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3    孔子

 鹤鸣于野2021 2013-02-13
33    孔子

  在鲁国的昌平乡,生活这一个从宋国迁移来的家族,这个家族的先祖是商朝的开
创者成汤。于是大家都说这个家族是圣人之后。在公元前七世纪的时候,这个家族中
出了一个大将军,这个将军就是鲁国的右军大将叔梁纥。传说这个叔梁纥身高力猛,
两眼如豹,须髯似虎。在一次齐鲁的联合军事行动当中,鲁国的右军遭遇到对手的瓮
城计。就在全军几乎被包圆的瞬息间,叔梁纥把手中的荷叶板门刀一扔,高举双手,
托住了正在徐徐下降的千斤闸。他然后高喝他的部队撤离瓮城。在部队撤离瓮城后,
这个勇猛的叔梁纥才拼死地把千斤闸向上一推,而自己一滚,逃离了战车。叔梁纥逃
离了危险,而那辆坚固的战车被千斤闸轧成了千万片的碎渣了。

  这个将军后来回到了自己的领地。由于长期的征战,这个将军连一个像样的家也
没有。现在他在一个老人的鼓捣下,认识了一个很贤惠的不过相貌实在不怎么样的女
子。按照鲁国的习惯,他们的婚姻只承认十八岁以下的女子的出嫁行为,而对那些超
过了这个年龄阶段的私自的婚姻一概被叫做野合。当然,这个叔梁纥也不是没有过婚
姻,他的婚姻很短暂,他的夫人在他离开家乡去征战的时候就不知去向了,同时还把
他唯一的儿子也带去了天涯。

  在叔梁纥将军和这个女子野合了不到一年,一个长相奇骏、个头超大的婴孩诞生
了。别的孩子诞生是母亲受难,但是这个家庭却是仿佛是父亲在生育一般,受难的却
好似是父亲。可怜的这个婴孩,就在他的头探出这个世界的同时,他的焦虑的父亲就
过世了。这个没有死在战场却死在夫人生产室的外边的将军被埋葬在鲁国东面的防山。
据说成汤当年在防山聚过兵,算是商朝的吉祥地。

  这个婴儿渐渐地长大了。就在他五岁的时候,他就模仿着当地的祭祀师和他母亲
的述说演习起礼来。在这个少年的心目中,人之所以为人,人与别的动物最大的分野,
就是人懂得礼。于是,在这个少年仅仅五岁的时候,就把习礼和明礼作为了自己的终
身的信条。而他的母亲也很自觉地对她的这个唯一的儿子,被人称为仲尼的儿子进行
礼方面的训育。

  在仲尼十五岁的时候,因为家里实在是太贫寒了。他就想和那些有一点学问的人
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去给那些大贵族当门客一样,自己也去给大贵族做门客。而在昌平
乡,季孙氏不仅是当地最大的贵族,也是把持鲁国大政的贵族。仲尼就想去投奔他的
门下。这个仲尼的先祖是姓子的,但是他们这一支是庶出,在五服以后就按照周制就
得改换姓氏。于是他们按照封地为姓,就姓了孔。到了仲尼这一代,他们姓孔已经是
第六世了。仲尼的父亲自然也是姓孔的,但是他又是一个很小的鲁国昌平乡的大夫的
爵位,所以他的名字常常被人叫做叔梁纥而不称其姓了。当然,鲁公用人还是不拘一
格的,叔梁纥的爵位虽然很低,但是不妨碍他也做过鲁国的大将军的。

  孔仲尼想到季孙氏家去做家臣,但是这个时候的孔仲尼还是一个不名的少年。结
果在季孙氏家做总管的阳虎对孔仲尼羞辱到:“我们家确实要招收名士,但是像您这
样的才华太过于出众的大名士,我们家房少粮稀,要是招收您,就实在是会太怠慢了
您。您还是往周天子那里去吧。”说完,这个阳虎把檀木的大门晃当一声给观关上了。
孔仲尼失魂落魄地回到家里。他要去父亲那里守灵,但是他的母亲把他给训斥了一番,
说要在逆境中坚强起来,此处不留你,还有青山在嘛。孔仲尼又继续在家演礼起来。
在演礼的同时,还饱读了许多的文献,知道了天下很多的道理。

