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式太极拳家手传承介绍(百花山原创) 张虎臣先生(1898-1979),北京通州人,享年81岁

 兴安书馆 2013-01-27

杨式太极拳家手传承介绍(百花山原创)  

2008-10-28 15:10:11|  分类: 太极传承 |字号 订阅

文章来源:百花山原创

杨式太极拳家手传承介绍(百花山原创) - 百花山 - 百花山的博客

张虎臣先生(1898-1979),北京通州人,享年81岁。1929年在北平国术馆学员太极拳比赛中荣获银盾奖(相当于现在的金牌)。1930年任河北省通州市国术馆馆长。1949年秋天通州解放,被分配到通州潞河中学,后又调到通州商业局。1956年国家体委编创、推广简化太极拳,先生被请出,业余时间在工人俱乐部露天舞台教授杨式太极拳。1959年先生退休后在通州办班授拳,直至1979年病故。

张虎臣先生酷爱武术,先是拜杨澄甫先生为师,成为杨澄甫的入室弟子,追随杨师学艺五年,习练杨式太极拳108式。1928年杨澄甫应弟子陈微明之邀赴南京、上海等地授艺,特将爱徒张虎臣举荐给其兄杨少侯先生。遂在杨少侯门下学习杨式太极家手、太极小式、太极推手、散手技击应用以及活步太极13剑、太极46刀、太极大杆等拳械精髓。张虎臣先生尽得少侯先生之太极精华,刻苦习武六十余载,寒暑不辍,潜心研究,继承、挽救了一些濒于失传的太极拳套路和推手技法,形成了自已的独特风格。

张虎臣先生传授的太极拳系列套路有:杨式太极108式、杨式太极拳家手、杨式太极拳小式、太极推手技法、太极六十四剑、活步太极13剑、太极十三刀、活步太极13刀、太极快刀、太极轮等。

张虎臣先生传授了三趟拳架。第一趟拳架是杨式太极拳108式,为太极拳养生架、基础架,门内称太极正路。第二趟拳架是杨式太极拳家手,为太极拳功力架,门内称太极家手。第三趟拳架是杨式太极拳小式,为太极拳技击架,门内称太极小式。

杨式太极拳108式,今人称之为杨式老架,其套路名称、动作顺序与现今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完全一致,但是个别式子行拳过程略有差异。其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松柔,行功轻灵洒脱。其拳势高低与动作幅度适中,速度较慢。初学者必先从太极108式开始,此阶段为练形阶段。先求形似,后求神似,在手眼身法步皆能合度的基础上,做到圆活连贯,上下相随,由松入柔,渐至轻灵不浮,沉稳不僵。

太极家手则是在学好108式的基础上,揽雀尾的掤手加上“三环套月”,提手上势加上“左顾右盼”,倒撵猴加上“採挒肘靠”变手,左右分脚加上“挂树”, 等等以此类推。初学家手,不是一下把所有内容全部加上,而是一点一点增加,一式练熟再加一式,直至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家手练习要求动作缓慢,以腰带动, 行拳中以意领先,配以内气的运行,此阶段要求内外合一。脚不动,手不动;心不动,身不动;内不动,外不动。练家手要求行拳绵柔,动作圆活,劲道深沉厚重, 气势磅礴。两手常似抱球运转,使拳式之间的连接更加圆活,各种圆组成的“太极球”折叠旋转、螺旋起伏。张虎臣老师曾说此即班侯、少侯传教的,由陈式太极拳缠丝劲、螺旋力发展而来的“乱环术”。

极小式是在多年习练家手并且套路娴熟,内劲充盈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太极小式套路的名称、姿势、顺序及练法,基本上等同于家手,不同之处一是在步法上逢 进必跟、逢退必撤、开合相生、进退相随;二是定式时,时断时续的震足坐腕、肩臂弹抖,以及发劲时不由自主地哼哈声响。太极小式以快为主,快慢相间、刚柔相 济;节奏紧凑、灵活多变、招法迅捷、发劲刚脆、出手即打。练习时要求以内动带外动,内动大于外动,时而如行云流水,时而如狂风骤雨,轻巧如捕鼠之猫,迅捷 如离弦之箭。是一趟难度极大实用性很强的太极快拳。张虎臣先生所练的小快式,架势低小,中正安舒,轻灵优美,小中寓大,无中寓有,圆活快捷,动作时缓时 疾,刚柔忽隐忽现,神意细微独特,非常精彩。

虎臣先生身材瘦弱,身高仅一米六七,但臂力极大,指功尤为坚刚。他淡泊名利,注重武德,择徒极严,所传太极拳拳架严格按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 一步一个阶梯,且非至诚至爱弟子不可窥其全貌。习武六十多年,入室弟子(按拜师先后为序)仅有刘习文、韩世昌、王秀田、李顺波、梁礼、蒋林六人。近年来他 们的声望不胫而走,泰国的陈伟才先生不远万里连续几年来北京向李顺波教师求教,并将李请至泰国传艺。河北省水年县杨式太极拳故乡的苏学文,连续四年专程来 北京向李顺波、蒋林先生求教,想把在永年已失传的拳艺学回去。刘习文在广西、邯郸教拳掀起了学习杨式太极拳的热潮。

目前为止,张虎臣的徒弟中,王秀田的技艺为最好。王秀田先生全面的继承了张虎臣先生的拳、剑、刀、推手技艺。他1962 拜张虎臣为师,追随老师左右长达十七年之久,与老师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王秀田先生是张虎臣老先生的得意门生,深得老师的赏识和厚爱,并受到了 张老先生毫无保留的指教,确切真实地传承了张虎臣老师教授给他的太极拳套路和功夫。四十四年来,王秀田先生无论寒暑勤加苦练且丝毫不敢怠慢张虎臣先师所传 任何一招一式,并矢志不渝地将先师之传承发扬杨式太极拳为已之终身目标。王秀田先生行拳绵柔,连贯流畅,细致入微; 劲道深沉厚重,时而如呑吐万物气势磅礴,时而如疾风骤雨席卷狂飙;进退如影随形,螺旋、缠丝、弹抖,收放自如。姿态、气势、神韵于质朴中见深邃,拳功技艺已达炉火纯青的境地,为我们再现了杨少侯一系太极拳的真实风貌。王秀田先生为人谦和、择徒严格,教学谨尊师教,习练108式三年以上才教家手,家手娴熟后才教小式。年前已将王秀田先生演练的杨式太极拳108式、太极家手及太极小式整理录制成光盘,呈交给了中国武协康戈武主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