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丧乱帖》賞析

 鸿墨轩3dec 2013-02-23

王羲之--《丧乱帖》賞析


我的扇面画作品(二) - 悟之墨语 - 悟之墨语的艺术博客

       

                               

 

此帖为行草墨迹(响拓本)白麻纸,纵28. 7厘米,横63厘米,藏日本皇宫。

此帖早在唐时就传入日本,或谓鉴真和尚东渡时带去。《丧乱帖》八行,同《二谢帖》五行、《得示帖》四行共摹于一纸。上有梁徐僧权、姚怀珍签押和日本恒武天王延历(782~805)年号三郎。此三帖内容均为书简,摹填精良。《丧乱帖》反映了丧乱时期痛苦不安的情绪,因无意于书,故书法越见自然。用笔结字与《兰亭序》比较,略带古意,有些专家推断此种体式的字应更近王羲之书法的本来面貌,所以成为研究王羲之书风的重要材料。

丧乱、得示、二谢帖

丧乱得示二谢帖

《丧乱、得示、二谢帖》:王羲之书法作品,唐代内府的双钩填墨摹本,奈良时期由遣唐使传入日本。日本皇室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藏本纸右端钤有日本桓武天皇(737-806)的"延历敕定"朱文印。原帖为卷子,现改装为轴,为"丧乱帖"、"二谢帖"和"得示帖"三通尺牍合装。

    《丧乱帖》 八行、 《二谢帖》五行、《得示帖》四行,共一纸。日本学者内藤乾吉称:此帖用纸类似白麻纸,纵向有条纹,系用双钩填墨法所摹。在第一行末'之极’右侧,有'僧权’二字左半部分押署。《二谢帖》的第二行末,'再行’右侧,有一'珍’小字押署。'珍’即梁朝鉴赏家姚怀珍。此帖右端纸缝处,钤有'延历敕定’朱文御玺三处,钤印的形式与《孔侍中帖》同,中间一玺中正,上下二玺右斜,显示曾为日本桓武天皇内府所藏。日本《支那墨宝集》载:'此幅久藏御府,后西院天皇崩后,购于尧恕亲王。亲王为妙法院教皇,经该院保存至今,后献为帝室宝藏。’

    此帖在日本流传了一千三百多年,被视为国宝,为中国书法界所知不过百余年。清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年),杨守敬首先摹勒于他的《邻苏园帖》,墨迹印刷品的传入,则在一九三四年以后。

    此帖提及的'先墓’及其'修复’事,今人王玉池推定先墓在洛阳,其修复之事,在永和七八年,也不排除在永和十二年桓温收复洛阳时。韩玉涛认为先墓在琅邪,修复之事,在永和十二年八月。刘涛根据此帖书风与《十七帖》距离较大,认为可能是王羲之五十岁(永和八年)左右所写。

    此帖用笔挺劲,结体纵长,轻重缓疾极富变化,完全摆脱了隶书和章草的残余,成为十分纯粹的行草体。书写时先行后草,时行时草,可见其感情由压抑至激越的剧烈变化。

释文:

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
    奈何奈何! 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
    首顿首。

 

   得示,知足下犹未佳,耿耿。吾亦劣劣。明日出乃行,不欲触雾故也。迟散。
王羲之顿首。

 

二谢面未? 比面迟承良不静。羲之女爱再拜,想邰儿悉佳。前患者善。所送议当试,寻省。左边剧。

 此《二谢帖》书法自然洒脱,纵笔迅疾,恰如惊猿脱兔;驭笔徐缓,又如虎踞龙盘,抑扬顿挫,极有节奏感,是纵擒有度之作。

 丧乱得示二谢帖

 

《丧乱帖》为唐摹王羲之尺牍,行草书。硬黄响拓,双钩廓填,白麻纸墨迹。《丧乱帖》笔法精妙,结体多欹侧取姿,有奇宕潇洒之致,是王羲之所创造的最新体势的典型作品。收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8行62字,与《二谢帖》和《得示帖》连成一纸,纵28.7厘米,横58.4厘米。在圣武天皇时期传入日本。2006年3月于上海博物馆举办的《中日书法珍品展》上展出。

原文  羲之顿首:丧乱①之极,先墓再离荼毒③,追惟酷甚,号慕⑤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⑦,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3]

