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近陈明良

 太极悟道 2013-02-16

〖一〗

前不久我们结识了从上海回故乡的刘青女士。从刘青老师那里我们见识了陈明良老师创编的蛇形太极拳。

看刘青的蛇形太极拳演练是一种享受。尤其是她运用蛇形太极拳招式进行推手,真是出神入化,变幻莫测。刘青娴熟的蛇形太极拳和高超推手技巧,吸引了众多太极拳爱好者,提出要向她学习蛇形太极拳。

刘青也乐于传教。三月下旬,刘青把自己的事情忙出了头绪,利用到国外定居前的等待时间,全身心地投入教拳传艺。为了使我们对蛇形太极拳有全面准确的把握,刘青还把她的老师陈明良及其师姐邹杏妹教拳的光碟,网上发表的邹杏妹、刘青蛇形太极对练录像反复放给大家观看。

“入门引路须口授”。在学员们把蛇形太极拳六十式套路基本能拉下来时,刘青提出,自己即将到国外,近年内不能回来,为使大家对蛇形太极拳学习不断深入,带大家到上海去见陈明良老师,与他联系上,今后大家可以直接向陈老师讨教。

这使大家既激动又深感压力大。大家感到,我们练蛇形太极时间才这么短,打拳如小学生描红,对拳法拳理不清楚,到上海会在陈老师面前丢人。

在刘青的热情鼓励下,大家精心准备。几位女士加班加点学套路、对练。笔者则仔细研究相关录像资料、从网上搜寻有关信息,以求对陈明良老师创编的蛇形太极拳有个粗线条的了解和感性认识。

五月八日下午,我们一行七人在刘青的带领下,到达上海,住进虹口公园附近的一家饭店,刘青的师姐吴坚、师妹张玉媛接待了我们。当晚,人称“听诊器”的小山东张玉媛老师,看了我们练拳后,即对我们每个人身上的僵劲一一予以点化,她手指之处,眼到之处,我们顿觉松了下来,畅快无比。“听诊器”名不虚传。使我们体验到蛇形太极的内功魅力

五月九日上午,适值陈明良老师的学生李立奇带领三十多名台州学员来上海向老师汇报演练。在虹口体育场二十二号看台,陈老师及其一班高足会见了我们和台州的同道。

我们对拜会陈老师曾有几种设想,一是他有架子,不怎么理会我们;二是平易近人,会见我们,并做几个示范动作;三是对我们一见如故,热情地向我们传拳授艺。我们最希望的是第三种际遇。

事随人愿。当陈老师看过余德秀、邵华亮、陶奉红、许育英四位女士,演练蛇形太极拳六十式之后,十分高兴,连说没想到,没想到!你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拿下整个套路,而且还有蛇形太极的形体味道,很好、很好。我要从起式开始,逐一给你们讲解示范。这令大家喜出望外。

接着,笔者向陈老师倾谈了自己对蛇形太极拳的粗浅看法,以期引玉。笔者认为,陈明良编创的蛇形太极拳,自成一家。行拳风格在诸家源远流长、承传有序、流布很广的拳法之外,但其拳理又在传统的太极原则之中。同时,陈的蛇形太极拳套路、拳法、身法又与传统的太极十三形中的蛇形有着很大的区别,其不仅形具蛇形,更重要的是神具蛇态。其不仅具有养生练气的功效,更具有武术技击的绝招。据此,我们可以说,蛇形太极拳的编创者陈明良先生,是一位在太极拳界开宗立派的大师。

蛇形太极拳有以下一些特点:

