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缺乳
初胎产妇要用新鲜橘叶与葱叶煎汤外洗乳头。
除药物治疗外,对的治疗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营养和休息。可按各地的生活习惯加强饮食疗法.增加营养,但不能过于滋腻碍胃,并要注意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和合理的哺乳方法。此外.还要注意情志的调畅。 2。早期哺乳、早期治疗。按产后的泌乳生理,一般在产后第二天即可以开始哺乳。一周内可知乳汁是否充足。但有些产妇因为早期乳不胀,而自行中断或减少哺乳次数,更造成缺乳。也有难产的产妇亦往往过迟哺乳而影响乳汁的生成。如在早期哺乳发现缺乳,应及早治疗。一般来说在产后半个月内疗效较好。如若在产后1,2个月才来治疗,往往疗效不佳。《实用产科学》指出; “哺乳开始后复盖腺泡的上皮细胞即含许多空泡。如不哺乳.立即出现复旧现象,腺体塌陷、消失,结缔组织重新占优势。……不断排空乳房,也是维持乳汁分泌的一个重要条件。不充分的排空可抑制乳汁的分泌/此外,婴儿的哭声是一种强力的精神刺激因素.促进乳汁分泌”。故应早期哺乳、早期治疗。 3。要注意恶露的情况,如恶露过多或不止则可以耗血,从而影响乳汁的化生,故要同时治疗。 4.要注意乳房乳腺的发育情况。因为女子先天肾气的盛衰,冲任的通盛或虚弱与否对各个生理功能均受影响。乳房发育不良、乳腺细小必定影响产后的泌乳.《圣济总录》说的:“本经虚,.….。虽经治之.亦无益也。”和《儒门事亲》所说“妇人有本生无乳者不治”,以及《古今医鉴.卷十二》提出的“乳脉绝少者。.可以理解为今天说的乳腺发育不良.乳房发育不良者,其疗效不理想。 [其他疗法] 一、验方 1.舒氏通乳汤 当归、桔梗各12g,通草lOg,木通、甘草各8g,首乌15g。气血不足者加黄芪、麦芽各12g,淮山药lOg;肝郁气滞,加山楂12g,王不留行、穿山甲各6g,川芎8g。每日工剂,连服3天。(舒晓春等.通乳汤治产后缺乳16例。江西中医药,1995(3):62) 2.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附子20g,细辛、穿山甲各log,麻黄、柴胡、当归各15g,黄芪30g。2剂,水煎温服,日服3次。另用大葱500g,切碎炒热,纱布包热敷乳头l小时。适用于乳胀,乳汁点滴不下。 (孟祥武.产后乳管不通治验.新中医,1996{5):16) 3.鹿角胶(兑化)、熟地、仙茅、仙灵脾、菟丝子、党参、黄芪、当归各12g,桔梗、通草各9g。适用于乳汁点滴不行,形体略胖,面色白,畏寒肢冷,夜间小便较多,舌淡苔白润。脉细尺弱之肾阳亏虚之象者。(费原子.调肾法治疗泌乳异常。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0{3):22) 4.党参20g,白术12g,当归身、熟地、王不留行各15g,穿山甲、桔梗、通草各lOg,加海马6一lOg,效果更佳。如气虚甚者加黄芪30g;肝郁气滞去白术加柴胡lOg;有热口干渴者加天花粉15g;乳不通者加漏芦15g、路路通lOg。取乌鸡1只去内脏,将上药用消毒纱布裹好放鸡肚内,加水3000ml,文火煎,以肉烂为度,约煎取药汁500ml。取出纱布和药渣热敷乳房,药汁加红糖适量,趁热喝汤吃肉,身微有汗出为佳。(袁忠臣.缺乳验方.湖南中医杂志,1994(2):26) 二、饮食疗法 1.落花生粥(《粥谱》) 花生45g(不去红衣),粳米lOOg,冰糖适量,也可加山药30g,或加百合15g。将花生洗净捣碎,加粳米、山药片同煮粥,熟时放人冰糖稍煮即可。有健脾开胃、润肺止咳、养血通乳之功。 2.胎盘蒸鳖肉(《妇科食疗》) 胎盘1个,鳖肉120g,生油12g,盐适量。将胎盘洗净,切成长宽各2cm的块,鳖肉切成长宽各2.5cm的块。生油烧至八成熟,倒人胎盘、鳖肉速炒30秒钟,加水两碗烧片刻,一起人钵内,上笼蒸30分钟即可服用。有补气养血、益精催乳之功用。 3.黄芪通草鸡(鄢爱珍) 炙黄芪50g,通草lOg,母鸡1只。将净膛鸡切块,再将黄芪、通草洗净放人,撒上细盐,淋入黄酒l匙,旺火隔水蒸3—4小时,空腹吃,有补气养血、健脾和胃、通gLN尿之功用。产后体虚乳汁不足者,食之甚佳。 三、针灸疗法 (一)杵针疗法 补益气血,理气通络 取至阳八阵、脊中八阵、河车路、大椎至命门段、乳根、膻中八阵、足三里、少泽、太冲。 