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粉花疮

 学中医书馆 2013-02-06
粉花疮
    粉花疮是指由于接触油彩或化妆品所引起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以初起皮肤瘙痒,继
而出现密集性大小不等的红色丘疹,并融合成片,反复发作,日久留下色素沉着斑为特
征.多见于使用油彩化妆品的文艺工作者。女性稍多,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发病率渐上
升。西医称油彩皮炎。
    中医学对本病早有认识。如《疡医大全。粉花疮门》记载:“粉花疮多生于室女,火
浮于上,面生粟累或痛或痒,旋灭旋起;亦有妇女好搽铅粉。铅毒所致.”较为详尽地描
述了本病的症状及病因。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禀性不耐或腠理不密,外触彩毒而发。在戏剧油彩中以大红、朱红、肉色,
棕色和黄色最易诱发本病。因为油彩除含有油质、填料、香精外,尚有铅、砷、汞等有
毒物质,或因一些化妆品,质量低下,亦可沾滞皮毛。毛孔闭塞,或风吹日晒,或灯光
久照,或卸妆粗糙,使彩毒之邪蕴结于肤,亦可诱发。总之本病为外触油彩之毒,内由
禀性不耐而成。
    [辨病]
    1  临床表现
    1.1  皮炎型  最多见,一般在油彩上妆1小时左右,于涂油彩处出现瘙痒感,卸妆
后在局部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边界欠清,重者眼周红肿尤为明显,自觉剧烈瘙痒。停

止化妆后约工周左右皮损可消退,再接触油彩、化妆品仍可再发,反复多次复发后,局
部皮肤干燥、脱屑,甚至出现色素沉着.
    1.2  痤疮型  与一般寻常痤疮相似,以毛囊性丘疹为主,主要见于前额,两颊及下
颌部。于连续多次化妆演出后,突然发生多数散在绿豆至黄豆大小红色炎性丘疹,可伴
有黑头粉刺或毛囊炎。多发生在青年演员。使用石油产品作油基的油彩者,毛囊炎更为
多见。原患痤疮者,损害可明显增多.
    1.3  色素沉着型  多见于皮炎反复发作之后,但亦有并无明显皮炎而发生者,艺龄
较长的中老年演员居多,近年来发病有增多趋势。主要见于眼周、鼻侧、额、颊及耳前
部位,皮损为大小不等的青褐、黑褐或灰褐色色素斑,边缘欠清,分布常对称,少数发
生在颞部。耳前的色素沉着斑上可间有网状色素减退或正常皮色斑纹,并伴有毛细血管
扩张,色素斑一经出现则难以完全消退。
    1.4  瘙痒型  较多见,多于上妆或卸妆后,于油彩接触部位(以面部为主)出现刺
痒或蚁行感,重者可伴有灼热或灼痛。除瘙痒外,局部无明显皮损,瘙痒感一般于卸妆
数小时后明显减轻或消失。
  2  诊断要点
  2.1  多见于使用油彩化妆品的文艺工作者。
  2.2  主要发生在接触部位,以面部、尤其眼周最常见。
  2.3  根据皮损,可分为四型.
  2.3。1  皮炎型  以水肿性红斑、丘疹为主,边界欠清,以眼周、前额及两颧颊部为
突出。
    2.3.2  痤疮型  与寻常痤疮相似,以毛囊性丘疹为主,主要见于前额,两颊及下颌
部。原有痤疮者,化妆后往往使病情加重。
    2.3.3  色素沉着型  大多于皮炎反复发作后出现,为大小不等的黑褐或灰褐色色素
斑,位于眼周、颞、颊及耳前,分布多对称。
    2。3.4  瘙痒型  多于上妆后不久发生,卸妆后几小时内能自行消失,无明显皮损
可见。
    2.4  自觉不同程度的瘙痒或灼热感(色素沉着型多无自觉症状)。
    2.5 病程依皮损类型及上卸妆情况而定。皮炎型若停止上妆后约1周左右可消退,
极少数反复接触者,愈发愈重。痤疮型及色素沉着型则消退较慢。
    3  鉴别诊断
    3.1  寻常痤疮  无油彩化妆品接触史,多为青春期男女,好发于颜面,上胸及背部,
有黑头粉刺,对称分布。
    3.2  黄褐斑  以鼻为中心,对称发生于颜面,尤以两颊、额部、鼻、唇及颏等处多
见,皮损为黄褐色至暗褐色斑片,边界欠清,慢性经过,无自觉症状。发生与内分泌紊
乱,对紫外线过敏等因素有关。
    3。3  颜面湿疹  常为额部、眉部、耳前等部位的淡色或微红的局限性、大小不等的
斑片,上覆以鳞屑,对称或不对称,有或多或少的痒感,病程较长,经年累月不愈。
    [辨证]
    1  彩毒湿热证  眼周、前额及两颧颊部水肿性红斑、丘疹,边界欠清,自觉剧痒。

