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建中汤

 学中医书馆 2013-01-21
大建中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蜀椒6g(炒)  干姜12g  人参6g

    上3味,以水400ral,煮取200ml,去滓,再下饴糖15g,
  微火煎取150ml,分温再服;待30分钟时,饮粥60g,当日只能
  进稀饮,不可吃干饭和不易消化食物。
    现代煎法,水煎三味,去滓,加入饴糖10~--30g,溶化,分
  二次温服。
    (功效)温中补虚,降逆止痛。
    (主治]
    主证:脘腹剧痛,寒气上攻,呕逆,腹部时有包块突起,痛
  时拒按,不能食,舌质淡,苔白滑,脉沉弦或沉紧。
    副证:脏寒蛔动不安,上腹部剧痛者。
    (临证加减)
    1。蛔虫、疝气之腹痛、呕吐,属肝胃虚寒者,加白芍、官
桂、使君子等。
    2。腹痛胀满加厚朴、砂仁;寒甚或头痛目眩加吴茱萸;恶
  寒加附子;呕吐加姜半夏、生姜;脾虚加白术、山药、茯苓;血
  虚加当归;口干加白芍、天花粉;手足麻痹加桂枝、桑枝、桑寄
  生等。
    3.治蛔虫性肠梗阻,或蛔虫引起之腹痛者,加乌梅丸。
    4.本方加味治胆道蛔虫症:药用于姜、川椒、乌梅、苦楝
皮、槟榔、党参各9g,饴糖60g,黄连、甘草各50g。对寒中夹
热佐以通利之品,合承气类;对寒中见寒者,加吴茱萸、细辛等
温散之品;对寒兼瘀滞者合理气之剂,如良附散、檀香等。[浙江
中医杂志,1964,(2):171
    5.本方去干姜易生姜,加半夏、甘草二味组成。治大建中
汤证呕吐者,而水气多者,名《千金》大建中汤。
    6。附子、半夏、粳米、甘草、大枣、干姜、蜀椒。治寒疝
气心痛如刺,绕脐腹中寒痛,自汗出欲绝;又治心腹痛,困急欲
死,解结逐寒上下痛良,名解急蜀椒汤。[小品方]
    7。同名药异之大建中汤

    (1)大建中汤:黄芪、附子(炮,去皮脐)、鹿茸(酒蒸)、
地骨皮、石斛(去根)、人参、川芎、当归(酒浸)、白芍药、小
草各一两,炙甘草半两。为粗末,每服四钱,加生姜五片,水
煎,不拘时服.治诸虚不足,少腹急痛,胁肋胀痛,骨肉酸痛,
短气喘咄,痰多咳嗽,潮热多汗,心下惊悸,腰背强痛,多卧少
气。[济生方]
    (2)大建中汤:芍药六两,黄芪、远志(去心)、当归、泽
泻各三两,龙骨、人参、炙甘草各二两。为末,每服五钱,加大
枣二枚,生姜五片。水煎,食后服。治虚劳,热从腹中或背起,
渐渐潮热,日剧夜退,或寐而汗出,小便或赤或白而浑浊,甚则
频数尿清,夜梦遗精,日渐羸瘦。[全生指迷方]
    (3)大建中汤:黄芪、当归、桂心、芍药各二钱,人参、甘
草各一钱,半夏、附子(炮,去脐)各二钱半.为粗末,每服五
钱,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煎,食前服.治无根之火,聚于
胸中,独熏于肺,传于皮肤而发阴斑,斑点如蚊、螨、虱、蚤咬
状,具于胸背、手足,稀少微红者。[丹溪心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