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方量裁(13)经行欲吐

 学中医书馆 2013-02-24

经行欲吐2

 

            1

200468

柯某,31岁,因两侧巧克力囊肿剥离术后出现经行欲呕已5个月,月经周期尚规则,经量可,色暗,有血块,伴轻微下腹疼痛,56天净,乳房发胀,纳便正常,带下不多。生育史:1-0-0-1,未避孕未孕5个月,末次经期530日来潮。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妇科检查:外阴(-),阴道通畅,宫颈轻炎,见纳氏囊肿,宫体前位,正常大小,活动,质中,压痛(-),左附件压痛(+),右附件(-)。

西医诊断:1.子宫颈炎。2.左侧附件炎。

治法:补益肝肾。                    

方剂:助孕汤(经验方)。

菟丝子15  枸杞子15  覆盆子15  巴戟天12  淫羊藿10  鹿角片10  续断10  杜仲12  桑椹子15  何首乌10  紫石英30  当归6克,4剂。

坤灵丸每次2丸,每日3次吞服。

活血化瘀灌肠液每次50ml,每日1次保留灌肠。

2004614

B超发现左卵巢囊肿3.3×2.8cm,囊壁欠规则,内见条索状回声。舌脉如上。

治法:补肾阴,益肾阳。              

方剂:固冲汤(经验方)。

旱莲草15  女贞子10  菟丝子10  枸杞子15  覆盆子15  巴戟天12  淫羊藿10  何首乌15  熟地15  桑椹子15  鹿角片10  续断10克,7剂。

坤灵丸每次2丸,每日3次吞服。

2004623

经前一周,尚未出现恶心症状,舌脉如上。

治法:益肾和血,行气降逆。          

方剂:十一味汤经汤(经验方)加味。

熟地15  当归6  白芍10  川芎6  续断10  菟丝子15  延胡索10  小茴香5  淫羊藿15  茺蔚子10  巴戟天12  半夏15  陈皮12  香附10克,7剂。

田田妇康宝(即胶艾汤)每次10ml,每日2次口服。

2004630

月经628日来潮,呕恶现象消失。

 

            2

2004831

梅某,31岁,婚后未避孕未孕1年多,经前及行经时恶心欲吐7个月,食后加重,月经周期2526天,经量正常,无乳胀无痛经,白带不多。末次经期826日来潮,今将净。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理气和胃。                     

方剂:香苏散(《和剂局方》)加味。

陈皮10  香附10  苏叶6  砂仁(杵冲)4  半夏15  益母草12  炙甘草6克,3剂。

200492

月经已净,舌脉如上。

妇科检查:外阴(-),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宫体后位,正常大小,活动,质中,无压痛,二附件压痛,三合诊右侧子宫骶骨韧带触及片状痛性结节。

西医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

治法:活血理气,清热解毒。          

方剂:消癥汤(经验方)加味。

三棱12  莪术12  制乳香5  制没药5  白花蛇舌草15  半枝莲15  海藻15  牡蛎(先入)15  荔枝核12  橘核12  皂角刺15  石见穿15  蒲公英15  红藤15克,4剂。

200496

咽痛,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去蒲公英、红藤,加桔梗8克、野荞麦根20克,7剂。

2004916

经期将近,右侧腰痛,乳房发胀,舌脉如上。

治法:理气降逆,和血调经。          

方剂:香苏散合四物汤(《和剂局方》)加减。

香附10  苏叶6  陈皮10  代赭石20  檀香4  乌药6  当归6  川芎6  炒白芍10  炙甘草6克,7剂。

2004923

月经未潮,无恶心感觉,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加半夏15克、沉香4克,7剂。

2004929

月经926日来潮,恶心欲吐症状已经消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