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摹的基本法则

 骑着乌龟找马 2013-01-22
        传统这一概念 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必须明白传统是什么意思才能明白书法所谓的法与意 的所指。传统一词,在某种条件下我认为可以这样阐释:传,指传承。统,是指站主导地位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被传承下来就是传统。不牵涉书体,我们举个例子,看看传统是怎样在传承米芾的字 ,米字在北宋的书名大噪,至南宋时期,仅列米芾字为能品。而理学家朱熹则贬低米芾等人的字,独推崇蔡襄的字,认为只有蔡字其温厚如君子,这是从朱子理学立场出发来讲的,但是,艺术创作讲求个性的发挥解放,米字得到更多的认可。但是清代以后,又传出一种声音,说米芾字偏斜拖沓不可学。大家看到,米字传统传的这个过程是很复杂的,你学的是哪个传统?
    临摹的基本法则
    半个月学下来 ,临摹了很多东西 ,这里有没有共性呢? 其实不管是写什么书体, 我们现在的临摹都处在第一层。实临(准确临摹)。我以为不但要实临,而且有必要摩帖。这一步在唐太宗李世明的书论中就有提及
    临、摹是解决造型和笔法两方面的问题。( 双钩填摹 摹的过程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潜移默化中,使笔触、造型的细节会进入你的记忆)大家有时间不妨摹一点来试一试 临篆隶楷第一步都需要实临,其内容包括:笔法。我们在看笔法的时候有几个点要抓住。

1 入笔, 这是很重要的,但常常被我们忽视 。米芾曾说过“观其下笔处 ”的话………

2、行笔, 要求铺毫、中锋,(中锋不是中管,中锋指的是点画上午状态,不扁、不薄)点画中段不能虚, 比较长的笔画中间可以有调锋的动作 ,很少有在中间不调锋直接写的长笔画。

3、上下笔之间的联系 ,笔画之间是相互贯穿上下映带的 。在行书草书中比较明显 ,篆、隶、楷较为隐晦, 但发展较为完备的楷书中笔势的连接还是很明显的

4、结构造型(字法),结构主要是讲的空间关系。 疏密、大小… 任何一种书体都脱离不了这些方面 我们把字法放到结构里来讲,但是字法不等同于结构造型的观念……

5 章法:章法是大家比较感兴趣的, 但是操作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文本格式和章法往往是暗合的,格式本身就有美感存在 。我们今天说章法这个东西呢,对于正书来说 ,更过多是要求我们多了解一些历史资料, 如唐人写经一行十七字 ,这是一种寺院抄经的规范。《如向太后挽词》《 黄几道祭文》这类作品,“章法”就是当时的应用文格式,并非刻意追求空灵的效果。我们在临帖、看贴是时要去看作品的全片图,切割本不能向我们展示章法分布的精妙
6、墨法 ,我们一般要求磨墨, 墨法往往是和章法配合着来的, 是分块、分区域的……
除实临以外还有意临, 在意临中我们要知道我们想要干什么,反复临帖 ,如果是无意识的其效率是很低的 在临帖是带要带着目的去临
   打动人的不是文字架构 打动人的是文字架构所变现出的情感(移情说) 意临时很彻底的对书帖进行高度概括
   第三种临摹方式叫做系统性临摹 ,怎么解释?比如有人问, 我现在写一本贴 ,我下本贴写什么 ?我要写某家字 ,该临什么贴? 比如我们要学米芾 ,要明白米芾字的出处 、其心境……
   仿作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可以先集古字创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