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9日农历壬辰年十二月初八,是一年一度的“腊八节”。民俗专家说,腊八节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向人们传递进入年关的信号。
农历十二月为“腊月”,初八这一天就是所谓“腊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喝腊八粥这本来是佛教徒的习俗,到明代传到了宫廷里,到宋代,民间也争相效法,都在农历十二月初八熬腊八粥,俗称“腊八饭”。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民间习俗,寓意喜庆丰收,寄望来年日子更好。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寒冬腊月,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又营养,确实能增福添寿。
【腊八粥——百科名片】 “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腊八粥和腊八饭一样,是古代蜡祭的遗存。《祀记·郊特牲》说蜡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块,和米共煮一锅,是合聚万物、调和千灵之意。腊八粥又和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和美食文化结合,称为养生佳品。
【腊八话养生】 国人钟情腊八粥,食俗之外,也确有些科学道理。腊八粥不仅是习俗和美食,更是养生佳品。清代营养学家曹燕山撰《粥谱》,对腊八粥的健身营养功能讲得详尽、清楚,调理营养,易于吸收,是“食疗”佳品,有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这些已都被现代医学所证实。对于老年人说来,腊八粥同样也是有益的美食,但也应注意不宜多喝。其实,何止是腊八,平素喝粥,对老年人也是大有裨益的。粥的品种也相当多,可因人而异,按需选择,酌情食用。
【腊八粥适合各类人群】 1.孕妇补铁 孕妇在妊娠初期一般反应比较大,不想吃东西,恶心、呕吐,这时喝粥是比较不错的选择。但为孕妇熬粥要注意水不要放得太多,否则会引起孕妇胃酸过多。孕妇喝粥时可以搭配一些芝麻酱花卷,馒头等。在孕期需要补充钙、铁等元素,这款腊八粥无疑是上好的选择。 2.老年人助消化 老年人消化、吸收方面有所下降,腊八粥非常适合老人吃,容易消化,丰富的食材,丰富的营养及食疗作用最适合老年的健康不过了。 3.女姓补血 我经常被一些女姓问到,脸色为什么不好看,不红润。很多女士都有气血两亏的症状,喝粥是不错的选择,腊八粥里添加的薏米、枸杞、花生、大枣、桂圆等,补气补血。粥里的米油一定不要浪费(米油就是熬粥好了以后最上边的油皮,它是美容的好东西)。常常喝粥真的会让你红颜娇美,还会控制体重的增长。
【营养贴士】 1、腊八粥虽名为腊八粥,但一年四季皆适合使用。 2、若觉得口感不够甜,可加点蜂蜜作为甜味来源。 3、粥一点要煮久煮软,否则对肠胃不太好的人,会造成胃肠负担,如赤小豆,薏米熟的较慢可先煮,也可以使用高压锅,营养素也会保留的更好。 4、此款粥虽好,但不应该顿顿食用,一天不应超过1餐。
【腊八粥——制作窍门】 1.腊八粥的一般煮法是先把大麦米和红小豆、绿豆、豇豆等各种豆类拣好洗净,煮成半熟后再放入白米、小米、黄米、糯米等等。难煮的豆类最好预先浸泡。 2.水要一次加足了。煮粥时先用旺火,等米快开花了改用文火煮。一边煮一边搅拌,注意不要糊锅。 3.粥煮好后,吃的时候再加糖。
【各地腊八美食】 腊八节不仅有腊八粥,还有不少别的相似或相关的美食。

一碗腊八粥热气腾腾,一缕香气是思念,一缕热气是惦念,一缕甜蜜是缠绵,一分黏稠是陪伴,一分好看是宽容,一分醇厚是永远。我的亲,腊八粥是我的心,喝了暖你的心。腊八快乐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