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用仲景温阳方剂治疗崩漏举隅

 学中医书馆 2013-02-24

运用仲景温阳方剂治疗崩漏举隅

 

茯苓四逆汤合柏叶汤

       茯苓四逆汤是治疗“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的方剂,方出《伤寒论》中,药有茯苓、人参、附子、炙甘草、干姜。柏叶汤是治疗“吐血不止”的方剂,方出《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症并治第十六》中,药有柏叶、干姜、艾三味。

1

2005718

潘某,女,35岁,末次经期7月5日来潮,今日阴道不规则出血,出血量与经量相当,夹少量血块,色鲜红,少腹隐痛伴腰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凉血止血。                 方剂:牛角地黄汤,3剂。

海墨止血片每次2片,每日3次。

2005721

阴道出血量多如注4天,血色鲜红,有块,腰腹痛,倦怠,全身酸楚,多梦,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温经益气止血。             方剂:茯苓四逆汤合柏叶汤加味。

侧柏10克  炮姜6克  艾炭9克  茯苓10克  别直参(调冲)9克  淡附片5克  炙甘草5克  赤石脂10克  补骨脂10克,2剂。

2005723

进药一剂,阴道出血即净,无明显不适,舌脉如上。

妇科检查:外阴(-),阴道通畅,宫颈光滑,见黄绿色分泌物,宫体后位,质中,常大,活动度可,压痛,两侧附件无压痛。

西医诊断:1.功能性子宫出血。2.子宫内膜炎。

再以清理湿热方剂调理。

 

附子汤合理中汤

附子汤是治疗“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或者“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的方剂,方出《伤寒论》中,药有附子、茯苓、人参、白术、芍药。理中汤是治疗“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的温中剂,方出《伤寒论》中,药有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

医案2

2005.7.27

钱某,19岁,未婚,上次月经7月3日来潮,此次月经7月18日来潮,至今10天未净,经量多,色鲜,夹块,伴身倦乏力,嗜睡,腰腿酸软,左肩关节软,下腹坠胀,空虚感。平素月经周期基本提前,15~30天一潮,7天净,偶有经期延长至三十天未净。带下量多,色淡黄,稍有异味,纳可,寐安,小便正常,空调书寒之后大便溏薄。舌偏淡,苔薄白,脉细。

治法:温经益气,健脾止血。       方剂:附子汤合理中汤加味。

淡附片5克  茯苓10克  党参20克  炒白术10克  炒白芍10克  炮姜6克  炙甘草6克  仙鹤草30克  荆芥炭10克  海螵蛸20克  艾炭5克,3剂。

2005.7.30

经水将净,色红,大便改善,精神倦怠,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党参加至30克,另加炙黄芪12克,3剂。

2005.8.3

月经7月31日净,B超检查子宫内膜11mm,,倦怠乏力头晕。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黑归脾汤加阿胶(烊冲)10克、仙鹤草30克,7剂。

 

黄土汤

黄土汤是治疗“下血,先便后血”的方剂,方出《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症并治第十六》中,药有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炮、阿胶、黄芩、灶中黄土。

医案3

2005.8.2

徐某,39岁,上次月经6月10日来潮,半月未净,于6月25日刮宫,7月1日病理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呈简单型增生。7月14日起阴道出血至今未净,曾肌注丙酸睾丸素针5天无效,血色暗红,血量一般,今略减少,夹块,腰痛。平素月经周期经常提前一周,素有痛经史,伴有恶心,头晕,冷汗出,经量较多,经色暗红,夹块。经前无乳房发胀,纳可,寐安,大便数日一解。有乙型肝炎、慢性胃炎病史。月经史:19岁初潮,21~38天一周期,7天净。生育史:3-0-2-3,已行输卵管结扎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西医诊断:1.功血。2.清宫术后子宫出血。

治法:温阳健脾止血。             方剂:黄土汤加味。

赤石脂30克  生草6克  生地炭15克  白术10克  淡附子5克  阿胶(烊)10克  黄芩炭10克  仙鹤草30克  荆芥炭10克  党参15克,3剂。

2005.8.5

阴道出血减少大半,今将净,经色暗红,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加炮姜5克、海螵蛸20克,4剂。

2005.8.9

阴道出血净已3天,B超未见异常。

妇科检查:外阴(-),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宫体前位,偏大,质中,活动度可,无压痛,两附件压痛。

