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虎臣和他的小架太极拳

 zula999 2014-10-27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的理论、经验和法则都很深奥。它既古老又时尚,既简单又优雅。
    太极拳是中国古代易经、中医和武术相结合的产物。
    太极拳不仅是一种运气健身的运动,同时还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因此,不管人们把它当作一种技击术或健身术这都不重要,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则。因为它的独特的风格而发展成很多风格的流派。每一流派都有它自己的特点。
    在种多流派中,杨式太极拳是当今最流行的,它是由杨露禅(1799-1872)创造的。
    杨露禅把它的拳术传给他的两个儿子杨班侯(1837-1890)、杨健侯(1839-1917)。杨健侯又把他的拳术传给他的两个儿子杨少侯(1862-1930)和杨澄甫(1883-1936)。
    杨澄甫对他父亲的拳术进行了改革从而形成了现在人们所知的大架。因此当人们现在谈到的杨式太极拳的时候,通常指的是杨澄甫的大架。现在练杨式太极拳的通常都是杨澄甫定型的大架。
    然而,杨澄甫的哥哥杨少侯的拳式与杨澄甫的大不相同。当今虽有不少人称自已练的是少侯的拳式。但仔细观察这些人所练的拳式却是杨澄甫的大架而并非杨少侯的小架。
    我非常惊喜地看到了刘习文老师所练习的由张虎臣先生传授的杨少侯的小架。杨少侯的拳术当时已频临失传,但现在又获得了重生。我从我所有的老师那里了解到杨少侯的拳技很高,但却因其性格古怪而传人极少。
    我想知道张虎臣到底是谁,他是怎样能够使杨少侯的拳术传承下来,而其他人却不能。(杨少侯是那个年代太极拳传承人中最优秀的)杨少侯是杨健侯的长子,是杨杨澄甫的大哥,而且是杨式小架的传承人。他性格古怪,教学方式和对徒弟的选择都很严格。如果他发现一个学生没有学太极拳的潜质,不管该生如何哀求他都不会收下。因此,他的弟子很少,甚至很少有人能够把他的拳术全部传承下来。
    杨少侯传下来的东西这么少,以至于现在很多都认为如果想了解杨式小架的原貌就必须从吴式太极拳说起。
    张虎臣,又名张文炳,生于1898年,卒于1979年。张虎臣先生的太极拳技艺,师承许禹生、杨少候、杨澄甫三位大家。一生大部分时间学拳、练拳、教拳。在长达六十多年的习武生涯中,继承、挽救了一些濒于失传的太极拳套路和推手技法,形成了自已的独特风格,广泛地流行于北京通州地区,以及河北辛集,广西南宁等地(国外则流行于东南亚),为太极拳的推广与普及献出了毕生精力。刘习文老师是张虎臣先生的亲传弟子,我曾几次到中国拜访他。以下所述“张虎臣与他的小架太极拳”均摘自我和刘习文老师的谈话:
    1.菜市口巧遇王新午
    张虎臣先生少时学徒于津门裕兴银号北平分号,由于读过私塾,写一手好字,打一手好算盘,人又长得精明帅气,遂深得同乡里——津门裕兴银号老板的锺爱,委以北平分号经理,并将亲女四小姐嫁与先生为妻,置房产于旧通州西顺城街8号。街坊邻里称其为“四姑夫”。
    张虎臣先生像貌文静,性却好武,在银号学徒期间,已寻师访友,学得三皇炮捶等拳技。
