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忆江南

 艺术@生活 2013-01-14

 

 

《忆江南》本为隋唐时期词牌名,原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春去也》。《金奁集》入“南吕宫”。唐代白居易作《忆江南》三首,调名遂改名为《忆江南》。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

词牌简介

《忆江南》,词牌名。据说,它是唐代宰相李德裕为悼念爱妾谢秋娘所作。段安节《乐府杂录》中记载:“《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后来因为唐代白居易曾依其句格而做《忆江南》三首,但嫌其名不雅,遂改名为《忆江南》。此调二十七字。首句为三字句。第二句为仄起平韵之五字句,句法上二下三。第三句为仄起仄收之七字句,第一、第三字平仄可不拘。第四句为平起平韵之七字句。第五句句法与第二句同,故第一字可平可仄。此调三、四两句,其句法全与平起七言诗中之颔联无异;是以作者多用对偶,以求工整,历来词家,正多其例也。
江南美景

江南美景

词牌格律

定格

唐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双调

欧阳修《忆江南·江南蝶》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
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
天赋与轻狂。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
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
长是为花忙。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对照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 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下划线:领格字。『』: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忆江南定格词谱
平中仄
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仄平平
(注:第四句和第三句宜用对仗格律)

典范词作

唐·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唐·温庭筠《忆江南·千万恨》
唐·温庭筠《忆江南·梳洗罢

编辑本段集评

1.王方俊《唐宋词赏析》: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运用贴切的比喻 和工整的对偶句,把明媚、艳丽、温馨、柔美而富有生气、诗情画意 般的江南水乡春色,凝练成[4]寥寥十四个字,成为千古传诵、脍炙人口 的佳句。读之,令人心驰神往。
2.《唐宋词鉴赏集》:《忆江南》属小令,只有二十七字,三韵,但在 白居易手中,运用得流转自然,既有词的意境,又有浓郁的民歌风味。 既通俗易懂,色彩鲜明,又讲究音律,刻意求工。按韵,这首词的结 构是两句、两句一句。作者把头、身体和尾巴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 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3.《白乐天诗集》卷五,日人近藤元粹云:诗余上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