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肌性斜颈

 学中医书馆 2013-01-18
小儿肌性斜颈
是小儿常见的一种颈肌疾病。其病因尚未搞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产伤有关。分娩时一侧胸锁乳突肌(头左、右旋转时,即可在颈部摸到左、右两条自耳后至颈下正中锁骨头上的肌肉即是),因受产道或产钳挤压受伤出血,血肿机化,形成挛缩而致。
初起婴儿颈部一侧可见有梭形肿物(有的患儿经半年后,肿物可自行消失),以后患侧的胸锁乳突肌逐渐挛缩紧张,突出如条索状,患儿头部向患侧倾斜,而颜面部旋向健侧。少数患儿仅见患侧胸锁乳突肌在锁骨的附着点周围有骨疣样改变的硬块物。本病若治疗不及时,小儿患侧的颜面部的发育会受影响,健侧的一半颜面部也会发生适应性的改变,使颜面部不对称。晚期病例,一般伴有代偿性的胸椎侧凸。本病以外治为主。
一、外 治
1.蚕沙50克,川桂枝6克,捣为末,炒烫,用3~4层纱布包好,趁热敷熨患处(注意防止烫伤),每日1~2次。
2.云南白药醋调,敷患处,纱布固定,可常用醋液浸润,保持潮湿,促进药物吸收,1小时后取下,间隔1小时再敷,每日数次,连敷数日。
3.藏红花10克,血竭10克,布包,蒸软,蒸透,待温时外敷患处(注意防止烫伤),每日外敷数次。
4.红花、伸筋草、透骨草各等份适量,布包,上锅蒸透蒸软,等温度适宜后热敷患处,每天数次。
二、其 他
  推拿
1.患儿取仰卧位,家长在患侧的胸锁乳突肌施用推揉法。
2.拿患侧胸锁乳突肌。
3.家长一手扶住患侧肩部,另一手扶住患儿头顶,使患儿头部渐渐向健侧肩部倾斜,逐渐拉长患侧胸锁乳突肌。反复进行数次。
4.再在患侧胸锁乳突肌施用推揉法。
  【防护】①孕妇应尽量去医院分娩。提倡新法接生,避免产伤。②胎儿出生后,医护人员及家长应仔细观察新生儿有无体态异常,及时发现,及时治疗。③1岁以上的小儿家庭治疗效果不佳,应去医院手术治疗。④婴儿皮肤娇嫩,外敷药物湿度要适宜,外敷时间也不宜过长,终止敷药时应及时擦洗干净,保持皮肤干燥,相隔1~2个小时后再敷药,以防发生湿疹等皮肤病。⑤推拿按摩时手法要轻柔,千万不可强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