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叶汤 【原文】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组成与用法】 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 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取。 【功效】凉血,温经止血。 【医案】 1.经期过长 初诊:2005年3月7日。李某,34岁,末次月经1月13日来潮,至今近2个月未净,血量多,血色鲜红,夹血块,伴下腹酸痛。平素月经周期定,5~6天净。B超发现子宫肌瘤17mm×13mm,2月份曾行宫颈息肉摘除术。生育史:1-0-3-1。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温经化瘀,凉血止血。 方剂:柏叶汤合犀角地黄汤(《千金要方》)加味。 侧柏叶15g 二诊:2005年3月10日。服药当晚,阴道出血即止,翌日浣洗衣服后阴道少量出血,再服上药,至今阴道未再出血,下腹酸痛亦除,舌脉如上。 侧柏叶15g 2.经期过长 初诊:2005年6月6日。郑某,女,35岁,末次月经于5月17日按期来潮,至今21天未净,经色紫,无夹带,小腹隐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温经止血。 方剂:柏叶汤合桃花汤加减。 侧柏叶12g 二诊:2005年6月9日。经水今净,纳可,舌脉如上。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宫体后位,正常大小,质地中等,活动,无压痛,左侧附件压痛,右侧附件无压痛。西医诊断:左侧附件炎。 治法:调气清湿热。 方剂:四逆散加味。 柴胡10g 3.漏下 初诊:2005年2月25日。丁某,40岁,不规则阴道出血3个月未止,血量少,色紫红,有血块,经期腰酸明显,下腹疼痛,平时带下量多,色淡黄,稍有异味,纳欠,夜寐不安,小便疼痛,大便秘结。生育史:2-0-0-2,两侧输卵管已经结扎。舌稍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温经止血,清理湿热。 方剂:柏叶汤合茵陈蒿汤加减。 侧柏叶10g 二诊:2005年3月1日。阴道出血已净,下腹疼痛,腰部酸痛,舌脉如上。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宫体平位,正常大小,活动,质地中等,压痛,左侧附件压痛,右侧附件无压痛。西医诊断:慢性盆腔炎。 治法:调和气血,清理湿热。 方剂:四逆散加味。 柴胡10g 4.漏下 初诊:2005年9月13日。倪某,29岁,原有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病史,因要求生育就诊。末次月经8月9日~8月15日,8月19日开始阴道滴沥渗血,至今不绝,咖啡色,时或夹带,恶心。舌稍淡,苔薄腻,脉细。 治法:温经止血。 方剂:柏叶汤合理中汤、桃花汤加减。 侧柏叶10g 二诊:2005年9月26日。阴道出血于9月17日净,再针对其他疾病辨证论治。 【按语】 柏叶汤是一张温经止血治疗吐血的方剂,病虽属上焦,大可不必仅囿于此,大凡血证属于寒者,均可以使用,且疗效非凡。此方经过其他药物的配伍调整,同样可以治疗因血热引起的血证。如果患者寒象不著,将干姜易为炮姜,艾叶改作艾叶炭,便可增强止血的功效。原方有马通汁一味,马通汁为何物?中医研究院编的《金匮要略语译》指为马尿;湖北中医学院编的《金匮要略释义》未予指明。经查实,所谓的马通汁即马粪挤出之汁。《本草纲目》曰:“马屎曰通,牛屎曰洞,猪屎曰零,皆讳其名也。”并称马通汁可“止吐血、下血、鼻衄,金疮止血,妇人崩中”,可见马通汁系一止血药。徐可忠曰:“愚意无马通,童便亦得。”马通汁确实不易就手即得,且腥臊之气猛烈,改用童便兼具散瘀止血之功,更胜一筹,常可起病霍然。 案1经多色红夹块,系血热夹瘀引起的经期过长,故以柏叶汤合犀角地黄汤温经化瘀,凉血止血,乌梅本可以酸收固涩,改用炭后止血效果更佳。 案2经行色紫,系胞脉寒引起的经期过长,故用温经止血的柏叶汤合桃花汤治疗。 案3漏下不止,色紫红有块,下腹疼痛,带多色黄有异味,溲痛便秘,舌红,系寒热错杂之证,故以柏叶汤温经止血,以茵陈蒿汤清理湿热,大黄炒炭既能化瘀,又可止血,是一味攻涩兼具的药物。 案4阴道滴沥渗血咖啡色,时或夹带,恶心,舌淡苔薄腻,脉细。此为脾胃虚寒夹湿,胞脉受损,不能摄血,故以柏叶汤合理中汤、桃花汤以温补脾胃,固涩止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