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发旧文贺新春

 闲野之家 2013-02-14

春情秋绪

盼春归

    在唐宋诗词中,春出现的频率是秋的近两倍,是夏的八倍多,是冬的近十倍!

古人对春的情感岂是一个春字了得!

还在悬崖百丈冰的时候,人们就急切地想知道:“寒梅着花未?”绿柳黄匀没?最难将息“新春残腊相催逼。”

长安二月眼看尽,寄报春风早为催。”思春之切盼春之急望春之渴跃然心上!“星未没河先报晓,柳犹粘雪便迎春。”迎春时候,大家都备。灶马门神,酒酌酴酥,桃符尽书吉利。五更催驱傩,爆竹起。”

爆竹声声旧岁除,春天在众盼之中,终于姗姗来迟。人人盛装,“大家同约探春行 载酒寻花共赏春”。染春水而临池,吟春山而登高。缕缕春条舞春风,处处春林闻春鸟。好一派春景春光!

自古来,人们对春的情绪强烈而持久,绵延几千年不绝。为什么?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一年有四季!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人们觉得冬天太难过了。“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大部分人如同冬眠的动物只能“猫”在家里,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受到极大的限制; 寒菹供家食,腐叶宿厨烟”。食物匮乏,单调;“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大自然景色单一;

人们的心情阴暗。人们从心底呼喊春天快快归来!“楼头日日望春归”,“蔷薇花发望春归”,“寒山吹笛唤春归”,“上阳柳色唤春归”,“鹃唤春归”,莺唤春归”……

春天真美好

春天来了,“春日迟迟。春景熙熙。渐郊原、芳草萋萋。夭桃灼灼,杨柳依依。见燕喃喃,蜂簇簇,蝶飞飞。闲庭寂寂,曲沼漪漪。更秋千、红索垂垂。游人队队,乐意嬉嬉。尽醉醺醺,歌缓缓,语低低。 相对冬天,春天无疑是五彩缤纷的季节、赏心悦目的季节,是自由的季节!

南塘水深芦笋齐,下田种稻不作畦。耕场磷磷在水底”,“一把青秧趁手青”。春天是农耕的季节。

春暖江南景气新,子鹅炙美就中珍”。春来遍是桃花水“,桃花流水鳜鱼肥”。春粮虽然仍很紧张,但食物的种类比冬天肯定多多了,至少人们又见到了久违的绿色的食物了。相对冬天,春天是美食的季节。

春天来了,垂柳鸣黄鹂,关关若求友”,“春情多艳逸,春意倍相思人的春心也萌动了。春天是相思的季节,春天是爱的季节。

眼波偷送。笑把花枝弄。雨帐云屏,一枕高唐梦”。 含情欲语燕双双”,“沙暖睡鸳鸯”。春天当然也是繁殖的季节;

褪除了冬衣对肉体的束缚,挣脱了冬天对精神的羁绊,人们终于可以享受春天了!

春易老

然而,韶光易逝春易老。“恨春老。自是寻春来不早。落花风起红多少。”春老不似春,晚春亦当惜!虽然“处处见花稀”,但是“明日来应尽”,干脆“林间宿不归後夜更将银烛照”残红!

未春长恨春迟。春来生怕春归。”最可怜的不是即将化为春泥的春花,最可怜的是人的一颗比春花还脆嫩的怀春之心!

更能消,几番风雨。”“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断肠声里送春归。”堪怜人白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如果没有冬天的“铺垫”,人们心中的春天还有这样美好吗?如果冬天不是这样严酷,春的归去,还值得文人骚客如此怜惜怨恨乃至悲愤吗?

历史的书页愈往前翻,愈是觉得自然对人的束缚明显。古时候,冬天没有农事,社会的经济活动下降到了最低点,人们普遍显得清闲——农闲——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以及管理者都是如此。窝在家里无所事事,更引起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冬天越长,向往越烈,诗人写的与春有关的诗也就越多。冬天的低温非但不能冷冻文人墨客的想象,倒是进一步刺激春思春情。

诗人将季节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联系起来,又写出了多少感人的诗篇!