舌红,苔薄黄,脉数。    .
    2  彩毒肺热证  前额、两颊及下颌部毛囊性丘疹,或有黑头粉刺。舌红,苔黄腻,
脉滑数。
    3  彩毒阴虚证  病程较长,眼周、鼻侧、额、颊及耳前出现大小不等的褐色色素斑,
边缘欠清,无自觉症状。舌红,少苔,脉细数。
    4  彩毒风热证  面部瘙痒,无明显皮损。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疗]
    l  内治法
    1.1  辨证论治
  。1.1.工.彩毒湿热证.治宜清热解毒利湿。选用清热除湿汤加减.
    1.1.2  彩毒肺热证  治宜宣肺清热解毒。选用黄芩清肺饮加减。
    1.1。3  彩毒阴虚证  治宜滋阴降火解毒。选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1.1.4  彩毒风热证  治宜疏风清热解毒.选用消风散加减。
    1.2  成药、验方
    1。2。1  清解片,每次5片,每日3—5次,防风通圣丸,每次4.5g。每日2次。
    1。2。2  桑叶9g,黄菊9g,银花9g,连翘15g,蒲公英9g,白鲜皮9g,苍耳草6g,
车前草9g,制大黄6g,生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内服。
    2  外治法
    2.1  三黄洗剂外搽,每日3—4次。
    2.2  颠倒散洗剂外搽,每日3次。
    2.3  黄柏霜外搽,每日3次。
    [预防与护理]
    1  改进和提高油彩和化妆品质量,最好上妆前做皮肤斑贴试验,以杜绝本病发生。
    2  上、下妆操作动作宜轻柔,特别是卸妆时不宜用热水、毛巾过度洗擦。
    3  若皮损已经发生,局部禁用刺激性强的外用药。
    [古籍选粹]
    《外科启玄》  妇女面生窠瘘作痒,名目粉花疮。乃肺受风热或绞面感风,致生粉刺,
盖受湿热也。
    《疡医大全。粉花疮》  粉花疮多生于室女.火浮于上,面生粟累或痛或痒。旋灭旋
起,亦有妇女好搽铅粉,铅毒所致。
    [现代研究]
    1  发病学研究  本病发生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明确。演员皮肤的感受性,有害油彩和
某些化妆品以及其他外界刺激等均与本病的发生有关。一般认为多数为原发性刺激,少
数为过敏反应。根据国内有关方面报告,本病发生原因主要由于油彩中某些颜料、基质、
杂质或放置过久变质的油彩所引起.其他如强烈灯光照明,露天演出日晒、上妆、卸妆
操作不当,空气湿度等,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和加重。油彩中颜料如立索尔大红、银朱
R、耐晒黄G等均属偶氮类有机化合物,而后两者则为硝基偶氮类有机颜料,具有较强的
致敏作用。油彩中大多数颜料以及某些化妆品如唇膏、香精又为光感性物质,因此在日
光或强烈灯光的激惹下,更易发生本病。另外,某些非油彩类的化妆品如眉笔、唇膏、打

底油、粘胶等所引起的皮炎,习惯上亦列入油彩皮炎的范畴。
    2  临床研究  仇大涵提出对本病的防治措施是提高戏剧化妆用品的质量,使用上卸
妆防护剂,合理上卸妆操作。采用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法,在治疗上按一般接触性
皮炎、黑变病及痤疮的治疗原则处理。皮炎型以0.03地塞米松冷霜外搽;色素沉着型以
20%过氧化氢冷霜外搽;痤疮型短期服用六神丸。除严重皮炎型者给予停演、治疗外,绝
大多数配合防护剂使用,能继续上演,近期防治效果有效率达89.6%。从类型来看,皮
炎型有效率达96.5%,色素沉着型有效率达66.2%,痤疮型有效率达91.2%。
    3  实验研究  赵辨对153例患者应用标准筛选抗原斑贴试验,结果变态反应性阳性
110例,刺激性反应4例,阳性率为74.5%。引起化妆品皮炎的主要抗原为芳香混合物、
对苯二胺、硫酸镍、松香、氯化钴、秘鲁香油、甲醛及羊毛醇。
    (述评)
    多年来,对油彩皮炎的防治研究,从临床和实验研究两方面都作了不少工作,取得
了较大的成绩。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的普遍运用使本病的病因有所改变,
发病率升高,从而给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提高化妆品质量,积极防治化
妆品皮炎是当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应予重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