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叉神经痛

 学中医书馆 2013-01-20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是一种原因未明出现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短暂、阵发性、反复发作的电击样剧烈性疼痛。本症好发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患者占70%一80%,女性略多于男性,多数为单侧性,右侧较左侧稍多。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临床上未发现有神经系统体征,检查又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在临床上有神经系统体征,检查发现有器质性病变,如肿瘤、炎症等。
  由于疼痛部位多在面部,其疼痛剧烈时发时止,属中医学面痛、齿槽风、’面风等病症之范畴。面痛的症状和治法,早在《内经》中就有散在记载,如《灵枢。经脉》有“颌痛”、“颊痛”、“目外眦痛”记载,《素问。缪刺论》有“齿唇寒痛”,《名医别录》有“面上游风来去,目泪出、多唾、忽忽如醉……”,《张氏医通》有“面痛……不能开口言语,饮食皆妨,在额与颊车上觉如糊,手触之即痛。”等等,对本病的描述极为明确。此外,如《医学纲目》、《普济本事方》,也有面痛病治验的记载。
  三叉神经痛为临床顽固性病症之一,其病程多迁延日久,反复发作,到目前为止尚无系统的治疗手段。服用西药存在着严重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外科手术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难度,而采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对控制疼痛的发作频率和程度有很好的效果。
  [病因病理]
  (一)中医学认识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三阳经络受邪所致。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但从疼痛部位、性质、诱发原因、全身症状和舌苔脉象等综合分析,认为本病多由三阳经络受邪所致。病因可分外感与内伤两个方面。
  1。外邪侵袭 头面部为一身阳经所会,足三阳经筋结合于颊(面颧部),、.手三阳经筋会于角(头角部),其经脉分别在三叉神经的第1、2、3支的分布区域。古云: “巅顶之上,唯风可到”。风为阳邪,易犯头面;风性善行数变,故突发突止。若风夹寒、夹热、夹湿等外邪侵袭手足三阳之络,闭阻经络,气血阻滞,不通则痛;风邪,善行数变,故疼痛乍发乍止,举发不时。
  2.内伤致病 《证治准绳.杂病》指出:“面痛皆属于火”。后天失养,脏腑功能阴阳失调,阳盛则火从内生。
  (1)肝火 情志不畅,郁怒伤肝,肝郁化火,引动肝风,风火相煽,上攻头面,经脉受灼,而面部疼痛、如烧如灼,并伴有心烦易怒、面红目赤等肝火上炎症状。 .
  (2)胃火 素体阳明热盛,或喜食辛辣以致胃热内生,热盛化火,火炽上炎,经脉被灼,而面部疼痛。正如《张氏医通》谓:“郁积胃热而患面痛”。
  (3)痰火 恣食肥甘,嗜酒无度,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浊内盛,郁滞化火,痰火上攻,壅遏阳明、少阳之脉,以致面部疼痛。
  (4)虚火 先天不足,肾阴不充,或虚劳过度,肾精亏耗,乙癸同源,水不涵木,阴不制阳,肝阳独亢,火热内生,虚火上炎,以致面部疼痛。外感致病,日久不愈,反复发作。常可人里化热伤阴,使虚火内生,亦致面部疼痛。
  3.气虚血瘀 面痛缠绵反复,多年不愈,乃致气血亏损,病邪人血人络,脉络瘀滞而作痛,其人必具有气血不足血瘀之症状。《证治准绳。杂病》谓:“面痛……暴痛多实,久痛多虚。”《张氏医通》谓:“老人过劳,饥则面痛。”
  综上所述,本病是以风火二邪为主因,亦可与寒、热、痰、瘀等兼夹致病,病位在三阳经络。外感与内伤常互为影响,久之可致虚象,使病情加重。
  (二)西医学认识
  1.原发性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尚无统一认识,一种观点认为病因在中枢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在周围部,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1)神经变性学说 该学说认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由神经变性引起,因为取病变的三叉神经活检,发现有脱髓及髓鞘增厚、轴索蛇行等改变;此外,在有症状的多发性硬化症病人中发现三叉神经后根处有脱髓鞘,因此认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由神经病变所引起。
  (2)微血管压迫学说 Dandy由后颅窝入路发现,三叉神经痛的病人约半数三叉神经根与血管接触和受压;Jannetta给三叉神经痛的病人解除了三叉神经脑桥人H部的血管压迫,术后三叉神经痛症状消失。此外,尸检和MRI表明,85%患者的三又神经在脑桥附近被血管压迫,最常见为动脉压迫,静脉压迫少见。第2、3支疼痛时,通常可发现上动脉压迫三叉神经的头侧上部;第1支疼痛时,通常是小脑前的前下动脉压迫三叉神经尾侧下部;小脑的静脉、小脑脑桥的动、静脉畸形等也可压迫三叉神经,邻近血管压迫丫三叉神经根,导致神经纤维相互挤压,逐渐发生脱髓鞘改变,这种脱髓鞘的轴突与邻近的无髓鞘纤维发生短路(又称伪突触形成),轻微的触觉刺激即可通过“短路”传人中枢,中枢的传出冲动亦可再通过短路而成为传人冲动,如此很快达到“总和”而引起疼痛发作。
  (3)局部缺血学说 有学者认为,本病发病与供养三叉神经的动脉发生硬化而致局部缺血、髓鞘代谢紊乱及营养障碍有关。
  (4)癫痫学说 三叉神经痛阵发性发作,性质类似癫痫样发作,其放电部位可能位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内或脑子内,将致癫痫的药物如铝凝胶注射到三叉神经核,可导致异常的电活动和疼痛,因而认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由癫痫引起,但这一学说尚不能解释许多临床现象。
  2.继发性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系统所属的部位或邻近部位存在的各种病灶引起的,最常见的原因有各类肿瘤、血管畸形、蛛网膜粘连和颅骨畸形。
  (1)中枢病变.常因脑干部的血管病变、炎症、肿瘤、病毒感染等。
  (2)三叉神经后根和半月节的病变 如小脑、桥脑和颅底的炎症粘连、脑瘤、神经纤维瘤、动脉瘤和神经鞘瘤。
  (3)三叉神经半月节前根病变 常见于眶内肿瘤、蝶骨小翼区肿瘤、海绵窦的病变、副鼻窦的炎症等。
  (4)头面部创伤累及三叉神经。
  (三)中西医结合研究