环环相扣,一气缠绞。六十式即一招,一式连六十招。无有断缝处,无有接头处。

阴阳互生,太极轮转。太极旋机,一动无有不动。阴阳互换,小圆转大圆,循环复旋转。

动寓中定,定中有动。招招藏奇险,险里有中定。在运动中持以中定。

化打一如,变幻无穷。化即打,打即化。打一招而含三击,化一式而寓数打。

节节贯穿,绵绵不绝。蛇无脚无手,曲蠕以游行。以丹田旋转开合带动肢体,用脊柱屈伸扭动变换身形。

无声无息,形缓动速。周身松透,无有力点。行拳如蛇之悠游,出手如蛇之吐信。

动则莫测,静则渊深。我一动可因敌而百变,敌不知我如何变,我一静可使敌而莫展,敌不知我如何攻。

内外兼修,以内驭外。蓄精神而化内气,则周身无处不丹田。软筋骨而练内功,则周身上下是一家。

立足科学,传导文化。螺旋劲、弹簧劲、缠丝劲,巧妙转换;三角力、杠杆力、坠捶力,随心所欲。拳动含哲理,拳行寓文化。

动静皆美,功用实在。走招讲蛇形蛇神,于技击有实用;行拳须吐纳养气,于养生有实效。

陈老师在倾听中不断和笔者交换看法,认为笔者所言,正是他自己所思,清晰明了。说明我们对他的蛇形太极研习下了功夫,表示将通过具体走拳,来进一步与笔者商讨深化。

陈老师对我们诚心求学,有备而来,十分高兴,表示要尽最大的努力来满足大家的渴求。

随后,陈明良的高足邹杏妹等十数老师,逐一与我们把手指教。我们感到他们个个身手不凡,大开眼界,获益匪浅。

五月九日下午,台州一行三十余学员与上海的蛇拳同道,在虹口公园的田歌茶室举行联欢会,邀请我们参加。这是一次学习交流的好机会,我们欣然前往。

在联欢会上,我们见识了陈明良老师弟子们的蛇形太极拳精彩表演。现场目睹了陈明良深厚的内功绝技表演。

陈明良是用鼻孔吹奏百余米软管连接的葫芦丝、用鼻孔给汽车轮胎充气两项吉尼斯世界记录保持者,我们也在中央电视台挑战节目中见到过表演。但是,今天的表演又有新的突破。

在大厅的舞台上,陈明良上面穿着汗搭,下面穿着太极裤,先就地取材,用纸片、塑料袋、牙膏等吹奏了一曲又一曲优美动听的、大家所熟知的流行歌曲。接着,弟子们抬出了一卷200米长的软管,环绕现场二周,将长管两端分别连接在Y形管和葫芦丝上。陈明良深吸一口气后,将Y形管放进鼻子里,几秒钟之后,从葫芦丝里传来了悦耳的乐曲。伴随着音乐声,他右手臂上的肌肉还能有节奏的律动,表演动感的“舞蹈”。在大家的欢呼和掌声中,联欢会达到了高潮。

   一曲之后,陈明良让人拿来一条汽车内胎,放完气后,压上一块木板,在现场请出一个块头最大的板汉,站在木板上,用他的鼻子通过Y形管对一个空的轮胎进行充气。过了一会儿,轮胎竟然慢慢地鼓了起来,站在木板上的汉子也晃悠悠地缓缓升高。与轮胎相连的气球也一点一点膨胀起来。陈明良几经加力吹鼓,几分钟后,轮胎完全鼓起来了,气球由小变大,竟然被吹爆。现场再一次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陈老师能有这样一身的神功内力,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我们惊叹不已。我们开了眼界,看到了一现实实在的、太极内力高深的奇人。

五月十日,我们去世博会参观。

五月十一日上午九时,陈明良老师准时来到虹口公园的蛇形太极拳训练点。在这个训练点上,陈老师已经度过了三十余年,教学、培训出的学员不计其数。

陈老师在看了大家把蛇形太极拳走了一遍之后,就从起式开始,一丝不苟地给我们讲解示范,纠正动作。对陈老师的身示口传,我们都录了像,记了笔记,不放过一个细节。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笔者将根据影像资料和陈老师的演示口述,专门撰文,详细解析蛇形太极拳六十式各式要领及攻防含意。这里就不逐一描述了。

这里主要传布的是,陈老师在授拳时,随机阐发的一些拳学理论大意,以与读者诸君分享并望赐教,请陈老师及老师门人批评斧正。

关于蛇形拳,拳家有论:蛇乃阴类,其性最毒。身体圆长,粗细不一,歧舌修尾,蠕行甚速。拨草之能,拨草之巧。盘旋曲伸,气之吞吐,节之灵通,世间少有。其独能者,未着物时似甚无力,气则收敛,一与物遇,则一触即发,胜于勇夫。蛇形拳“藏身敛气,贯于周身。内刚外柔,先曲后伸;拨转随意,顾打不分;粘贴吸食,蛇力通神。”诀曰: “曲折刚柔气贯身,首挑尾打隙钻侵;粘缠吸引即束展,蛇力通神大力攻。”

