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培养走向刘建始(2013-02-24 14:31:45)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为培养主体,围绕教育思想、敬业态度、德行操守、学问修养、业务能力、管理水平诸方面,努力开展以理想责任、敬业爱岗、主动发展为主旋律的师德师风教育,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思想境界、心理素质、学科素养、师能水平、科研能力、改革与创新能力,促进青年教师的跨越式发展。 二、培养目标 (一)学校总体目标: 以教师阶段目标逐步推进。 三、培养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加强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青年教师培养领导小组,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做到培养有中心,有重点,将有关目标任务具体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根据学校实际,运用多种方法,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 2. 实施目标引领与跟踪管理,按照阶段发展目标,从教5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必须制定个人“个人发展规划”,签定发展责任书,确定个人努力的方向和发展措施。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记录青年教师成长过程,跟踪培养对象的发展情况。 3. 认真组织落实培养措施,教学处制定每学期培训计划,落实师资、内容、时间和场地,组织、协调好校内外的各项培训工作。 4. 开展总结交流活动,每学期分别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青年教师座谈会和指导教师、行政领导研讨会。就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专题进行意见交流,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措施。 5. 完善师徒结对子制度,每名青年教师确定一名指导教师,订立师徒协议明确双方职责和任务,对青年教师的整个成长过程进行把关指导。 6.进行听课指导,领导小组成员对入门期青年教师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胜任期学期不少于10节,成才起学期不少于5节。 (二)落实培养过程 明确青年教师成长发展阶段的素质要求,把握各个方面的专业能力目标,针对不同阶段,确定重点培养内容,制定相应的培训措施。 1.入门期(0-1年) 培养工作从“应知应会”着手,帮助新毕业的青年教师尽快掌握教育教学的常规要求和教学基本技能。 (1)学年教学基本功过关。入门期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一话”、“两笔”、“两技”、“四法”、“五课”。“一话”即坚持使用普通话;“两笔”即能写规范的钢笔字、粉笔字;“两技”即掌握规范的板书技术、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三法”即精通教法,熟悉学法指导,粗通教育科研及教学改革实验方法;“五会”即会备课,会说课,会上课,会听课,会评课。上述教学基本功用平时分散考核与定期集中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青年教师进行逐项考核,分项记分,人人过关。 (2)完成学期基本培养任务。 A 理论学习: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完成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 B经验积累:每周在校园博客上撰写一篇教育教学体会文章。 C反思提高:每个月完成一篇教学反思、随笔、案例三项中的任意一项 D撰写论文:学期末至少撰写一篇课题研究论文或相关教学论文 E听课交流:完成个人听课任务(学期校内听课不少于20节) F班级实践:担任一学年的见习班主任工作 G学科知识:学年内做完一本完整中考(高考)习题集。 2.胜任期(2-3年) 按照每个青年教师个性发展的趋势,进行分类培养,鼓励脱颖而出,培养校级“教学新秀”并推荐参加区级优秀青年教师的评选。 (1)参加交流活动。每学期至少参加两次校级以上教师论坛交流活动。 (2)完成学期基本培养任务 A 理论学习: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结合工作实际,写出心得体会文章。 B经验积累:每周在校园博客上撰写一篇教育教学体会或教学分析文章。 C反思提高:每个月完成一篇教学反思、随笔、案例三项中的任意一项 D撰写论文:学期末至少撰写一篇课题研究论文或相关教学论文 E听课交流:完成个人听课任务(学期校内听课不少于15节) F自我展示:至少承担一次校内或组内公开课或主题班会课,课堂教学能力达到良好以上等次 G课题研究:至少参与一项校级以上的课题研究。 (3)论文获奖。胜任期至少有一篇论文获区级及以上奖励 3.成才期(3-5年) 重点培养青年教师在成熟的基础上向获得成就的方向发展,培养更多的校级“教学能手”及“骨干教师”。 (1)开展互动学习。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青年教师外出听课、学习或交流活动,活动后,青年教师要将外出学习的反思和感想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全体教师汇报。 (2)评比锻炼提升,青年教师积极主动地争取承担校级以上的交流课、公开课,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展示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提升自己。 A理论学习: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结合学校实际,面向全校做一次学习介绍。 B经验积累:每周在校园博客上撰写一篇教育教学体会文章。 C反思提高:每个月完成一篇教学反思、随笔、案例三项中的任意一项 D撰写论文:学期末至少撰写一篇课题研究论文或相关教学论文 E听课交流:完成个人听课任务(学期校内听课不少于15节) F自我展示: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校级以上的公开课展示,且个人课堂教学能力达到良好以上等次,重点培养的青年教师达到优秀等次。 G课题研究:至少承担一项校级以上的课题研究。 1.建立青年教师自主考核评价制度,每学期教师根据个人完成学期基本培养任务情况,自主认定个人学期考评成绩,并记录在案。学年结束根据学期考评成绩及完成阶段目标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论作为转正、校内聘任和评职晋升的依据。 2.每学年组织优秀青年教师评选,对评出的优秀青年教师进行宣传表彰,并进行相应奖励。给优秀青年教师创造更多的到外地考察、进修学习及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机会。 3.建立指导教师的评价与奖励制度。学校通过听课、评课的次数,有无课题研究及相关的经验总结和论文,被指导教师所任教的科目学期末考试成绩,被指导教师考核课的质量等对辅导教师进行评价,评选优秀辅导教师,并给予一定奖励。 |
|