   看花泪尽知春尽,魂断看花只恨春”。“羁客春来心欲碎,东风莫遣柳条青”。“阳春蹋尽西风起,肠断人间白发人”。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

伤春复悲秋

屈指数春来,弹指惊春去”。匆匆春归来,匆匆春又归去!“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日日河边见水流,伤春未已复悲秋”。本来秋高气爽,秋色如画,采菊东篱不亦乐乎?更何况“一夜金风,吹成万粟”,“打秋林枣熟”。何事悲秋??却原来“稍觉秋山远,俄惊冬霰深”悲秋的症结是恐冬!再加上“心绪逢摇落”,是故“秋声不可闻”。

“昨见春条绿,那知秋叶黄。蝉声犹未断,寒雁已成行。”没了期,没了期,春衣才了又冬衣”。在敏感者的心中,春去冬来何其速!

稻花香里,听取悲怨秋声一片!也有不同的声音:刘禹锡说:“我言秋日胜春朝。”但是有几个人附和?更有比较冷静的判断:秋思冬愁春恨望,大都不得意时多。” 又有几人首肯?

生产力是决定因素

现代人也有许多不得意的时候,那现代人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的秋思冬愁春恨?只有一个答案:现代的生产力发达!

    在生产力日渐发达的现代,季节更替与气候的变化对人的影响愈来愈小了,人们对春的情感也愈来愈淡薄了,情绪再饱满的诗人对春天的感受再也不可能像他们的唐宋前辈那么丰富广泛深刻了。

    冬天的北国,人们在温暖如春的住所里品味南方运过来的或者本地塑料大棚生产出来的对于本地来说是反季节的蔬果,电视机里变幻着缤纷的彩色,水族箱里鲜艳的热带鱼在悠游,房间里飘逸着鲜花的清香……,冬天远行不再困难,且不说乘飞机,就是乘火车也可以夕发雪地朝至春天了。已成网络的高速公路上,汽车以百公里时速飙驰算不了什么。

    在古代,“秋鸿过尽无书信”。“千山鸟飞绝”当然包括殷勤的青鸟;千里冰封以后,身怀尺素的鲤鱼当然也不远游了。现如今,邮路畅通,更何况还有电话乃至无线可视电话、可以上网乃至音频视频上网,不要说千里之外的亲朋好友,就是太空中的宇航员的音容笑貌都好像就在我们的身边!“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成了诗意的过去,网上游戏室里“彻夜灯明、人声鼎沸”,你一定可以找到你的对手。如果你不愿意玩游戏,去聊天室找个GGMM 海聊一气,断然不会“雪窗寒听孤灯灭”了。你哪里还能找到“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的诗情、画意与心境!

    现如今,人们不再惧怕边地地理以及气候的恶劣,人们反而刻意地去追求滑雪溜冰的快乐,追求征服冰山的快慰。甚至人工制造出冰雪世界以供己乐。科学再发展,人可能足不出户就可以在虚拟的时空中“真实地”体验自己想象的情境了。

    不断发展的生产力摧毁了奴隶制度与封建制度,摧毁了与制度相适应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摧毁了古人的春情秋绪。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其实,“胡地”并非没有春天,因为“胡天八月即飞雪”,“胡地”的春天特别短暂罢了。“胡地无花草,春来不似春”。其实,在草原的春天里并不缺少花,蓝色的白头翁、紫色的马蔺、黄色小叶锦鸡儿正在离离青草之中点缀出盎然的春意。只是因为汉家此去三千里,青冢常无草木烟,“胡地”人烟稀少,汉人去得不多,所以对草原的春天有了误解。

对于生活在“胡天胡地”的“胡人”来说,一方面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不可能产生基于春种、秋收、冬藏的农耕文化;另一方面,胡天的四季不如温带那么分明;再者,对于“胡人”来说,一年四季都与牛羊马为伴,吃的都是牛乳羊肉,不像“汉地”四季的食物有明显的差异。这就是说北方的游牧民族难得有中原汉人的春情秋绪。

物候的更新,食物的变化使“汉地”之人更敏感于春去秋来。正如司空图在【秋景】中所言:“景物皆难驻,伤春复怨秋”

让我们随着南飞的秋雁往南再往南,也许秋雁到了衡阳就不再往南了,我们继续往南,越过北回归线靠近赤道,这里没有春天,水稻什么时候播种都可以收获。这里的人们可有春情秋绪?

在这篇文章就要结束的时候,笔者想说的是:中国古人的“春情秋绪”产生于四季较为分明的地域,是农耕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后工业时代,这种情绪难再有。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随着春风秋雨走进唐诗宋词,走进历史,走进古人的心里体味古人的春情秋绪。

 

在菲常之旅中,遥祝各位朋友新春菲常健康菲常快乐菲常如意!虽然春天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但是我们已经能够感受到自由春天的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