注释  ①丧乱:死亡祸乱。后多以形容时势或政局动乱。离:同罹,受苦难或不幸。③荼毒:毒害,残害。追惟:亦作“追维。追忆;回想。⑤号慕:谓哀号父母之丧,表达怀恋追慕之情。摧绝:伤心之极。⑦奔驰:泛指飞速前往。晋李密《陈情事表》:“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⑧感哽:感动得泣不成声。[4]

字势  《丧乱帖》用笔挺劲,结体纵长,轻重缓疾极富变化,完全摆脱了隶书章草的残余,成为十分纯粹的行草体。书写时先行后草,时行时草,可见其感情由压抑至激越的剧烈变化。韩玉涛《王羲之〈丧乱帖〉考评》一文,说此帖不可及处有四:第一,这本身就是一篇优秀的杂文;第二,此帖字势雄强,是右军真面目,是真正的右军风骨;第三,《丧乱帖》兼备雄强和惨淡之美;第四,此帖表现了由行入草的完整的过程。因此,《丧乱帖》是一件难得的珍品,是王羲之最有代表性的末年之作,优于冯承素摹“神龙本兰亭”。[6] 《丧乱·二谢·得示帖》神采外耀,笔法精妙,动感强烈。结体多欹侧取姿,有奇宕潇洒之致,是王羲之所创造的最新体势的典型作品,也是其欹侧之风的代表作品,历来为书法学习者所重。[7]  

章法  书法理论学者与书法家邱振中在《章法的构成》一文中分析《丧乱帖》章法:“《丧乱帖》章法极为丰富:摆动幅度较大的折线轴线、奇异连接的重新出现、行轴线之间的微妙配合……这一切,使它们的轴线图表现出从来没有过的动人变化”,倾斜:“王羲之以前的作品中,单字轴线倾斜一般不超过6度,而以接近垂线者为多”,王羲之《频有哀祸帖》、《丧乱帖》中超过6度的单字轴线占73%,但是它们与其它单字轴线吻接良好,行轴线因此呈现为连续的折线,这样造成了感觉上的强烈波动,又保持了作品的连贯性。如《频有哀祸帖》一、三行,《丧乱帖》二、七、八诸行。”平衡:“《丧乱帖》大部分行轴线都略向左侧倾斜,形成此帖构成的特殊面貌;首行第一字轴线脱离这一趋势,略向右平移,正好维持了整行轴线的稳定,但又无碍于轴线向下方流动的基调;二、四、五、七行轴线成为第一行主题的变奏;三、六行轴线趋于垂直方向,平衡了作品重心左移的不稳定感,这两行轴线与两侧轴线线型微妙的呼应、下部极为细心的吻接,使它们在作品中成为无形的支柱;第八行轴线也有类似作用,它第一字右倾的轴线与第六行首字右倾轴线一起,与其他各行轴线起端的左倾趋向对峙,也成为维系作品平衡的重要力量。[9]

字体  《丧乱帖》用笔已脱尽隶体,结体全失平正,以欹侧取势。其挥丽自如之态,更觉老练畅达,无一丝造作处。前二行有雄强、浓郁之美,后六行是另一种惨淡之美,可看出王羲之情感的变化,此帖由行入草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随着情绪,草的成份逐步加大,到了最后两行已不见行书的综影,全部是草书了。但观其此帖,却显得和谐统一,有自然渠成之感,恰如庾肩吾所言:“或横牵竖掣,或浓点轻拂,或将放而更流,或因挑而还置,敏思藏于胸中,巧态发于毫铦。……烟花落纸,将动风采,带字欲飞,凝神化之所为。”是信手而书之珍品。[10]

情感  《丧乱帖》为抒发作者悲痛之情的作品,故挥洒淋漓,流贯不羁,与《兰亭序》的流畅与浑然一体不同,写《兰亭集序》时的心情以轻松欢快为主,《丧乱帖》中字迹潦草,时有滞顿的痕迹,由此可以看到王羲之书写这幅作品时的悲愤与郁闷之情,并感悟到书法是心灵和性格的表现这一艺术法则。《丧乱帖》面目近于《频有哀祸帖》,然转折更为圆活流纵,字侧仄更甚,墨色枯燥相间而出,至纸末行笔更为快疾。可以想见作者当时啜泣难止、极度悲痛之情状。[7]

