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反成字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1-31
相反成字
徐梦嘉
图一 可、叵(小篆)
图二 予、幻(小篆)
图三 正、乏(小篆)
图四 之、匝(帀,小篆)
图五 禾、(小篆)
图六 左、右(金文)
图七 上、下 (金文)
图八 永、(小篆)
图九 欠、旡(小篆)
图十 后、司(小篆)
图十一 爿、片(小篆)
图十二 身、(小篆)
图十三 绝、 继(对应的古文)
图十四 仄、丸(小篆)
  徐梦嘉  文/图

  奇妙的汉字队伍中有这样一些字,双双在古文字构形上呈相反对称式(今天使用的正体字已难觅端倪了),字义亦往往违悖,巧不可阶。现请出部分成员,结伴亮相。

  可、叵(图一)

  可为正写,即可以;反可成叵,其义则不可。例:居心叵(不可)测。

  予、幻(图二)

  予,杼之先文,本义如上下两个织布的梭子尖端交错形,“下面”的梭子还牵出一线,表示实实在在交替相予的穿梭动作(予也有举物给人与两性交合等说); 实虚相生,倒予成幻。织布时梭子引纬穿经变化不定,遂成美丽织物,此乃虚幻莫测也。

  正、乏(图三)

  正,系征的初文,甲文从“口”(目的地)从“止”(脚),小篆横画代“口”。仅两个字根,呈现了起脚向目标进发之古战场画面,威猛孔武,颇具震慑力;反“正”为“乏”即罢征了,由此萌生了困乏、匮乏等新义。

  之、帀(匝)(图四)

  之,甲文为脚的象形,本义表示前行;帀(匝),倒之便是回行,有往复回绕义。

  禾、 (图五)

  禾,甲文像一株成熟垂穗禾稼形(正体字本作); 如树梢弯曲,表示受阻停留不向上伸长。《说文》:“木之曲头,止不能上也。”今 已不单用,归入禾部。如“稽”字原从 ,就隐有停止拖延之本义,可组“稽留、稽滞”等词,而“稽首”则含弯曲之意。

  左、右 (图六)

  左,即伸出自己左手,臂腕(前面化作手指)与侧视手之状形。右字相反,右手的臂腕与侧视手之形。逮正体书法,写时,左字要先横后撇,横短撇长;右字要先撇后横,撇短横长。皆源出甲金篆法。

  上、下 (图七)

  上,金文为基准线上加短横(喻物体);下,基准线下加短横表示。上下的异体正字“丄丅”仍保留构形对称式。

  永、(图八)

  永,甲文是人在水里游泳的状形,泳的初文。也是漾的初文,字中“羊”为声符。另会水流蜿蜒绵长意,长的流水当是主河川;,是永的反写,派的先文。本义为河川的支流。《说文》 :“水之斜流,别也。从反永。”并引出:派生、流派、分派等用词。

  欠、旡(图九)

  欠,甲文像人张口打哈欠形;旡,甲文如人吃饱气阻转头在打嗝。《说文》:“饮食气逆不得息曰旡。从反欠。”两字甲文“口”形,小篆都讹作三缕气。

  后、司(图十)

  两字如人举手开口形,义为发号施令。古代发号施令的君后称“后”(后羿、皇后乃至影后、歌后、舞后等的“后”没有繁写,前后的后归繁时作“後”),臣子称“司”。

  爿、片(图十一)

  爿与片,木之分体,似从甲金篆的木字“树干”中间直劈两半。左为爿,右为片。

  身、(图十二)

  身、(两字古音同),甲金文皆为女子怀身孕之状形(与怀孕相关的字,妊、娠等,古音与身同),然反身为,就有转身归来之意,这个概念上与孕有新生命的“身”对应 。

  绝、继(繼)(图十三)

  绝,金文以刀断丝会意,小篆起简省笔画,保留了一刀一糸,另加声符“卩”;继(繼),金文如数丝相连,后用反写的绝来表示“没断”,委实牵强。小篆加了义符“糸”,终算“说清楚”了,表示已断的丝连接上了。

  仄、丸(图十四)

  仄,金文正面立人歪头在山崖下,小篆改作侧身立人站在厂(古山崖状形)下;甲金文无丸,古字中“·”形(从语境上看非俯视的丁字,有学者识为丸)。《说文》云,“丸,圜,倾侧而转者,从反仄。”当系小篆构字舛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