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起小时候两斤肉过了的那个年(图)

 指间飞歌 2013-02-09

想起小时候两斤肉过了的那个年(图)

   过年的日子是喜庆,是团聚,是一年又一年的延续。眼看三十了我望着忙碌的妻子,想起来了自己的故乡渭北,想起了故乡渭北就想起了我十六岁那年两斤肉过了的那个年。

   那一年远在千里铁路线上的父亲没有按时回家,也没有寄钱给我的母亲。我们一家人过年就面临着困难,而且我们兄妹七个都等待母亲安排过年呢。母亲在发愁的时刻里在外爷家里借了三十元钱回家给我们准备过年,村子里有杀猪的我家就称了两斤新鲜的猪肉,好像是九毛五分钱一斤,我提回家母亲在锅里添上水就开始煮肉,我拉着风箱呱哒呱哒的响着,锅底里的碳火呼呼的燃烧着,一会儿锅开就有了一股肉香味飘出了厨房。几个弟弟妹妹闻着肉香味都眼馋的用舌头舔着自己的嘴唇,我闻着锅盖里飘出来的肉香味感觉肚子特别饥饿。何况一年时间乡村我家里几乎就没有肉可以吃,所以过年一次煮两斤肉令全家人都感觉在肉香里陶醉呢。记得肉煮熟时母亲在锅里加了调料,此刻肉香味更是直接钻进了我们兄妹的鼻子里,我们一个个都喜笑颜开,一个个都欢欣鼓舞等待着锅里的肉熟。母亲在另一个锅里蒸着白面馍,馍熟了母亲揭开锅盖端出馍来,等肉熟了给我们一人舀了一碗肉汤,我们喝着肉汤吃着馍馍一个个狼吞虎咽,我们喝着煮肉的汤那夜吃了一顿最饱的饭。当然母亲没有舍得让我们尝一尝肉,母亲也没有尝一口,她只是用筷子头攒着肉汤尝一尝味道,她就把煮熟的肉放在案板上晾凉,然后放进了那个小木柜子里锁上了。等待大年三十夜里切几片给我们兄妹一个人一片吃,等待过年的大年初一早上祭奠祖宗的菜里放两片,等待家里来了客人给客人吃。

   那一年是文化大革命里最吃紧的1976年,乡村里粮食非常紧张,住队的公社干部也有时间饿肚子呢。过年发的困难补助粮按人头发放,我家八口人补助了玉米一百斤,小麦四十斤。大年二十九我家称了两斤肉,粮食在石磨子上磨好,母亲就忙碌着给我们兄妹七个蒸馒头,一升小麦面耠上三升玉米面,蒸出来的馒头比较好吃。母亲蒸了五锅馒头,也称了五斤豆腐,买了五斤粉条,我们家过年的一切就算准备就绪了。三十的下午我带着弟弟提着火纸给老先人送纸钱,祭奠他们在地下有知,也告知他们我们活着的子孙永远牢记着自己的祖宗呢。三十夜母亲给我们包了豆腐鸡蛋饺子,我带着二弟三弟敬了土地,敬了家神,我们才端碗吃饺子,吃完饺子开始在院子里点燃鞭炮,一阵噼里啪啦的响过之后,三十夜晚就开始在乡村里能看见家家户户门口挂上点燃的红灯笼了。而且家家户户都喜欢贴对联,贴门神。那时的对联都是请村里的先生给写的,门神是秦琼和敬德。我家大门上贴的对联好像是:“春风舒冻柳 瑞雪兆丰年”。横批好像是“春回大地。”我们一群孩子就挨家挨户看对联和欣赏门神。也有幼儿挑着红灯笼的,大人抱着在村子里游三十夜。年长的家族兄弟和平时关系好的村里人都坐在家庭条件好的一家人里喝酒扯闲话,孩子们则在乡村里的街道里四处跑着玩耍,一个三十夜就在不知不觉里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玩困了,跑累了回家爬上土炕盖上被子倒头就睡了,一觉醒来天色大亮,新年到了,而且拉土窑的门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院子里和院子外边整个银装素裹,瑞雪纷纷扬扬的落着,门口的树枝上也有了积雪。于是拉开窑门开始扫雪,母亲则在厨房里开始生火,做早饭。早饭是长寿面,母亲在早上擀面,妹妹给母亲拉着风箱烧水,几个大点的弟弟和我一起产雪,扫院子,扫街道,新的的一天就开始了。

   大年初一的早上扫除落雪后我开始给土地爷爷点香烧裱纸,给祖宗点香烧裱,拜祭之后就一家人吃长寿面。饭后我带着兄妹们汇入我们于家的家族人里开始给村子里班辈最高的三爷拜年,此后按着班辈给叫爷的、喊爹的、叫叔的和喊婆的、喊姨的拜年。此后是给自己的大伯大妈和叔婶拜年,新年就在磕头跪拜里基本上结束了。这一天我们孩子们兜里有了枣、有了核桃、有了极少见的水果糖和瓜子。这一天我带着兄妹们给全村人拜年之后回家给自己的母亲跪下磕头,母亲此刻激动的热泪盈眶,我们在母亲慈祥的疼爱里吃起了晚饭,年就算过完了。

   过年是喜庆,过年是日月的延续。在蛇年来临的大年三十我想起了我十六岁那年两斤肉过了的那个年心里热呼呼的感动。我望着妻子忙碌的身影,我望着妻子的笑脸,我在幸福里微笑了,我感动妻子给了我过年的温馨,给了我人生的依靠和幸福。

   2013年2月9
电子信箱:yfl-13@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