  1.病因病理研究 病理改变,有人认为三叉神经半月节和感觉神经根内无特殊病变。近年来研究多认为,三叉神经节的神经细胞常有髓鞘的病变,受损的髓鞘明显增厚,有的碎裂形成颗粒,甚至粉末状。其里面的轴突可有断裂,无髓鞘纤维也可有退行性变。
  2.血管瘀血机制研究 三叉神经痛属久治不愈的顽症,久痛人络,络主血,风火痰瘀阻络作痛。现代医学业已证实,疼痛与组织缺血缺氧密切相关。血脉瘀阻使局部循环缺氧,损伤的组织细胞兴奋,则致痛性物质分泌释放增加引起疼痛。疼痛又可导致局部肌肉持续收缩,血流受阻,组织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如此恶性循环,使疼痛久治不愈。
  [临床表现]
  1。发病年龄 70%--80%的病例发生在40岁以上,女性略多于男性。
  2.疼痛部位 疼痛严格限位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内,不扩散至后头部。单侧性,以第2支、第3支最多。三支神经的发生率依次为第2支>第3支>第1支,右侧多于左侧。
  3。疼痛性质 疼痛为阵发性,骤起骤停,如刀割、针刺、撕裂、烧灼或电击样剧痛。剧痛持续数秒至1—2分钟,有时疼痛也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发作频率不定,因病情发展而增多。少数伴有同侧面肌痉挛,又称痛性抽搐。
  4.发作时间 三叉神经痛一般呈间断性发作,间歇时间可以是数月或数年。复发多在面部的相同部位,而且疼痛的区域有扩散的趋势。病程初期发作较少,间隔期较长,随病程进展,间隔期缩短。
  5.诱发因素 进食、说话、洗脸、剃须、刷牙、打哈欠甚至微风拂面皆可诱发疼痛,因此患者怕疼痛发作而不能洗脸、刷牙、进食,故面部及口腔卫生较差,精神抑郁,面色憔悴。
  6.扳机点 常位于上下唇外侧、鼻翼、口角、牙龈、颊、舌等处,故有“触发点”或“扳机点”之称,轻轻触摸或牵拉扳机点可激发疼痛发作。扳机点位于疼痛的同侧。
  7.表情和动作 患者常常有痛苦表情,皱眉咬牙,用手掌按压颜面部,或突然停止说话、进食等活动。多次发作者可致皮肤增厚、粗糙、眉毛脱落并伴面肌和咀嚼肌阵发性痉挛、结膜充血、流泪及流涎。
  8.患者情绪 身体的情绪应激通常会增加发作频率和疼痛的程度。
  9.神经系统检查 一般无异常体征,少数有面部感觉减退。
  [辅助检查]
  1.神经内科系统检查
  (1)三叉神经检查 ①感觉:以棉絮或针检查面部的痛感和触觉,以手压三叉神经的压痛点(眶上点,眶下点,下颏点)观察其感觉是否过敏,减退或消失。②运动:观察颞肌有无萎缩,令病人张口,观察下颌位置是否正中,令病犬咀嚼,以双手指置于颞肌与咬肌,测其收缩力。③反射:检查角膜反射、鼻粘膜反射、下颌反射情况。
  (2)临床意义 ①分布区有感觉过敏,压痛者多见于三叉神经痛。②分布区痛,触觉减退,进行性加重,角膜反射、鼻粘膜反射消失者,注意桥脑小脑角肿瘤;分布区痛,进行性加重,下颌低垂,下颌反射消失或兼有耳、眼、头、鼻咽的症状者,要注意是否为鼻咽癌。脑神经损害者均应做进一步检查,如CT、MRI扫描检查,以除外器质性病变。
  (3)如青年发病分布区痛或有三叉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应排除牙源、头颅疾患。
  2.常规检查 血尿常规、血压、血生化等检查。三叉神经痛患者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可增加,血小板聚集率常增高。
  3.糖耐量试验 老年患者应考虑到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可能,做糖耐量试验。
  [诊断要点]
  典型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根据以下几点做出诊断:①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患者;②疼痛部位严格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内;③疼痛为阵发性短暂性剧烈疼痛;④“扳机点”多在口的周围;⑤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体征。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发病年龄常较年轻,三叉神经第1支发生率高,并常常伴有枕大神经痛,伴有感觉异常,神经系统查体有阳性体征。
  [鉴别诊断]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应排除以下继发性三叉神经病变及类似病变。
  l。牙痛 一般牙痛多呈持续性钝痛,局限于牙龈部,口腔科检查齿龈可红肿,张开受限,牙齿有叩击痛可以鉴别。必要时做X线摄片以检查有无致痛牙病、埋伏牙等。
  2.偏头痛 为发作性搏动性头痛,青年女性多见,发作前有视觉先兆,发作持续时间长,可达几小时或l一2天,多伴有恶心、呕吐等。部分患者脑电图可出现轻度异常。
  3.蝶腭神经痛 又称不典型面部神经痛,可能与鼻窦感染有关。疼痛位于颜面深部,可由牙部发出,放射至鼻根、上颌、乳突、枕部、肩、手等处,呈烧灼样或钻样,阵发性或持续性。发作时病侧鼻粘膜充血、鼻塞、流泪等。做蝶腭神经节封闭有效。 .
  4.舌咽神经痛 发作性质与三叉神经痛相同,但疼痛部位不同,多为舌根部、软腭、扁桃体、咽部及外耳道等处剧痛,可因进食吞咽诱发疼痛。可用4%可卡因、工%苯佐卡因或地卡因等喷涂于咽部、扁桃体或舌根部,多可立即止痛,以此与三叉神经痛鉴别。
  5.颞下颌关节炎‘多为颞下颌关节局限性、持续性疼痛,且有压痛,关节活动障碍,无板机点,易于鉴别。
   6.三叉神经炎 可因流感、上额窦炎、酒精中毒、铅中毒等引起,疼痛呈持续性,压迫神经分布所在处疼痛加剧,检查三叉神经区感觉减退或过敏,有时伴运动支功能障碍。
  7.丛集性头痛 疼痛部位以眼眶周围较多,伴有流泪、鼻塞、流涕、脸红等症状,疼痛为跳痛、烧灼痛,大多数在夜间发作,多见于壮年及中年,男性多见,常单侧发病。抗组织胺药有效。
  8.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发作情况及特征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相似,但疼痛持续时间长,神经系统查体可发现面部感觉减退、角膜反射迟钝或消失、听力障碍等阳性体征。其病因有桥脑小脑角肿瘤、鼻咽癌、三叉神经节肿瘤、脊索瘤、多发性硬化等,需进行颅底摄片、脑脊液检查、鼻咽部活检、CI、 MRI检查以资鉴别。
  [防治方法]
  一、一般措施
  (1)平时生活要有规律,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避免受寒。
  (2)饮食上偏于清淡,宜多食易消化含维生素高的蔬菜水果及营养丰富的瘦肉鸡鱼等,火旺者忌食辛辣等刺激物并戒烟酒。
  (3)疼痛发作时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气恼、焦虑等情绪冲动,尽可能不触及“扳机点”。
  二、饮食调护 .
