不是不可以。问题是,现在的这类考试鲜有“死题”,哪怕他变作了书虫,把书吃进了肚子,一时都很难派上用场。所以一定要有存量知识,像存量用地一样可以随时供出,这得要靠平时点点滴滴地汲取和积累。

  四不为“揽瓷活”。 领导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好比干瓷活,就是以前人的瓷器坏了,要修,就需要在瓷器上钻细孔,再穿之以细铜丝。没有金刚钻在手,匠人是揽不了瓷活做的。当领导干部也要明白这个理,要有自知之明,不要面对上级时总把胸脯拍得砰砰响:我先揽下来,再现学还不成啊,以为书中定有金刚钻。殊不知解决问题不能依赖于书,也依赖不了书。因为问题常常是新的,是前所未有过的,并没有现成的解决答案。解决问题要靠智慧、经验、胆识,而这些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读书才能拥有。

  读书就是读书,纯粹地读,读时赏心悦目,是一种享受。多读了,读多了,便于潜移默化中沾染书卷之气,养性修身,触类旁通,才是读书之得。

  (作者为进贤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 林承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