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心裁(192)真武汤

 杏林博览 2015-08-11

真武汤

【原文】     

1.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伤寒论》(82)      

2.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伤寒论》(316)

【组成与用法】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术二两  生姜三两,切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 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合;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半斤。

【功效】温阳利水。

【医案】

1.经量过多

初诊:2005年10月17日。宋某,37岁,平时月经周期正常,6天净,经量偏多,上次月经9月5日来潮,此次月经10月9日来潮,量多,夹有大血块,经色鲜红,至今9天未净,面唇苍白,浑身阵冷,腰痛乏力,头晕眼花。10月16日B超检查提示:子宫肌瘤6mm×6mm,10mm×10mm,宫内节育环位置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西医诊断:(1)多发性子宫肌瘤。(2)失血性贫血。

治法:温阳健脾止血。

方剂:真武汤加味。

淡附片6g  茯苓10g  炒白术10g  炒白芍10g  炮姜6g  红参(调冲)12g  鹿角胶(烊冲)10g  荆芥炭10g  山茱萸20g  艾叶炭8g  仙鹤草20g,3剂。

二诊:2005年10月19日,经水今净,身冷已除,口唇转红,头晕,腰酸。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补气血,升阳气。

方剂:薯蓣丸加减。

淮山药15g  桂枝6g  神曲10g  熟地10g  生甘草5g  党参30g  炙黄芪15g  鹿角胶(烊冲)10g  川芎3g  炒白芍10g  麦门冬10g  柴胡6g  桔梗5g  茯苓10g  干姜3g  防风10g  大枣10个,7剂。

2.崩漏

初诊:1999825陈某,45岁,近3个月月经1520天一潮,现经行一月未净,量少色紫,无腰腹痛,面色苍白,倦怠无力。患者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之后,一直坚持服用抗凝剂,而不能使用任何止血药物。舌质偏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西医诊断:功能性子宫出血。

治法:温阳健脾止血。     

方剂:真武汤加味。

淡附片6g  炮姜5g  茯苓10g  炒白术12g  炒白芍10g  阿胶(烊冲)10g  仙鹤草15g  荆芥炭10g  艾叶炭4g4剂。

二诊:1999年8月28日。月经量减少,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加党参15g3剂。

三诊:1999年8月31日。月经已净,舌脉如上。

治法:温补气血。

十全大补汤(《和剂局方》)加淡附片以善后。

3.崩漏

初诊:2001123杨某,45岁,阴道出血21天,量多,色鲜红,下腹胀满不适,面色苍白,唇淡无华,全身轻度浮肿,四末逆冷,头痛乏力。外院B超检查提示:子宫增大至66mm×58mm×66mm,子宫肌瘤瘤体19mm×15mm,曾肌肉注射丙酸睾丸酮每次50mg,连续5天无效,血色素66g/L。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西医诊断:(1)子宫肌瘤。(2)失血性贫血。

治法:温补脾肾,益气止血。          

方剂:真武汤合归脾汤(《济生方》)加减。

淡附片5g  炮姜5g  茯苓10g  白术10g  炒白芍10g  鹿角胶(烊冲)10g  荆芥炭10g  党参15g  炙黄芪12g  仙灵脾12g  巴戟天12g  仙鹤草15g5剂。

进药1剂,阴道出血明显减少,服药2剂后出血净,服用5剂后康复出院。

4.月经后期

初诊:2006213日。詹某,30岁,末次月经122日来潮,至今已停经2个多月未转,平素月经周期2735天,经量先多后少,725天净,经前小腹、乳房胀,经期腰酸,带下不多,纳可,二便正常。生育史:0-1-0-0,使用避孕套避孕。B超检查:子宫三径之和11.4mm,子宫内膜厚度11mm。尿妊娠试验阴性。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宫颈中度糜烂,宫体后位,正常大小,活动,质地中等,无压痛,右侧附件压痛,左侧附件无压痛。

治法:活血行经。

方剂:旋覆花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味。

旋覆花12g  茜草30g 14  当归12g  川芎12g  赤芍10g  白术12g  茯苓12g  泽泻12g  川牛膝30g  丹参30g  泽兰10g4剂。

二诊:2006224日。214日阴道少量出血,色黑,见血即净,再次尿妊娠试验,结果阴性。性激素检测:雌二醇、睾酮、泌乳素均在正常范围,孕酮0.3nmol/L。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活血破瘀行经。

