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

 蔡灸哥 2013-01-31

“癌症是可以治疗、控制,甚至治愈的慢性病。”

  “现在对肿瘤存在过度治疗问题。”

  “84%的肿瘤患者病人明确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

  上周日,由本报健康版与市癌症康复俱乐部联合举办的健康大课堂在温州书城开讲了。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何裕民、温州康宁医院心理科主任宫本宏分别做了精彩讲演,有关癌症治疗的新理念、新进展,祖国医学在治疗中的作用,患者心理治疗与康复等话题,不时博得现场听众阵阵掌声。

  癌症可控可治

  “美国癌症死亡总人数在2005年出现了首次下降的趋势。”何裕民教授说,在2006年第42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大会主席发布了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2.9亿的美国人中有一千多万是癌症幸存者,带癌生存约占1/29,美国现在癌症患者的平均生存期达到了10年;在我国,2005年上海1400万常住人口中,其中带癌生存者有13.6万,约占1/100,带癌生存的平均生存期是3.5年。

  何教授说,当前,在世界范围内,有大量的人群带癌长期生活,而且生存期和生活质量都在明显提高,可以说,癌症已是一种可控可治的慢性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曾指出,1/3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癌症是可以治愈的,1/3癌症则是可以控制症状、延长寿命的。

  “癌症不等于死亡,这种观念要得到患者的普遍认同。现在我们对癌症重新定义为:可以治疗、控制、甚至治愈的慢性病。只要加强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再加上越‘瞄’越准的新药,癌症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

  要避免过度治疗

  目前,美国与上海的肿瘤发病率基本相同,同样的发病率,为什么平均生存期相差这么大?这里有治疗手段、技术的问题,但是,更有治疗观念的原因。

  何教授表示,现在癌症过度治疗问题非常突出,不少患者往往是由于过度治疗,导致了更多的痛苦,并提前结束了生命。

  “这类的例子碰到太多了!记得有位老年患者得了胰腺癌,当初有医生诊断其存活期不超过3个月。开始患者本人对如何治疗很犹豫,请教了许多专家,最后他接受了中医药零毒化疗。2年多时间过去了,相安无事,去医院做检查,还发现肿瘤明显变小了。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患者听取了别人的建议,为了‘预防’,又进行了化疗,本来想巩固治疗的,没想到病情却恶化,被夺取了生命。”

  何教授表示,对肿瘤的治疗思路必须变革。要强调先救人,提高其生存质量,再抗癌。不能只见癌,不见人,癌没消失,人已去了。

  传统的手术、化、放疗只能是“减灭”癌细胞,但同时也杀死了无数的好细胞,且付出了极大代价才取得了有限的“减灭”效果。而近10多年来,人们已开始改变思路和观念,包括从传统的放疗、化疗等方法来“减灭”肿瘤细胞,到如今用分子靶向药物来“稳定”肿瘤细胞,不只关注药物的疗效,更关注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这已成为世界性的新趋势。

  八成以上患者有心病

  “为什么我这么倒霉?”“为什么死神会选中我?我完了……”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意识中,得了癌症就如同拿到了死亡宣判书。患者的内心开始变得脆弱、消极,内心充满恐惧,情感也变得麻痹。

  曾有专家指出,在癌症患者中,大概有70%的患者是被自己吓死的。何教授认为,患者起码有3045%死于心理因素。

  据有关医学调查数据显示,肿瘤患者中,有66%的患者有抑郁症,10%患有精神衰弱症,还有8%患有强迫症,这说明至少有84%的肿瘤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80%的肿瘤患者不是死于治疗期,而是死于康复期。”温州康宁医院心理科主任宫本宏说,癌症患者的心理特征突出的表现为恐惧、焦虑和绝望。他们大都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没办法治疗,因此,对医生提出的各种治疗方案都表示怀疑,另外有悲伤情绪,认为自己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肿瘤病人常出现抑郁、焦虑、精神错乱、厌食症、疼痛、恶心、呕吐等心理问题,其中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病率较高。精神崩溃导致1/4的患者治疗后存在复发转移。宫医生认为,社会心理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肿瘤病人关注生理康复外,还应积极关注心理问题,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心理治疗举足轻重

  目前已有人确认癌症是一种心身疾病,近年来心理免疫学的发展更为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在癌症病人的整个治疗、康复过程中,专家们发现,心理因素所发挥的积极影响,是其他医学治疗方法所不能取代的。

  宫医生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两个人在医院做检查,不小心化验单调了包,一个原本健康的人误以为自己得了癌,整天郁郁寡欢,食之无味,半年以后,他真的长了肿瘤。而另一位患者活得轻松自在,精神很好,后来在得知病情后,依然乐观地接受治疗,一直活到现在。

  宫医生说,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是,恶劣的不良的情绪可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易生肿瘤。相反,良好心理情绪不但可以防止恶性肿瘤的发生,同时还可以使已经出现的肿瘤处于自限状态,最终被机体免疫功能所消灭,这就是心理因素强大的物质作用。

