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喜欢的古诗词第239首

 静静的图书馆 2013-02-17

  第239首[唐补86]
  
   蓟门五首(之四)
  
   高适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
  
   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
  
   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写作背景]
  
   在宋州一蛰就是10年,这期间虽然也曾外游,但基本上都是小范围扯动,没走得太远。
  
   更注重内求,诸子百家,勤奋不缀。
  
   读《论语》让我们更注重言表,《老子》总是让人想到事物的另一面,《韩非子》知道了统治者的狠,《孙子兵法》中“攻心为上”无效时,有人就会不择手段,《庄子》世界皆浮云,《墨子》让人相信团结的力量,《鬼谷子》让人谨防上当,《易经》则令人豁然开朗。
  
   以上只是在下粗读,高适肯定比俺深,呜呼!书中自有黄金屋。
  
   更加厚实的高适,这次,该何去何从?
  
   认定了一道,就是从军。喜欢兵法,而且自小练过,对刀枪不陌生。
  
   方案可行吗?
  
   唐代规定,边帅可以自辟佐吏,也就是说,可以自己组班子,啰嗦不多。
  
   唐帝国边域辽阔,高适选择了哪一路?
  
   燕赵,当时契丹勾结突厥,屡犯边境,东北方位正是用人之际。
  
   主意拿定,开元19年(731),30岁的高适,毅然上路,再探仕途。
  
   走到蓟门(今北京密云县附近)时,见一群青年男子骑马狩猎,有了羡慕和向往,写下这首诗。
  
  [本诗简析]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
  
   幽州:今北京区域。 结发:即“束发”,古代男子20岁时束发加冠。
   重:重视,崇尚。 横行:这里指骑马纵横驰骋。
   到了蓟门,看到一群小年轻骑马纵横,高适对幽州的民风有了切身体会。
   这2句,“结发”两字,值得一读。
   诗人刚刚结发时(20岁),踌躇满志,长安求荐。结果失败,然后在宋州蹉跎10年。现在已经30的他,决定北上幽州,从戎取志。与这些小年轻比,自己有没有输在起跑线上的感觉?
   “结发”们的具体年龄,高适肯定不确知,但用“结发”2字形容,想来是一种从内心的羡慕。
   如果自己也是幽州人,自小练习,会不会现在早已功成名就?
  
   ——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
  
   一朝:一旦。 事将军:辅佐将军。
   这些“结发”们,如果被边帅将军重用,就会声名在外。
   “出入有声名”,正是高适的追求,表面写他们,实际上还是在想自己,想自己的愿望。
  
   ——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角弓:用兽角装饰的弓。
   “纷纷猎秋草”的字序应为“猎于纷纷秋草”
   这群“结发”们,在长满秋草的地域内狩猎,不时发出射箭的弓鸣声。
   “相向”不是相互对射,应该是狩猎时,从不同的方位围堵射箭。
   幽州“结发”们,还未从军的时候,就有着这种类似野战的经历,是不是又多了一点羡慕?
  
   这首诗的结构很特殊。
   前2句属于描述,中间2句是感慨,最后2句还是描述。如果整理一下,感觉应该将中间2句放至最后。也就是,变成前4句全是描述,到最后2句时,再发感慨,这样,就有了诗的逻辑层次。
   但是,诗人没这样做。
   这正是这首诗的可读之处。
   读出了什么?
   读出了作者急于建功立业的心态。
   前2句的描述,也许就是“结发”们的正常生活,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有从军的打算,但诗人立即就急于想到了从军,想到了建功立业,因为这就是他来幽州的目的所在。
   然后,才又想起应该继续描述,当中2句的感慨,发得有点急,前后的描述因为这2句,好像产生了中断。
  
   “三十而立”,孔老夫子的这句话,是不是给了30岁的高适一种紧迫感?
   求仕路上,外表潇洒的诗人们,都有着一种无法言语的压力,就像我们嬉笑间的那种突然凝视和发呆。
  
   解析完毕。
  
   ===================================
  
   他,正在路上。
  
   蓟门五首(之四)
  
   高适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
  
   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
  
   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谢谢阅览。
  
  
  

本文由<贴库网>整理,全文地址:http://www./232708/230.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