方剂:旋覆花汤合抵当汤、佛手散(《外台秘要》)加味。

旋覆花12g  茜草30g 14  桃仁10g  制大黄9g  水蛭9g  虻虫6g  当归15g  川芎15g  丹参30g  川牛膝30g5剂。

三诊:200633日。停经3月未转,小腹胀,舌脉如上。

治法:温阳利水,活血行经。

方剂:真武汤加味。

淡附片6g  茯苓15g  炒白芍10g  白术10g  生姜5  益母草30g  丹参30g  川牛膝30g7剂。

四诊:200639日。月经37日来潮,经量略少,经色鲜红,无腰腹疼痛。性激素测定:促卵泡生成素1.2mIU/ml(正常值2.510.2mIU/ml),促黄体生成素2.25mIU/ml(正常值1.912.5mIU/ml)。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活血调经。

方剂: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加味。

桃仁10g  红花6g  熟地12g  当归9g  川芎9g  赤芍10g  丹参15g  益母草20g  泽兰10g  莪术12g  三棱10g  香附10g4剂。

五诊:2006316日。服药经量转多3天之后减少,今未净,咖啡色,舌脉如上。

治法:温经止血。

方剂:胶艾汤加味。

阿胶(烊冲)10g  艾叶炭6g  熟地15g  当归3g  川芎3g  炒白芍10g  炙甘草6g  仙鹤草20g  荆芥炭10g  侧柏10g4剂。

5闭经

初诊:2006年2月10日。张某,33岁,末次月经10月18日来潮,至今近4个月未转,无明显不适,偶有小腹、腰坠胀感。平素月经周期不定,60~120天一潮,经常服用催经药物,经量中等,经色暗,夹血块,无痛经,7~8天净。纳可,寐安,大便正常,小便频数,尿妊娠试验阴性。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7mm。生育史:1-0-0-1。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纵隔,宫颈光滑,宫体后位,正常大小,活动,质地中等,无压痛,右侧附件压痛,左侧附件无压痛。西医诊断:(1)闭经。(2)阴道纵隔。(3)右侧附件炎。

治法:温阳利水行经。

方剂:真武汤加味。

淡附片9g  茯苓12g  炒白术12g  炒白芍12g  生姜6片  益母草30g  丹参15g,5剂。

二诊:2006年2月15日。性激素测定:雌二醇517pmol/L,孕酮42.6nmol/L,睾酮4nmol/L,泌乳素253.36mIU/L(均在正常值范围)。服药期间两侧乳房发胀,小便频数,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加丹参至30g,加川牛膝30g,5剂。

三诊:2006年2月20日。月经2月19日来潮,经量正常,经色红,无痛经,无血块,舌脉如上。

治法:和气血,益肾调经。

方剂: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加味。

熟地15g  当归6g  白芍10g  川芎6g  续断10g  菟丝子15g  延胡索10g  小茴香5g  淫羊藿15g  茺蔚子10g  巴戟天12g5剂。

6.闭经

初诊:2006327日。任某,26岁,末次月经1125日来潮,至今停经4个多月未潮。月经史:15岁初潮,月经周期27个月不等,经量中等,经色鲜红,伴小腹隐痛,67天净,经前无不适,婚后未避孕4年未孕,纳差,二便正常。性激素测定:雌二醇245.0pmol/L,睾酮3.7 nmol/L,泌乳素125.7nIU/ml,孕酮1.7nmol/L,促黄体生成素18.38mIU/ml,促卵泡生成素5.57mIU/ml,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3B超检测:子宫三径之和10.6cm,子宫内膜厚度7mm。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宫颈轻度糜烂,宫体前位,略小,活动,质地中等,压痛,右侧附件压痛,左侧附件轻压痛。西医诊断:(1)原发不孕。(2)多囊卵巢综合征。(3)慢性盆腔炎。(4)慢性子宫颈炎。

治法:温阳利水行经。

方剂:真武汤加味。

淡附片6g  茯苓10g  炒白芍10g  白术10g  生姜5  丹参15g  川牛膝30g  益母草30g5剂。

二诊:200641日。经未转,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丹参加至30g,另加山楂15g、鸡内金6g7剂。

三诊:200648日。月经41日来潮,经量正常,无血块,无痛经,今天将净,纳可,舌脉如上。

【方剂比较】

白术附子汤与真武汤的比较:

    

           

白术附子汤

白术

附子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真武汤

白术

附子

 

生姜

 

茯苓

白芍

两方均含有白术、附子、生姜,因此都具有温阳利水散湿的功能。白术附子汤还有甘草、大枣二味,其健脾和胃的作用更强,而真武汤有茯苓、芍药二味,茯苓淡渗利水,芍药敛阴和营。

附子汤与真武汤的比较:

       

                 