临摹  《丧乱帖》钩、填均极精妙,神韵气格,纤毫毕现,是存世王字唐摹本中之代表。《丧乱帖》文字时草时行,间而有之,体势间杂,但又和谐统一,绝无生硬造作。用笔之轻重缓疾,极富变化;而字势略方,以见骨力。临习《丧乱帖》,一方面要注重其笔法的丰富表现——方笔、圆笔、中锋侧锋、直线、弧线、重按、轻提……极尽变化之能事。若仔细观察并分析其间的线条粗细对比、速度快慢对比等相对面,会发现其差距拉得很大,如线条中重者如面”而非线”,轻者则若游丝、细线,幅度竟有三五倍之大。另外,此间有大量的方笔,写时须沉着痛快,而不可平庸板结。另一方面则是间架结构中的力度的体现,须通过分析研究帖文的重心处理、疏密对比、正敧相映、前后呼应等方面的规律,进一步切入其结构原理,了解并掌握王字结体的一般处理方法。[12]

历史意义

  “晋人笔法或“魏晋笔法是指书法由汉代简帛书写过渡到章草,再至魏晋时期演变成“今草”时期的一种书写笔法。自宋代米芾提出“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辄徒成下品后,有魏晋风范成为历来书者终身所追求的目标。但由于魏晋时期的书法真迹保存无多,流传至今的唯有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西晋陆机章草书法作品《平复帖》。东晋时期的“书圣”王羲之则无一真迹传世,只有“下真迹一等的唐摹本存世。其中为学界公认的有日本藏《丧乱帖》、《孔侍中帖》,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平安三帖》等。而日本所藏王羲之作品自1936年容庚《二王墨影》才见墨迹印刷品。2006年《丧乱帖》、《孔侍中帖》等作品于上海博物馆展出。[13]

书法理论学者、书法家陈振濂于2006年中日书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演讲从唐摹晋帖看魏晋笔法之本相——关于日本藏《孔侍中帖》、《丧乱帖》诸帖引出的话题。陈振濂认为:“忠实派的亦步亦趋刻意模仿,摹搨的技术手段,是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保证“晋帖的原有线条魅力的。它的具体含义,即是在平推平拖之外的“衅扭”“裹束”“绞转之法。正是基于这一理由,我们才对现存日本的唐摹本《丧乱帖》《孔侍中帖》《二谢帖》以及《初月帖》(辽宁省博物馆藏)、《行穰帖》(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如此重视,因为正是这批“忠实派唐摹本,为后世留下了最真实的“晋帖古法”“魏晋笔法”的线条形态,并使后人的按图索骥,有了一个相对可靠的物质依凭。[14]

  关于“晋人笔法,书法理论学者、书法家邱振中于1981年著《关于笔法演变的若干问题》一文,文中谈到:东晋,在王羲之《初月帖》、《十七帖》等作品中,章草发展为今草,同时绞转笔法取得了空前的成就”。王羲之《频有哀祸帖》、《丧乱帖》、《孔待中帖》等作品同《初月帖》一样,都是这一时期书法艺术的杰作” 。假使我们不把作品中的点画当作线,而是书作各种形状的块而来观察,便可以发现这些块面形状都比较复杂。块面的边线是一些复杂的曲线和折线的组合,曲线遒美流转,折线劲健挺拔,同时,点画具有强烈的雕塑感,墨色似乎有从点画边线往外溢出的趋势,沉著而饱满。这种丰富性、立体感都得之于笔毫锥面的频频变动。作品每一点画都像是飘扬在空中的绸带,它的不同侧面交迷著、扭结著,同时呈现在我们眼前;它仿佛不再是一根扁平的物体,它产生了体积:这一段的侧面暗示著另一段侧面占有的空间。这便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晋人笔法。它是绞转所产生的硕果。”[15]

