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业:要进步先要往后走

 紫忍冬藤 2013-01-23
 
 
洪业:要进步先要往后走
包丽敏

  洪业(1893~1980),字鹿芩,号煨莲,为英文名William谐音,福建侯官县人,史学家,曾创建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

  北大教授李零的新书《花间一壶酒》,在历史的烟尘中,“钩”起这位史学家:“过去,我对洪先生有一点了解,主要是燕京学社的那套《引得》。1974~1975年,我在首都图书馆和北大图书馆研究《孙子兵法》,就是借助这套引得。”

  学者言,一套《引得》在手,“一举手而可省翻检全书或数十、百种书之劳,减时节力,何啻什佰”!

  上世纪20年代,洪业在美国留学期间,即艳羡美国大众可随意翻阅各种参考工具,如百科全书、索引、年表等等,而中国当时鲜有。此后,洪业便一直思索如何将中国先人累积的知识整理出来,让后来者可轻易索取。

  1930年,洪业创建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动用手下十几号人,先后编纂出版了经、史、子、集各种引得多达64种81册,将中国经书史籍有系统地重新勘校,用现代眼光加以评估,并加编引得和词汇索引。一时被誉为“学林之宏举,不朽之盛业”。

  洪业治史,据说是响应梁启超与胡适“整理国故”的呼吁。

  这位历史教授,当时请一个图书馆小职员每星期天到市场去买废纸,有日历、药方、黄色读物、符咒等等。他将这些废纸堆存在图书馆一角落,每周三,带不足10名学生,在这故纸堆里“掘宝”,旁边备一脸盆洗手,从下午3时到6时,做毕带学生吃饭。如果兴致来了,吃罢饭再回图书馆捡破烂。

  在今人葛兆光看来,洪业是“用这种不起眼的边角废料,在培养着学生于无处寻有的历史敏感和资料功夫”。

  洪业的“整理国故”,曾招来不少抨击:国都快要亡了,民不聊生,还有心思闭门钻故纸堆,十足逃避现实。

  1937年,日军占领北平。7月,日军飞机轰炸北平西郊军营时,洪业正在西郊燕南园秉笔为《春秋经传引得》作序。那几天炮声隆隆,洪宅整日处在震颤中,窗户玻璃不时碎裂,但洪业充耳不闻,一鼓作气完成了这篇洋洋近十万言的得意之作。后人评述“简直一部《春秋》经传沿革发展的学术史专著”。

  及至1941年,燕大校园为日军占领后,洪业仍与引得编纂处同仁秘密筹备在中法大学的旗帜下继续编纂,出版了《管子》、《曾子》等引得。

  这年,日军抓捕了燕京大学12名教授,洪业也在其内。一日,日军提审洪业。韩国翻译说:“请向太君鞠躬。”洪业感到耻辱,便说:“我对武力鞠躬。”

  日军官问:“你为什么抗日?”

  这位史学大家便开始演讲:“我是学历史的,小时候在中国读中国史,后来到外国读世界史,我得到了一个结论:就是用武力来占领别的国家,把别国人民当奴隶,镇压别国人民的意志,只能暂时收效,而最后一定得报应。”随后举若干例子,西方从亚历山大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皇威廉二世。最后,他结论道:“你们宣传说日本的目的是要亚洲各国共同繁荣,这完全是骗人的话,为什么是假的呢?看看韩国历史便知道。”

  回到牢房洪业情绪高昂得吃不下饭。下次提审,他重申“我对武力鞠躬”,不想那日本军官摘下军帽,说:“我向一个不怕死敢说实话的人鞠躬。”

  后人慨叹,当时年近半百的洪业大有齐史秉笔之遗风。

  1946年,洪业受邀至哈佛讲学,其后居留美国。40年代末,他曾叮嘱学生王锺翰继续编纂引得,编个十年八年再说,还一再嘱咐说要将《清史稿》、《清实录》和《东华录》合起来编一本引得。不想,1951年冬,编纂处的工作因种种原因被迫终止。

  晚年的洪业居住在美国麻州康桥,八旬而身干挺直,如玉树临风。身处大洋彼岸,他回顾一生时说:“一生治学,所用的方法是科学的方法,一点没有错,完全可以自信的。”

  他最后一次登上哈佛讲台已86岁。只见煨莲老人在台上踱来踱去,谈到当时中国的现状,说:“现在'四人帮’被打倒,又要搞学术,讲传统了。他们觉悟到中国所有的弊病不能都推到孔子头上。这也许是往后走,但有时候,要进步是要先往后走的。”

(责任编辑:许秀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