  在孔仲尼十七岁的时候,他的声名已经远播鲁国各地了。在鲁国,有三个大贵族,
除开刚才我们提到的那个季孙氏外,还有孟孙氏和叔孙氏。而孟孙氏的一个大夫,也
就是他们的头脑在自己病重将死的时候,把自己的世子叫到跟前来说:“在我们鲁国
的昌平乡,有一个叫孔仲尼的少年,年龄比你还小,可是他是圣人之后,而且这个人
酷好演礼,对礼仪仁廉勇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你可以跟随他,去给他当一个弟子。千
万不要那自己的身份太当回事了,你可要侍奉这个老师如同侍奉为父啊。哦,你的表
弟也托付在我家的,你叫上也去拜这个孔子为师吧。”说完,这个孟孙氏的大夫就死
掉了。孟孙氏的位置自然是被这个世子继承了,他就是孟厘子。他算是孔子的第一个
弟子,开山弟子。而这个孟厘子的表弟南宫敬叔就成了孔子的第二个弟子。在孟孙氏
的敬重下,孔仲尼就成了、人尽皆知的孔子。意思就是孔先生。在周朝,不是随便的
阿猫阿狗都可以被人叫成子的。而孔子在十七岁的时候就被人尊为了子,这可见当时
的社会也是对孔子的努力加以了承认的。

  但是,这个孟孙氏虽然也是大贵族,不过他毕竟在鲁国的政治舞台上没有什么发
言权的。最后孔子还是给季孙氏盛情地邀请去做了他们的史官了。季孙氏是把持鲁国
国政的贵族,他们邀请孔子做的史官就是鲁国的史官,而不是季孙氏的史官。在春秋
时期,最低也要诸侯才会设置史官这一职位的。就在孔子做了鲁国的史官后不久,他
的二弟子就请求鲁国的国君邀请孔子和国君一道去朝见周天子。鲁君也是知道孔子是
圣人之后的,他也很乐意见见这个名满天下的孔子。于是,鲁君是与孔子同乘一乘车
去了周朝的京师洛阳。

  在洛阳,孔子见到比自己年长十来岁的李耳,也就是道家鼻祖的老子。这个时候
的老子在洛阳担任周朝中央图书馆馆长一职。老子在当时也是以讲礼闻名的。于是,
孔子就和老子谈论了很久的关于礼的话题。但是当他们谈论到自然与礼义的关系的时
候,两个人的观点明显出现了分歧。老子主张礼义产生于自然,而孔子认为礼义是超
越自然的。他们俩关于礼义的出发点都是认为是自然是没有矛盾的,而在礼义产生后,
礼义和自然的关系上,老子已经在虚化礼义了,而孔子就把礼义看的胜过自然。于是,
后来的道家与儒家在很多问题是一致又不一致。这里便是根源。

  邀请孔子去周的鲁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鲁昭公。而又过了几年,到了鲁昭公二十
年的时候,孔子这个时候的年龄已经有三十岁了。这一年,齐国的齐景公和他的丞相,
他就是有名的晏婴晏子。历史上的名人相会了,那是一定会撞击出火花来。

  齐景公和晏子与孔子的对话是从秦国的崛起开始讲起的。这也是齐景公和晏子前
来鲁国的重要原因。他们对当前的天下局势混沌了,于是便想过来听听传说中的孔子
的见解。而孔子的见解就让他们感到非常地佩服。孔子认为秦国的崛起是一定的,这
是秦国地处偏僻,而斗志却很旺盛。秦国旺盛的斗志却很遵守礼义,于是国内井然。
国内井然而不称王天下的,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孔子认为天下必将归于秦国。