写作背景

关于王羲之先墓两次造荼毒的事件,韩玉涛在《王羲之〈丧乱帖〉考评》一文中认为,右军的“先墓是指王羲之祖墓,即从西汉王吉以下,至两晋王览以上的墓地。先墓所在地,是在临沂都乡南仁里(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先墓初“离荼毒五胡乱华之际,即晋室渡江前后,不过此时王羲之尚未成年。“再离荼毒,韩玉涛认为是发生在公元356年(永和十二年)燕太原王慕容恪段龛广固之战时。其时,慕容恪围段龛于广固七个月,归降东晋并被任命为镇北将军的段龛难以支撑,遂向东晋求援。356年八月,东晋派徐州刺史荀羡前往解救。荀羡行至琅琊,逢燕军王腾、赵盘攻打琅琊鄄城。于是荀羡进攻阳都(今山东沂南南),斩王腾。

  《晋书·荀羡传》载:慕容俊攻段龛于青州,诏使羡救之。俊将王腾、赵盘寇琅琊、鄄城,北境骚动。羡讨之,擒腾,盘并走。军次琅琊,而龛已没,羡退还下邳,留将军诸葛攸,高平太守刘庄等三千人守琅琊,参军戴遂、萧辖二千人守泰山。”

  韩玉涛在考证后认为王羲之在琅琊临沂的先墓,是由燕军荼毒的,而作为王羲之好友的荀羡在斩了王腾之后“即修复,也就顺理成章了。因此认为:“《丧乱帖》所写的,是永和十二年八月的事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王羲之先墓被一毁再毁,而自己却不能奔驰前往整修祖墓,遂写作信札,表示自己的无奈和悲愤之情。“不仅汉代,即使是'礼玄双修’的东晋,这也是至苦至痛,不可容忍的。表现在《丧乱帖》中的一片哀呼,也就不难理解了[17]

相关考释

  日本学者内藤乾吉称:此帖用纸类似白麻纸,纵向有条纹,系用双钩填墨法所摹。在第一行末“之极右侧,有“僧权二字左半部分押署。《二谢帖》的第二行末,“再行右侧,有一“珍小字押署。“珍梁朝鉴赏家姚怀珍。此帖右端纸缝处,钤有“延历敕定朱文御玺三处,钤印的形式与《孔侍中帖》同,中间一玺中正,上下二玺右斜,显示曾为日本桓武天皇内府所藏。日本《支那墨宝集》载:“此幅久藏御府,后西院天皇崩后,购于尧恕亲王。亲王为妙法院教皇,经该院保存至今,后献为帝室宝藏。

  帖中提及的“先墓及其“修复事,王玉池推定先墓在洛阳,其修复之事,在351年(永和七年)和352年(永和八年),也不排除在356年(永和十二年)桓温收复洛阳时。韩玉涛认为先墓在琅邪,修复之事,在356年8月。刘涛根据此帖书风与《十七帖》距离较大,认为是王羲之五十岁时所写。[18]

修复研究

三之丸尚藏馆所藏的《丧乱帖》,于2001年(平成十三年)、2002(平成十四年)越两年修复完毕,2004年太田彩发表修复报告。富田淳与东京国立博物馆岛谷弘幸、正仓院事务所杉本一树在揭裱修复时,对《丧乱帖》进行了研究。[19]

  纸张研究

   1、双钩填墨不单单是先勾轮廓,然后再填上墨色。而是由许多细微如头发丝般的线条重合而成,每一个点,每一根线条,都像用丝线织绣出,技术相当精致。

  2、《丧乱帖》的纸料是雁皮55%、楮45%的混合纸。黄蜀葵淀粉粒子得到确认。南宋周密(1232-1298)在《癸辛杂识》中提到:“凡撩纸,必用黄蜀葵梗叶新捣,方可以撩,无则占粘不可以揭。如无黄葵,则用杨桃藤、槿叶、野蒲萄皆可,但取其不粘也”。黄蜀葵是手工抄纸重要的辅料之一,特别是双人或多人抄纸时,纸药是一种阻虑剂,也是起到悬浮纸浆、分张、掌握厚薄等作用。

  2、纸张厚度平均0.064毫米。考察唐代唐高宗时期长安宫廷写经纸张的厚度,多为0.07毫米左右。

  3、《丧乱帖》和《孔侍中帖》所用的纸张都可以看出有纵向纹理。过去认为是纵帘纸”,但通过此次修复时发现,纵向纹理是折痕。《孔侍中帖》亦如此。

  实际上出现折痕,是为了保护字迹而采取的“勒成行道方法。中田勇次郎曾于1984年提出米芾《书史》所谓勒成行道”说。米芾在书中介绍唐人裱褙方法时说:“古人勒成行道,使字在筒瓦中,乃所以惜字。这是唐人保存古法书的方法。[19]

