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寅恪为治学万金购书

 无名小兵 2013-02-22

 

陈寅恪为治学万金购书

《秘书之友》 2012007期  作者/史飞翔 

陈寅恪被世人誉为真正的“读书种子”、“全中国最博学之人”、“教授的教授”、“太老师”等,这一切皆因他勤学苦读、学识渊博。

陈寅恪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嗜好读书。1944年,陈寅恪在成都燕京大学任教时患眼疾住进医院,在医院里他这样回忆自己早年的读书生活:“我之目疾非药石所可医治者矣!因龆龄嗜书,无书不观,夜以继日。旧日既无电灯,又无洋烛,只用小油灯,藏之于被褥之中,而且四周放下蚊帐,以免灯光外露,防家人知晓也。加以清季多有光纸石印缩印本之书,字既细小,且模糊不清,对目力最有损伤。而有时阅读爱不释手,竟至通宵达旦,久而久之,形成了高度近视,视网膜剥离,成为不可幸免之事了。”

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原本是—位藏书家,但晚年家道中落,迫于生计不得不卖书补贴家用。他曾在苏州护龙寺街开了一个含光阁书肆,出售自己的藏书。不到两年时间所藏善本便被上海、苏州—带的书贾套购光了。等到陈寅恪做学问需要书籍时家中已无藏书,无奈之下陈寅恪只好自己购书了。

陈寅恪主张书要大购、多购、全购。他在哈佛读书时,每月生活费100美元,扣除必要的伙食费30美元,其余的钱都用于买书了。吴宓在1919年8月18日的日记中写道:“哈佛中国学生读书最多者,当推陈君寅恪及其表弟俞君大维,两君读书多,而购书亦多。到此不及半载,而新购之书籍已充橱盈笥,得数百卷。”陈寅恪为了学习世界史,遂将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剑桥近代史》倒桥古代史》《剑桥中古史》等几十巨册陆续购回,成一全套。1921年9月,陈寅恪离开哈佛大学前往德国柏林大学研究梵文、巴利文。此时,国内政局动荡,官费停寄,陈寅恪经济拮据,生活十分困难。但他仍然节衣缩食,省下钱来买书。他后来回国时带回来的德文原版书仅歌剧剧本类的文学书籍就有华格纳的《尼布龙根的指环》 《帕斯菲尔》,韦伯的《奥勃朗》,罗西尼的《西维亚理发师》等。

1923年对于陈寅恪来说可谓多事之秋,这年他的母亲、长兄相继去世。家人因为经济窘迫,没有告诉他这些不幸消息。此时,远在德国的陈寅恪非但不能帮助家人,反而请家人代他多购一些书,以便为日后的研究做好资料方面的准备。在写给妹妹的一封信中,陈寅恪这样写道:“我前见中国报纸告白,商务印书馆重印日本刻《大藏经》出售,其预约券价约四五百圆。他日恐不易得,即有恐价亦更贵。不知何处能代我筹借一笔款,为购此书。因我现在必需之书甚多,总价约万金。……我现甚欲筹得一宗巨款购书.购就即归国。此款此时何能得,只能空想岂不可怜。”

1926年秋,陈寅恪结束了长达18年的海外求学生涯,回到清华国学院任教。此时,他仍然是购书成癖,一有空就去琉璃厂旧书摊淘书。陈寅恪的侄子陈封雄在《册载都成断肠史——忆寅恪叔二三事》中写道:“带我去过两次,一去就钻到旧书摊中流连忘返,使我这十来岁的孩子也跟着他转,不但感觉不出逛厂甸的乐趣,反而苦不堪言,第三次我就不跟他去了。”书中还提到:“一次,他将积蓄的2000元买了一套日本印的《大藏经》,大约有二三百巨册。”

书是读书人的工具,读书人没有书犹如农民没有土地、士兵没有枪支。一个人对书的态度体现了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态度。陈寅恪为治学不惜万金购书的豪举,既反映了他治学的笃志、认真,同时也表现了他的境界和情趣。

(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陕西终南学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