  孔子在国内却始终没有得到大的发展。于是他到了齐国。在齐国,景公向他问政。
孔子回答里八个字,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关于这八个字,孔子对齐景公和
晏子做了反复地说明。而这些事情都被记录到了孔子家语中。孔子虽然被后世誉为教
育家、思想家,但是,就孔子本心而言,他实在想做的是政治家。只是,孔子生不逢
时,没有人愿意聘请孔子担任国相啊。齐景公也是这样,他只是找孔子问政,而没有
任命他的打算。

  在这样的处境里,孔子很忧郁,他找到了当时有名的音乐家,齐国的太师。他们
俩在连续的三个月里就不停地在谈论《韶乐》。孔子跟随这个太师如醉如痴地学习音
乐,学习《韶乐》。在三个月后,孔子很感叹地说:“闻韶乐,真是三月尝不出肉的
滋味啊。”

  在等待了很久后,孔子终于等到了他可以出仕的那一天了。鲁国的鲁定公也已经
当政十四年了。在很多人的推荐下,也是鲁国的国内法律治理久久没有成效。这个鲁
国司寇的位置成了烫手的山芋的时候,孔子做了代理的大司寇。在孔子治理的三个月
时间里,鲁国的治安得到了脱胎的变化。孔子是以仁义和教化来治理鲁国的。据传说,
在鲁国,仅仅孔子任大司寇三个月后,鲁国就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而就在孔子做司寇第四月的时候,一个更大的境遇等待着孔子。孔子被任命为了
鲁国的临时代理的相国了。这在鲁国是一人之、万人之上的职位啊。一向怒不上心、
喜不露色的孔子竟然面呈喜色,而且是欣喜若狂的颜色。他的门人就很不解了。孔子
对他的门人说只有执政了,才可以更好地推行自己的思想啊。可见,孔子也不是一个
只务虚的人,只是他的思想被人看成迂阔,那是因为他没有实践的机会罢了。

  但是,孔子的这个机会只是昙花而已。诸侯听说鲁国任命了孔子做国相,他们都
很担忧。于是,几句谣言便把孔子从代理的国相的位置拉了下来。孔子重新驾着他的
马车,带着他的弟子又开始了他的游学生涯。孔子这次要周游天下了。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到了匡这个小的附属国。过去那个歧视孔子的季孙氏的总管阳
虎,而他的儿子自然是也会姓阳虎的。这个阳虎在匡的地方曾经为非作歹,匡人把他
看做是本民族的公敌。而这个阳虎的样子偏偏很类孔子。于是,那些匡人就把孔子但
当成了阳虎。孔子现在是有嘴说不清了。他和他的弟子在匡一共被困了五天。直到卫
国有一个官员出使陈的时候见到孔子,他便把情况向匡人做了说明,孔子才得到解脱。

  孔子一行到了郑国。郑国是东周后第一个强大起来的国家。但是,孔子在郑国与
他弟子却走失散了。他又不熟悉郑国的道路,只好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郑国的东门。
而郑国的国人也是很奇怪地看着孔子,他们中有的人赶紧想郑国的国君报告了他们看
见的情况:“在东门有一个很奇怪的人,是一个高得离谱的人,头的样子很像传说中
的尧帝,脖子又像是皋陶,肩膀以下的又类似我们国家的子产相国,腰以下又比禹短
了三寸。这个人的样子很像是一头丧失了家园的狗啊。”

  孔子的学生正在郑国国君那里做客,他们一听,就知道那些郑国人说的是自己的
老师。于是,便请郑国的国君派人去把孔子请到宫殿里来。郑国的国君便把他听到的
话告诉了孔子。孔子对那些对自己体貌的说法是不发一词,而在说到他如丧家之犬的
时候,孔子连续回答道是的、是的。孔子在郑国居住了差不多一年,又继续他的游走
了。