续拟清理湿热之剂治疗。

 

四逆汤合桃花汤

四逆汤主要是治疗“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的方剂,方出《伤寒论》中,药有甘草、  干姜、附子。桃花汤是治疗“下利便脓血”的方剂,方出《金匮要略·呕吐下利病脉症治第十七》中,药有赤石脂、乾姜、粳米三味。 

医案4

200588

郑某,42岁,末次经期727日来潮,4天净。一周后阴道出血,血量较多,色鲜红,至今5天未减,虽然天气炎热,因出血量多而未敢穿裙子。手足不温,倦怠头晕,大便溏软,腰痛。舌稍淡,苔薄白,脉细。

治法:温阳健脾止血。            方剂:四逆汤合桃花汤加减。

淡附片6  炮姜6  炙甘草6  赤石脂30  仙鹤草20  阿胶(烊冲)10  红参(调冲)10  荆芥炭10克,2剂。

200589

服药一剂,阴道出血即明显减少,因煎药时其中的一剂煎糊了,今来补开药物,身穿裙子,精神焕然,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续进4剂。

2005810

共进药2剂,阴道出血即净,并已入江游泳。

 

温经汤

温经汤是治疗“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的方剂,方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中,药有吴茱萸、  当归、川芎、芍药、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门冬。

医案5

2005511

胡某,35岁,末次经期412日来潮,运动后或饮酒后阴道出血,量或多或少,咖啡色,时夹血块,至今未净,近12天来出血转多,色鲜红,伴下腹胀痛,腰酸,盗汗,乏力。平时月经周期定,7天净。生育史:2-0-3-2,输卵管已结扎。B超提示:子宫后壁肌壁间肌瘤9×10mm。舌质偏暗,苔薄白,脉细。

西医诊断:1.功能性子宫出血。2.肌壁间子宫肌瘤。

治法:温经化瘀,清热止血。      方剂:温经汤加减。

桂枝4  吴茱萸3  川芎3  当归5  生白芍20  丹皮炭10  炮姜4  半夏10  天门冬12  党参12  炙甘草5  阿胶(烊冲)10  冬桑叶30克,3剂。

2005.5.14

阴道出血净已2天,倦怠,舌脉如上。

归脾汤加阿胶(烊冲)10克、仙鹤草20克,7剂。

 

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是治疗“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的方剂,方出《伤寒论》或《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中,药有桂枝、炙甘草、大枣、芍药、生姜、胶饴。

医案6

2005.7.20

薛某,34岁,月经提前7天于712日来潮,至今9天未净,经量多,色暗红,夹块。倦怠乏力,怕冷,后尻下坠,无腹痛。平素月经28~30天一潮,经量不多,6天净。生育史:1-0-0-1,放置宫内节育环。舌质淡嫩,苔薄腻,脉软。

治法:温经益气止血。            方剂:小建中汤加味。

桂枝6  炒白芍12  炙甘草6  饴糖(冲)30  生姜5  大枣6  党参15  荆芥炭10  仙鹤草30  赤石脂15  补骨脂10  阿胶(烊冲)10克,3剂。 

2005.7.23

阴道出血已净,精神好转,后尻坠除,舌脉如上。

妇科检查:外阴(),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宫体前位,正常大小,活动,质中,压痛,两侧附件压痛。

西医诊断:1.功能性子宫出血。2.慢性盆腔炎。

四逆清带汤,7剂。

 

真武汤

真武汤是治疗“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的方剂,方出《伤寒论》中,药有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

医案7

2001123

杨某,45岁,阴道出血21天,量多,色鲜红,下腹胀满不适,面色苍白,唇淡无华,全身轻度浮肿,四末逆冷,头痛乏力。外院B超提示:子宫增大(66×58×66mm),子宫肌瘤,瘤体19×15mm,曾肌肉注射丙酸睾丸酮每次50mg,连续5天无效,血色素66g/L。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西医诊断:1.子宫肌瘤。2.失血性贫血。

治法:温补脾肾,益气止血。      方剂:真武汤加味。

淡附片5  炮姜5  茯苓10  白术10  炒白芍10  鹿角胶(烊冲)10  荆芥炭10  党参15  炙黄芪12  仙灵脾12  巴戟天12  仙鹤草15克,5剂。

进药1剂,阴道出血明显减少,2剂后出血净,5剂之后康复出院。

 

发表于《中医杂志》2006年增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