  勒成行道

  古人对于珍贵的书迹,为使其不受因舒展开合时与纸背摩擦而渐渐使得字迹磨灭,乃使“勒成行道之法加以保存。具体方法是,在纸背按一定间距勒出格线,置字迹于格线之中,于是纸面就会出现有如波浪形(筒瓦状态)的起伏状。这样舒展开合卷子时,会减少字迹与纸背的摩擦,减轻墨迹的磨损度。古人“惜字,苦费心机如是,然此技后世已不传矣,今据《丧乱帖》原物得验证之,亦吾国文化之一幸事耳。[20]

  传世数量极少的唐代真迹中,凸状折痕得到确认的有孙过庭书谱》、智永真草千字文》。传贺知章书《草书孝经》也可看出。不过孙过庭《书谱》所见的“白界折痕,明确是为方便书写。正如西川宁认为的那样,是用一种竹片压出纸张的纵向折痕来代替墨界(乌丝栏)。但《真草千字文》、《草书孝经》的折痕,并不是为了书写上的方便,作为保护上的措施而加上的。[19]

丧乱得示二谢帖

 

作品流传

  《丧乱帖》是包括《二谢帖》《得示帖》在内的摹写于一纸的三件王羲之手札之一,收藏于日本皇室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到2006于上海展出时,《丧乱帖》流落日本一千多年,一直藏于深宫之内。《丧乱帖》上有朱文延历敕定”三印,延历相当于中国唐德宗时期(公元782年唐建中三年)至唐顺宗时期(公元805年永贞元年),由此可以断定是从唐代传入日本的。

  《丧乱帖》早年流入日本,与当时日本国派出“遣唐使”的历史事件相关。“遣唐使之史实盛于公元630年(唐贞观四年),止于公元894年(乾宁元年),其间派遣大使、副大使、执节使、判官以及画师、医师、僧人、留学生等各类有身份有技能者,总计二十批五千余人,往来长达二百六十多年。

  另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唐代僧人鉴真(公元688-763)应邀东渡时。不过从时间上看,虽不致相悖,但缺乏确切可信的依据。

  自从《丧乱帖》流至日本之后,未见诸著录。1892年,任驻日钦使随员的清代书法家杨守敬在日本搜访古籍图书时发现。后经重新描摹勾勒,于1893年编入《邻苏园帖》一书。[21]

出版展览

  1892年,曾任驻日钦使随员的杨守敬搜集散出的书籍字画并将《丧乱帖》摹成书迹摹勒于《邻苏园帖》。

  1934年,有墨迹印刷品传入国内。

  1936年,容庚《二王墨影》载录。

  2006年1月11日-1月29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的“书法至宝——日本与中国展览中展出。

  2006年3月12日-4月24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中日书法珍品展”展览中展出。丧乱三帖”回到中国展出,是此帖时隔1300年后首次回国“省亲[23]

丧乱三帖

  王羲之“丧乱三帖:《丧乱帖》、《二谢帖》和《得示帖》,合裱于一卷,《丧乱帖》八行、《二谢帖》五行、《得示帖》四行,共一纸。总称为《丧乱帖》。纸本,纵26.2厘米、横58.4厘米,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藏。帖有“延历敕定朱文印。丧乱三帖为唐摹本,已被改为轴装。

  “丧乱三帖是王书中的精品,笔法变化莫测。唐太宗所谓的“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反直在此帖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丧乱三帖第一帖为《丧乱帖》,摹本,白麻纸。8行,62字。行草书。释文:“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第二贴为《二谢帖》,摹本,白麻纸。5行,36字。行草书。释文:“二谢面未比面,迟诼,良不静。羲之女爱再拜,想耶儿悉佳。前患者善。所送议当试,寻省。左边剧。

  第三帖为《得示帖》摹本,白麻纸。4行,32字。行草书。释文:“得示,知足下犹未佳,耿耿。吾亦劣劣。明日出乃行,不欲触雾故也。迟散。王羲之顿首。[25]

 我的扇面画作品(二) - 悟之墨语 - 悟之墨语的艺术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