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继英新著《新课程新高考新思维作文教程》序言

 雁南飞香 2013-01-24

作文梦想的系统构建:实用高效的作文教程

程少堂

有一套指导学生写作的好教材,是所有语文专家和语文教师都有的一个梦想。深圳市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陈继英先生近二十年来一直在为实现这一梦想而不懈探索着,用陈老师的话说,就是为学生心灵的感情找到和构建最佳载体。如今,这部新著即将问世了,细读书稿,我很是高兴。这不仅因为它是深圳市语文教育科学研究的优秀成果,还因为它是我目前所见到的我国中学作文教学研究的最有水准的大作之一。可以肯定的是,本教程是目前我所见到的第一部系统揭示中学作文思维特点与规律的实用高效的作文学案,也是二十一世纪中学作文教学研究的前沿性科研成果。

这部书有以下几大特点:

首先,本教程的构建,立足于学生的认知发展,立足于学生的生存基础,紧紧抓住学生写作心理和思维规律这一作文的根本构建作文体系。

科学研究表明,智力的核心是思维,一个人智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它以何种思维方式思考及思维能力的高低。同样,任何成功的作文,都离不开良好的写作心理以及恰当巧妙的思维技能、思维方法的运用。独特的思维和思想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性的标志,优秀学生总会追求独特的思维方法和深刻而富有创造性的表达。本书,从中学生写作思维基础、写作感情与心理、写作思维技能、写作内容与形式创新等宏观的角度着眼,从写作感知、采集、理解、概括、分析、感情激发、心理调控、质疑思维、因果思维、比较思维、纵横思维、联想思维、想象思维、矛盾思维、临界思维、推进思维、假说思维、思维敏捷性、广阔性、批判性等技能或能力这些微观角度着手,来构建作文序列教程,可谓切合学生作文的写作规律和中学生写作实际,这样就将写作思维和能力训练落到了具体和实处。

可以肯定地讲,在目前的我国作文指导一类书籍中,陈著的这一特点,是非常鲜明的,这也正是其它作文指导书所望尘莫及之处。

其次,本书特别注重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与观察,注重学生的语言、思想和素材的积累,注重学生人文底蕴的加强,同时又有科学而实用的指导和训练。

作文需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要表达得好,就要有丰富的词汇和必要的素材以及好的语言形式,这就需要我们有耐心地做好积累语言、思想和素材的工作。但是,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重结果而不重过程,这是作文教学劳而寡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际上,作文教学的关键,不仅在于让学生写出一篇作文,更在于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逐步把握写作要领,从而达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阅读书中关于积累采集的指导与训练,你可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而这种指导,又非常切合作文规律。众所周知,积累采集离不开有耐心地阅读。法国作家卡劳伦斯曾夸张地说:“对词语的需要几乎和对肉体的需要一样。我们曾有类似强烈而隐秘的体验吗?每一次和众人交谈时,我总想这样说:在座的诸位中家有千册以上藏书的请站起来,请接受我的敬意!”卡劳伦斯为何这样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多读、多思、多积累,你才会积累丰富的语言思想素材,你才会培养丰厚的文化底蕴,写作文时才会文思泉涌。

本书有两章训练学生这种能力,这种积累和采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既切合学生作文的特点和规律,又切实有效,这样的设计可谓颇具匠心。

第三,本书将系统性和实用性有机结合,既使作文指导高屋建瓴,又使学生运用起来“管用”而有实效。

   一套教材能否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其生命是科学性和系统性,而关键是可操作性。该教程的编写将二者巧妙结合,在注重科学性、系统性的同时,把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放在首要位置。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按照中学生作文所需的思维认识能力的层次,将训练内容切分为写作思维基础、写作思维技能、创新思维、作文形式、语言创新、感情与心理等几十个思维能力训练点,而每一思维能力点的训练,又具体划分为“思维导论”“写作实例”“思维技巧评析”“尝试写作”等具体步骤,这样便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而又自成单元系统的作文训练程序,系统性非常强。这就使每位学习者依凭有本,学有思路和方法。

   学生通过阅读该教程深入浅出、具体生动、有理有据的指导文字以及贴近自身写作和生活实际的写作实例,可开启思维,提高认识,同时可获得实实在在的写作知识、方法以及技巧的启发。然后,再按照所讲规律、技巧、方法反复练习,便可获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写作技能,并形成写作能力。拥有这样一套作文教程,你会乐读,乐思,乐写,既乐在其中,又乐而有获,何乐而不为呢?

第四,本书将高考作文研究与平时作文训练有机结合,对高考作文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高分作文来自高水平的思维和高水平的语言表达,而高水平的思维和高水的语言表达,又来自平时的作文训练。从本书看,作者着眼于高考,但又不局限于高考,将高考作文训练与平时作文训练有机结合,因此,该书比一般的单讲高考作文技巧的书籍,就更为合理高效,这样训练,才会真正提高写作能力,也才会在高考中夺得高分。

高考作文具有特定思维规律,本书许多章节研究和阐述了这种规律。例如,特定场合、特定时间、特定要求的审题立意的指导,写作实例的运用,思维技巧的指导评析,尝试写作的命题以及考场作文引发灵感思维的技巧等,均紧紧抓住高考命题规律来建构训练体系,考生阅读此书之后,仔细思考,认真练习,夺取作文高分便有了切实的希望。

   据我所知,陈老师指导学生参加深圳市中学生现场作文大赛,曾连续获得一等奖(每届仅设5名),高考成绩也十分突出,这表明陈老师切切实实深悉作文教学规律,如今,他把研究成果奉献于广大学子,这是广大中学生和语文教师的福气。

第五,本书将指导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有利于形成写作的良性循环。

    作文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写好作文离不开学生自己反复实践和练习。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形成卓越的写作技能与能力,也才能练好扎实的写作基本功。

    本书根据近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发展趋势,注意安排了实践练习“尝试写作”的环节。这一环节可在指导之前进行,也可在指导之后完成,而这种通过实践练习,再让学生“自悟其理法”,形成“自能作文”的能力的整体作文教学思路,无疑是科学而高效的。因为教师的指导是建立在学生实践练习和“自悟其理法”的基础上进行的点拨、引导,其效果绝不是夸夸其谈地讲那些静态的文章结构、段落层次、中心思想、语言特色之类的东西所能媲美的。该教程因为有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及时疏导、评价、归纳和升华,这能使学生及时得到反馈,并及时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发现写作的技巧和规律,从而形成写作的持久兴趣,由此逐步获得新的思维认识的飞跃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我认为,这种在实践中指导,在指导中实践的作文训练程序,形成了“实践—指导—实践—反思一实践—反思—提高”的良性循环,这不但能使学生达到“自能作文”的高境界,也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获得高效发展。

    总之,我认为,中学作文教学应该有一套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强的写作教程,本书毫无疑义就是这样一套教程。

    基于此,我们应该感谢陈先生坚持不懈地实验研究与探索!

     感谢陈先生为我们构建了这样一套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意义鲜明的作文教程!

    感谢陈老师为我国语文教育,特别是在作文教学研究方面做出的显著贡献!

是为序

 

                                            2006年11

 

(程少堂,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华南师大特聘兼职硕导,深圳市资深语文教研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