    民国八年(1919年)春天,21岁的张虎臣先生办事路经北京南城菜市口,见三个拉洋车的青壮汉子,正在围攻一位身着长衫、推着自行车、操外乡口音、约三十多岁左右的文化人。张虎臣先生询问围观者,方知双方为车行方向的小事发生争执。三车夫见长衫人孤立无援,顿生欺生诈财之心,乞势汹汹地舞动拳脚进行威胁。长衫人被逼无奈,不得以将自行车支在路旁,撩起长衫相迎。一场三对一的恶仗一触即发。张虎臣先生乃习武之人,路见不平,正要挺身相助,只见长衫人身形随意一动,三车夫中的两人即刻飞出数尺,仰面跌倒,另一车夫趔趄着寻救、呼告围观人群:“外地人欺负咱北京人,老少爷们,帮忙啊!”。众人哄堂大笑,一边嬉叫着“打得好,活该!”一边慢慢地散去。张虎臣先生习三皇炮捶有好些年,但从未见过如此新颖神奇之手法,遂非常客气地拦住长衫人,邀其到附近酒馆小酌,以敬慕之心向长衫人请教。交谈中得知:长衫人名王华杰,字新武,山西汾阳人,毕业于旧山西法政学堂,出身于中医武术世家,幼承家教,学中医兼习形意拳;是年29岁,四年前奉父命来“北平体育讲习所”,师从许禹生、纪子修,吴鉴泉,专攻太极拳术,刚才与洋车夫对垒,所用乃太极拳推手技法。张虎臣先生习三皇炮捶有年,从未见过如此新颖神奇之手法,遂非常客气地拦住长衫人,邀其到附近酒馆小酌,以敬慕之心向长衫人请教。
    小酌中,王新午讲起杨露禅、杨班候、杨健候的武林轶事,张虎臣先生听得热血沸腾、慷慨激昂,叹息自已习武有年,竟不知世间有如此了得拳术,实乃井底之蛙,于是百般恳祈王新武引荐其学习太极拳。王新武见张虎臣先生诚恳厚道,欣然应允。自此,先生便踏进许禹生大师的门槛,与杨派太极拳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新午(1890—1964),又名王必卓和王华杰,为杨派太极拳、吴派太极拳和许派太极拳名家,拳风独树一帜,在山西等地极负盛名。在许禹生所著《太极拳势图解》第三版时王新午曾为之作序,以后又在许主编的《体育》刊物上发表多篇重头文章;抗日战争中,新午先生从政从军,曾“率数县壮士与倭人战,每战辄捷,料敌进退如指诸掌”,后遭闰锡山猜疑,退隐行医于西安。
    王新午既是中医名家也是武术名人。他将其医术和拳艺传给其儿子王伯伍(1922-2006)和孙子王敏,王平,王平美,王金和王兵。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曾写了家喻户晓的《太极拳渊源》一书,并于1942年出版。这是一本关于杨派太极拳的绝好的书。
    2.师从许禹生、杨少候、杨澄甫学习太极拳
    许禹生(1879—1945),北京人,出身名门,文化程度、社会地位皆高。幼嗜武术,习多门拳技,师从杨门二代嫡传杨健候,尤精太极武学。1912、1916、1919年,许禹生广邀武林名流相继发起创办“北平体育研究社”、“北平体育讲所”、“北平行健会”,任副社长、副所长,副会长(以及以后任北平国术馆副馆长,虽为副职,但正职俱为官方兼任,所以许为上述机构的实际负责人),并主办《体育》刊物,以其广泛的影响力推动太极拳及各类武术拳种的普及。
    是时,太极拳名家杨少候亦被邀其中。少候得二伯父杨班候之传,身怀杨氏家传太极拳绝世武学,虽年过半百,性情却极其古怪刚烈,孤辟而不和群。教学方法古板教条;推手时手法刁钻古怪、轻灵极至;发劲时面容诡诈,缠粘即吐、冷快无比;学者难以忍受那种近乎残酷训练方式,多敬而远之。唯许禹生匠心独具能与其融洽相处,少候的“太极家手”、“太极小式(快太极)”、“太极快刀”、“太极轮”以及推手技法等不传之秘,遂多为禹生所得。张虎臣先生学太极拳,其恒心、毅力、悟性,极得许禹生青睐,许禹生所得少候艺,既要在先生身上复习巩固,又要在张虎臣先生身上实践捡验,张虎臣先生是何等聪慧之人,不及三载,许禹生平生所学连同从少候处所得,便尽入张虎臣先生囊中。
    张虎臣先生在体育讲习所、行健会学拳,对少候推崇倍至,几次问技,均被其不屑一顾地驳回。张虎臣先生乃有心人,探得少候常在皇城根南河沿晨练,于时每晨四时必到其练功处附近隐匿,偷偷地摹仿、印证所学,盛暑严冬,从未间断。
    一年后的夏日清晨,天蒙蒙亮,少候到南河沿,突见一翩翩少年,“双手软举步轻移,左手顾胸右抵脐”,在自已练功的地方练拳:一浑园太极球折叠旋转,螺旋起伏,练的正是自已的“太极家手”。看愣了神的少候惊问其故,张虎臣先生躬敬委婉地道出原委。杨少候叹曰:“人皆言吾不传人,非也,愿得其人而传之。惟许(禹生)君与孺子可教也。”自此,张虎臣先生才有机会聆听杨少候的教诲,得到杨少候的亲传。