 蛇形拳于人体内,则为肾中之阳,能活泼腰中之力。练得顺,体内真阳透于外部,而精神焕发;练得谬,则阴气拘束,拙劲不化而身体不能活泼,心窍不能通澈。

 太极拳、心意六合拳等内家拳均有蛇形拳。但陈明良的蛇形太极拳与原有的太极拳、心意六合拳中的蛇形拳,有着很大的不同。陈老师说,自己编创的蛇形太极拳,首先是太极拳中的一个新支,有三个要素,蛇形,太极,拳。蛇形是外在的表现,太极是内在的精神,拳是蛇形、太极的载体,是养生、技击的具体形式。其根本、本质是太极。所谓太极,就是王宗岳太极拳论中所说的,太极者,无就极而生。阴阳之母,动静之机也。习练蛇形太极拳首先要明阴阳之理,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互济。无阴阳内含,就不成其为蛇形太极拳。

陈明良老师说,蛇形太极拳,首先是一个完整的太极拳。自己编创的蛇形太极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在自己几十年武术气功和太极拳修炼的基础上,在太极拳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陈明良,一九五三年(岁次癸卯,生肖属)生,今年五十八岁。在十四岁时罹患肺病。为了强健体魄,开始习武练气功。此后,转益多师,习练过少林拳、心意六合拳等许多拳种和佛、道气功。

八二年、八三年,参加全国太极推手比赛,两度夺冠。一些当今著名太极拳老师,当时也参加了比赛,并输给了陈明良。陈明良说,他们是“正规军”,我是“土匪”。但他们“正规军”当时没有实战经验,我“土匪”在上海滩已经摆了擂台十年,实战经验丰富。对于网上有帖子说,当时担任评委的吴式太极传人马岳梁老师看了推手后,气愤地说“这哪是太极推手!”陈明良说,当时确实我不懂太极拳。这对我触动很大。太极拳、太极拳在我心里久久萦回,并且越来越强烈。自己感到,这太极拳必然是至高至大、至深至博的武术气功学问。自己一定要学好太极拳,要达到一个理想的高度。

八三年赛事一结束,陈明良就全身心地钻进了太极拳的学练之中。上海是个大都市,也是各类人才的大都汇。太极拳高手,在上海滩难计其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学太极拳就要找各门派的高手学。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太极拳界的老师们的心传口授,经过穷十年的苦读苦练,他对太极拳有了深刻的把悟。

他说,越学越觉得太极大道,奥妙无穷,深无终极。越学越觉得其乐无穷。如果不能把太极拳的道理贯穿到行拳过程中去,那只能算是半个太极拳。例如,讲绵绵不绝,而在行拳中又是这一式那一式不能一气贯穿,做不到绵绵不绝,就不是完整的太极拳。自己决不做半个太极拳家,决不做半个太极拳的研究者。于是以太极拳论为圭旨,又用了十年功夫,创编了这套蛇形太极拳。

五月十一日中午,在虹口公园附近的一家餐馆,我们请陈明良老师吃便餐。陈老师不抽烟、不喝酒。侯餐时,他又和我们谈起他的蛇形太极拳。

陈明良说,太极大道,拳法自然。蛇形太极拳,以蛇为师,但又不是简单地模仿于蛇。蛇无脚无手,重在身法。以身法带动全身,整套拳法在于气沉丹田,由丹田带动,而一动无有不动。

拳谱中说:“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拳术始教,即凡全体之式,万物之形,莫不由于数式数形,而时习之,以求乎其术。至于用功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万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拳术之大用无不明,十二形拳法能于此领悟故不难也。”传说张三丰效仿十三种动物始创太极拳,故有太极十三形之说。既然古人能以自然界的十三种动物为师,创立了太极拳,为什么今天我们不能以动物为师,对这十三形的研究再深入一步,有所发现,有新的创造呢?

自从有了这个存想之后,自己把中央电视台播放过的动物世界节目,都找来细看。一有空,自己就跑到动物园,对各种动物的形态习性,进行仔细的观察研究。那一段时间,自己真的成了动物迷。为汲取动物神形,创立一个完整的太极拳套路,自己试尝着在前人的基础上,编了以许多动物为原型的行拳方案。但总感到不满意。不是没有突破前人窠臼,没有什么新东西,就是不系统。自己长时间陷入了冥思苦想之中,别人说自己着了魔。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正当自己思想处于胶着状态时,一天晚上,自己刚躺下不久,便做了一个长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条蛇,曲蠕腾束,捕鼠捉兔,御风搏雨,一阵狂舞。醒后,历历在目。于是自己把梦中所见,一遍又一遍地进行演练,但一遍与另一遍又不同,练一遍有一编的感悟。练着练着,不知东方之既白。于是我把这些招式一一起了名字,有的虽然借用了前人的名称,但所走的拳式则完全不同,并命名为蛇形太极拳。因此,我编创蛇形太极拳,并不完全是因为本人属蛇。