  1.蔓荆子酒 蔓荆子60g,米酒500ml。将蔓荆子炒至焦黄,轧为粉末,人酒内浸泡3—7天(夏季泡3天,冬季泡7天),取汁500ml,每次服50ml,每日2次,7天为1个疗程。据《千金方》记载,蔓荆子浸酒服,可治头风。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蔓荆子含有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类及维生素A类物质,具有镇静、止痛作用,适用于三叉神经痛风热扰窍证。
  2.菊花薄荷饮 白菊花10g,薄荷10g,甘草10g。将三者混合均匀,分数次泡茶代茶频服即可。本方具有清热解表的作用,适用于三叉神经痛风热扰窍证。
  3.芎芷鱼头汤 川芎、白芷各6—9g,草鱼头250g,生姜适量。先将川芎、白芷分别洗净,用纱布包好,生姜切片,与草鱼头一起放人砂锅内,加水适量,炖汤。每日1剂,饮汤吃鱼,连服3—5天。本方具有祛风、化湿、活血的作用,适用于三叉神经痛风湿阻遏证。
  4.川芎炖鸡蛋 川芎6—9g,鸡蛋2枚,大葱5根。先将川芎用纱布包好,与鸡蛋、大葱一起放人砂锅内。加水煎煮,鸡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吃蛋喝汤。每天工剂,连服数天。本方具有散风活血的作用,适用于三叉神经痛外感风寒证或风湿阻遏证。
  5.山甲归芎饮 穿山甲50—100g,川芎6—9g,当归9—15g。将三者同放锅内,隔水炖2—3小时,取汁去渣。喝汤,每日1剂,连服5—6天。本方具有活血通络的作用,适用于三叉神经痛瘀血阻络证。
  6.红花全蝎酒 红花10g,川芎10g,血竭3g,全蝎2g,黄酒100ml。将前4味放人黄酒中,浸泡3天。全蝎可反复使用2次。每次10ml,早晚服用。本方具有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三叉神经痛瘀血阻络证。
  三、辨证论治  使用方法:先对症选用药方,并按提示辩证加减,然后进入方剂数据库查阅其药理、煎法、服法等;再进入中药数据库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体质对所选的药方进行加减,才得到有效的药方,还要查阅三反九畏;服药后还要根据“疗效评定”再次判断所用的药方的疗效。

  本病辨证,应区别外感内伤,外感以风邪多见,兼夹热、寒、湿邪而致病;内伤以火邪为主,从肝胆、胃、肾论治,亦有气滞血瘀而为病者,故临床可分为风热伤络、风寒凝络、痰湿阻络、肝火上扰,胃火上攻、阴虚火旺、瘀血阻络7型。
  1.风热伤络
  主症:面部阵发性灼热掣痛,遇热痛甚,得冷则减,口干渴欲冷饮,面目红赤,便干溲黄,舌红苔黄,脉浮数或弦滑。
  治法:疏散风热,清络止痛。
  方药:菊花茶调散加减。菊花、川芎、桑叶、蔓荆子各15g,僵蚕、白芷、薄荷各lOg,细辛3g,荆芥、甘草各6g,清茶3g。风热较甚者加黄芩、银花、连翘;口渴津伤者,加石膏、芦根。方中菊花、桑叶、薄荷、蔓荆子疏散风热,其中蔓荆子、薄荷还有清利头目之功;川芎、白芷疏风止痛;僵蚕、细辛、.荆芥辛温走窜、通络止痛;甘草调和诸药,同时取清茶苦寒性味调服,增强清利头目之效。
  2。风寒凝络
  主症:面部阵发性抽掣疼痛,呈短暂性刀割样剧痛,面肌紧缩感。每因天冷或感风寒发作,喜裹头面,惧怕风冷,遇寒加重,得热缓解,喜热熨,四肢末梢厥冷或凉麻,舌质淡,苔薄白或白滑,脉浮紧或沉迟。
  治法:疏风散寒,通络止痛。
  方药:川芎茶调散加减。川芎、荆芥、防风、羌活、白芷各lOg,薄荷、甘草各6g,细辛、清茶各3g,恶寒较重者加麻黄、白附子。方中川芎、羌活、白芷疏风止痛,其中川芎长于止痛,白芷善走阳明;细辛、防风、荆芥疏散风邪;薄荷疏风清利头目;甘草调和诸药,取清茶苦寒,即可上清头目,又能制约风药的过于温燥,从而达到疏风散寒、温经活络目的。
  3.痰湿阻络
  主症:面部阵发性闷胀灼痛,头重昏蒙,胸闷脘满,时吐痰涎,面颊部麻木作胀,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祛风化痰,活络止痛。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30g、天麻、白术、陈皮各15g,黄柏、生姜、蔓荆子、白蒺黎各lOg,全蝎、甘草各6g。面颊麻者加川牛膝、丹参。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重用可安神止痛;天麻化痰熄风,白术、陈皮,健脾化痰;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和中;黄柏燥湿健脾;加生姜温中散寒;蔓荆子、白蒺黎、全蝎疏风通络;整个组方达到化痰祛风、通络止痛的目的。
  4.肝火上扰
  主症:阵发性面颊部电击样疼痛,面颊有灼热感,痛时面红目赤,烦躁易怒,怒则发作,胁肋胀痛,耳鸣口苦咽干,失眠多梦,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胆,通络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5g,栀子、黄芩、车前子、柴胡各lOg,木通、大黄、甘草各6g。头晕目眩者加天麻、钩藤;面肌抽搐者加僵蚕、地龙。方中龙胆草苦寒清热,为泻肝胆经实火的专药,与栀子、黄芩相配,则泻火之力更强;柴胡疏肝清热;甘草泻火解毒;大黄、木通、车前子泻火利湿,使湿火从二便而解。诸药共享达到清泻肝胆之火、利湿通络止痛之目的。
  5.胃火上攻
  主症:面部阵发性刀割样刺痛,面颊灼热,甚则胀痛如裂,面红目赤,牙龈肿痛,口臭,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而燥,脉滑数。
  治法:清胃泻火,升散郁热。
  方药:芎芷石膏汤加减。石膏30g,知母、生地、川芎、白芷、丹皮、菊花、薄荷各lOg,羌活、升麻、甘草各6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牙龈肿痛者加麦冬、天花粉。方中以石膏、知母、生地滋阴泻火,其中加川芎、白芷疏散风邪,菊花、薄荷清热祛风止痛,丹皮凉血散瘀;羌活、升麻引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达到清胃泻火、通络止痛的目的。

  6.阴虚火旺
  主症:面部阵发性抽掣剧痛,颧红烦热,失眠健忘,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泻火,清热止痛。
  方药:大补阴丸加减。知母、黄柏、熟地、龟板各lOg,黄芩12g,当归、防风、白芷各9g,甘草6g。面肌抽搐者加地龙、全蝎;腰膝酸软者加生地、菟丝子。方中知母、黄柏、黄芩苦寒,上以清泻相火,下以滋润肾阴;熟地、龟板滋补真阴,潜阳;当归活血养血;防风、白芷疏散风邪;甘草调和诸药,达到壮水制火、通络止痛的目的。
  7.瘀血阻络
  主症:面部阵发性剧痛,痛如刀割,痛处拒按,痛止颜面麻木,经久不愈,面色晦滞,舌紫暗或舌边尖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紧或细涩。
  治法:活血祛瘀,通窍止痛。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僵蚕各lOg,老葱、生姜各6g,麝香0.3g。瘀血重者加土鳖虫、水蛭;颜面麻木者加当归、地龙。方中桃仁、红花、赤芍活血化瘀;加用川芎、僵蚕、老葱、生姜、麝香其辛温走窜,上引头目,下行血海。全方以祛风先活血、血行风自灭之义,活血与祛风通经药合用,从而达到通经活络、止痛的目的。
