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确应用银翘类制剂

 学中医书馆 2013-01-26

正确应用银翘类制剂

李 瑞 李文军

  用银翘类制剂治疗外感温邪,不但医生熟悉,平常人也明白。但临床应用时,却并不都很正确。当用法不正确时,不仅药效不高,而且还可能贻误病情。现介绍本人对应用银翘制剂的体会,供应用者参考。
  用散不用丸
  《温病条辨》银翘散方下明确指出:“上杵为散”,今人改散加蜜为丸,即银翘丸。要知道,散者急也,散也,用之效速而发散,能解在表之温邪;丸者缓也,守也,用之效缓而留守,治中下焦之疾患。今将银翘散加蜜为丸,胶固难化,待其渐溶,药效只能作用于胃而不能升散于肺卫,故无解表之功。
  煎时勿过煮
  《温病条辨》银翘散方下明确指出:“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矣……”,今人条件方便,托人代煎。代煎者日煎几十剂,不分滋补辛散,均按头煎、二煎,定时出锅。结果,滋补之品,未出其味;辛散之剂,反失其气。味未出难以下走而补形;气已失难以上升而散邪。更有甚者,有医家反嘱病家分头煎、二煎,岂不知,头煎气存还有解表之功,二煎气失决无升散之力。
  多次少量服
  今人用抗生素,为维持药效持久,常一日口服46,古人用银翘散也同样如此,如《温病条辨》中指出:“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盖肺位最高,药过重则过病所,少用又有病重药轻之患,故从普济消毒饮时时轻扬法。”今人用银翘,谓之轻轻草木,功效不高,于是多用大包汤剂,而服用之时,一日一剂,分头煎、二煎,岂知如此用法,大错特错。肺药本取轻清,大包用之,不仅浪费药品,而且药量过重反过病所,所以药量宜轻。再加一日一剂,分头煎、二煎,头煎还有解表之功,二煎确无解表之力,实际上等于一日服药一次,如何能使药达病所?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学院,呼和浩特0100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