    流光水逝,转眼间张虎臣先生追随许禹生、杨少候习拳已四年之久,年事已高的杨少候逐渐厌倦教拳;许禹生身兼数职,社交活动多,又忙于出版、再版自已呕心沥血的著作《太极拳势图解》,几乎没有多少时间指导张虎臣先生,但他认定张虎臣先生是可造之才,决心成全先生。民国十三年(1924年),在许禹生操持下,张虎臣先生在北京致美楼(位于中山公园里)行拜师礼,正式成为杨少候三弟杨澄甫的弟子。从此,张虎臣先生白天在中山公园行健会学拳械,晚上到西京畿道杨澄甫家练推手,间或受许禹生、杨少候的辅导、指点,太极拳技艺日趋成熟。
    张虎臣先生言,许禹生、杨少候、杨澄甫同为杨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年龄悬殊,性格、拳风不一。杨澄甫最年轻,许禹生大澄甫四岁,杨少候长澄甫二十一岁;杨澄甫和,杨少候暴,许禹生谦;杨澄甫走大架,许禹生走中架,杨少候走小架;大架底盘稳固,姿势开展,动作松柔舒缓,利于养身;小架架高步活,姿态紧凑,动作灵敏迅捷,益于技击;中架则要求各势动作,无过不及,绵绵不断,始终如一,合乎中庸之道。故小架难,中架次之,大架易。
    张虎臣先生言,同为杨门嫡派推手,杨少候、杨澄甫风格各异:杨少候善冷劲打短,与其推手如捕风捉影,无所适从;杨澄甫喜长劲放远,与其推手如临深渊,战战兢兢,人皆不能敌。惟许禹生与二人关系均密切,推手亦能与其周旋。在现存的推手照片资料中,著名的杨氏大捋,能和年轻时的杨澄甫上镜者只有许禹生一人。
    民国十六年(1927年),陈微明邀杨澄甫南下,同年,张之江在南京创办“中央国术馆”。当时张之江和很多人都认为民弱则国弱。因此当时要救国就首先要增强人民的体质。他鼓励所有的中国人都投入到习武的行列以增强其体质。由此,张之江就把武术称 “国术”。翌年(1928年),在上海的杨澄甫、在北平的杨少候,应张之江邀,同到南京。1929年,北平市国术馆成立。在北平国术馆学员太极拳比赛中,张虎臣先生荣获“银盾”(相当于现在的金牌),愈加得到许禹生的器重。
    张虎臣先生习武成癖,时间和精力多用在太极拳上,并无心思顾及银号生意。当时,国家内忧外患、政局动荡,人心不稳,加之岳父亡故,妻子又患眼疾,银号随之破产倒闭。一向殷实的小康之家,顿感经济拮据。又是惜才的许禹生,亲自去天津,向河北省国术馆长许兰州、高仙云推荐。民国十九年(1930年),先生被任命为河北省通州市国术馆长,馆址在旧通州华严寺北约200米处(老通县专署图书馆院内),走上了职业拳师的道路,时年32岁。临别,许禹生亲书郑板桥诗,勉励张虎臣先生。
    3.施绝技,戏谑日本兵
    当时的通州交通方便、商贾云集,已颇为繁荣,素有一京二(天津)卫三通州之说。张虎臣先生身材瘦小,身高仅一米六七,在这各路人等往来的通州当国术馆长谈何容易。上任伊始,先后有当地摔跤名家巨之谦(曾任通州国跤馆长)、陆辛庄少林会王某前来叫阵,张虎臣先生无奈出手,将其折服,遂名声大振,通州富豪“福丰裕”掌柜、通州驻军军官数人聘请张虎臣先生教拳。张虎臣先生有了收入,生活逐渐好转。但好景不长,1935年,汉奸殷汝耕在通州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紧接着“七七事变”爆发,平津沦陷,国术馆名存头亡,张虎臣先生失去生计,全靠弟子们接济,生活极其困难。
    1940年秋日,我地下党在通州城内活动与敌遭遇,西顺城街一带枪声大作,风传有八路被击伤藏匿附近,日军在西顺城街挨户搜查,搜至8号张虎臣先生住所。二日本兵嫌开门慢,用脚把门踹开。先进门的日本兵挺着刺刀向张虎臣先生刺来,先生用“倒撵猴”化之,日人失重,踉跄欲倒,后进门的日本兵大怒,正要发作,却被先进门的日人制止,指着院中的古兵器架和上房中堂供奉的观世音佛龛,哇里哇啦了几句,把“三八大盖”交与后进门的日军,做摔跤状要与张虎臣先生比武。