  中医药治疗三叉神经痛,是根据辨证论治加以遣方用药。临床上患者病情复杂,大多混杂而不典型,治疗上宜灵活运用。但本病以风、火立论,治疗时注重运用祛风通络和清热泻火药,本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原则,重用川芎,川芎辛温香窜,行血中之气,祛血中之风,并能载药上行,引药达面部病所。配合活血药可行散化瘀血,助川芎通络活血之力。血气兼顾,风痰瘀并治,内外风两疏,故而顽痛可愈。现代研究证实,活血药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缓解外周血管平滑肌痉挛,改善微循环,并有抗炎、镇痛作用。经过中医中药治疗,有些三叉神经痛病人收到一定效果,可使疼痛发作停止或减轻。对于辨证分型治疗,黑龙江中医学院曾报道,他们共收治120例三叉神痛病人,其中风火型82例,风寒型11例,久病人络型27例,服药最少4剂,最多48剂,平均20剂。治愈9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3%。可见中医中药有治疗三叉经痛的优势。
  四、专病专方
  1.芎归二麻汤 川芎20—30g,当归20g,天麻12g,麻黄6g,制没药10g,甘草3g。加减变化:风寒型加白附子lOg,全蝎6g;风热型加石膏30g,黄芩lOg;气血虚弱者加黄芪、鸡血藤各30g;瘀血阻络型加桃仁、红花各lOg;有高血压、心脏病者去麻黄加防风30g。水煎服,日1剂。本方有养血祛风、通络止痛的作用。刘东义等用此方治疗32例,痊愈(疼痛发作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20例,显效(疼痛完全缓解,半年内复发)10例,有效(发作次数减少且疼痛明显减轻)2例,总有效率100%。
  2.清热化瘀汤 柴胡5g,草决明25g,川芎30g,乳香、没药各6g,细辛3g,黄芩、菊花、赤芍、白芍、甘草各iOg。用于肝(胃)热血瘀型。气虚血瘀型用上方去草决明、菊花,加黄芪12g,白术lOg。水煎服,日1剂,30天为1个疗程,最长治疗3个疗程。本方有活血化瘀、清热止痛的作用。聂有智等治疗19例,显效(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基本不影响正常生活)11例,有效(疼痛次数减少50%以上,程度有所缓解)6例,无效(服药1个月,疼痛无改善)2例,总有效率89.47%。
  3.清热化痰汤、生石膏、姜半夏、生姜(为引)各30g,全蝎、细聿各6g,僵蚕20g,川芎15g,白附子、川牛膝各lOg。水煎温服,日]剂,早晚分服。朱树宽用此方治疗痰凝火瘀阻络型,取得良效。应注意半夏用量至为关键,其小量6g可降逆和胃;中量15g可化痰开结;大量30 60g可镇静止痛。治疗三叉神经痛,非用大量方取佳效,临床应用10余年,未发现有不良反应。
  4.牵正止痛汤 白附子15—30g(先煎1小时),全蝎、僵蚕、当归、蝉蜕、地龙、乌梢蛇各10g,川芎20g,蜈蚣3条。风热偏盛者加黄芩、钩藤各15g,石膏30g;风寒偏盛者重用白附子30g,加细辛5g,麻黄lOg;痰血瘀阻者加桃仁、红花各lOg,法半夏15g,制南星6g;阴虚血热者加生地、丹皮各lOg,龟板20g,女贞子15g。每IEI 1剂,水煎取汁,分3次温服。15剂为1个疗程。金绪美治疗52例均为单侧发病,经治疗后疼痛完全消失,随访3个月无复发者32例,疼痛程度及发作频率在观察期间明显减轻者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2%。
  5.治痛缓急汤 白芍30~50g,川芎、牛膝各30g,甘草、柴胡、僵蚕各lOg。因风热诱发者加姜黄、生大黄;风寒诱发者,加附子、细辛、生地等;湿热内蕴者加白蔻仁、杏仁、苡仁、黄芩。名医于鹤忱认为,三叉神经痛多为风、火、湿邪瘀阻,或风寒袭于少阳经,瘀而化热,导致脉络舒缩无力,气血运行不畅,而疼痛时作。治之必须养血滋阴,柔肝缓急,通畅脉络,兼风则散之,有火则清之,塞滞秘结则通之。
  6。通络头风汤 川芎15—30g,当归10 20g,细辛5g,。蜈蚣2条。冷痛加白芷;头部热痛加甘菊、苍耳子;痛如锥刺加僵蚕、生石膏、蜈蚣(冲服);痛剧者加生白芍、白芥子、白芷。名医李寿山治疗三叉神经痛之久治不愈之证,多从风痰瘀血、阻滞窍络立论,据《卫生宝鉴》芎归汤加减而成。
  五、中成药
  1.七叶莲 又名野木瓜,系木通科木瓜属,药用部分为其茎叶,制成针剂或片剂。此药经动物试验证明,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对多种平滑肌均有解痉作用。注射剂,每支2ml,相当于生药15g。肌内注射,每次4ml,每日工一2次,疼痛缓解后改为口服。片剂,每片相当于生药5g。口服,每次3片,每日4次;用药4—10天后疼痛开始减轻。据上海华山医院用此药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效率为61。9%。副作用:日服时有部分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如恶心等。肌内注射后,注射部位可有酸胀感,局部可发生硬结。有时同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合用,以提高疗效。 。
  2.毛冬青 又名毛披树,系冬青科植物毛冬青。药用其根叶。此药有扩张血管、解除痉挛的作用。它的有效成分是黄酮苷,能降低血压,因此毛冬青适用于动脉硬化的三叉神经痛患者。注射剂每支2ml,含黄酮苷40rag,肌注每次2ml,每日1—2次,严重者每次肌注2ml,另加IzI服冲剂1包,每包含生药32g,待剧痛缓解后,可服冲剂1包,每日2—3次。有些病人于扳机点处残留牵拉感或隐痛者,可作穴位注射疗法(每次0。2—0.5ml,10次为1个疗程)。毛冬青治疗三叉神经痛有一定效果。用药后一般3一15天显效,用药2周无效者,可改用其他疗法。用药后如果有效可连续用药,一般治疗天数为18~27天。据中山医学院口腔系郭媛珠等报道,用此药治疗51例患者,显效最快3天,最慢15天,平均8—13天;效果较好的35例(68。6%),疗效差者9例(76%),无效者7.例(1.7%);疼痛解除时间为2—12个月。副作用是反复用药,或用药量过大可出现血压下降,停药或减量后可自行恢复。
  3.颅痛宁 颅痛宁是一种专治三叉神经痛的一种中药针剂。含川芎、荜菝,按2:1比例制成中药注射液,1支2ml,每m1含生药4g。肌注,每次4m|,每日3次。疼痛缓解后,减半量维持到疼痛消失为止。卢芳用此药治疗182例,显效152例(83.5%),好转24例(13.2%),.无效6例(3.3%),总有效率96.7%。
  4.野木瓜片 由野木瓜浸膏制片,有祛风止痛、舒筋活络之功效。每日3次,每次3—5片。
  5.川芎茶调九 具有疏风散寒止痛之功效,用于风寒型三叉神经痛。每次服6g,日2次。
  6.龙胆泻肝丸 具有清泻肝胆之火之功效,用于胆火上扰型三叉神经痛。每次服6g,日2次。
  7.双黄连口服液 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可用于风热伤络、胃火上攻所致的三叉神经痛。每次服10~20ml,每日3次。 .