自己把这个套路和各个动作反复做给所能找到的武术、太极、气功大家、明白人看,请他们指教,根据他们的合理建议,不厌其烦地进行修改。并将它运用于推手、散打等实战。在教学中,本着教学相长的原则,根据学员意见,反复修改。

经过十年的琢磨、历练、实践、修改、完善,形成了自成体系、独具风格的蛇形太极拳其套路如下:

               蛇形双练太极拳

        起式
        1.
白龙出海
  21.拍肘挤     41.上步打虎
        2.
上步单鞭
  22.玉女穿梭   42.犀牛出角
        3.
上步靠
     23.如封似闭   43.野马分鬃
        4.
侧步捋
     24.白蛇吐信   44.搂膝拗步
        5.
回身挤
    25.打虎势     45.闪通背
        6.
抱虎归山
  26.乌龙摆尾   46.上步拍肘,搬拦捶
        7.
右挡
      27.下蹲势     47.搂膝拗步
        8.
左挡
      28.冲天势     48.上步栽捶
        9.
如封似闭
  29.拍肘出掌   49.小擒拿
        10.
双推掌
   30.上步栽捶   50.蛟龙翻身
        11.
白鹤亮翅
 31.肩化出掌   51.退步打虎
        12.
力劈华山
 32.上步进肘   52.退步转身,搬拦捶
        13.
撇身捶
    33.退马跨虎   53.调步拍肘挤
        14.
金蛇打坐
 34.双蛇争食   54.下势
        15.
白蛇出洞
 35.退步采     55.上步七星
        16.
左进肘
    36.斜飞势     56.抱虎归山
        17.
右进肘
    37.调脚双推掌 57.闪通背
        18.
推窗望月
 38.双肩化     58.拍肘挤
        19.
侧步采
   39.左打        59.双龙齐舞
        20.
上步打虎
 40.右打        60.收势(蛇归巢穴)

 

陈明良说,蛇形太极拳,是借蛇形而练的太极功夫。人不是蛇,蛇无手无脚,人有脚有手。但练蛇形太极拳,不能画蛇添手、足。蛇卧游前行,盘坐竖项,曲项转弯,首尾相随。练蛇形拳,要充分把握蛇的特性。因此,这套蛇形太极拳的每一个招式都是以身法带动四肢,丹田一动而带动四稍(四肢),以节节贯穿来运行。一式终时即是下一式开始,没有接痕。

蛇形太极拳是拳。拳脚,拳脚,没有拳脚的运用,就不是拳术。蛇形强调无脚无手,并不是不讲拳脚手法。而是在行拳的过程中,把手脚一体化为脊柱延伸的几个节。丹田一动,手脚这些节稍随之蛹动,在推手时,不触不发,一触连发。练蛇形太极拳,要想外形出来,必须有内在的东西。有内在的东西,才能以身形带动四肢乃至指稍,以至内力如电,瞬间达于稍端而不稍减,拳论叫“形于手指”。手臂腿脚之动,一由身体之动引起,手脚的各个关节才会如九曲串珠,轻灵圆活。

古人说,“太极不用手,手到不再走”。“太极无手,浑身上下都是手”即指“妙手空空的境界。陈老师说,因此我们讲蛇形太极拳是“研究生班”的课程,达到“妙手(脚)空空”是要经过一个很长的、得法的修练过程。只要努力,肯下工夫,善于学习,练习得法,学蛇形太极拳并不难。

五月十二日上午九时,还是在虹口公园老地方,陈明良一如以往地背着包,扛着他的那张折叠小椅准时到场。

在纠正动作时,陈老师说,蛇形太极拳的每个动作都要体现“周身一家”。动作要轻灵。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脚下去是身体下去引起的,是个由腰、胯、到膝、到足的整体运动过程。动作要轻松、灵活、连贯,绵绵不断。我们在教学时动作可以分解进行,但在练习时绝不可以断开。一动无有不动。一套拳永远是一个动作的延续。拳不可以重,重则不协调。轻而不飘,实而不僵。