    日人精柔道,欺张虎臣先生瘦小,躬身上前将先生衣领揪住,张虎臣先生缩身抽带,乘日人往后拉夺之际,向前插步,双手在其胸前轻轻一按,日人便飞出丈外,重重地撞在墙上,日人恼羞成怒,又凶悍地向前扑来,张虎臣先生侧身移步,顺势采捋,日人遂即“噗通”一声,来了个“狗吃屎”,一旁观战的日本兵见同伴不是对手,遂将步枪竖在墙边,参战助威。张虎臣先生施展少候的穿插游走之术,“飘飘荡荡浪里钻”与其周旋,二日本兵歪歪扭扭、东倾西斜、手忙脚乱如同醉汉,均跌倒在地不能自持。日本兵被打败了,张虎臣先生也冷静了,心想这一下可闯祸了,不料倒地两个日本兵相视大笑,哇里哇啦地竖起了大拇指(可能是说先生“功夫大大的好”),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土,虔诚地走到观音佛龛前,双手合一祈祷了一番,遂背起枪出门而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文革前,张虎臣先生常常同弟子谈起上述戏谑二日本兵的情形。张虎臣先生言:“一比起武就什么都忘了,只有一个心思:要让小鬼子见识一下什么是中国的太极拳。其实,当时情况极其危险,多亏了日本人信佛,家里供奉着观音,不然,我可能早不在世上了。”
    4. 献余热,服务于全民健身
    1949年秋天,通州解放,国术馆连同国跤馆、国剧馆均被文化局接管,张虎臣先生被分配到通州潞河中学当工友。文化局军代表徐进(后任通县党校校长)喜太极拳,在与张虎臣先生的接触中,了解到张虎臣先生精通珠算,遂将其商调到通州商业局,先后在通州南大街马家胡同、西大街木柴厂、煤球厂任会计。1956年,国家体委创编、推广简化太极拳,翌年,徐进将先生请出,业余时间在工人俱乐部露天舞场教授太极拳,1959年先生退休后在通州办班授拳,直至1979年仙逝。
    张虎臣先生的太极拳技,多得益于杨少候、许禹生,在北京通州所传三趟太极拳套路,一曰“太极正路”,一曰“太极家手”,一曰“太极小式”,属于杨氏太极拳小架系列。其中太极正路为预架—养生架,基本上等同于现今流行的传统杨式太极拳,且与太极家手相配套,实际上是太极家手的简化架;太极家手为练架—功力架,近300个拳势一气呵成需练50—60分钟,难度极大,实际上是少候拳架的基础架;太极小式为用架—技击架,速度极快,近300个拳势要求5—10分钟完成,实际是太极家手的应用架。
    张虎臣先生身材瘦小,但臂力极大。1958年,其弟子刘习文学拳时年仅十五岁,体重应有一百斤左右,张虎臣先生伸直胳膊,刘竟能作引体向上而不弯曲,可见其劲力充足。
    张虎臣先生指功尤为坚刚。在传统的杨式太极拳中,左顾右盼中定,是步法,是眼神,但在少候所传的“太极家手”和“太极小式”中却化作手法使用,先生将其编成单操手练习,门内称之为“滚钻劲”,极富杀伤力。张虎臣先生近邻为摇煤球夫妇,二人皆身高马大有蛮力,一日夫妻打架,莽汉手举扁担施暴,街坊众人劝解不开,遂派人去叫“四姑夫”,张虎臣先生来后喝令其放下扁担,莽汉不从,张虎臣先生无奈,遂伸出右手食指,在莽汉胳膊上轻轻一点,只听得莽汉“哎哟”一声,扔掉了扁担,手臂疼痛颤抖不已,数日方愈。
    张虎臣先生膝下一子八岁时夭亡,养子孝虞,石油技校毕业,华北某油田职工,退休后寓居河化保定……
    张虎臣先生淡泊名利,注重武德,择徒极严,习武六十多年,入室弟子(按入室先后为序)仅有刘习文、韩世昌、王秀田、李顺波、梁礼、蒋林六人。弟子们学拳、练拳、教拳数十年,皆能承其衣钵,学有所长:有的在武术杂志上发表文章;有的在各类比赛中取得名次;有的冲出国门扬名海外;有的以培养新人为已任,俱能以武养身,以武养志,为太极拳的发展和全民健身,供献自已力量。

(本文已被浏览 2573 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