  8.知柏地黄丸 具有滋阴泻火之功效,适用于阴虚火旺型三叉神经痛。每服3—6g,let 2次。
  六、外治法
  1.针灸疗法
  (1)体针 主穴取合谷、三阴交、内庭透涌泉。按疼痛部位配穴,第1支痛:阳白、太阳、鱼腰;第2支痛:迎香、颧髅、四白;第3支痛:下关、大迎、颊车。辨证配穴,风热:取商阳;曲池;风寒:取风池、外关;痰火:取丰隆、陷谷;肝火:取液门、行间;胃火:取太冲、足三里;虚火:取复溜、太溪;血瘀:取膈俞、血海。主穴与辨证配穴除阴虚火旺用补法外均用泻法。疼痛部位配穴用补法,并注重针刺得气,针感传至疼痛部位后,久留针1—2小时左右,每10-20分钟行针1次。
  三叉神经痛属中医学面痛范围,其发病与手足三阳经有关,取穴以阳经腧穴为主,宜采用对症取穴(近取)和辨证取穴(远取)相结合的方法。针刺手法,一般近取穴位应用轻刺,久留针;远取穴位则用重刺,或行提插捻转等泻法。治疗中注重针感传导,施术时远部腧穴务必使患者产生酸麻胀重的感觉,局部腧穴产生触电样针感放散至疼痛部位。使“气至病所”,才能收到理想的疗效。因其属临床顽固性病症之一,病程多迁延日久,反复发作。《灵枢.终始》篇曰:“久病者,邪气人深,刺此病者,深内而久留之”,所以临床多采取长时间留针,每隔10--20分捻针1次,使针刺刺激的时间延长,更好地激发经气,这样既可调整整体功能,又加强了局部效应,针感强而持久,使邪气得以祛除,经气得以疏通,气血畅达,面痛得以解除。采用久留针注重针感传导治疗三叉神经痛比一般针法疗效高,见效快,疗程短。但对于久病体虚的患者,无论近取或远取,都不宜做强烈的针刺手法,以免虚虚之诫。
  (2)温针 取穴同体针。行针取得针感后,在针尾插上1.5cm长艾条,每次灸2—3壮,隔日1次。10次1疗程。艾叶能温通气血,除湿开郁。温针灸可以在病灶局部直接发挥温热作用,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血液循环加快,。促进局部组织代谢,缓解局部肌肉痉挛,消除面部疼痛。温针灸又能借助温热刺激,激发经气,具有行气活血、通经活络的作用,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若惧怕针刺者可用艾条悬灸为宜。若肝火过盛,血压达24/15kPa的患者慎用。
  (3)耳针
  针刺法:取穴面颊、上颌、下颌、神门、枕。毫针强刺激,留针1小时,每10分钟行针1次,待病情缓解后再行埋针或埋丸法。耳与全身五脏六腑息息相关,《卫生宝鉴》曰:“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者。”选面颊、上颌、下颌,与三叉神经分支疼痛部位相符,针刺可疏通局部经气,神门、枕有镇静安神作用。有报道,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可在耳廓上找到敏感点或压痛点,针之止痛效果较好。耳穴封闭:在对耳屏脑点和平喘点之间找敏感点,即三叉点,常规消毒,取利多卡因穴位注射0.1ml于该穴皮下(双侧或单侧),2日1次,5次为1疗程。
  耳针诊治疾病历史悠久,早在2100多年前《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有了与上肢、眼、颊、咽喉相联系的“耳脉”,《灵枢.口问》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从经脉循行上看,6条阳经与耳有着密切联系。所以耳背针刺放血,能祛瘀泄热,疏通经络,使受阻的经气重新上荣于头面,面肌功能恢复正常。现代研究显示,在耳廓有各种感受器、神经末梢及环形小体。在耳廓针刺放血,除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强组织代谢外,病人还常感到剧痛,这强烈的良性刺激传人冲动,传至相应的神经元后,阻滞原来的病理性传人冲动,或产生强烈兴奋性,抑制邻近的原有病理性兴奋灶,打断病理冲动的恶性循环,从而使病患减轻或消失。
  目前用针灸的方法治疗本病,一般均采用单一的针刺方法,对于如何采用针灸方面综合措施以提高疗效,考虑得较少。个人体会,如针刺、水针、耳针、埋针、灸法等,若能根据病情综合应用,往往有利于提高疗效。
  2.穴位注射 处方:第1支痛取阳白、太阳;第2支痛取上关、迎香、四白;第3支痛取下关、地仓、颊车,或者选阿是穴。药物选择:当归注射液、复方麝香注射液、毛冬青注射液、注射用水等。操作方法:选用1种或2种药物,每次取2—4个穴位,每穴注入0.5一lml,每隔2—3日注射1次。三叉神经病是一种顽固难治之症,至今尚无特效治法。在目前应用的各种治法中,穴位注射可列为有效方法之一。有关穴位注射各地总结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1)安满仓等于1980年以来,应用药物穴位注射的方法,门诊收治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分布在22--70岁之间,其中以40岁以上者为最多,共38例(占68%)。药物用复方麝香注射液、当归注射液,比例为l:l,两药混合应用。第1支痛取太阳、上关,第2支痛取四白、上关,第3支痛取夹承浆、下关穴。高血压患者加患侧曲池穴;心脏病、低血压、贫血患者加患侧内关穴。取5ml注射器I具,抽人药物,选好穴位,当注射针尖刺中穴位时,患者有类似“电击样”的感觉在患病部位内放散,这时就可以把药物缓缓注入2ml。每日或间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结果,经穴位注射治疗的50例患者,疼痛消失者31例(62%),明显减轻5例(1%),减轻者10例(20%),无效4例(8%),总有效率92%。安氏认为,疗效与准确地刺中穴位有密切关系,否则就会影响疗效,不少疼痛剧烈患者,当刺中穴位注射药物后就会立刻收到止痛效果。但三叉神经痛患者,如同时患有其他疾病者,如心血管系统疾病或贫血等,应同时治疗其他疾病,使其得到纠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治疗效果。治疗中少数患者注射后出现患部有感觉减退的现象,1—2星期左右即可恢复正常。
  (2)罗杰坤自1993—1998年,采用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38例,其中男23例,女工5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63岁;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18年,其中1年以内者17例。取阿是穴(即扳机点),用安定注射液注射,每次每穴0.3ml;阳白、太阳、瞳子胶、颧胶、下关、迎香、颊车,用当归注射液注射,每次每穴0.3ml(每次取4—5穴)。两组同时使用,8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4天。经治疗2--4个疗程后,痊愈6例(占16%),显效12例(占32%),有效13例(占34%),无效7例(占18%),总有效率为82%。罗氏认为本病大多由于外来刺激作用于扳机点兴奋性增高而诱发。用安定注射此扳机点,可降低其兴奋性,而减少三叉神经痛的发作次数。同时用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有行血活血,通经活络之效,而达到“通则不痛”之治疗目的。
  (3)毛冬青注射剂,每支2ml。可做穴位注射(每次O.2一O。5ml,10次为1个疗程)。毛冬青治疗三叉神经痛有一定效果。此药有扩张血管、解除痉挛的作用。它的有效成分是黄酮苷,能降低血压,因此毛冬青适用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三叉神经痛患者。