两位专家一致认为,实际上,无论患有什么样的疾病,最可怕的并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对于疾病的态度。应该认识到,一旦患了癌症,恐惧、悲伤、忧郁肯定于事无补,相反,只会加重病情,而采取积极、主动、坦然处之的态度,尽量使自己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坚定战胜癌魔的信念,努力配合医生治疗,对于稳定和改善病情,提高其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是十分有益的。

(本文来源:http://www.xici.net/d57929297.htm

(附)何裕民: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

   45年前,我在中医药研究所所长任上时,一位台湾的肿瘤同行来访,双方相谈甚欢。他认为“癌症只不过是一种慢性病,一种可以控制,甚至治愈的慢性病”。我们一起交流了许多实例,并一致认为,对多数肿瘤患者来说,他们患的只不过是一种与冠心病、高血压一样的慢性疾病,比较棘手,治疗有一定难度,但绝非不治之症。这位同行甚至认定:恶性肿瘤有时还比冠心病、糖尿病等要好得多。不少肿瘤患者5年以后可完全稳定,甚或治愈,不再需要定期用药。而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只能终身服药。“不是吗?”他笑着反问陪同他一起来访问我的一些在座者。因为这些人听他这席话后颇为吃惊或不以为然。而我完全认同他的观点,因为我自己亲诊的患者中,已有数百例完全康复,不再每天胆战心惊地吃药了。其中还各包括几十例诸如胰腺癌、肝癌、肉瘤、脑瘤之类患者。

   近来,世界卫生组织和一些重要的人士或组织也不断表达对癌症的新认识,认为在多数情况下癌症是一种可控可治愈的慢性病。由于有过这么一次令人愉快的交流,我也底气越来越足地表达了这么一种颠覆性的新观点:“对于老年人来说,癌症只不过是种慢性病”。前几年,在受邀所做的上海电台990《名医坐堂》“专家访谈”节目中,我就多次阐述及重申了这一新的正确观点:“老年人的癌症只不过是一种慢性病”。它是衰老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种生理异常,或者说生理过程,就象衰老一样。因为当时有海外尸检报告提示,80岁以上老年人中,出现恶性肿瘤的机率很大,有1/4老年人身患癌症,却无任何不适,死于其他因素。近几天,更有海归教授黄又彭博士以其自身曾长期从事尸检的经历,认定80岁左右病故的老人都做一遍尸解,会发现100%的人体内都会有肿瘤。作为一个资深的“海归”免疫学家,他也认为肿瘤的发生,是生物进化中的一个正常的过程,和DAN复制过程中的突变有关。这种突变是难以避免的生理过程。物种的进化就是建立在这类突变基础上的。因此,黄教授认为:对老年肿瘤患者来说,它只是一种慢性病,是一种难以避免的生理过程。他特别强调:越老风险就越低了(即年龄越大,肿瘤的自然发展就越慢,威胁和危害就越小)。这与我们原先所主张的老年肿瘤患者是“乐龄癌”可谓“异曲同工”。“乐龄癌”无须过于紧张,它本身发展十分缓慢。甚至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促使患者更加注意生活方式的合理与否,以改进不良行为,从而有利于健康。无独有偶,6月初第42届美国临床肿瘤大会(全球有万名肿瘤专业人士与会)更是发出明确讯息:癌症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有着类同性,都属可控、可治的慢性病。因此强调更应重视对患者的正确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同时努力改善其生存质量。

    这些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它对传统的错误认识——“癌症不治”,“癌症等于死亡,”是一种彻底的颠覆。今天,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传播这一正确观念。因为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临床上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是由于错误观点的误导或因精神崩溃,或由此而追求过度治疗而殒命的。

   童老伯是我的忘年交,96年开始相识,当时7778岁,因吃东西噎阻感而确诊为中段食道癌,做过内放疗,老人感到火辣辣的受不了,中途放弃了。一心只想吃中药,找我诊疗,初起每次23个子女扶他来,仍挺不起胸。大约一年多时间后,一切正常,老人逐渐的一年只来两三次,说来看看我。平时每天日程按排得满满的,还上网、炒股。据他自己说,因心态好,炒股还没失过手。约半年前,已是87岁高龄的他,又由子女陪来找我,原来,近期发现心窝下痛,吃东西不象原先那么香了。一查,胃贲门有癌变。不过这次老人可不当回事了。他说我认为这只不过是种慢性病。我食道癌十年都过来了,这次又有点小问题,无非是继续吃中药,零毒化疗罢了。一段时间治疗下来,现他吃饭已改善,无什么不适了。由于心态健康,认识正确,所以童老伯这些天仍乐呵呵的。这一案例也可佐证,对于老人来说,癌症只不过是种慢性病而已。

(本文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8afd8010008ol.html

(温馨提示:身心自然疗法20131月份第一期培训班现已开始报名(具体日期为114-120日)。每期培训班仅招收10名学员。名额有限,欲报从速,额满为止。详情请参看博文【身心自然疗法公告】2013年第一期培训班现已开始报名。如果暂时没时间前来参加面授培训学习,也可以先参加远程教学,详情请参看博文“ 远程教学和面授培训学习内容完全相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