  孔子在卫国,和卫灵公谈论治理国家。就在他们说得入兴,卫国的一个官员来报
告说军队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开拔前去攻打蒲国。这个蒲国是卫国的一个附庸。好
像他们又三月没有来缴纳贡品了。于是,卫国的君臣就要去攻打他。而孔子这个时候
站了出来。蒲国没有缴纳贡品,是不是他们那里出了什么变故,这样不教育就只知道
执行刑法是不能真的安顺民心的。卫灵公一听,觉得孔子说得有理,便按孔子说的照
办了。结果,真是蒲国把进贡的贡品给一场火灾给毁坏了,他们正在努力筹措当中。
但是,卫灵公也不能任用孔子。他推脱自己已经老了,不能耽误孔子的前程。便把孔
子给打发了去。

  孔子从卫国出来,在去赵国的路上,遇见一个绝世的音乐家师襄子。孔子就跟随
师襄子学习鼓琴。孔子在学习了十来天后,师襄子对孔子说他不能再传授什么给孔子
了,因为孔子的琴法已经超过了技法而进入到神的领域了。孔子和师襄子相互告别后,
孔子便到赵国去了。在赵国,他连赵简子也没有见到,就觉得这里不适合自己久住。
孔子一行就去了蔡国。在蔡国,蔡侯对孔子是非常的客气,孔子也对蔡侯的待遇很满
意,但是,蔡国是一个小国。孔子对蔡国的前途也没有什么希望,于是在蔡国,孔子
闭口不谈政治。

  而孔子在蔡国的消息居然传到楚国。雄心勃勃的楚昭王早就听说了孔子的贤明。
他干脆派出十万大军前去蔡国,把孔子硬从蔡国迎往了楚国。在欢迎孔子的宴会上,
楚昭王说要封给孔子七百里土地,让他也成为一个诸侯。而在酒宴结束后,这个话就
再也某人提起了。孔子全部的希望本来就早和肥皂泡一样破灭过无数次的了,这次被
楚昭王又勾起来的豪气,却又是一个美丽的泡泡。楚国最后还是没有任用孔子。而在
楚国的时候,孔子遇到了一个青年,他对孔子的现状很是嘲笑。孔子和这个青年见了
面,这个青年唱一首凤歌给孔子听,他嘲笑孔子只知道一味地在列国周游,而不知道
坐下来做一点实际的事情。当然,这个青年也是不肯做实际的事情的。于是,他和孔
子互致告辞后便各奔南北而去。

  在外面漂流了十四年,孔子终于接到了鲁国的消息,消息说鲁哀公要正式任命孔
子做鲁国的永久性的国相。孔子便急急地带着弟子往鲁国赶路。孔子这个时候已经是
六十三岁了。鲁哀公很诚恳地向孔子询问了政见。孔子的话让这个鲁哀公频频点头。
但是,点头归点头,点完头后小溪里说的永久性的国相就没有了下落。鲁国最终还是
没有任用孔子。在落寂和无奈中,孔子迎来了自己的六十四岁的生日。在生日后不久,
他就梦见自己坐在两根高大的木桩间,被后世的君主和人民祭奠。而在个梦做了不久
后,孔子就去世了。在后来的岁月,孔子是真地坐在高大的木桩间,被时代的读书人
和君主祭奠。那也许是孔子实现了的最没有意思的一个愿望吧?

  在后代,人们说起孔子,总觉得他是一个文弱的书生。其实,孔子是一个很高大
孔武的人。他善于的六艺里,和体力有关的射箭、骑马、驾车都是在当时的生产和军
事上有用的学问。孔子也不是后代的人想的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角色,孔子在很多
国家周游的时候,是需要自己劳动去挣取钱财的。孔子不是完人,孔子是一个为自己
思想的实现而奔走呼号的人。他是一个真的实践家,一个思想的传播者。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问,孔子,你现在在天国还好吗?他们任用你做了相国了吗?
你的政治包袱实现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