附子汤

附子

茯苓

白术

芍药

人参

 

真武汤

附子

茯苓

白术

芍药

 

生姜

两方均含有附子、茯苓、白术和芍药,附子汤则倍附子、白术,另有人参一味,故温阳益气之力更雄,而真武汤有生姜一味,故温散水湿之力尤胜。

【按语】

真武汤是一张温阳利水的方剂,可以治疗脾肾阳虚,水气内停之症。而张路玉则说:“此方本治少阴病水饮内结,所以首推术、附,兼茯苓、生姜,运脾湿为要务,此人所易明也。至用芍药之微旨,非圣人不能……则知其人不但真阳不足,真阴亦已素亏,若不用芍药固护其阴,岂能胜附子之雄烈乎!即附子汤、芍药甘草附子汤,皆芍药与附子并用,其温经护荣之法,与保阴回阳不殊,后世用药,能获仲景心法者几人哉!”

1为经期过长,气随血减,阳随血衰,因而出现面白身冷,腰痛头晕等症状,即《灵枢·寒热病》中所说:“身有所伤血出多,……四支懈惰不收,名曰体惰。”证属脾肾阳虚,故用真武汤改生姜为炮姜,加红参、鹿角胶、山茱萸、仙鹤草、荆芥炭、艾叶炭以温补脾肾止血。随着血止阳回,体温唇红,再以薯蓣丸以善其后。

案2、案3同为崩漏,案2出血量少色紫,面白倦怠,舌淡,脉细无力,一派阳气虚衰之象,用真武汤加阿胶、党参、仙鹤草、荆芥炭、艾叶炭温补脾肾止血。案3虽然出血量多色红,貌似血热沸溢之证,然面白唇淡,全身浮肿,四末逆冷,头痛乏力,舌淡脉细,此为《灵枢·五禁》中的“大夺血之后”。有血去阳气式微之象,急当温补脾肾,益气止血,用真武汤合归脾汤加减而愈。在妇科血证中,有崩淋暴至者,有滴沥日久不绝者,失血者可以亡阳,阳随血脱,此时见血止血,则难能建功,唯在温阳方中佐以止血之品,一身之阳气振奋,方可以统摄亡血,拯危命于坦途。真武汤就是其中一张温阳止血治疗崩漏血脱的方剂,血止之后则脱可固也。运用真武汤治疗妇科血证由来已久,屡见报导。方中生姜可改为炮姜,以增强温经固涩作用。

4为月经后期,由于子宫内膜厚度已达11mm,患者又无所苦,故先以旋覆花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味活血行经,虽然阴道少量出血,但量少色黑,见血即净,虑其病重药轻,改用旋覆花汤合抵当汤、佛手散加味以活血破瘀行经,未果,便改弦易辙,用真武汤加大剂量的益母草、丹参、川牛膝温阳利水,活血行经,不期来潮,量少色红,易桃红四物汤加味活血调经畅流,复以胶艾汤加味以善其后。

5、案6均为闭经。闭经与月经后期机理大同,不过五十步之与百步而已。案54月未潮,但无明显不适,且子宫内膜厚度已经达到7mm。通常催经使用活血化瘀法,但往往难以奏效,故改用真武汤加大剂量的益母草、丹参、川牛膝,温阳利水活血行经,二诊经转,再用四物汤加续断、菟丝子、延胡索、小茴香、淫羊藿、茺蔚子、巴戟天,以和气血,益肾调经。案6与案5病情相似,故治法亦同,用真武汤加山楂、鸡内金,再加大剂量的丹参、川牛膝、益母草,终使经潮。《素问·评热病论》说:“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必有其外候可徵。然诸多闭经却非有其内而必形诸外者,故难以对症下药。对于子宫内膜已经达到可以催经厚度时,活血催经虽为正治,然成败参半,如案4即为实例。以真武汤治疗闭经的报导并不少见,但均以该方能驱阴寒立论。附子味辛、甘,性热,有毒,功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历代用附子治经闭者鲜。如《本草正》所说,附子“功能除……妇人经寒不调”。后读陈氏治疗痰饮闭经一案,先投以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汤9剂,续加附子30g5剂之后经转,始悟附子非专驱寒,本可以催经。查《本草纲目》引李东垣说:附子可“治经闭”。案4、案5、案6并未见“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之象,然以真武汤加味治之均效,亦足证附子“治闭经”之说不诬。鸡内金味甘,性平,主要用于消食化积,《医学衷中参西录》称其为“善化瘀血,即能催月信速于下行也。”案6用鸡内金治疗经闭、纳欠,亦为一石二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