  (4)笔者用当归注射液、维生素B,: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处方:探查三叉神经痛区的阿是穴,一般多在攒竹、阳白、太阳、颧馏、迎香、颊车等穴处。操作:用lml注射器抽取当归注射液、维生素Bl:各0.5ml,每穴皮内注射0.1—0.2ml,使皮肤有白色晕块隆起。每日或隔日注射1次,5次为1个疗程,一般2--3个疗程,疼痛即可减轻或消失。再次复发,同样方法治疗仍有疗效。本法属浅刺,面部皮肤归属于经脉、脏腑,阿是穴是脏腑、经络病变在皮肤的阳性反应点。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这与节段性神经支配有关。皮肤肌肉区的感觉神经纤维都进入相同神经节段。
  3.小针刀疗法
  (1)处方 扳机点。加减变化:三叉神经第1支痛配眶上切迹、阳白、头维;第2支痛配眶下孔、下关、迎香、地仓;第3支痛配下关、颊车、夹承浆。
  (2)操作方法 针刀部位用碘酒消毒,75%酒精脱碘,覆盖无菌小洞巾,术者戴消毒口罩、帽子、手套。针刀扳机点、下关、迎香、地仓、颊车、夹承浆时,刀刃与疼痛放射线垂直;针刀眶上切迹与下孔时,刀刃与眼裂平行。右手拇、食指捏住针柄,其余三指托住针体,逐渐加压力到有一种坚韧感而不刺破皮肤时,进针点处形成一反形凹陷,再稍一加压,即可穿过皮肤。进针后先行纵行切割剥离,再行横行切割剥离,逐层深入,以达到骨面和不穿透口腔为度。出针后用手挤出血数滴,消毒针孑乙后再用创可贴外敷。3天1次,每次扳机点均取,配穴取1--2个。本方法有通络止痛功效,主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朱广运临床治疗12例,病程最短2年,最长15年,12例病人均有1—2个板机点。治疗2次疼痛消失者4人,治疗4次后疼痛消失者8人,全部有效,均随访半年无复发。朱氏认为小针刀切割扳机点为主的治疗方法,其针刀部位均在三叉神经的分支上或附近,针刀切割部位,实质上就是用针端上的微型刀实施三叉神经周围支的闭合性切断术,从而能有效阻断疼痛的传导。方法简单,但效果优于药物、封闭和外科手术治疗。
  4.穴位贴敷
  (1)马钱子膏 马钱子5g,川乌、草乌、乳香、没药各30g,共为细末,醋调贴于患侧太阳、下关、阿是穴。每日1次。 .
  (2)龙蝎饼 地龙5条,全蝎20条,路路通lOg,生南星、生半夏、白附子各50g,细辛5g,研末加面加酒制成饼,贴于太阳穴,每日1次。 . .
  (3)白附子泥 白附子3g,葱白15g,将白附子研末,与葱白捣制成泥状,取黄豆大小1粒,贴在痛侧太阳穴,约1小时左右取下。可以通窍止痛。

  七、西医治疗
  1.药物治疗
  (1)卡马西平 首选,使用时应注意掌握剂量,初服为100mg,每日2次,以后每天增加100mg,直到疼痛消失。其最大用量为1000mg/d,以后再逐渐减量,找出最小有效量维持,一般为600—800mg/d,约70%病例有效,但长期用药疗效减退。副作用有眩晕、嗜睡、恶心、皮疹及白细胞减少等。
  (2)苯妥英钠 开始用0.1g,每日3次,数日后效果不够可增至0。6g/d,近半数病例有效。副作用有可出现共济失调、皮疹及白细胞减少等。卡马西平合并苯妥英钠比单独用好。
  (3)氯硝安定 开始lmg/d,逐渐增加至6—8mg/d,维持治疗6—9周,副作用有嗜睡及步态不稳,老年患者偶见短暂精神错乱,停药后消失。
  (4)维生素B.:500 1000tzg,肌注,每日1次,工0—14日为1疗程,有一定疗效。肌肉注射大剂量维生素Blz多无副作用,偶有一过性头晕、全身瘙痒、复视。
  2.神经阻滞疗法 三叉神经痛的神经阻滞疗法包括药物和乙醇阻滞,将药物注于神经分支或半月节上,使之破坏,以阻断其传导作用,注射区面部感觉丧失,从而获得止痛效果。适用于服药无效或不宜手术者。治疗前应从解剖学角度确定哪一支神经受损,必要时用局麻药试验行诊断陆阻滞来确定疼痛的部位。通常疼痛局限于末梢时,行末梢分支的神经阻滞。三叉神经全部分支都有疼痛时,则选用半月神经节阻滞。对于药物阻滞不能治愈的重症,可考虑用破坏性阻滞。乙醇用量,首次应控制在0.4ml的最小剂量。乙醇阻滞后,疼痛症状可消失。有的可能复发,据统计,第1支阻滞一般在阻滞后4—12个月复发,第2支和第3支阻滞后6个月--5年复发。
  (1)周围支封闭 第1支痛者,选眶上切迹行眶上神经阻滞。第2支痛者,选眶下孑乙行眶下神经阻滞。第3支或第2、3支痛者,选耳屏软骨基部向鼻侧20--25nma向颧弓下缘进针行下颁神经阻滞。或选颏孔行颏孔神经阻滞,先注入少量局麻药,待证实该神经分支麻醉后再注入无水酒精o.3—0.5ml。先阻滞末梢支,若无效再阻滞主干,约80%经1—2次封闭后出现镇痛效果。疗效期1—6个月,副作用常见出血、水肿。除眶上神经封闭外,现已少用。
  (2)半月神经节封闭 将药物注射到半月节处,以破坏节内感觉神经细胞。此法疗效较持久,但注射技术难度大。可合并一过性角膜炎、动眼神经、外展神经麻痹。数月内可消失。
  3.经皮射频三叉神经热凝术 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它是根据三叉神经有髓纤维的触觉纤维和无髓纤维的痛觉纤维对热的耐受力不同,通过射频选择性地毁损痛觉纤维的传人功能,保存触觉纤维的传人功能,达到既止痛又保存面部触觉的目的。单独第1支,第2支疼痛,穿刺点选择与药物阻滞相同,第3或第2支和3支疼痛者,采用Har—tel卵圆子乙穿刺法进针,穿刺深度为65-80mm,测试穿刺准确无误后开始射频,疗效可达90%以上。此疗法并发症有面部感觉异常、角膜炎、复视、咀嚼肌无力和带状疱疹等。
  4.手术治疗 可选用三叉神经周围支切断术,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和三叉神经脊束切断术,虽然解除疼痛的效果相对较好,但术后出现的面部感觉缺失使有些病人较为难受,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及复发率。现已多不采用。
  5.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 经药物神经阻滞和射频治疗无效后,行后颅凹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痛大部分是由于小脑上动脉压迫三叉神经引起。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是一种有效的根治方法。但由于该手术难度大,技术要求较高,并发症严重等,在基层医院难以普及。
  6.伽玛(丫)刀手术 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治疗方法,根据聚焦原理破坏三叉神经元,达到止痛目的,术后效果较好,该法为无创伤性手术。郑立高等自1995年9月至1999年2月采用丁刀治疗三叉神经痛,方法采用1.5TMR影像、Gamma—Plan定位和治疗计划,Lek~ll治疗65例,治疗靶点在三叉神经感觉根人桥脑区,单个4mm准直器,中心剂量70--90Gy,50%等剂量线用定靶点;结果随访3--38个月,总有效率92.3%,4例于5一17个月疼痛复发。全组病人无任何并发症,无死亡。提示丁刀是三叉神经痛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王焕明等自1999年3月至2000年8月应用OUR—XGD型旋转式丁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9例,其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38—83岁,平均62.1岁。其中<40岁1例,40一49岁3例,50--59岁5例,60—69岁13例,70一79岁6例,>80岁1例。病程有2—40年,平均7.6年。三叉神经痛以左侧为主者6例,右侧为主者23例。放疗前均进行药物和封闭治疗而无效,所有患者行丁刀治疗前均行头颅MRI检查,以排除继发性因素。治疗靶点在三叉神经感觉根入桥脑区,单个4mm准直器,中心剂量70一90Gy,50%一70%等剂量线用定靶点。本组29例患者治疗后,在3--22个月的随访,有2例患者(6.9%)治疗后疼痛消失,但1年后有一患者疼痛复发,并行了第2次丁刀治疗。另一患者5个月后疼痛复发,用药物能够控制。