陈老师说,蛇形太极拳特别强调用意不用力。用意识控制行为。行拳、推手时,要做到手不动、不丢、不顶,用意识取讨对方的消息,用自己的意识把对方控制住。真正的太极拳是用我的意识来控制你。“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我改为,用意识控制对方,使对方举动受我的控制,用不上力。“小力打大力”,是小力气的人能控制住大力气的意识和行为,使大力气的人按照小力气人的意识指挥,用不上力,不能动弹才可。我的方式是,用意识控制你的意识,使你用不上力,拿不上力。对于陈明良的这个说法,弟子们都说我们老师是“遥控器”,跟他一搭手,就被他那无形的网罩住了,走不得,动不得,挣扎不得。

陈明良说,控制别人的意识,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意识行动,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那是太极修炼到“阶及神明”的体现。“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近几天因事冗杂,这个题目的博文中断了下来。放了几天也有意想不到的好处。一是陈明良老师忙里抽闲,把这八篇博文都看了,并发来短信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二是感谢太极拳界老师、博友们的光临、指教。三是感谢笔者的朋友和一些不太熟知的人对这篇博文给以的关注。一个传言让更多的人点击了这篇博文,了解了本博文的内容,了解了陈明良,了解了蛇形太极拳。

笔者不揣浅陋,发这篇博文的用意很明确,就是希望有人来看,希望读者诸君赐教批评,特别希望得到太极拳界老师的教诲指正,以正错误,以得启迪,以促长进,以使完善。――这里,接着上篇博文,继续。]

五月十二日上午,在虹口公园。陈明良老师说,学习研究太极拳和书法、绘画、唱京剧等艺术门类一样,开始只能是模仿前人,跟着别人走。这很重要。跟着别人走,要拼着命打进去,学到古人的地步,这样才有扎实的根基,才有资格爬到巨人的肩上。学太极拳不能达到先贤的顶尖水平,就不能说是承传了古人。这个来不得半点虚的假的。大家都是跟着别人走,我也跟着别人走。但我有个特点,就是不盲目跟在别人后面走,爱琢磨,好想下一步及下下一步该这么走。盲目跟着别人走的人,别人不走了,停下了,他也停下了,不知道怎么走了。我跟在别人后面,好象是和别人同路,别人不走了,我照样朝前走,我有我的方向目标。打太极拳,只有在全面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才能够谈得上创新。也只有能创新了,才能够全面科学地保存传统。保存传统,并不是停留在传统上,而是要前进。

 

陈明良老师说,蛇形太极拳是我的“研究生班”课程。学员没有一定的太极拳的学养基础和太极拳基本功,是学不好的,我也不会教的。用牛皮纸做不出牛皮鞋啊。当然现在确有用牛皮纸做仿真牛皮鞋的,让许多人上当(笑)。既然跟我学,我也不能教给你的“仿真太极拳”(笑)。

蛇形太极拳是拳。拳,最终是要在套路上走。万变不离其宗。“宗”就是太极之道。太极之道,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表述得很完备。传统太极拳中的任何一家拳法都是以《太极拳论》为统纲的。但王宗岳《太极拳论》上没有一个具体的招式。蛇形太极拳学练者,一定要有太极意识,要象大师们说的“身知”、“体悟”。不能是“嘴巴太极拳”。外形出来了,内在必有东西。没有内在的东西,只能是太极操。太极拳大师吴图南说过,“学练太极拳很难,万里挑一”。蛇形太极拳里,有没有更深层次的东西?当然有。蛇形太极拳的修练是有层次的。教这套拳也只能是因人而异,根据你修到什么层次教你什么东西,这叫“到什么境界讲什么话”。你没到那个层次,讲了你也不明白;到了那个层次,如果你悟不到,不给你点化,你再练也练不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蛇形太极拳有很好的养生功效。古拳谱说,蛇形拳行之于人体,能强肾中之阳,活泼腰中之力。练之得法,则使体内真阳透于外部,而精神焕发。十年来我们这里专练蛇形太极拳的人,都收到了很好的强身健体、愉悦精神、陶冶心灵的功效,深受广大习练者的喜爱。而蛇形太极拳之运用于推手,为什么能够使习练者的推手实战技能迅速提升呢?这说明这套拳法,符合太极之道,体现了拳术的武术武功之本。因此,习练者进步快,上手快,长功快。当然要修到“万里挑一”、“阶及神明”,绝非浅尝辄止者、“从三到万”者所能达到的。

