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花疮
粉花疮是指由于接触油彩或化妆品所引起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以初起皮肤瘙痒,继 而出现密集性大小不等的红色丘疹,并融合成片,反复发作,日久留下色素沉着斑为特 征.多见于使用油彩化妆品的文艺工作者。女性稍多,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发病率渐上 升。西医称油彩皮炎。 中医学对本病早有认识。如《疡医大全。粉花疮门》记载:“粉花疮多生于室女,火 浮于上,面生粟累或痛或痒,旋灭旋起;亦有妇女好搽铅粉。铅毒所致.”较为详尽地描 述了本病的症状及病因。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禀性不耐或腠理不密,外触彩毒而发。在戏剧油彩中以大红、朱红、肉色, 棕色和黄色最易诱发本病。因为油彩除含有油质、填料、香精外,尚有铅、砷、汞等有 毒物质,或因一些化妆品,质量低下,亦可沾滞皮毛。毛孔闭塞,或风吹日晒,或灯光 久照,或卸妆粗糙,使彩毒之邪蕴结于肤,亦可诱发。总之本病为外触油彩之毒,内由 禀性不耐而成。 [辨病] 1 临床表现 1.1 皮炎型 最多见,一般在油彩上妆1小时左右,于涂油彩处出现瘙痒感,卸妆 后在局部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边界欠清,重者眼周红肿尤为明显,自觉剧烈瘙痒。停 止化妆后约工周左右皮损可消退,再接触油彩、化妆品仍可再发,反复多次复发后,局 部皮肤干燥、脱屑,甚至出现色素沉着. 1.2 痤疮型 与一般寻常痤疮相似,以毛囊性丘疹为主,主要见于前额,两颊及下 颌部。于连续多次化妆演出后,突然发生多数散在绿豆至黄豆大小红色炎性丘疹,可伴 有黑头粉刺或毛囊炎。多发生在青年演员。使用石油产品作油基的油彩者,毛囊炎更为 多见。原患痤疮者,损害可明显增多. 1.3 色素沉着型 多见于皮炎反复发作之后,但亦有并无明显皮炎而发生者,艺龄 较长的中老年演员居多,近年来发病有增多趋势。主要见于眼周、鼻侧、额、颊及耳前 部位,皮损为大小不等的青褐、黑褐或灰褐色色素斑,边缘欠清,分布常对称,少数发 生在颞部。耳前的色素沉着斑上可间有网状色素减退或正常皮色斑纹,并伴有毛细血管 扩张,色素斑一经出现则难以完全消退。 1.4 瘙痒型 较多见,多于上妆或卸妆后,于油彩接触部位(以面部为主)出现刺 痒或蚁行感,重者可伴有灼热或灼痛。除瘙痒外,局部无明显皮损,瘙痒感一般于卸妆 数小时后明显减轻或消失。 2 诊断要点 2.1 多见于使用油彩化妆品的文艺工作者。 2.2 主要发生在接触部位,以面部、尤其眼周最常见。 2.3 根据皮损,可分为四型. 2.3。1 皮炎型 以水肿性红斑、丘疹为主,边界欠清,以眼周、前额及两颧颊部为 突出。 2.3.2 痤疮型 与寻常痤疮相似,以毛囊性丘疹为主,主要见于前额,两颊及下颌 部。原有痤疮者,化妆后往往使病情加重。 2.3.3 色素沉着型 大多于皮炎反复发作后出现,为大小不等的黑褐或灰褐色色素 斑,位于眼周、颞、颊及耳前,分布多对称。 2。3.4 瘙痒型 多于上妆后不久发生,卸妆后几小时内能自行消失,无明显皮损 可见。 2.4 自觉不同程度的瘙痒或灼热感(色素沉着型多无自觉症状)。 2.5 病程依皮损类型及上卸妆情况而定。皮炎型若停止上妆后约1周左右可消退, 极少数反复接触者,愈发愈重。痤疮型及色素沉着型则消退较慢。 3 鉴别诊断 3.1 寻常痤疮 无油彩化妆品接触史,多为青春期男女,好发于颜面,上胸及背部, 有黑头粉刺,对称分布。 3.2 黄褐斑 以鼻为中心,对称发生于颜面,尤以两颊、额部、鼻、唇及颏等处多 见,皮损为黄褐色至暗褐色斑片,边界欠清,慢性经过,无自觉症状。发生与内分泌紊 乱,对紫外线过敏等因素有关。 3。3 颜面湿疹 常为额部、眉部、耳前等部位的淡色或微红的局限性、大小不等的 斑片,上覆以鳞屑,对称或不对称,有或多或少的痒感,病程较长,经年累月不愈。 [辨证] 1 彩毒湿热证 眼周、前额及两颧颊部水肿性红斑、丘疹,边界欠清,自觉剧痒。 舌红,苔薄黄,脉数。 . 2 彩毒肺热证 前额、两颊及下颌部毛囊性丘疹,或有黑头粉刺。舌红,苔黄腻, 脉滑数。 3 彩毒阴虚证 病程较长,眼周、鼻侧、额、颊及耳前出现大小不等的褐色色素斑, 边缘欠清,无自觉症状。舌红,少苔,脉细数。 