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要与时代一起变化

 传统文化网站 2013-01-22

【原文】关尹子曰:青鸾子千岁而千岁化,桃子五仕而心五化。圣人宾事去物,岂不欲建立于世哉?有形数者,惧化之不可知也。

【译文】关尹子说:青鸾子活了一千岁而千年都在变化,桃子五次做官而思想五次变化。圣人摈弃事情去除万物,难道是不想建功于世吗?凡是有形体有定数的,圣人都害怕它们的变化是不可预知的。

【说明】圣人之所以是圣人,就是因为他们知晓万事万物的道路和规律,所以他们每年都随着时势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每一个事物都有自己的道路,这个道路上的规律虽然都有一个大致的规律,即生老病死,但具体的小的发展规律却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千变万化的,所以圣人每年每月都随着时势的变化而观察万物的变化。我们现代说,“与时俱进”,要与时代一起前进。按照庄子的说法,则是“与时俱化”,要与时代一起变化,《庄子·天运》:“丘不与化为人!不与化为人,安能化人。”我孔丘不能成为应物变化之人,不能随事物变化而相应变化,怎么能使人与变化同一呢!《庄子·则阳》:“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尝不始于是之,而卒诎之以非也。”遽伯玉在经历六十年中有六十次与时俱化,未尝不是开始时是肯定的,而最后又屈服于事实而否定它。我们这个世界无时不在动,无时不在变化,我们为什么执着于一个思想一件事情而不改变呢?我们现代说,“与时俱进”,要与时代一起前进。按照关尹子的说法,则是“与时俱化”,要与时代一起变化,庄子就是继承关尹子的这个思想。这也是《论语》上说的:“学而时习之”之意,学习而经常调节自己。太阳每天在运转,地球每天也在运转,人世间瞬息万变,凡事都在变化,都在发展,每天都有新的东西出生、问世,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不学习行吗?我们不调节、调整自己的心态行吗?因此,所以,根据学习到的知识调节了心态,选择了新的行为方式,就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也就是一个心怀坦荡荡的人。只有调节好自己的心态,才能往下继续学习,才能往下继续生活,才能往下继续工作。否则,抱着过去的知识、观点,不接受新的社会环境,不接受新的知识,我们怎么沿着人生道路向前走呢?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有很多很多人不会调节自己,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思想已经成熟定型的人,还有一部分是信仰某种主义、宗教的人,他们总是抱着已有的思想观念,已有的知识结构,断然否定在自己人生道路上遇到的一些新问题,他们总是用不变的眼光来看待瞬息万变的世界,瞬息万变的人和事,总是用不变的眼光来看待已经变化了的环境。来到一个新环境,他们仍顽固地坚持着自己的思想观念、自己的知识结构,经过不断的否定之否定后,面对着新的事实,他们才不得不低下自己高昂的头颅。天地,大自然,有它们自己的道路和规律,而且这些道路和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万事万物也有自己的道路和规律,而且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既然不能操控它们,那么就只能顺应它们,改变、调节自己的思想意志去适应它们。因此,只有调节好自己的心态,调节好自己的思想观念,才能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才能适应不同的社会群体,才能获得自己的幸福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