手法:杵针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并可加灸法。 方义:至阳八阵、脊中八阵、河车路以补益气血,理气通络;足三里为胃经合穴,以助化源,补养气血;乳汁为气血所化,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乳房为阳明经所过,故取乳根可通络催乳;气会膻中八阵,取之以补气调气;肝经原穴太冲,行气解郁通乳;少泽为催乳经验效穴。 加减:失血过多加血海。气虚加气海八阵。食后便溏加中脘八阵。胸胁胀满加期门。有热加曲池、合谷。 (二)针灸疗法 1.取膻中、少泽。普通艾条或加药艾条。 (杜莲英.针灸治疗乳汁缺少症80例小结.中级医刊,1990{工):59) 2.膻中、双侧乳根。虚证配用足三里、三阴交。实证配用期门。采用提插补泻手法,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乳根可疏阳明经气而催乳;膻中穴可调理气机以助乳根催乳之效。足三里穴为阳明经之合穴,可扶助中焦而资气血之源;三阴交为三阴经交会穴,具补脾养血之功效,故虚证配用此二穴有健脾养胃、益气生血之效。期门为肝之募穴,有疏肝理气之功,实证配用此穴,可使肝郁得解,气血通畅,乳脉得行。 (三)针罐治疗 先取膻中穴,直刺0.5寸,再取乳根穴(双),沿皮下向乳房方向进针1寸,使针感达到整个乳房,留针3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一次,最后用圆利针直刺天宗穴(双),待得气后出针,使孔有少量血渗出,然后再在此穴上加上拔火罐,留罐20分钟。一周治疗1次,3次为一疗程。(黄永泉等.针罐治疗缺乳症1643例.针灸临床杂志,1994(4):22) 四、敷贴法 金银花根30g,通草20g,当归6g,芙蓉花叶60g。上药捣烂,敷贴于乳房胀痛部位,1日2次,3天为一疗程。适用于肝气郁滞证。(《新编妇人大全良方》) 五、推拿疗法 1.虚证:取膻中、中堂、步廊、乳中、膺窗、神藏、胸乡等穴及乳房。用拇指、四指揉、双手扭揉、拇指按摩等手法,顺着经络方向施行。实证:取食窦、膻中、灵墟、库房、乳中、乳根、中府、天池、极泉等及乳房。用拇指推压、四指揉压、双手扭揉中指点压等手法,逆着经络方向稍用力施行。每日1次,每次1分钟。结果:痊愈96例,显效4例,总有效率100%。(年伯臣.中医杂志.1982{8):47) 2.取穴:膻中、乳根、脾俞、胃俞、少泽、足三里、内关、期门、太冲、肝俞等。手法:点按、揉、推、梳刮、拿揉。(韩爱东等.推拿治疗妇产后无乳、缺乳症.按摩与导引,1997,{1):29,31)
产后缺乳
(多种疗法] 效验方 (1)产后下乳方(陈慧依经验方):人参、黄芪、王不留行、穿山甲、通草、当归、川芎、炮姜、漏芦、天花粉。 功用:补气养血,通络下乳。 适应证:气血虚弱证,乳汁稀少或全无,或有产后出血史,用于产后调理并通络下乳。 (2)催乳散:穿山甲(炮焦或烤箱内烤焦)研末5g,维生素E 200mg,口服,每日3次,10天为一疗程。 功用:活血化瘀,通络下乳。 适应证:气滞血瘀证。用于乳房发育不良,乳汁分泌不畅者。 (3)归芪通乳汤:黄芪、当归、王不留行、白芍各15g,炙穿山甲、川芎、桃仁、炮姜、焦枳实各10g,桔梗、甘草各6g,每日工剂,分3次服,3天为一疗程. 功用:活血行滞,通络下乳。 适应证:肝郁气滞证,缺乳,或有七情所伤史,用于产后通络下乳. 2.中成药 养血生乳口服液。 功用;补肾健脾,益气养血,通络下乳. 适应证。缺乳虚证。 3。食疗方 (1)猪蹄2只,通草24g,同炖,去通草食猪蹄,饮汤. (2)花生米120g,黄豆120g,炖猪蹄。 (3)鲤鱼100----150g,葱50g,煎汤饮服。 (4)碎核桃肉,加猪油、红糖冲服。 4.外治法 葱白煎汤洗熨乳房或以木梳背蘸油烘热,轻梳乳部,有利疏通气血,助乳流溢。 5。针灸疗法 (1)膻中(左右横刺),乳根(双)。 (2)屋翳(双)、少泽(双、点刺出血)。两组穴可轮换使用,肝郁型配太冲,血虚者配足三里、肝俞、膈俞;闭滞者加内关、期门。可加艾条灸。 (中西医应急处理] 乳房胀痛加重,伴红肿灼热,恶寒发热,继则化脓成痈者,需尽早切开引流,并抗炎治疗。
【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预防与护理】【现代研究】【疗效评定】【其它疗法】【中药名厂与中成药】
原著选读: 1 2 3 4 返回《产后缺乳》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