十一

五月十三日上午九点,陈明良老师先我们一步到虹口公园。为大家逐一纠正动作更加仔细。陈老师说,学练蛇形太极拳并不难。难的是练得对不对,如果不对,练不到点子上,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古人说,蛇形拳练得谬,则阴气拘束,拙劲不化而身体不能活泼,心窍不能通澈 。我们之所以对这些动作一丝不苟地进行矫正,就是因为蛇形太极拳六十式中的每一个律动,都是根据人体的运动规律,依照太极原理千锤百炼而来的。内在的东西,在外面是不容易看出来的。动作不到位,内在的东西必然出不来。练蛇形太极拳不能只跟在后面划划,大而化之。不知内涵,不知内里的东西,徒有外形的比划不是蛇形太极拳。太极拳论说“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辩焉”。今天你们就要回去了,为了防止误练,我再细一点做、讲。我教蛇形太极拳强调身传口授,就是让习练者感同身受,尽快进入,尽快得功。只要我们有决心、有恒心、有悟心、练习得法,就一定能学得好。

陈老师说,学无止境。拳无止境。自己到现在时刻不忘学习研究,要不断地往前走。还打算在蛇形太极拳现在形态基础上,再有所创造。也希望有人超越自己。自己将把蛇形太极拳,毫无保留地传给前来学习的人,推广开来。他说,我好比是一个汽车的设计者、制造厂家,要把制造出来的车卖出去,而不是把产品封存起来。我教学员,就怕学员学不到位,而不是象过去师父带徒弟那样留一手。当然,教学员也必须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学员没有达到那个层次,教了他也不明白。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太极内功,是在师父的指导下,习练者自己长功体悟的过程,由于学员的自然禀赋、受教育程度、理解水平等方面不同,领悟长功有快有慢是正常的事。

十二

五月十三日下午两点,离火车开车还有三个小时。陈老师跟我们道个别,有事先回,嘱我们有什么问题随时和他联系。由刘青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陪我们训练。大家情不自禁地又说到陈老师和他的蛇形太极拳。

他们说,陈明良是一个快乐的人,打的也是快乐的太极拳。是的,自从我们和陈老师及其学员第一天接触起,就为他们其乐融融的气氛所感染。到他们的练功场,更是为轻松愉悦的氛围所包围。大家说,陈老师是我们的师父,尽管我们中不少人年龄比他大,但师父就是师父,我们对他很尊敬。尊敬他的为人,尊敬他的人品武德,尊敬他钻研武学的精神。他素面朝天,什么时候都以率真性情处人处事。在平常生活中,我们叫他老顽童。陈老师遇到一些使他高兴的事、或不高兴的事,烦心的事,他都会在公园练拳场若无旁人地吹着葫芦丝,吹着笛子。陈老师是一个真正的平头百姓,他是一家医院做后勤工作的普通员工。但这家享有盛誉的大医院,却以有这样一位不是专家权威、不是大夫的员工而自豪,院报上经常宣扬他的蛇形太极拳及其养生功用。陈老师练武习拳,“顺道而为,自然快乐”。经常从他的口中流露出许多富有哲理、奇思妙想的话。他不参加社会群众团体组织,一些协会邀请担任名誉职务他也不肯。他经常说,自己练拳只求强身,不存妄想。从十四岁习武起,就是为了强壮自身,却病养生,这个宗旨一直没有变,从来就不是为了和人家比高低。至于在上海滩摆了十年擂台,参加全国太极推手比赛,包括央视挑战栏目表演、两项吉尼斯世界记录,那是都是上海有关方面选拔安排的。自己参加,也是为了检验所学,开阔眼界,学人之长,提高自己。自那以后,一直到现在,经常有上海的,全国各地的,以至国外的习武朋友,来找自己切磋武艺,推手交流,也都是有求必应,以诚相待,虚心学习,不论胜败。

十三日下午五点,我们乘动车离开上海往回返。

 

[《走近陈明良》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十二篇。内中所记,只是个过程。对陈明良老师的一些关于蛇形太极拳的具体技术、内功训练方面的观点言论,由于笔者水平所限,没有转述。文中肯定有许多漏误和不准确的地方,请陈老师及师友们和同去的朋友给予补正。也希望得到读者诸君的批评指教。

此次到上海,与陈明良老师的几天相处,以及获得的资料和相关启发,笔者还准备对陈明良蛇形太极拳的养生功用、内功大要等题目进行学习、探讨,在有了体会之后,也许再写点博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