  丁刀治疗三叉神经痛,Regis等选择三叉神经半月节池作为了刀治疗的靶点,其有效率为65.5%,但是其中5%患者出现面部感觉减退。Lindquist等选择三叉神经感觉根桥脑进人区作为照射靶点,有效率提高到86%--89%。且无任何并发症发生。因此,目前大多数中心都认为三叉神经感觉根桥脑进入区是丫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安全和理想的靶点。
  丁刀治疗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安全、创伤小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报道丁刀治疗三叉神经痛复发率在3.3%一10%之间,目前对于复发的原因尚未弄清楚,推测可能与治疗时三叉神经根的定位、剂量以及三叉神经解剖变异有关。另外,目前大多数报道的随访时间较短,其长期的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总之,西医学认为三叉神经痛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到目前为止尚无系统的治疗手段。服药存在着严重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外科手术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难度,丫一刀手术则价格昂贵。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应首选药物治疗,在服药无效的情况下,再选择无水酒精神经阻滞术或经皮射频热凝术,均能取得较好疗效。
  八、中西医结合治疗
  三叉神经痛临床治疗较为困难,西医多采用镇静止痛之品,在三叉神经痛的发作期应用起效快,但易复发,且常有副作用及药物依赖。中医根据辨证用药,配合穴位注射等具有副作用小、不易复发的优势,但疗程长。发挥中西医各自长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则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目前,临床上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中西药配合、针灸穴位注射西药等方法。
  1.中西药配合 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川芎、白芷、藁本、蔓荆子、僵蚕、全蝎、地龙、蜈蚣各10g。加减变化:肝火偏亢,加山栀、黄芩各10g,龙胆草3g;痰多,苔腻,脉滑,加陈皮、半夏、胆南星各10g;夹有血瘀之症,舌暗红或有瘀斑,加用桃仁、红花、赤芍各10g。兼有寒邪,因受寒而诱发或加重,加细辛、桂枝各10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连服7天为1个疗程,同时口服西药卡马西平O.1g,日3次,连服7天为1个疗程。本方有平肝祛风、镇痉止痛作用。倪建俐等治疗36例,痊愈10例,显效21,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
  2.针灸穴位注射西药 注射部位取面部腧穴,注射药物取无水酒精、普鲁卡因、利多卡因注射液、安定注射液、维生素B,z等。陈有国自1994年以来,采取无水酒精四白穴阻滞治疗顽固性、难治性三叉神经痛18例,其中男6例,女12例;年龄45--65岁;病程5—11年。所有患者均采取过其他多种治疗措施无效而就诊。18例均为三叉神经第2支发病,表现为下眼睑与同侧口角面颊区疼痛。治疗用无水酒精。选穴:四白、阿是穴1—3个。先用毫针刺准四白穴,找到放电感后,换用注射器沿原孔刺人眶下孔,注入o。5一lml药液,再选择1—3个阿是穴或扳机点,每穴亦注入0.5一lml药液。疗效标准,痊愈:疼痛完全消失,日常生活无诱发,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好转:疼痛术后消失,而随访2个月以后复发。无效:治疗后疼痛如前。本组18例中,痊愈]O例,好转8例,有效率100%。好转8例中,再次用无水酒精阻滞,均告痊愈。本方法系中西医结合治疗,利用无水酒精破坏三叉神经干,阻滞传导而止痛。术后面肌感觉消失,触之似“豆腐”,需向患者交待清楚,在日常生活中要加以保护。隋永杰等通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取穴针刺,结合下关穴及面部压痛点药物注射治疗本病85例,其中男37例,女48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68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6年;左侧发病39例,右侧发病44例,双侧发病2例;第1支发病3例,第2支发病5例,第3支发病23例。设对照组43例,其中男18例,女25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40天,最长20年;左侧发病21例,
右侧发病22例;第1支发病1例,第2支发病30例,第3支发病10例,2、3混合发病2例。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仰卧位,第1支痛取攒竹透鱼腰,第2支痛取迎香,第3支痛或2、3支合并痛取地仓透颊车、夹承浆。针刺以上诸穴时,务必使患者在局部产生胀麻或触电样针感后方可留针,留针期间可进行小幅度提插捻转,以加强针感,留针20min。每日针刺1次,10次为1个疗程。针刺完毕后,取维生素Bl:500,ug(1m1),1%普鲁卡因注射液lml,两者相合配成混合液,用5号针头针管抽取药液,患者仰卧位,下关穴常规皮肤消毒,对准穴位,快速刺人皮下,缓慢进针,轻轻上下提插,待酸胀或麻或触电样针感出现后,回抽无血,将混合药液lml注入。出针后在患侧寻找压痛点,用同样的方法将混合液注入,根据压痛点部位不同,注入量为O.5一lml,若压痛点较多,每次只选一点注射即可。隔日注射1次,5次为1个疗程。针刺与药物注射1个疗程结束后,可休息4—7天,再开始下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理疗、推拿等疗法治疗,疗程等与治疗组相同。并常服用卡马西平lOOmg,每日2次。疗效标准,近期治愈:疼痛完全消失,3—6个月内随访未复发;显效:疼痛基本消失,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或偶有发作(3—6个月内),但较前显著减轻;有效:疼痛略有减轻,发作次数减少;无效:治疗前后病情无变化。治疗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85例,其中治愈28例,显效33例,有效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1。76%。对照组45例,治愈l例,显效3例,有效lO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53.49%。两组治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着差异(户<0.01);总有效率比较,亦有非常显着差异(P<o.01),说明治疗组疗效远优于对照组。隋氏认为,三叉神经痛属中医学“头痛”、 “面痛”等范畴,“头为诸阳之会”,其发病多与三阳经有关,攒竹、迎香、地仓、下关等穴分别归于手足阳经,具有疏经通络止痛的作用。在施术时,务必要使患者产生酸、麻、胀或触电样等针感,“气至病所”,才可达到疏通面部经络、气血调畅、“通则不痛”的目的。
