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卫道观“见光”碑刻增至14块

 苏迷 2013-01-16

  卫道观目前发现的最老碑刻。□记者施晓平摄

  苏报讯(首席记者 施晓平)正在整修中的古城区卫道观发现“祝枝山碑”等12块碑刻(苏报6日报道),引起苏州碑刻博物馆的高度关注。碑博立即派专家赴现场查看,并介入这些古碑的抢救性保护。根据查看结果,卫道观“见光”的古碑数量已达14块,而之前媒体所称“祝枝山碑”,真正撰文的是“状元宰相”申时行等。

  经碑刻专家、苏州碑刻博物馆副馆长张晓旭初步鉴定认为,14块碑刻中,最老的一块是刻于明朝嘉靖十一年(1532年)的《重葺卫道记》。虽然该碑字迹还无法全部辨认,但可以认定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对研究卫道观古建筑的历史源流和明清时期苏州道教发展情况,都有着很强的参考意义。

  所谓的“祝枝山碑”,嵌在第三进房子的壁画背面,字很小很淡。张晓旭仔细查看后发现,这块碑刻上其实刻了三篇文章。第一篇没有题目,开头写着“祝京兆”三字。张晓旭介绍,“祝京兆”是祝枝山的别称,再加上历史上祝枝山确实为卫道观(当时叫“会道观”)写过一篇文章,这可能是有人把这块碑当作“祝枝山碑”的原因。但这篇文章末尾的落款人是“里人彭年”,祝枝山没有“彭年”这个别称,所以这篇文章不是祝枝山写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