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手艺】米面加工——磨面

 寒江读舟 2013-01-22
【老手艺】米面加工鈥斺斈ッ <wbr>121222
每个在农村呆过的孩子对于村头的米面加工点都不会陌生,70年代前每个生产队也都会有自己的加工点
【老手艺】米面加工鈥斺斈ッ <wbr>121222     位于城区边上的这家加工点已光顾数载,小时候在哪加工记不得了,高中后家里的这件“大事”就交给了我。

    事,实际上并不大——把面装上车拉到加工点,磨好后再拉回来就算交差。

    每年老妈都要蒸我们小孩子都不爱吃的黏豆包,所以这磨面的第一道工序就显得尤为重要,没有面拿啥包豆包呀,不包豆包老妈就总感觉那不叫过年,一家之主感受不到过年气氛,那我们家这年还咋过呀,所以这磨面就是年前重点工作中的重点,您说这事还算小嘛!
【老手艺】米面加工鈥斺斈ッ <wbr>121222      自打我接受这重大使命后,年复一年的每年一次就得先去找那加工点,念书时骑自行车去兰州胡同那座老天主教堂对过加工,后来动迁了,米面加工也改造没了;参加工作后骑摩托车去哨口村里加工点加工,他家院子里的溜达鸡随时溜达进车间觅食,于是又在他家买了两年小笨鸡;再后来就找到这家近很多的八宝加工点,于是这十多年就一直来这里加工。

    在这里经营的是五十多岁的老两口,据他们说他们在这已经营30多年,问他们这里是否也会在近期动迁,他们很肯定的说数年都动不了,可我看他们说的有点玄。
【老手艺】米面加工鈥斺斈ッ <wbr>121222     磨面的加工费用还是数年前的每市斤2毛,别说动迁了,就是现在昂贵的电价,估计以这个价格也不会支撑多久。社会在前进,科技在发展,其结果就是这些老行当终究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祝愿这里能经营下去吧,要不后果相当的严重,往大里说再过几十年,人们都不知道吃的面是咋来的了;往小里说,俺去哪磨面呀,俺磨不了面,老妈就包不了豆包,包不了就会……

【老手艺】米面加工鈥斺斈ッ <wbr>121222

    在这里加工,往机器里倒米、过磅这些活计还需自己动手,前面那份米从料斗里流完后,料斗门一关,下一份就自觉把自家的米续进去。

【老手艺】米面加工鈥斺斈ッ <wbr>121222

    前一份装完袋,下一份才会开阀放米。不过那机器里还会有残留,有一年,前一份加工的是黑米面,结果后一份的米也成了黑色。临去前老妈依祖传惯例也就是祖制叮嘱:看好上一份加工的是啥,上一份若是玉米面,咱家的米就会“变笨”,“笨”在这里指的是不黏。

【老手艺】米面加工鈥斺斈ッ <wbr>121222

    排到我时,上一家加工的也是黄米,不存在掺杂掺假行为了,回家如实禀告老妈。 

【老手艺】米面加工鈥斺斈ッ <wbr>121222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时,各家人口多,冬季的主食基本就是黏豆包,每家都要包上几大缸过冬,淘米时也是车推马拉的一早去加工点排号,这个季节也成为加工点最为繁忙的时段,一袋袋黄米紧挨着从门口排出去老远,场面蔚为壮观。【老手艺】米面加工鈥斺斈ッ <wbr>121222    那时的面袋子基本都是生产队派发的,外观基本一样,所以这待加工的黄米和加工完的面粉经常就会拿错,记得同一院子里住的两家在卸车时拿错,因黄米掺入的玉米面比例不一样,直到豆包蒸熟后才发现,这也成为了大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
【老手艺】米面加工鈥斺斈ッ <wbr>121222

【老手艺】米面加工鈥斺斈ッ <wbr>121222  这个机器是磨面的

【老手艺】米面加工鈥斺斈ッ <wbr>121222

【老手艺】米面加工鈥斺斈ッ <wbr>121222

这台机器是脱皮的
【老手艺】米面加工鈥斺斈ッ <wbr>121222
【老手艺】米面加工鈥斺斈ッ <wbr>121222

这台机器是加工麦子的
【老手艺】米面加工鈥斺斈ッ <wbr>121222
这台机器是加工高粱米的
【老手艺】米面加工鈥斺斈ッ <wbr>121222

【老手艺】米面加工鈥斺斈ッ <wbr>1212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