  3.神经干注射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 选用半月神经节及神经干注射。注射中药用复方丹参、延胡索、川芎、柴胡注射液等制剂。操作方法:半月神经节不同位置选择性注射,一般均先用侧面进入法,不成功时改为前侧面进入法,进针时手要轻巧稳准,按常规消毒皮肤,用5ml注射器及特制的针头,抽取1%利多卡因注射液,使针尖刺点与颧弓中点在同一冠状平面内,针头微向上偏斜,与颅底平面成45度角,针尖越过下颁切迹后,照上方法推进约3厘米,则可触及到颅底卵圆孔附近刺人卵圆孔出颅的下颌神经干及半月神经节内,推麻药后将中药制剂推人。拔针后压迫1分钟即可。治疗后说话、进食无任何不适的症状,经本法治疗最少3次,最多10次,疼痛症状消失而痊愈,经多年观察效果满意。依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和痛则不通、不通则痛的学说,以活血化瘀、祛风通经、健脾调气、消炎止痛方法用复方丹参、延胡索、川芎、柴胡等制剂,采用神经干注射治疗。使疼痛消失而治愈,取得了满意疗效。此方法具有痛苦小、操作简单易行、并发症少、安全可靠等特点,近远期疗效都满意。此方法最大优点是由于中药制剂分子较大,吸收缓慢,作用时间长,且不破坏面神经细胞作用,注射后没有发现神经损伤现象。在药物注射过程中,有部分病人局部肿胀,其原因是中药局部吸收较慢所致,停药后l一2周左右自然消失,或局部热敷促进吸收消退。
  王金福1990年来共诊治三叉神经痛病人2000例,其中接受半月神经节及神经干注射者2000例,男975人,女1025人,年龄10--70岁,以30--70岁为多,发病最长30年,最短3个月,完全止痛者(临床治愈)约占90%,短期或部分止痛者约占10%。在2000例病例中,治疗后复发而须再做注射治 疗者约占15%,远期复发病人中疼痛较治疗前轻者占70%,相似者占25%,较治疗前重者占5%,都 可以再经注射治愈。神经干注射中药治疗近期疗效好,长期疗效也满意,并发症少且安全。药理作用表明,丹参,性微寒、味苦,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安神宁心、抗炎及理气开窍作用。柴胡性微寒,解表和里,疏肝解郁并有镇痛、镇静抑菌、抗炎、抗病毒作用。两药并用,加大了活血化瘀、解痉止痛、疏肝解郁、安神宁心作用,达到镇静、止痛的功效。
  4.穴位埋藏法 第1支痛选用主穴为太阳透阳白,阳白透印堂;第2支痛选用颧馏,从颧体进针至翼腭凹内蝶腭神经节,加用迎香透颧体;第3支痛选用口外法进针,在下颌下缘、下颌角至嚼肌前缘的中点刺人,相当于下颌孔处,加用地仓透颊车。扳机点明确且疼痛严重均可选用阿是穴。穿刺针选用12号注射针头,为避免进针时肠线被割断,将针头刃面切断,.锐利边缘磨去并制作凹槽。埋植线选用4一O号肠线,从玻璃管取出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浸泡30分钟后,从针尖穿人针芯,针尖部露出lOmm,以便刺人后使肠线留在组织内。皮肤消毒,局部麻醉。三叉神经第1支由患侧太阳穴进针达骨膜浅面,斜向前上方透至阳白穴后将针拔出,将肠线留在组织内。第2支由患侧颧髅穴进针,向上、向内、向后刺人约42mm,至翼腭凹内,拔出针头将肠线留在蝶腭神经节附近;或由四白穴刺人至眶下孔内。第3支由下颌下缘下颌角至嚼肌前缘中点刺人,紧贴下颌升支内侧约35mm,拔出针头将肠线留在下颌孔附近。
  本方法有通络止痛作用。魏奉才治疗137例,病程O。5—14年,平均3.2年;右侧痛69例,左侧痛66例,双侧痛2例;第1支痛1例,第2支痛53例,第3支痛71例,2、3两支同时痛12例。结果:显效(疼痛完全缓解达1年以上)98例,有效(疼痛完全缓解在半年以上或疼痛基本缓解1年内偶有跳痛)3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3.4%。其中,1次埋线显效者96例,2次埋线疼痛缓解者30例,3次埋线疼痛缓解者2例,3次埋线失败者改用其他方法治疗。17例患者埋线后当天疼痛缓解,55例患者埋线后2—3天疼痛缓解,但当天疼痛明显减轻,56例患者埋线7天后疼痛才缓解。魏氏认为,将肠线埋植到神经干附近,刺激范围更广泛、更持久,这种刺激转为抑制患者疼痛的神经反射,故较针刺疗法更好。肠线含有异体蛋白,埋植后可引起局部组织无菌性炎症反应,有利于改善局部组织和神经的营养。肠线埋植后还可能作为一种生物性刺激,在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建立新的兴奋灶,以抑制原来的疼痛灶而起到止痛作用。
  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性治疗方法,是通过中西药物的功效的互补,穴位的针刺作用,然后是穴位药物注射及羊肠线组织埋藏在三叉神经分支上等配合,既可迅速止痛,又可巩固疗效,具有祛风活络、镇静止痛的作用。
  [研究评述]
  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疗颇为棘手,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以解除疼痛为治疗目标,药物治疗是首选方法,中西药配合常可取得较好疗效。或中药配以针刺和穴位注射治疗。针刺注重面部腧穴的运用,近取面部阳经腧穴均是三叉神经分支分布的地方,刺之既能疏通局部经气的阻滞,又能通调腑气,改善气血化生之源,起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通过疼痛局部穴位刺激受累三叉神经分支,直接刺激神经干,出现触电样针感传导至疼痛部位,使粗纤维兴奋,阻止疼痛信息传递,达到镇痛作用。
  三叉神经痛,病位所在头面,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五脏精华之血,六腑之气,十二经脉皆交会于此。凡六淫外袭、七情内伤、脏腑病变皆可循经影响到头面,导致气血运行涩滞,经络阻滞,不通则痛。主症是“痛”,治疗关键在于“通”,通经络(少阳、阳明),通脏腑,通则不痛。因病邪以风、火居多,由此立法疏风清热活络,以祛风活血行血药物为主。临证根据兼证不同,用药各有侧重和加减,体现中医治病求本、辨证施治特色。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较常见顽固痛苦的疾病,多为原发性。本病的诊断较易,治疗较难,有些人带病数十年不得治愈。本病的主要特点是在符合三叉神经分布范围内,有阵发性剧痛。疼痛发作时,病人往往难于忍受。绝大多数为单侧性,半数以上有明显的触发点(扳机点)。饮食、说话、洗脸、风吹均可引起发作,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和工作,甚至导致全家不安,因而患者及其家属都迫切要求治疗。目前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都不算理想,特别顽固性更是如此。神经阻滞疗法,易致面瘫和复发。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和减压手术,危险性较大,病人多数年龄偏大不愿接受,术后效果有的不完全满意,仍有部分病人复发。经皮射频热凝术、伽玛刀治疗又受经济条件的限制。采用口服药治疗,长期服用副作用大,停药后复发率高。大量临床资料证明,本病早期、少发者疗效较好。后期反复发作,患者遭受长期的剧烈疼痛折磨,饮食睡眠较少,精神紧张而呈消瘦、多汗、短气等虚弱证候,此时应以能止痛为目的,应根据病情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西医采用无水酒精神经阻滞或经皮射频热凝术,有经济条件的可采用伽玛刀治疗;中医辨证施治,治病求本,多以扶正固本中药调之,也可以配合针灸止痛,针刺应采用“静以久留”的补法,以望扶正祛邪,常可取得一定的止痛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