4 彩毒风热证 面部瘙痒,无明显皮损。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疗] l 内治法 1.1 辨证论治 。1.1.工.彩毒湿热证.治宜清热解毒利湿。选用清热除湿汤加减. 1.1.2 彩毒肺热证 治宜宣肺清热解毒。选用黄芩清肺饮加减。 1.1。3 彩毒阴虚证 治宜滋阴降火解毒。选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1.1.4 彩毒风热证 治宜疏风清热解毒.选用消风散加减。 1.2 成药、验方 1。2。1 清解片,每次5片,每日3—5次,防风通圣丸,每次4.5g。每日2次。 1。2。2 桑叶9g,黄菊9g,银花9g,连翘15g,蒲公英9g,白鲜皮9g,苍耳草6g, 车前草9g,制大黄6g,生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内服。 2 外治法 2.1 三黄洗剂外搽,每日3—4次。 2.2 颠倒散洗剂外搽,每日3次。 2.3 黄柏霜外搽,每日3次。 [预防与护理] 1 改进和提高油彩和化妆品质量,最好上妆前做皮肤斑贴试验,以杜绝本病发生。 2 上、下妆操作动作宜轻柔,特别是卸妆时不宜用热水、毛巾过度洗擦。 3 若皮损已经发生,局部禁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 [古籍选粹] 《外科启玄》 妇女面生窠瘘作痒,名目粉花疮。乃肺受风热或绞面感风,致生粉刺, 盖受湿热也。 《疡医大全。粉花疮》 粉花疮多生于室女.火浮于上,面生粟累或痛或痒。旋灭旋 起,亦有妇女好搽铅粉,铅毒所致。 [现代研究] 1 发病学研究 本病发生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明确。演员皮肤的感受性,有害油彩和 某些化妆品以及其他外界刺激等均与本病的发生有关。一般认为多数为原发性刺激,少 数为过敏反应。根据国内有关方面报告,本病发生原因主要由于油彩中某些颜料、基质、 杂质或放置过久变质的油彩所引起.其他如强烈灯光照明,露天演出日晒、上妆、卸妆 操作不当,空气湿度等,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和加重。油彩中颜料如立索尔大红、银朱 R、耐晒黄G等均属偶氮类有机化合物,而后两者则为硝基偶氮类有机颜料,具有较强的 致敏作用。油彩中大多数颜料以及某些化妆品如唇膏、香精又为光感性物质,因此在日 光或强烈灯光的激惹下,更易发生本病。另外,某些非油彩类的化妆品如眉笔、唇膏、打 底油、粘胶等所引起的皮炎,习惯上亦列入油彩皮炎的范畴。 2 临床研究 仇大涵提出对本病的防治措施是提高戏剧化妆用品的质量,使用上卸 妆防护剂,合理上卸妆操作。采用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法,在治疗上按一般接触性 皮炎、黑变病及痤疮的治疗原则处理。皮炎型以0.03地塞米松冷霜外搽;色素沉着型以 20%过氧化氢冷霜外搽;痤疮型短期服用六神丸。除严重皮炎型者给予停演、治疗外,绝 大多数配合防护剂使用,能继续上演,近期防治效果有效率达89.6%。从类型来看,皮 炎型有效率达96.5%,色素沉着型有效率达66.2%,痤疮型有效率达91.2%。 3 实验研究 赵辨对153例患者应用标准筛选抗原斑贴试验,结果变态反应性阳性 110例,刺激性反应4例,阳性率为74.5%。引起化妆品皮炎的主要抗原为芳香混合物、 对苯二胺、硫酸镍、松香、氯化钴、秘鲁香油、甲醛及羊毛醇。 (述评) 多年来,对油彩皮炎的防治研究,从临床和实验研究两方面都作了不少工作,取得 了较大的成绩。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的普遍运用使本病的病因有所改变, 发病率升高,从而给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提高化妆品质量,积极防治化 妆品皮炎是当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应予重视。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27. 皮肤科病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